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賈永標 文 朱哲 馬騰飛 白周峰 攝影)12月5日至6日,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暨2020中國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論壇在鄭州圓滿落幕。論壇以「2020:新起點,新徵程」為主題,聚焦河南在新發展格局下的熱點經濟話題,來自全國的重磅嘉賓現場論道,本報記者特別整理了部分精彩內容以饗讀者。
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徐寅峰:大數據時代的思考,要有相應的辦法
大數據時代,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巨變。徐寅峰教授提出,如今大數據多,用的人多,但是理解會有很大的差別。大數據時代面臨的問題是什麼?如何挖掘大數據?「當下大數據技術在金融、交通等領域的滲入,都是偏重技術層面的。」徐寅峰稱,應該通過大數據認識自己、認識世界,深層次認知和理解事物,從而指導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紅衛:用建模形式「復盤」,讓床位配置更加「智慧」
站在2020年的年末回望年初,令人百感交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生活按下了「暫停鍵」。疫情帶來怎樣的經驗和啟示?王紅衛對武漢疫情期間疾病傳播利用數學建模的形式進行了研究,讓床位配置更加「智慧」。他認為,武漢能迅速控制疫情的主要原因是短時間內提供了足夠的床位,實現「四類人員」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如何在短時間內提供足夠床位?在於提升醫療基礎設施改造能力,關鍵是「快」。
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樊治平:預計到2023年,共享經濟市場規模將達5000萬億元
樊治平認為,中國共享經濟的市場發展得非常快,預計2023年會達到5000萬億元,提供者人數和參與者人數都將過億。「共享經濟有三個模式,一是C2C,二是B2C,三是B2B,三種模式也各有自己的特點。」樊治平表示,其中C2C通常是平臺不擁有共享服務資源,平臺也不一定擁有服務定價權。B2C則是平臺擁有且可控制共享服務的資源,也擁有服務定價權。B2B則是企業之間的平臺。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科技的運用,可能會讓金融發生前所未有的質變
在何海峰看來,2020年中國的金融政策,儘管一度由於疫情衝擊有所調整,但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之後,「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正式公布。建立現代化金融體系、加快構建大國開放經濟的現代金融政策框架仍然至關重要,金融的現代化、標準化、信息化既是內循環之需,也是雙循環所獲。在這之中,科技的運用,可能會讓金融發生前所未有的質變。
濟源鋼鐵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玉田:改制為濟鋼騰飛注入最大動力
「濟鋼這些年的發展主要是受益於20年前的改制。當時濟鋼有5000人,員工的心態不一樣,原來給人家打工,改制之後變成主人了,動力特別強,一直持續發展到今天。當然這期間還有很多措施,但最基本的動力是改制,讓員工和企業成為利益共同體。」李玉田說,下一步濟源鋼鐵將繼續聚焦主業,做好戰略定位,把濟源鋼鐵建設成中國一流的具有全球有影響力的精品優特鋼生產基地。
神火股份董事長李宏偉:以「資本+實業」雙輪驅動,走出發展新路徑
「神火集團是以煤電鋁為產業鏈條的大型國有企業。疫情期間,因為適逢春節前後冬季用煤高峰,按照上級的保供要求,煤炭產業提前復工復產,在保證疫情控制的情況下,我們提前組織生產,保證了冬季供暖和民生以及生產電廠的需要。」李宏偉表示,下一步神火股份將繼續鑄牢優勢,補足短板,爭取在2021年成為行業內最具競爭力的企業。同時,公司將藉助資本市場持續發力,依靠「資本+實業」雙輪驅動戰略,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企業家須對市場敬畏、對時代感恩
胡葆森表示,從大河財富論壇16年風雨兼程、影響力越來越大來看,一件事只要方向對,它的價值就會隨著時間慢慢凸顯。回顧不平凡的2020年,執掌企業就是要在種種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在擁抱變化中靈活創新。「我們必須對市場敬畏,對時代感恩。懷著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守好自己的邊界,這樣才能在新的格局中,在2020年新的十年起點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張衛國:「硬信息」和「軟信息」融合建立更完整的風險評估體系
