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新增2名院士!來看看都是誰?

2021-01-19 廣州日報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選名單,中山大學此次新增2位中科院院士,分別為宋爾衛(生命科學和醫學部,腫瘤學專業)、戴永久(地學部,大氣科學專業)。

戴永久自上世紀90年代初至今一直從事陸地表面模式的構造及其與大氣環流模式的耦合研究。涉及領域主要有:氣候動力學、大氣邊界層氣象學、物理水文學、土壤物理學、冰雪物理學、植物生理生態學、生物地球化學等。

2001年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02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14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氣象學獎。長期致力於陸面過程機理與模式研究、陸面模式與氣象/地球系統模式耦合及其應用。創建了三個陸面模式 (IAP94, CLM, CoLM);建立了與模式相匹配的完備的全球陸面數據集;建成了集模式、數據集、參數優化、資料同化和高性能計算為一體的陸面模擬系統。

2004-2008年任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院長。現兼任Associate Editor of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 (JAMES-AGU) 、《氣候與環境研究》雜誌副主編、《氣象學報》雜誌常務編委、 《大氣科學》雜誌編委、《高原氣象》雜誌編委、《大氣科學學報》雜誌編委,中國氣象學會數值預報專業委員會委員、城市氣象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氣候與環境數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職

教育經歷

1987年:吉林大學數學系力學專業本科

1995年: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氣象學博士

工作經歷

1992 年6月至1997年8月: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1997 年8月至2000年2月:美國亞利桑那大學 助理研究科學家

2000 年3月至2003年6月: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 研究科學家

2002 年6月至2016年8月:北京師範大學 教授

2016 年2月-:中山大學 教授。

獎勵和榮譽

2014年:「何梁何利獎 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氣象學獎」(何梁何利基金會)

2007年:「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人事部)

2007年:「政府特殊津貼」(國務院)

2006年:「全國氣象科技先進工作者」 (中國氣象局)

1997年:「學篤風正」 獎(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宋爾衛院長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充分體現了宋爾衛教授及其團隊

在乳腺腫瘤的臨床治療及其應用基礎和轉化研究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得到了業界高度認可

