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為一:個性化的藝術創作之路,廢舊輪胎裡的小世界

2020-12-12 藝術競爭力

胡為一2016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學院並取得碩士學位。現工作生活於上海。胡為一的創作常常力圖在日常品、自然景觀以及身體欲望之間建立奇異的關聯。

胡為一

他的《低級景觀》系列作品匯集了形形色色的「低級物品」,按照他的邏輯,以機械帶動,形成極富穿透力的影像劇場。在這個魔幻的帶有幾分「原始」意味的舞臺上,眾物的意義被再次激活,從而排演出一幕幕被打亂和重新組合的敘事劇目。

胡為一 《低級景觀 5》 Pulp Landscape

1990年在上海出生的胡為一,自出現在人們的藝術視野中時,便活躍在國內外當代藝術圈的最前線,不止是以其父親胡介鳴繼承者的身份,便成為中國數字媒體和影像裝置領域不同時期的代表人物。他自信地把握著材料、媒介、時間、消費等因素,創作的作品有著部分自主的生命。

使用了政治家和歷史人物年少時照片製成

屬於胡為一的「加速主義」沒有讓他失去清醒判斷與認知,他更關心人,他現在也正在等待戈多,等待屬於他的節點到來。

YT:這次在廣州K11展的什麼?簡單說說?

胡為一:是一件2015年創作的影像裝置作品《低級景觀5》,作為低級景觀系列作品的第五號首次展出於2015年我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的個展項目中。

低級景觀3 2014 裝置(舊箱包,齒輪,

作品由6組用舊輪胎與千斤頂組合的裝置構成。我在輪胎的內壁搭建了小型的拍攝景觀,這些景觀的材料由我從上海到北京路上收集的生活用品和廢棄工業材料為主,它們被人遺棄或等待回收,而我以它們為材料,試圖搭建一個中國當下發展中的現實縮影。這些景觀被固定在緩緩轉動的輪胎內部,被一個攝像頭持續地拍攝,並且實時地顯示在大投影上。舊輪胎本身也如同一個舞臺,循環排演著這些廢料和生活垃圾,並讓其重新產生新的敘事和意義。

低級景觀 5(局部) 2015 裝置(舊輪胎

YT:這次展覽給到的圖片是《低級景觀》系列,這算是你的作品唯一有明確線索的作品?它還會延續嗎?為什麼鍾情於這條線索?

胡為一:其實我的每件作品間都有一個外在或者內在的線索,只是有些線索比較明顯有些很微妙。例如低級景觀系列就是運用了同一個「現場電影」的概念(將攝像頭拍攝的微型景觀影像實時的呈現出來並展出整個拍攝過程)。從圖像層面上觀眾很容易把他們歸結為是同一系列的作品,但每件作品所涉及的議題以及關注點都各不相同,從這個層面上它們又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至於為什麼要延續創作低級景觀系列,是我覺得這個概念還有繼續發展下去的可能性,並且我希望它能和這個時代產生某種不間斷且多樣的關係,觀察、批判或是沉默。

低級景觀 5 2015 裝置(舊輪胎,千斤頂

YT:你嘗試過非常多的媒介,藝術道路從出現在人們視野裡幾乎沒有停歇,很快速,很緊迫,你會放緩這個節奏,還是享受其中?你覺得自己到達某種節點了嗎?這種節點包括對媒介的選擇,個人的藝術體驗等等。

胡為一:我覺得無論是緊迫還是放緩都應該享受其中,享受是堅持的資本,如果連失敗都是一種享受那該多好啊,可惜我目前還做不到。

關於節點,我一直是一種滿懷期待的態度,期待它的到來,就如等待戈多一般,緊張、不確定、屢屢受挫、失望卻又充滿活力。我一直覺得期待和等待是原動力,就如人對未來的不可預知才造就了活下去的動力一樣。所以到達節點的努力其實是為了更好的忘記它。

《Sprawl》(2017)。2017-2018年在東

YT:最近有遇到什麼新的技術,媒介或者想法想做到作品裡的?