張衛國表示,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風險評估有了更多的維度和獲取信息的渠道。在聚焦經營數據、基本信息等數值型特徵「硬信息」的評估模型和評估方法的同時,還可以利用深度學習、文本分析技術對貸款描述文本特徵等「軟信息」進行分析,將「硬信息」和「軟信息」融合起來以建立更完整的評估體系,減少信息不對稱,提高貸款風險識別準確度,降低融資成本和控制風險。
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馬恆運:鄉村振興急需人才和生產要素流入
馬恆運表示,要實現鄉村振興,需要解決人才和經濟要素流向兩個問題。鄉村振興取決於勞動力的流動方向,要調節勞動力流動方向就需要調整資源的配置,包括國土資源,包括行政資源等。「生產要素往哪兒流?取決於那個地方能否賺到錢,能否吸引生產要素集聚,而生產要素的集聚則取決於資源要素。更多的行政資源和教育資源向農村集聚,將對生產要素流動方向調整起到非常大的引導作用。」
三全食品創始人、萬江集團董事長陳澤民:河南市場廣闊,堅定「看多」河南
「經過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很快扭轉了負增長,擺脫了疫情帶來的巨大衝擊,這就是雙循環帶來的好處。」陳澤民表示,河南有1億人口,擁有極優的交通、區域優勢,利用好這些資源優勢,可以做出非常大的成績和貢獻。他還以7-11河南首店開業人氣爆棚為例進一步表示,這說明河南人消費能力是巨大的,河南市場廣闊,這也提醒我們,不僅要引進國外的企業,更要進一步壯大本土企業。
好想你董事長石聚彬:發揮新工匠精神,繼續深耕「紅棗+」大健康領域
石聚彬表示雙循環是力求更高之變的循環,是更高質量的國際競爭的循環。河南人口眾多、農業領先、資源豐富、綜合運輸通道日益完善,為河南企業在國內國際競爭提供了領先優勢。石聚彬說,新時代需要發揮新工匠精神。作為中國紅棗高端品牌,好想你將繼續深耕「紅棗+食藥同源」大健康領域,創新推出以紅棗為代表的系列食藥同源大健康產品,塑造出享譽全國的「紅棗經濟」。
漢威科技董事長任紅軍:雙循環格局下,河南科技企業應穩抓發展機遇
「雙循環是國家戰略舉措,也是國際大形勢下的必然選擇。對科技產業來講,雙循環帶來很多機會,一方面,產業鏈和先進技術向國外學習的路徑更加具有挑戰性;另一方面,雙循環某種程度上也刺激了國內市場產品的原創性以及更多需求。」任紅軍表示,在新發展格局下,河南除了區位優勢、人口基礎優勢,科技人才的回流,也迎來很好的契機,河南企業要抓住機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河南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孫新雷:寒冬時節要考慮:夏天來了應該幹什麼
隨著註冊制逐步實施,國內資本市場發展步入快車道,河南企業上市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資本新生代,中原實業怎樣才能順勢逆行?孫新雷認為:「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來自國內國際的各種困難。這些也對政府、對企業、對金融界提出了一系列挑戰,抓住機遇、順勢而為,這是我理解的順勢。迎接挑戰、跨過難關,就是我理解的逆行,即在困難時期,在寒冬要考慮夏天來了以後做什麼,現在要做什麼準備。」
大山教育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紅軍:教輔機構行穩致遠的底氣是教學質量
張紅軍表示,在他的理解中,勢代表著企業運營發展的宏觀環境、政策,勢有國際局勢、國家大勢、行業形勢,不同的勢在各自層面上獨立而又統一地影響著企業的運營發展。一個教輔機構想要走得遠、走得穩,教學質量和內容才是關鍵,只有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審慎適度的擴張,才是對大山自己,對大山的全體投資者負責任的表現。站在新十年的起點,大山教育將積極打好基礎,懷揣教育夢想與使命爭取更上一層樓。
中國社科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鵬:未來市場仍需創造價值,創新依舊是關鍵
張鵬表示,未來一年,疫情期間的一些刺激性政策可能會逐漸退出,未來市場還是需要價值創造。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經濟恢復正常,一些周期性行業將會得到增長。與此同時,中國到了服務業驅動的階段,創新越來越重要。通過一次一次的創新,企業曲線能夠一直向上,它拓寬了企業的深度和廣度,相信未來在堅持改革開放的基礎上,上市公司一定能迎來高質量發展。
實習編輯:楊志瑩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