詳細報導請戳下方

↓↓↓

《祝賀!廣東「70後」乳腺癌專家當選中科院院士》

來源:中山大學官網、北京師範大學官網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吳一釩

相關焦點

  • 廣東新增兩位院士 中山大學宋爾衛、戴永久當選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
    央廣網廣州11月22日消息(記者鄭澍)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2019年增選院士名單。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院長,我國著名的乳腺外科專家宋爾衛教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戴永久教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
  • 中山大學宋爾衛、戴永久當選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中山大學和武漢大學在最新大學排行榜上的表現,誰厲害一些?
    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兩所高顏值有實力的高等學府中國有很多版本十大最美校園排行榜,幾乎每個版本的最美大學校園排行榜中,都有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的身影。它們都擁有高顏值,當然也擁有不凡的實力。1924年,孫中山先生將廣州地區多所高校整合創立國立廣東大學,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2001年10月,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中山大學。現有廣州、珠海和深圳三個校區。現有全日制在校生53798人,其中研究生21629人。中山大學有院士(含雙聘院士)20人,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7人。
  • 中山大學和中南大學,誰的實力更強,從師資和學科來看
    中山大學辦學歷史:1924年,孫中山先生親手將廣州地區多所高校整合創立國立廣東大學。學校於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今日的中山大學,由1952年院系調整後分設的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1953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與嶺南大學醫學院合併組立華南醫學院。)於2001年10月合併而成。師資力量:中山大學有專任教師4028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687人,具有正高級職稱1655人,具有副高職稱1643人。
  • 中山大學計劃在廣東招生3602人
    中山大學: 2018級學生可跨院系選課   中山大學2018年本科招生計劃約8000名,包括內地計劃7730名,港澳臺僑計劃300名,與往年持平。51個院系74個招生專業(大類)以統一代碼(10558)進行招生。其中,中大在廣東省招生計劃為3602名,包括綜合評價錄取計劃300名。
  • 考生問,為什麼南京大學,比中山大學更難考?看看錄取分數對比!
    在中國各種排行榜,它們都不約而同地,把南京大學和中山大學劃分在一個檔次上,但是如果要論實力的話,南京大學更勝一籌,為什麼如此說呢?這個要看看它們的錄取分數對比。南京大學錄取分數中山大學分數線同樣在2019年,中山大學在全國範圍的招生中,文科方面,最低分平均分是618.9分,理科分平均分是627.2分,錄取分段也是屬於比較高分的分段
  • 中山大學考察團來平輿縣調研
    映象網訊(見習記者 王東紅 通訊員 王昆明 李亞超)6月20日,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羅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教授張培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王復明,中山大學副校長邰忠智等帶領考察團深入平輿縣調研
  • 中山大學今年本科招生8000名 深圳校區首招200名
    原標題:中山大學今年本科招生8000名 深圳校區首招200名國際在線消息(駐廣州記者 陳惠婷):為了讓廣大考生全方位了解中山大學的教學情況,中大19日在廣州校區南校園舉行校園開放日暨本科招生信息發布會,近萬名考生和家長前來。由於參加人數較多,中山大學決定臨時加場,舉行了兩場本科招生信息發布會。
  • 作為「南方一哥」的中山大學,王牌專業都有哪些呢?
    中山大學是一所百年高等學府,歷史悠久,名師薈萃,是我國南方地區最著名的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A類重點建設高校,目前擁有20名院士、全日制學生50764人、本科專業130個、10家直屬附屬醫院。作為一所老牌強校,中山大學全國排名大概第10名左右,但高考錄取分數綜合排在全國20名之後,是一所超高性價比的學校,值得考生們報考。那中山大學哪些專業比較好呢?
  • 中山大學河南研究院揭牌,其中一個人,撲朔迷離,大家熟悉又陌生
    中山大學,著名的985高校,是廣東省兩所985高校之一,中山大學大名鼎鼎,當年的國立第一中山大學,曾經在國內地位超過所有高校,而國內不少高校都紛紛改名叫中山大學,結果國內叫「中山大學」的一大群:第一中山大學-中山大學第二中山大學-武漢大學
  • 中山大學計劃全國招生約8000人,新增四個專業
    新京報訊(記者 蘇季)記者7月15日從中山大學獲悉,2020年中山大學面向全國計劃招生約8000人。新增四個專業,分別為遙感科學與技術,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農學和音樂表演。服從調劑不退檔,專業錄取無級差根據中山大學發布的招生計劃,2020年中山大學本科招生規模穩定,面向全國計劃招生約8000人。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校區五校園」57個院系63個招生大類(專業)以統一代碼(10558)進行招生。在全國各省(區、市)招生計劃與2019年基本持平。
  • 中山大學和武漢大學誰影響力更大?看看最新國內外排行榜上的表現
    中山大學和武漢大學,兩所大學都位於國家中心城市,都是中國一流高校,聲譽卓著的高等學府,都是985,211和雙一流大學,學子們向住的高校,校園環境都很漂亮,都是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之一。中山大學校園,圖片源自百科。在國內外排行榜上,這兩所大學也有不俗表現。那麼究竟哪所大學更厲害一些呢?我們來參考一些數據。
  •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獲捐2.8億元—新聞—科學網
    碧桂園董事局主席、中山大學顧問董事楊國強,副主席楊惠妍以個人名義聯合捐贈人民幣1億元。     加多寶集團捐贈人民幣3000萬元。     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在籤約儀式上講話。
  • 中山大學校園傳說:這些靈異故事都是怎麼來的
    很多故事都是拿永芳堂的名字來做文章,其中有捐款者爺爺命名說,也有建築公司老闆女兒命名說。但實際上我們查一下捐建者姚美良先生的背景,還有永芳堂的建築歷史,很多傳言就不攻自破了。 姚先生是馬來西亞華僑富商,也是南源永芳集團公司的董事長。而永芳這個名字,正取自他的父親姚永芳先生。很多故事中連爺爺還是爸爸都弄錯了,編故事都不嚴謹。
  • 兩年調整39個專業 「雙一流」出臺前中山大學的「新工科」之路
    作為廣東省僅有的兩所教育部直屬大學之一,中山大學的一系列改革大動作就頻頻引發關注,並被認為是奔著「雙一流」而去:校園改造,大刀闊斧調整院系專業,建設深圳校區,構建「三校區五校園」新格局,引進人才,布局探測引力波的「天琴計劃」……一連串的改革動作後面,都能看到中山大學現任校長羅俊。自2015年1月擔任中大校長以來,這位理工科出身的校長就以改革者的形象,讓外界印象深刻。
  • 中山大學河南研究院在駐馬店成立
    6月20日上午,中山大學河南研究院在駐馬店成立,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羅俊和駐馬店市委書記陳星,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是西等出席儀式。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教授張培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王復明,中山大學副校長邰忠智,校長助理、教務部主任劉濟科,農學院院長、教授譚金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金冬江,副市長馮玉梅,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2012年新增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
    中國教育在線6月10日專稿 中國教育在線從教育部下發的《關於公布2011年度高等學校專業設置備案或審批結果的通知》中了解,廣東省高校2012年新增99個專業,其中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新增2個專業,分別是公共關係學專業和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
  • 清華退居第2,中山大學擠進第10名!
    清華退居第2,中山大學擠進第10名!轉眼間,2019年就要到來了,2019年中國大學排行榜也公布了,在這一份新出爐的中國大學排行榜當中,我們依舊可以見到許多「老面孔」,但是我們也可以發現也有不少的大學實現了超越,也是擠進了中國大學的第10強排行榜當中,可見其自身的實力水平,而且位列中國大學10強的也都是國家重點建設的985、雙一流大學。
  • 廣東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中山大學
    新華網廣州10月26日電 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廣東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今天合併,組建成一個新的中山大學。  新組建的中山大學包含了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管理科學及醫藥衛生科學,擁有教授六百三十一人,博導三百五十四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三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三人,在校學生三萬三千多人。
  • 廣東最強名校實力對比:中山大學、華南理工,誰的全國認可度高?
    中山大學與華南理工大學都是廣東省內的雙一流A類名校,備受高三群體關注。「中山大學好還是華南理工大學好?哪個分數線高?哪個好考?」等問題也是很多高三考生心中的疑問,本文將從學校受教育部認可度、學科建設成績、綜合排名、錄取分數線等多個角度,為大家展示兩所學校的數據對比,得出「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誰的實力更強?」這個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