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鐵之旅」——巴黎地鐵

2020-12-11 一生時光

前言

城市不同的文化特徵和精神風貌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城市地下空間。世界上各個城市的軌道交通空間都成為城市景觀、藝術展示的一部分,創作出屬於各個城市的獨特風景。

此系列將為讀者帶來一場世界地鐵文化之旅。

今天小編帶著大家來了解一下法國巴黎,說說巴黎的軌道交通發展史

巴黎地鐵是法國巴黎的地下軌道交通系統,是全世界最密集最方便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也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地鐵系統之一。於1900年起運行至今。目前巴黎地鐵總長度220公裡,居世界第十七位,年客流量達15.06億(2010年),居世界第九位。由16條線路、380座車站、87個換乘點構成的「蜘蛛網巢」.正線總數共計16條,其中包含了14條主線和2條支線。

一 巴黎軌道交通發展概況

巴黎作為重要的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之一,地鐵發展與藝術的發展密不可分。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藝術性的發展,地鐵公共藝術的設計也與地上聯繫緊密,向乘客展示世界藝術中心的多元魅力。而作為浪漫之都的巴黎,其地鐵的結構和規模百年來卻遵循傳統和風格的一致性。巴黎地鐵這裡的一些地鐵站按照不同主題被裝扮成如同藝術館、博物館、劇院和音樂廳等,充滿藝術氛圍。

01 1900年——1968年

初步發展——藝術帶動階段

巴黎是十九世紀初期世界設計運動的中心城市,以法國的新藝術運動為開端,到裝飾藝術運動,帶動了歐洲戰前藝術設計的發展方向。

1900年——1919年

新藝術時期

巴黎地鐵的發展建設是與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的。1900年,世界博覽會與夏季奧運會在巴黎舉行,巨大世界級盛事帶來的城市飛速發展導致了原有的公共運輸,如公共馬車、有軌電車等無法滿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和接待遊客的需求。當時的巴黎也具備了大規模交通建設的經濟基礎。1900年,巴黎地鐵首條線路隨巴黎世博會開幕啟用。

這期間巴黎建設了大量地鐵站,建造之初大多還都是單純為解決地面的交通堵塞問題。巴黎地下鐵車站在1900年代建造之初就被規劃為整齊劃一的形態,並在後續的翻新工程中得到保留,其中單法國建築師赫克託·吉瑪德(Hector Guimard)一人便設計了141處新藝術風格的地鐵出入口。

修道院站( Abbesses )

吉瑪德是20世紀初巴黎建築藝術的領軍人,當年巴黎的諸多著名建築裝飾都由這位非常年輕卻享有盛譽的建築師負責設計。獨有的裝飾風格已經成型,並有了更現代化理念:將設計組件化標準化,為新藝術更大規模傳播提供了可能性。因其風格與城市的整體建築風格和諧而為歐洲建築界所推崇。

皇太子妃站( Porte de Dauphine )

由於當時正處於工業化進程中,對新藝術建築美學風格持保守態度,這一系列地鐵入口設計作品在幾十年後才獲得了他們現在所擁有的聲譽和榮耀。如今在巴黎的街道上,依然有86個優雅矗立的新藝術風格的地鐵入口得以保留,這些都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美好年代」(Belle poque)的歷史遺物,如今成為了當今這座城市最著名的建築標誌之一。

與成為經典的新藝術風潮的建築入口設計相比較,當時巴黎地鐵內部站內風格被規劃為簡潔劃一的形態,車站內部簡潔的圓拱,無柱結構,以功能性為主,幾乎沒有裝飾,站內的室內設計是在之後才慢慢得以發展。

1920年——1929年

裝飾藝術時期

1925年,「國際現代裝飾與工業藝術博覽會」在巴黎召開,「裝飾藝術」的名稱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它的出現取代了風靡巴黎20餘年的新藝術風格,並將這一趨勢漸漸推向高潮。法國是「裝飾藝術」風格的發源地,巴黎是這場運動的中心。

建於1926年的新橋地鐵站(Pont Neuf metro station)的空間風格便呈現了那個時代的獨特性。因其位於建於1864年的巴黎造幣廠以及後來的錢幣博物館附近,因此其空間牆壁和天花板裝飾有各種法國硬幣的大型複製品。除了古代錢幣,大型中世紀錢幣、13聖殿騎士硬幣、老式造幣機等都在此被呈現。

新橋地鐵站(Pont Neuf metro station)

