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房價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下跌了,從年初開始不少房企就推出了線上打折賣房的活動,緊接著到了9月份的「金九銀十」房企們又開啟了一場降價促銷潮,像武漢、鄭州、天津、北京、青島等城市都傳來了房價下跌的消息。並且在這期間全國90多個城市又收緊了調控政策,央行和住建部也針對負債率劃定了限制房企融資的「三條紅線」,扼住房企的咽喉。這一切的一切都預示著房價真的在下跌,似乎沒有上漲的可能性?
但是在今年9月份,全國平均房價突破萬元大關,同時在9月份,全國70個大中型城市房價穩中有升,其中9月份新建商品房售價平均漲幅為0.34%,二手房售價平均漲幅為0.47%。並且同時筆者不少粉絲都是私信筆者說,他們所在城市房價一直都在上漲,比如唐山、成都、南京、東莞等城市。
一方面是房價下跌的消息,也是鐵證如山,筆者熟悉的一些樓盤現在的售價相對於2019的價格確實降低了不少。但是在另一方面,全國平均房價不管是二手房還是新房的平均房價都在上漲。這說明筆者的粉絲說的都實話,他們所在城市房價確實漲了。也就是說今年的房價漲跌不一,有城市房價在上漲,有城市的房價在下跌。但總體來說真的如全國平均房價那樣,房價在上漲嗎?對於這個問題,筆者的一位朋友老王,同時也是一位賣房子的二手房業主,他用自己真實賣房的經歷來告訴你答案。
老王很有投資頭腦,投資了多套房子,這是他這些年最成功的投資。但是由於今年生意不好做,他開的店賠了不少錢,失去了收入來源,並且房子的租金也不夠房貸,所以他決定賣一套房子用來緩解一下資金押金。老王所在的城市房價還算堅挺,市區內並沒有出現下跌,但是也沒怎麼上漲,也只有郊區的房價下跌了一點,而老王的房子都在市區。他出售的一套房子92㎡,市場價值184萬。但是他從今年4月份將房子掛到房產中介後,由於一直沒人諮詢,他資金壓力又大,所以一路降低了售價。到了今年9月份,他的售價已經降到了160萬元,終於有了幾個諮詢的購房者,但是還是嫌房價有點高,只有一個購房者有一些意向。最後老王由於資金壓力太大,自己又主動降價5萬元,最後以155萬元才將房子給賣出去,單價僅合1.68萬元/平方米,相對於市場價2萬元,實際成交價每平方米降低了3200元。
最後老王給我說,他所在城市的二手房平均售價每個月還在上漲,但是他也懂得了一個道理:只有當你賣房子的時候,才知道房子價格真的跌了,而且不好賣出去!
其實老王的經歷應該是今年賣二手房的人大部分都經歷的事情,紙面上的房價可能還在上漲,但是實際去賣房子時才發現按照現有的價格根本賣不掉房子。對於現在大部分二手房業主來說,想在眾多的二手房中脫穎而出吸引到購房者,降價是必不可少的選擇。這種現象也符合商品的價值規律,現在大部分城市的二手房市場都是供給嚴重大於需求,房多人少,購房者自然有選擇的餘地。
2020年馬上就要過去了,2020年房價的優勢基本上也已經定型了,那麼對於明年房價該如何走勢?這可能是現在很多準備購房的剛需最關心的問題。其實對於2021年的樓市,僅僅只需要看政策就可以了。
首先,在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政策上國家並沒有放鬆,特別是今年9月央行和住建部規定的「三條紅線」,對於現如今負債率居高不下的房企們來說,未來幾年房企們都要努力去負債了。現在對於房企來說,只有快速賣房子才能快速回籠資金,不但可以降負債還可以去負債。對於房企現在想快速賣房有兩個方法:1、漲價,製造恐慌情緒,吸引購房者買房;2、降價,通過降低售價吸引剛需購房者入場。但是根據目前國家的調控政策和對炒房現象的打擊,第一種方法幾乎不可能實現,所以對於房企來說,通過降價吸引剛需是唯一的方法。所以在新房市場上,不管房價走勢如何,但是房企的降價促銷的活動應該不會停止。
在二手房市場上,由於國家對房地產行業調控政策越來越嚴格,對炒房的打擊力度越來越大,並且隨著「房住不炒」慢慢深入人心,人們買房的觀念也在發生轉變。所以對於炒房客來說,他們也開始不再看好未來的投資房產的收益,他會儘可能把自己多餘的房子賣掉換成現金,就如今年的二手房市場一樣。因此,二手房市場供大於求的現象未來幾年可能會一直存在,這對於購房者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供給大於需求,二手房的議價空間也會大不少。
總結:對於2020年房價表現出來的矛盾和二手房實際成交價的降低,其實也透露出了限制樓市的真實情況,就是樓市環境真的已經改變了。現在的房價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漲不跌,房地產市場也從賣方市場轉變成了買方市場。供大於求價格就降低,供小需求價格就上漲,這將是房價最健康的走勢。也不用再擔心房價「限跌令」,現如哈爾濱開始鼓勵房企降價、讓利賣房,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和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