胡為一:其實我對人的興趣要遠遠大於技術、媒介和想法,因為後者脫離了前者就失去意義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技術去技術化的問題,例如你使用了高新的技術並經過非常艱苦的訓練,但最終呈現出的卻好像一點技術水平都沒有,技術的「作案現場」被更高超的技術清理得不留絲毫痕跡。就如處在風暴眼中感受到的平靜,或是撥開嘈雜的雲霧後浮現出的人的光影。我覺得無論哪種媒介,如果能到達這種境界才算是登峰造極。

《植物簡史》(2016)。使用樹木來記錄

YT:身體、或者說行動在你的作品裡漸漸隱藏起來了,但依然是最重要的,這樣說是對的嗎?我看到A+的新展要延續「光從身體」穿過那個系列,好像身體又要浮出水面了。能簡單說說嗎?你會潛意識的控制這些線索的顯隱嗎?

胡為一:無論哪種藝術風格和流派,都要通過藝術家的身體和行動去實現,身體永遠是第一現場,是無法繞開的媒介,對我來說身體像是藝術的母親。

在A+的個展的確是想和之前的作品有個呼應和延續,這並不是潛意識的控制而是有意識的計劃。這次的新作其實更像是和4年前自己的一次對話或是PK,看一看成熟的代價是什麼。

YT:對你來說,有個駐地、項目或者計劃來創作作品,作品成立的第一要素是什麼?

胡為一:其實我覺得作品成立並不需要什麼要素,藝術家說它成立時其實就成立了,問題是這種成立可能並不被大家認可,需要有個強大的話語權系統說它可以成立,就像新生兒要上戶口一樣。我創作過很多我非常喜歡和滿意的作品,但結果卻是放在工作室的角落積灰,可能是欠火候或是運氣不好,但你不能說一個沒有戶口的新生兒就不是人了。所以在思考「成立的第一要素」前首先要定義「成立」是什麼。

YT:目前的工作方式是會回頭看還是向前摸索?

胡為一: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在大草原上走夜路的經歷,當遭遇濃墨般的黑暗時你會本能的回頭尋找出發點的闌珊燈火,並以它作為導航和心靈慰藉。而當這個燈火越來越微弱時你卻反而感到更加踏實和安定,因為你知道自己走了多遠,是在往前而不是原地打轉,從而更加堅定了這個方向,並不再畏懼黑暗。