1930年——1949年

平穩發展時期

一戰、二戰期間,巴黎沒有遭到嚴重破壞,在戰間期巴黎的文化及藝術迅速發展,並吸引了許多著名藝術家、音樂家、文學家聚集,巴黎處於藝術鼎盛時期。這期間巴黎地鐵擴張速度明顯放緩,期間主要致力於翻新車站內部裝飾,站內藝術裝飾也經歷了裝置藝術、色彩裝飾藝術等風格的轉變,巴黎交通空間設計風格開始進入平穩發展與轉型期。

1950年——1959年

色彩裝飾藝術時期

此期間典型代表為1952年建築師Ringez針對地下鐵一號線的羅斯福車站進行的改造,地鐵車站也開始利用鐵質材質裝飾牆面,並透過光線與鏡片呈現現代化的車站意象。同時也通過牆面的鋁鐵材質鋪設,再搭配玻璃材質的座椅以及鮮明的燈光搭配,讓車站的現代感更為凸顯,這為當代的地下鐵車站打開了另一種新風格。同時,巴黎於1948至1967年對73個車站進行了「鑲邊牆裝飾」。

羅斯福站(Franklin D. Roosevelt Subway station)

02 1968年——1990年

路網延伸完善——博物館車站」文化計劃

1960年——1969年

文化車站構想

1960年代中期至今,中產階級家庭搬到郊區,巴黎人口逐漸減少。因此巴黎地鐵整體又有三次路網調整,新增了大量地鐵站。這期間創造性的發展便是「文物保存」的概念擴展到了地鐵車站空間內。文化部長發起「文化車站」概念,為使乘客置身於車站也能直觀地對應地面城市空間,巴黎重要站點的設計風格和主題都對應著該站的地面景點。

1970年——1979年

博物館車站構想

19世紀70年代,戴高樂總統時期的文化部部長提出保護與發展計劃,整合不同時期的風格,設立博物館及保護文化古蹟,各種藝廊及工作室又開始聚焦於巴黎。對博物館的重視也影響了連接不同景點的作為軌道交通空間的地鐵空間設計。

1977年,市政府制定出「博物館車站構想」,巴黎市政府與巴黎捷運公司制定出長達15年的文化活力計劃, 充分利用巴黎深厚的歷史、文化和藝術資源,這階段巴黎地鐵空間的城市文化屬性也進一步被重視,空間設計進入迅速發展階段。

瓦雷納車站(Varenne station),該站作為通往羅丹博物館和但丁的地獄之門的門戶,同時放置了兩個著名的雕塑作品:思想者(Thinker)羅丹和奧諾雷·德·巴爾扎克(Honoréde Balzac)。島式月臺上便放置了羅丹雕像《沉思者》的複製品,同時車站內還安裝了羅丹的其他作品以及展示照片和圖紙的展示櫃,對於藝術文化名人的再現,也足以喚醒遊客那一份文化記憶。

瓦雷納車站(Varenne station)

1980年——1989年

多元化裝飾時期

1980年代中期,巴黎20多個地鐵站又有了新的裝飾風格,經過改造的照明燈罩可以讓燈光在車站拱頂產生彩色光斑,凸顯車站穹頂特色與現代感。

1988年,地鐵10號線上的Cluny-La Sorbonne站,在站臺穹頂裝飾作品「翅膀與火焰」體現了現代的裝飾藝術風格。

1989年,為紀念1989年法國大革命兩百周年,巴黎地鐵公司以全國競圖的方式來為地鐵公共藝術設計注入新概念新活力,代表案例便是建造於1990年的協和車站(Place de la Concorde),這個空間本質上既具有圖形性設計元素又具有記憶的紀念意義。遍布牆壁與天花等各個界面的設計基本元素是由字母構成。因該車站地理位置正是法國最後一位君主路易十六於1793年1月21日被斬首的地方,因此這些文字都是與法國大革命領導人於1789年撰寫的世界人權宣言相關的。當視線沿著彎曲的拱形牆面上下移動,車站內部印有藍色字母、標點符號與數字的4400塊白色陶片,在站臺牆壁上拼湊出「人權宣言」的全文,以便凸顯這個地點的特殊歷史定位。

協和車站(Place de la Concorde station)

羅浮宮的地鐵站設計也是這其中著名的案例,該車站後於1990年與新的玻璃金字塔同時被翻新,設計過程中對其進行了車站與博物館的文化意象連接,界面設計之處變被打造成了美術館展廳形式,同時設置有專門的展臺、櫥窗以及拱形展示空間呈現藝術品,空間設計渾然一體,使得遊客於地鐵空間之內便可首先觀賞到藝術品的複製,使得地下空間成為了地上文化空間的反射,也讓地鐵站成為了參觀的第一站,無處不在向世人展示著巴黎這個世界藝術文化之都的城市個性。

