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馬來西亞依然籠罩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中,由於行動管制令,吉隆坡幾乎不再堵車,這裡的生活節奏和工作節奏都被迫變得緩慢。而在新山,11月9日,碧桂園森林城市地標一期項目團隊克服重重困難,順利通過了最後的竣工驗收!
碧桂園森林城市地標一期是一棟「三葉草」造型的建築,由於它位於森林與海邊黃沙交界處,所以被稱為「海之羽」。該項目建築面積17.6萬平方米,共45層,建築高度192米,集商業、辦公、公寓於一體,是森林城市目前在建項目最高建築。地標項目結構新穎,造型獨特,外結構邊緣為圓弧形和採用斜牆結構塔樓,平面形狀為「三葉草」造型且層層內收。如今,地標項目已經脫去層層外衣,拆除外架及安全網,把自己的全貌展示給路人,閃耀的玻璃幕牆映襯著翻滾的海水和蔥鬱的森林,儼然新山一道新的風景線。
工程人員在現場指導工作
奮鬥的一千多個日夜
如今,碧桂園森林城市已大城初現,到處鬱鬱蔥蔥,高樓櫛次鱗比,哪怕還
在復原式行動管制令期間,也擋不住人們對美好的嚮往,沙灘上已經人頭攢動。在所有建築中,海之羽——這個三葉草造型的地標性建築,高192米,共45層,集商業、辦公、公寓於一體,是目前森林城市的最高樓,該項目於近日正式通過驗收啦。
「機電調試、檢測、園林種植、臨建拆除、道路清理……」風鎬聲不絕於耳,吹響攻堅衝鋒的號角,整個森林城市地標項目部一派忙碌,所有人都在為今日的竣工驗收做準備,那時他們也將收穫期盼已久的幸福和喜悅。想到這一光榮時刻,安全員Zharif巡查回來後,戀戀不捨地在即將拆除地辦公室旁留下一張難忘的合影,記住在這裡奮鬥的一千多個日夜。
整體的策劃 是完美履約的關鍵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確保項目順利開工,達到業主要求,時任海外副總經理唐英俊親自掛帥擔任指揮長;同時積極調動具有ASTAKA超高層施工經驗的技術骨幹跑步進場,做好施工準備和前期策劃,從設計、技術、施工、採購、商務等方面進行項目總承包管理策劃,提升項目的設計管理、計劃管理、專業管理、採購管理、資源整合五大能力。
在項目施工初期,在沙灘上9米深的基坑施工,隨時要防範海水返滲的危險。針對塔樓深基坑支護設計,通過分析地勘報告和現場條件,經過多次研究討論設計圖紙採用原放坡噴錨做法,該做法在填海區域既不安全也影響塔樓基坑周邊承臺施工。國內派出技術專家杜佐龍博士,提出建議塔樓深基坑採用鋼板樁支護,通過重點分析在工期和安全方面的優勢,成功說服業主和設計顧問同意並更改設計方案,為項目施工履約打下堅實的基礎。
2017.08.02 進場施工前
2017.12.22 地下室施工
2019.05.03
2020.02.05
2020.08.26
由於三葉草造型的建築,塔樓結構層層內縮無標準層,且剪力牆和結構梁變化次數多。考慮到馬來西亞木模施工工效低,成本高而鋁模功效高的情況,項目通過技術策劃,採用鋁合金模板和木模板混拼,一方面可加快項目施工速度,另一方面更有效降低項目成本。
▲「三葉草」造型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