「放縱的超體 | 眾物狂歡」展覽現場,

- E N D -

相關焦點

  • 胡為一:廢舊輪胎裡的小世界
    胡為一2016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學院並取得碩士學位,現工作生活於上海。胡為一的創作,常常力圖在日常品、自然景觀以及身體欲望之間建立奇異的關聯。胡為一 《低級景觀 5》 Pulp Landscape 5 2015(舊輪胎,千斤頂,直流電機,齒輪)1990年在上海出生的胡為一,自出現在人們的藝術視野中時,便活躍在國內外當代藝術圈的最前線。他以不只是其父胡介鳴繼承者的身份,成為了中國數字媒體和影像裝置領域的代表人物。
  • 「舊物·新知」廢舊物藝術創作展
    Feijiu網資訊平臺廢舊金屬製作的小蚊子、遊戲幣焊接的跑車、稻草等多種材質的機械雞、易拉罐拼接的坦克、飛機、火箭……「舊物?新知」廢舊物藝術創作展拉開了序幕,吸引了不少觀眾參觀。Feijiu網資訊平臺廢舊金屬製作的小蚊子、遊戲幣焊接的跑車、稻草等多種材質的機械雞、易拉罐拼接的坦克、飛機、火箭……「舊物?
  • 海上丹迪 Shanghai Dandy | 城市漫遊者——胡為一
    胡為一,Sprawl,2017年,玻璃、感光乳劑、LED燈箱、
  • 廢舊輪胎成「百變星君」 大象坦克都能變
    你有見過用廢舊輪胎做成的各種動物麼?比如這種大象。位於江西贛州大餘丫山景區,這裡的輪胎就成了「百變星君「,不僅可以變成各種動物,連坦克也能變。(攝影/阿萍 圖說工作室)簡單的幾步,就把普通的廢舊輪胎變成了一隻栩栩如生的天鵝。
  • 聊城黑作坊用廢舊輪胎煉油 黑油流向廣饒藏暴利
    小村莊裡冒起了黑煙,味道臭不可聞。  據了解,廢舊輪胎煉油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硫化氫、二氧化硫、二甲苯類、多環芳烴(音)等有毒有害氣體,對大氣環境會造成嚴重汙染。在這4家燒廢舊輪胎的作坊裡真的能煉出油來嗎?  工作人員稱油是半成品 一噸賣一千六左右  趁著老闆不在,記者以收購為由,首先進入了位於村波村北的煉油廠,展現在眼前的並不是工廠,而是一個土窯。
  • 3年回收1000斤舊輪胎做成雕塑,閒魚魚塘匯聚民間手工匠人
    能夠變廢為寶的除了垃圾分類,還有這位叫周振鋒的90後小夥,平時沒人要的廢舊輪胎在他手下搖身一變,就變成了人人稱讚的藝術品——輪胎雕塑。周振鋒是河北一所高校的佛像雕塑研究員,畢業後的他選擇了留校,和很多剛畢業的人一樣,微薄的工資支撐不起夢想的翅膀,但是現實並沒有打消周振鋒創作的熱情。看到大街上廢舊輪胎特別多,周振鋒就想就地取材用輪胎做雕塑,從2016年起到現在,他總共回收了1000多斤的廢舊輪胎,製作出了30多件輪胎雕塑。
  • ​在奧運冠軍的故鄉,「吃瓜群眾」為何流連於廢舊輪胎?
    除了「吃瓜」,嘉年華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從五顏六色的騎行道到隨處可見由廢舊輪胎創意設計而來的作品,申城郊區文旅融合路線在端午小長假紅紅火火。惠南鎮海沈村是奧運冠軍鍾天使的故鄉。2016年鍾天使搭檔隊友宮金傑,在裡約奧運會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中一舉奪魁,為中國自行車隊實現奧運金牌「零的突破」,並在半決賽中打破世界紀錄。
  • 8米巨龍雕塑竟由廢舊輪胎製成 三名創作者自稱「廢胎...
    如果不知情,很難想像這些雕塑,全是用自行車、摩託車、電瓶車的廢舊輪胎製作而成的。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自去年11月開始,邱春勇和兩名兄弟放棄原來的工作,組團成立「廢胎兄弟」,開始用廢舊輪胎製作雕塑,其中已經製作的巨龍長達8米、金剛高4米、重達上噸。三兄弟表示,用廢舊輪胎做雕塑,既是藝術品又利於環保。
  • 廢舊單車回收再用 共享單車輪胎在廣州「變身」濱河步道
    據悉,這是一條由2000多共享單車和電單車的輪胎回收改造而成的健身步道,步道色彩多樣,成為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大嶺村濱河健身步道鳥瞰圖。健身步道由美團單車捐贈,美團交通業務可持續發展高級專家秦浩介紹,此次捐贈的步道長115米、寬3米,其源於美團單車今年世界環境日發起的「共享單車變球場」公益項目,即通過回收改造2000多條廢舊單車和電單車的輪胎,經過系列無害化處理後,製作成跑道、球場和健身步道等。
  • 廢舊輪胎變身"天鵝""大象" 周禮公園新增節日景觀
    華商報訊(記者黨揚眉)萌萌的大熊、展翅的天鵝、成對的大象……這些動物自如地在寶雞市周禮文化主題公園草坪上活躍,原來這是公園利用舊輪胎等廢棄物做的景觀造型。走近才發現,這些動物景觀都是用不同大小的輪胎做成,就連天鵝的翅膀也是剪裁過的輪胎再經過繪畫,造型惟妙惟肖。一位小朋友被小毛驢吸引過去,騎在毛驢的背上讓媽媽拍照。  「這種做法特別新穎,可以利用廢舊的資源做一些有用的東西,而且造型美觀,很吸引小朋友。」經過的遊客無不駐足,研究這些由輪胎、花盆做成的新景觀。
  • 張家口市萬全區宣平堡鄉人民政府 關於廢舊輪胎整治工作開展情況的...