羅浮宮-裡沃利站(Louvre-Rivoll station)

03 1990年——至今

再發展階段——新世紀地鐵創新文化計劃

隨著20世紀科學與技術大發展,巴黎成為世界上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藝術、金融、媒體等方面都有重要影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大都會之一。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歷史,它不僅是法國,也是西歐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21世紀初,越來越多年輕人搬進這座城市,巴黎的人口再次緩慢增長,巴黎內部社會稍顯緊張,與此同時,公共運輸發展遇到瓶頸,使用率近30年已呈現停滯現象。

巴黎的11號線的梅蒂埃車站(Arts et métiers station)的建設目的是為了紀念巴黎工藝美術館建館200周年,該車站因為其服務的地上工業博物館而得名。1994年,兩位場景設計師合作創建了這個如凡爾納文學作品的平行宇宙般的空間。空間設計提取了鸚鵡螺號船身的形象作為裝飾元素,銅質柳丁,舷窗與齒輪,讓人猶如置身於奇妙歷險之中。

梅蒂埃車站(Arts et métiers station)

如今的Arts et Métiers站臺被800枚鑲有銅的面板覆蓋了牆壁,沿著平臺放置的11個黃銅框架舷窗上陳列著博物館收藏品中新舊設備的微型展覽,包括吉爾克裡斯特-託馬斯轉換器(1877年發明以製造鋼),水輪機和Intelsat衛星等,這些都是在向諾第留斯號致敬,也是為呈現這部家喻戶曉的科幻文學記憶的場景再造。

梅蒂埃車站(Arts et métiers station)

從家具,車站標牌到垃圾桶等所有配套設施也都是專門為車站創建的,該站設計本身也展示了「蒸汽朋克」的裝飾風格。不難看出,巴黎在軌道交通空間中更為國際化和包容性的嘗試成果也正在新的世紀裡一步一步的呈現。

2000年,面對另一個世紀之交,為了紀念地鐵一百周年,也為了呈現新世紀巴黎的新風格,巴黎地鐵公司邀請了當代藝術家為地鐵一號線的大皇宮站設計一個嶄新的出入口。這個新車站設計被稱為「夜貓族的涼亭」,它包含由七種不同顏色所組成的鋁鑄及800個大玻璃珍珠球。此設計代表21世紀巴黎越夜越美麗城市的光芒四射。它創造了更勝於聖誕節所帶來的歡愉,因為它是永久的藝術品。

巴黎大皇宮站 (Grand Palais station)

同時交通管理公司組織了系列活動:「地鐵世紀「展,以及將9個地鐵站布置成主題站。新世紀的地鐵站內形象為更寬闊敞亮的轉乘通道,更富有人情味的地下綠化環境,結合城市意象、在地思維和國際觀點,構建完善且便利的軌道交通網。

04

巴黎軌道交通線網調研

我們將巴黎軌道交通現有各條線路都進行調研,

以線路圖的方式展現給大家,

讓我們來一場巴黎藝術盛宴

M1——M14

巴黎軌道交通

巴黎作為重要的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之一,地鐵發展與藝術的發展密不可分。巴黎作為文化藝術的中心城市,文化藝術的發展,地鐵公共藝術的設計也與地上聯繫緊密,向乘客展示世界藝術中心的多元魅力。

如今的巴黎軌道交通站還延續著歷史的風格,同時又融合了現代風格。公共藝術正在繼續建設與發展之中。380座車站,共有68座車站設立公共藝術。公共藝術車站佔比17.8%。

公共藝術發展與城市發展關係折線圖

巴黎地鐵的建設整整跨越了100年。從最初的新藝術運動,到現代主義、未來主義風格樣式,可以說二十世紀的藝術發展明顯影響了巴黎軌道交通的空間設計風格,而不同時期建設的站點也充分反映了當時的藝術潮流,從巴黎的地下交通網絡中,乘客不難從中讀出整個城市的世紀發展脈絡。

