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旅遊,已成為很多人暑假、周末的「必選套餐」。去哪呢?這份指南值得一看——最近,廣東發布秋季文化旅遊指南,涵蓋346項秋季重點文旅活動以及34項展會信息,演出、景點、展覽、展會、體育活動等,一應俱全。
這份指南,是什麼?
首先,是貼心服務。喜歡旅遊的人都知道,「攻略」是個好東西。雖然對一些人來說,毫無計劃地漫遊,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很多人還是喜歡提前做好攻略,避免在新環境裡一臉蒙圈。所以說,定期發布指南,本身就是一種貼心服務,能為遊客提供權威信息、更好體驗。比如去境外一些城市,會發現在出入境、地鐵、公交站都會有旅行指引小冊子,「必去」景點一個不少,往返行程細緻推薦,甚至何時何地有何種文體活動都一一介紹。除了這種小冊子,不同交通站點還會有不同的宣傳單頁,介紹該站點附近的景點、演出等活動,它們和小冊子放在一起,允許乘客免費取閱或是直接帶走,讓你一「冊」在手,對周邊好去處瞭然於胸,不至於隨時查找網絡裡的不靠譜攻略。
其次,是資源整合。近年來,人們的旅遊消費出現了明顯變化,越來越多人不滿足於僅在景點、飯館、商店中放飛自我,還希望走進博物館、影劇院、老胡同等,看一次展、聽一齣戲、體驗一把民俗,獲得精神層面的滿足感。發布文化旅遊指南,正屬於隨勢而動,應需而生——將全省文旅活動等打包在一起,看似只是做了一個簡單的匯總、集納工作,實則能整合資源,有助於各地活動形成合力,讓文旅資源精準找到受眾,更好地轉化為旅遊吸引力、競爭力。
以小見大,見微知著。文化旅遊指南雖「小」,但提供了一扇窗口,透過它,能看到一個地方的服務意識、服務水平,可以管窺其文化魅力、城市活力。接下來,如何進一步做好這篇小文章,讓其發揮大作用?一方面,要精細。以廣州為例,從今年起,廣州每月推出《花城文化藝術信息指南》。回應需求,不妨在人性化服務方面進一步下工夫,比如既以多種語言講解廣州知名景點、優質線路,推薦近期城內的文體活動,還與票務網站合作,為遊客推薦隱藏在「深閨」裡的糖水鋪、美味小吃、特色手信……對於遊客而言,這是讓人賓至如歸的服務;對城市形象而言,也是精準有力的宣傳。
另一方面,強化「串聯」。提升一個區域的旅遊吸引力,僅靠「單打獨鬥」不行,形成合力分外重要。當前,各地都在著力發展全域旅遊。什麼是全域旅遊?強化旅遊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的聯繫互動,就是重要方面。旅遊指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發揮「紐帶」作用,為此在發放環節既要關注各類景區、文化場館、遊客服務中心等,也要在機場、火車站、公交地鐵、酒店、商場、線上等處多多用力,讓市民遊客更快捷地獲得各類信息。
(夏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