    全面摸排按照區政府會議要求及文件《通知》精神,我鄉立即成立由政府鄉長任組長,分管企業、環保、安全生產等項工作的副科領導任副組長,企業、環保、安全生產等相關工作股室長為成員的廢舊輪胎整治工作組,對全鄉範圍內開展地毯式排查,重點排查與輪胎相關的所有企業及攤點,累計排查企業及攤點200餘家,共涉及輪胎行業41家(其中輪胎掛頂1家,加工、修補2家,銷售及補胎
  • 世園會今天開幕:看會「呼吸」的中國館,數千廢舊輪胎的「變身」
    長城腳下,佔地5.03平方公裡的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園區宛如一扇綠色之窗,低碳環保的理念貫穿始終,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古老智慧與現代科技。當參觀者走進園區,處處能看到就地取材營造的自然景觀,會呼吸的場館建築與自然山水相融,在低能耗中提供清新舒適的觀賞體驗。這是弘揚低碳綠色理念、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契機,更為人類留下了一顆親近自然、尊重自然、珍視自然的種子。
  • 共享單車新生,廢舊輪胎變貓窩
    圖:李誠攝近日,在石家莊街頭陸續出現了一些造型獨特的流浪動物小窩,引人注意的是,小窩材質貌似一些廢舊輪胎再利用改造而成。據了解,目前貓窩製作材料全部是近段哈囉出行在石家莊啟動了冬季保養計劃後,更新汰換的老舊輪胎。12月19日下午,北國益莊購物中心三層公共空間,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公益活動。
  • 你知道換下來的廢舊輪胎,都去哪了嗎?其實有非常高的價值
    就好比輪胎行業。我們都知道,汽車在經過行駛,到了一定路程的時候,輪胎必然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磨損,而此時我們就需要及時將自己送到維修點進行更換,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車子在行駛的過程中,突然出現爆胎等情況。然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被換下來的廢舊輪胎都到哪裡去了呢?第一種途徑:直接將其賣出。
  • 靈寶市川口鄉:廢舊輪胎穿彩衣 美麗鄉村煥新顏
    河南經濟報 記者 丁光展 見習記者 王盾 通訊員 趙一鮮把這些廢棄輪胎刷上各種顏色,黃的、綠的、藍的,圍成一個小花園,裡面種上各種各樣的花,真漂亮!」看著自家門前彩色的「圍欄」,靈寶市川口鄉趙吾村薛大娘感慨著廢舊輪胎再利用給村裡帶來的變化。
  • 廣西男子從越南走私36.6噸廢舊輪胎入境領刑1年半
    中新網防城港11月25日電  (李敏軍 吳凰匯 李肖連)廣西一男子受僱從越南將36.6噸廢舊輪胎走私入境被海關抓獲,最終領刑一年半,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  廣西防城港市中級法院25日披露,被告人黃某是廣西欽州市人,中專畢業後成為了一名貨車司機。
  • 雙星:智慧轉型 做中國輪胎智能製造的引領者
    2014年以來,開啟了「二次創業、創雙星世界名牌」的新徵程,淘汰了90%以上的落後產能,建成了全球輪胎行業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工廠和國際領先的輪胎實驗室。 近年來,雙星集團圍繞輪胎、人工智慧及智能裝備、廢舊橡塑綠色生態循環利用等領域,不斷培養工業設計人才並學習先進的工業設計方法,逐步探索工業設計在輪胎、智能裝備及資源循環利用行業的應用,實現以設計引領產業綠色發展,以設計推動產業技術創新,以設計賦能企業智慧轉型,助力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並聯手錦湖輪胎,打造輪胎工業設計標杆。雙星被稱為「中國輪胎智能製造的引領者」。
  • 朝陽八裡莊街道變廢為寶 廢舊自行車焊成藝術護欄
    老舊小區「促提升」再出新招,北京晨報記者從朝陽區八裡莊街道了解到,街道通過置換生活用品回收了300多輛廢舊自行車,焊接成具有藝術範兒的綠地護欄(右圖)。在京棉新城北區,剛剛安裝好的護欄一亮相,就引起了附近居民的圍觀。長度100多米的護欄由車架、飛輪等各種自行車零件焊接而成,零件上噴著五顏六色的彩漆,頗具藝術範兒。
  • 北京市朝陽區300輛廢舊自行車變身「藝術護欄」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蒲長廷)近日,北京市朝陽區八裡莊東裡12號樓下,工作人員剛剛將新的護欄安好,引起了附近居民的圍觀。走進一看,這段長度為100餘米的護欄是由大小不同的自行車焊接而成。往遠了瞧,每輛自行車都塗有不同顏色,居民笑稱「有藝術範」,圍欄是用近300輛廢舊自行車焊接的。
  • 非洲最受歡迎的拖鞋,用廢舊輪胎製作而成,幾塊錢一雙賣到手軟!
    非洲最受歡迎的拖鞋,用廢舊輪胎製作而成,幾塊錢一雙賣到手軟!在一些視頻中,我們所看到的非洲人大部分都是光著腳的,其實也並不是所有的非洲人會一直光著腳,他們也會穿鞋,而在非洲就有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拖鞋,用廢舊輪胎製作而成,幾塊錢一雙賣到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