編 /馮小敏 姜蘇洋

校對/祿龍

文字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您告知

相關焦點

  • 法國自助遊:巴黎地鐵買票搭乘攻略
    巴黎地鐵線路的複雜眾所周知,讓很多遊客望而卻步;但其實大家不用擔心,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目前巴黎地鐵無論從其覆蓋的範圍,管理的完善程度還是運行的效率來看都可以說是世界一流的水平,搭乘之後你會發現這條服務系統其實非常細心實用。而且巴黎地鐵可以帶你到巴黎80%以上的景點, 所以打算窮遊的小夥伴們記得選擇旅店的時候要選在地鐵旁哦。
  • 法國巴黎自助遊—巴黎地鐵買票搭乘攻略
    巴黎地鐵線路複雜眾所周知,讓很多遊客望而卻步;但其實大家不用擔心,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目前巴黎地鐵無論從其覆蓋的範圍,管理的完善還是運行的效率來看都可以說是世界一流的水平,搭乘之後你會發現這條服務系統其實非常細心實用。而且巴黎地鐵可以帶你到巴黎80%以上的景點, 所以打算窮遊的小夥伴們記得選擇旅店的時候要選在地鐵旁哦。
  • 「世界地鐵之旅」——紐約地鐵
    世界上各個城市的軌道交通空間都成為城市景觀、藝術展示的一部分,創作出屬於各個城市的獨特風景。此系列將為讀者帶來一場世界地鐵文化之旅。今天小編帶著大家來了解一下美國紐約,說說紐約的地鐵發展史01 紐約地鐵發展概況和發展階段紐約地鐵是美國紐約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紐約市政府擁有,隸屬於紐約市公共運輸局,地鐵在1904年通車,為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公共地鐵系統之一
  • 買一張「思南·十年」限量地鐵紀念票,搭乘上海地鐵十號線思南專列
    買一張「思南·十年」限量地鐵紀念票,搭乘上海地鐵十號線思南專列 2020-10-08 1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薦讀」地鐵速度那麼快,窗外廣告是怎麼和地鐵同步的?
    利用視覺暫留,原本短暫的幀與幀之間的變化被人們通過「腦補」補上了。▲Airbnb「別樣巴黎」視頻拍攝現場地鐵的視頻從哪來:▲利用 960 fps 高幀率錄製下來的地鐵運行時圖案。圖片節選自知乎問題「上海地鐵行駛中窗外的廣告是如何實現的?」下 Kon Tiki 的回答。
  • 世界上最美的地鐵和上海地鐵對比,瞎了~
    地鐵在魔都就是一個可愛的沙丁魚罐頭,上班下班大家都面目猙獰幸福的擠在一起相互數臉上的汗毛.O(∩_∩)O~看看下面世界各地的地鐵和上海地鐵對比,簡直瞎了~杭州地鐵春日系列近期,杭州地鐵1號線推出的主題場景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將桃花源、魔幻遊樂場、熱氣球之旅
  • 巴黎,地鐵也優雅
    參與互動(0)   都說巴黎的女人是世界上最優雅的可你若是坐過巴黎的地鐵,就會深切感受到一個城市的優雅,從來都不止於表面的風華,而是滲透於骨子裡的,深入人心、地心、建築之心的一種獨有氣質。  地鐵原來可以是這樣藝術化的風雅浪漫。每個站點都是地面風景名勝的延伸。
  • [世界地鐵之旅]——布達佩斯地鐵
    世界上各個城市的軌道交通空間都成為城市景觀、藝術展示的一部分,創作出屬於各個城市的獨特風景。此系列將為讀者帶來一場世界地鐵文化之旅。今天小編帶著大家來了解一下布達佩斯,說說布達佩斯的地鐵發展史布達佩斯地鐵是歐洲大陸最古老的電氣化鐵路系統,是歐洲第二古老的地鐵(第一是倫敦地鐵),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 巴黎地鐵故事
    6號線堪稱巴黎最美地鐵線,其兩次跨過塞納河,並且有一半以上路程在地上行駛,可以欣賞到巴黎街景。地鐵、鐵塔均是一個多世紀前人類工業文明的傑出代表。(2/21) 地鐵裡的賣藝者來自世界各地,這是一對印第安人組合,他們在巴黎演奏已有多年
  • 「設計進站」15位設計師將臺北地鐵大變身!
