安徽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能夠力壓五嶽的安徽黃山,果真名不虛傳,夢幻雲海引來眾多遊客
在中國著名的名川大山中,五嶽的名氣夠大,不過卻有一句「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讓黃山的地位更加凸顯。如今,正值暑假旅遊高峰期,安徽黃山也是迎來了眾多遊客,並有幸目睹黃山著名的雲海奇觀。關於黃山,很多人肯定聽說過一句著名的廣告詞,「感受黃山,天下無山」,充分體現了黃山的氣勢。作為全國5A級景區的安徽黃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是安徽旅遊的標誌,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嶽風光。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巖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黃山代表景觀有「四絕三瀑」,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黃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徵,承載著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讚嘆:「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被後人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2、讓人嫉妒的 「合肥速度」,看合肥的快速發展!
合肥,一座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雖然作為省會城市的歷史不長,至今也不過幾十年,但是這座「居皖之中」的城市在近些年的發展浪潮中可謂風生水起,讓人驚嘆!甚至它的發展速度讓人「嫉妒」!而除了經濟讓合肥市引以為傲之外,另一項光環也使合肥全國文明,那就是全國著名的科教城市,這並不只是一個頭銜,而是真真切切的成績,從1970年中科大落戶合肥之後,合肥的科技、教育實力就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在2019年,合肥將繼續大刀闊斧的發展,作為目前中部的國家重要交通樞紐城市,除了已建成的合寧、合武、京福高鐵融會貫通,合肥將繼續完善壯大高鐵網,已開工建設合新高鐵、新合肥西站、巢馬城際鐵路,加快建設合安高鐵,積極推進合寧高鐵,爭取商合杭北段建成通車。
3、合肥最受關注的地標,設計高度突破五百米,有望成為安徽第一高樓
近年來,「高樓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全國,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似乎建一座超高層的地標都成為了備受當地人們關注的事。合肥,作為中部近年來崛起迅速的一座城市,其地標建築的建設進程同樣受到各界人們的關注。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安徽在建的一座超高層建築——安徽恆大中心。合肥,古稱廬州,是中東部地區的一座很有文化底蘊的名城。據規劃,合肥恆大中心的設計高度為518米,是在建中的安徽第一高樓。目前,合肥還沒有1棟建築超過400米,而中部六省也只有長沙和武漢擁有400米以上的高樓。如果合肥恆大中心能夠按規劃高度建成,那麼將一舉超過現在的武漢綠地中心。雖然一棟地標建築對城市的經濟發展並不會起到太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卻能夠成為城市對外宣傳的重要名片。試想,當恆大中心成為合肥的地標後,這樣一張名片也必然會更深入人心,人們一看到這棟樓就能想到合肥,就像看到「浦東三件套」想到上海,看到「秋褲」和中國尊想到北京,看到「小蠻腰」想到廣州一樣。對於合肥來說,恆大中心不僅是一個地標,更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標識。
4、南京正積極打造的一條地鐵線,對接安徽滁州,計劃於2022年通車
當下在對我國的許多城市中,打造一條屬於自己城市的地鐵線路也是很不稀奇的了,而且在對我國許多城市看,地鐵線路的發展無疑是其中頗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尤其是在對大城市而言,除了是能很好的促進其城市的不斷進步之外,也是極大的方便市民的出行,當然,在對城市的空間發展和布局也是會產生很大的作用。但在對我國的城市地鐵線路打造中,有的城市地鐵則是比較特殊的,因為一般的城市地鐵都是屬於連接本地城市區域的,但也不乏是有城市地鐵是對接其它省份城市的,所以還是來看看南京正積極打造的一條地鐵線,雖然它的地鐵線路真正的名氣不是特別大,但實際上卻也是成為了江蘇地區很有戰略意義的一條地鐵線。它就是南京地鐵S4號線。但在對這條地鐵的實際發展上看來,它的地鐵線路實際上的發展作用也是非常重大的,這也是與當地的城市經濟能力是緊密相關的,而根據實際的打造規劃,它是計劃於2022年通車的,所以如今南京也是正積極打造的一條地鐵線,未來對南京和安徽而言,都是有很高意義的,可見,不論是在我國的哪個層面上看,它也是備受關注的。
5、「女博士為母喊冤案」二審維持18年刑期,判決書長達130頁
7月30日上午,引起輿論廣泛關注的「女博士為母親喊冤案」在安徽省蚌埠市中級法院二審公開宣判: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蚌埠市中院經審理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量刑適當,程序合法。深一度記者注意到,由於判決書上涉及認定的犯罪事實眾多,包括四筆貪汙、兩筆挪用公款、九筆行賄、十項尋釁滋事,這份判決書長達130頁。現年53歲的劉玉華曾擔任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濠城糧站站長、固鎮縣國家糧食儲備庫副主任,案發時為固鎮縣糧食局普通職工。2019年1月,一審法院蚌埠市禹會區人民法院認定,劉玉華犯貪汙、挪用公款、行賄及尋釁滋事罪,合併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8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10萬元。一審宣判後,劉玉華提出上訴。此後,該案於7月12日二審開庭審理,劉玉華否認了所有指控,二審辯護律師襲祥棟、李仲偉做無罪辯護。對於審判結果,一直通過微博等渠道為母親喊冤的大女兒張樂表示,二審時他們提供了多份新的證據材料,結果最終被法院認為沒有關聯性。辯護律師李仲偉在接受深一度採訪時表示,該案會繼續提出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