    「 魔性幽默的宣傳動畫,讓大家遵守地鐵文化禮儀 ▼臺灣百大設計師「設計進站」總策劃:張漢寧Jimmy「設計進站」的總策劃人張漢寧(Jimmy)、也是桔禾創意的總監,2012年參與臺北市政府爭取〝2016世界設計之都〞的榮譽,透過他10多年的產業設計與城市文創規畫經驗
  • 《地鐵跑酷》約你齊聚浪漫之都巴黎
    《地鐵跑酷》的世界之旅到達浪漫巴黎。全新的城市場景,迷人的街道風光帶你幸福狂奔!藝術家可可的小丑裝扮,搞怪十足;絢麗十足的玫瑰滑板再度漫遊在巴黎的街道上;新增木板滑板的貼近地面技能和機車加速技能讓你遊戲過程活力四射!萬眾期待的邀請好友社交系統已熱辣上線,發送連結邀請好友做任務即可獲得海量實用道具。小夥伴,趕快跟著熊孩子傑克一起暢玩巴黎吧!
  • 紐西之謎 「冰雪「綺」緣號」專列:把聖誕節搬進地鐵 開啟自然之境
    近日,杭州地鐵一號線迎來一輛別致的專列——紐西之謎「冰雪「綺」緣號」。這輛專為聖誕節定製的地鐵列車,將搭載著節日祝福與喜悅,傳遞自然之美,製造「不期而遇」的小驚喜。同樣,紐西之謎的發源地——紐西蘭,也以純淨自然景色和特色人文被眾多遊客所稱讚,被譽為世界上「最後一片淨土」。紐西之謎品牌於2014年走進中國,不斷向世界傳遞著「自然而然」的護膚理念。這一次,來自「人間淨土」的紐西之謎「搭」上杭州地鐵,在杭州這座「人間天堂」營造了一個充滿樂趣又別具一格的「冰雪世界」。
  • 感受巴黎地鐵
    每年在巴黎住一段時間,隔三差五地出門遊逛,便與地鐵成了老朋友。巴黎市內所有的街區,徒步5分鐘左右都可到達最近的地鐵站,而觸摸一個城市的脈搏,從地鐵開始是最真切的。巴黎的地鐵有很多複雜的優惠乘坐規則,初到的遊客很難弄明白,即便是常坐地鐵的法國人,也要了解規則與資訊,才能享受到優惠。如周末或某些節日,地鐵的票價會有二到三成的降幅。我有一次坐地鐵,運氣特好,竟遇到免票。
  • 開往藝術的巴黎地鐵
    自然而然的選項,便是向著立體的方向尋求拓展——譬如巴黎。  靚麗光鮮、遊人如織的花都,以它地表數百年積澱下來的建築而自豪,摩天大樓只局限於拉德芳斯一隅,以及市郊零星的區域。  因此,在這花都的地下深處,便有更多的內容值得玩味——譬如地鐵。
  • 「Jose與虎與魚們」x 大阪地鐵Osaka Metro聯動動畫公開
    「Jose與虎與魚們」x 大阪地鐵Osaka Metro聯動動畫公開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巴黎地鐵開通新線
    巴黎地鐵開通新線
  • 坐地鐵也有好風景 倫敦地鐵150年海報展
    倫敦地鐵發展至今已歷150年,倫敦交通博物館特於今年推出「Poster Art 150 –– London Underground’s Greatest Designs」倫敦地鐵海報展,從過往3300張海報中精選150
  • 全球最美的地鐵居然在中國?
    坐地鐵是太普通不過的事情了,同坐公交車、火車一樣平常。但是當你坐上這樣的地鐵,是不是生活多了一種享受了呢?武漢地鐵3月8日-14日,武漢地鐵4號線推出「櫻花主題地鐵」。杭州地鐵春日系列近期,杭州地鐵1號線推出的主題場景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將桃花源、魔幻遊樂場、熱氣球之旅、歐洲城堡和澳洲茶樹園5個主題分布在6節車廂中。每節車廂都被貼滿3D貼畫以營造出逼真的動畫場景,讓你感受到暖暖的春意和充滿活力的生機。
  • 解密地下迷宮之地鐵「名古屋」站
    【櫻通口】地下鐵東山線「9號」和「8號」出口即是。這附近有JR Gate Tower(JR門樓),JR高島屋,Bic Camera,GU,優衣庫等等。進入櫻通口,會看到。 進入櫻通口,我們就可以看到「金鐘」。你會看到金鐘下面會聚集很多人,是出行的熱門集合地點。
  • 巴黎人逛街靠2條線,旅遊攻略地圖快存起來
    當地人已經漸漸習慣沒有地鐵的生活,現在情況因為地鐵有短暫開放時段、基本上正常運行的公車而有所改善,到巴黎玩還是不成問題的!首先,機場到市區的機場巴士Le bus direct和Roissy bus正常運行,大家掌握「巴士> 地鐵> 火車」這個原則,就不比擔心來回巴黎需要叫昂貴的計程車或私人司機;巴黎14條地鐵中只有兩條正常營運:1號線、14號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