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の祭り文化❤
日本是一個擁有美麗自然風光的國家,旅遊資源豐富,春天櫻花漫舞,秋季楓葉如火,冬季泡在氤氳的溫泉中賞梅品雪。那麼夏天呢?當然是「お祭り」!說泳裝美女和夏日大減價的拖出去……
日本完整地保護著傳統文化,每年各式各樣的「お祭り」吸引了全日本,甚至是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參觀。特別是夏天,各種夏日祭、花火祭讓人應接不暇,身著傳統服飾的遊行隊伍含蓄而熱烈,到處是花枝招展身穿浴衣的軟妹紙們,放佛整個城市都在狂歡。
被稱為「日本三大祭」的分別是:
京都市八坂神社的「祇園祭り(ぎおんまつり)」(每年7月1日~31日);
大阪市大阪天滿宮的「天神祭り(てんじんまつり)」(每年7月24日~25日);
東京都神田明神的「神田祭り(かんだまつり)」(離5月15日最近的周六,隔年舉辦,下一次為2017年)。
其中,最古老、最盛大的就是祗園祭。
祗園祭起源於公元869年(大約1100年前)的平安時代,當時的京洛(きょうらく)流行疫病,奪去了很多人的生命。人們認為這是一個叫「牛頭天王牛(ごずてんのう)」的鬼神在作祟(也有說是「素盞鳴命(スサノオノミコト)」,即天照大神、月讀命的弟弟),就用66根長矛(當時日本有66個藩國)建造了神轎,送到神泉苑,遊街祈禱,祈求驅散瘟神。這次神事活動叫做祇園御靈會,成為祗園祭的前身。
從7月1日的「吉符入り(きっぷいり)」開始到7月31日的「疫神社夏越祭(えきじんじゃなごしさい)」、歷時1個月,其中,「宵山(よいやま)」和「山鉾巡行(やまほこじゅんこう)」是祗園祭的高潮。
「天神祭」是大阪天滿宮的祭典。始建於公元949年的大阪天滿宮供奉著有日本「文曲星」之稱的菅原道真。這位平安時代的賢臣以學富五車聞名,卻因為小人的讒言被流放,病死途中,此後,京都陸續出現多種異象,天皇認為是他的怨靈所致,為了慰藉亡靈就興建了天滿宮,並追贈菅原道真神號「天滿大自在天神」。公元951年開始舉行鉾流神事,也是「天神祭」的起源。
現在的「天神祭」是由7月24日宵宮祭和7月25日的本宮祭所構成的,但整個活動的重頭戲還是在7月25日的「陸渡御(りくどぎょ)」和「船渡御(ふなとぎょ)」。3,000名身著奈良平安時代宮廷裝束的民眾與神轎一起緩步前行,然後從天滿橋畔分別乘坐大約100艘船逆流而上。入夜之後,在河兩岸的觀覽席上,遊客們一邊納涼,一邊欣賞「天神祭奉納花火(てんじんまつりほうのうはなび、通稱:天神花火)」。
本月去日本關西旅遊的人,一定要去看看哦!
穿上美麗的浴衣,近距離的體驗日本傳統文化。
夏天去不了日本的人也不用遺憾,您在上海也可以親身體驗地道的日本夏日祭。
(圖片來自上海高島屋百貨官方)
一年一度的高島屋夏日祭將在7月18日,也就是周六,在上海高島屋百貨的北廣場舉辦。除了可以在現場觀看到日本傳統的太鼓表演、盂蘭盆舞,還有撈金魚、釣水球等日本夏日祭的人氣遊藝項目。
最最讓人矚目的就是——上海浴衣FESTA!!!
日本的夏日祭,除了華麗隆重的遊行隊伍,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就是各式各樣華美的「浴衣(ゆかた)」了。
什麼是浴衣呢?
浴衣是簡易版的和服,價格便宜而且穿著簡單。
原本是古時候日本平民在洗澡後穿著的簡便的服飾,即沐浴之後穿的衣服,所以叫「浴衣」。後來演變成夏天祭時的穿著,到了現在,一般外出也可以穿。樣式也愈加豪華多樣,完全不輸給正式和服哦。
而大家所熟知的「和服」,日本人一般稱之為「著物(きもの)」,是正式場合外出時所穿的。
「著物」的種類繁多,無論花色、質地和樣式,千餘年來變化萬千。男女和服有明顯的差別,男式和服色彩比較單調,偏重黑色,款式較少,腰帶教細,裝飾簡單,穿著方便;而女式和服色彩繽紛豔麗,腰帶很寬,而且種類、款式多樣,還有許多裝飾品。根據場合與時間的不同,人們也會穿不同的和服,以示慎重。其中女式和服有婚禮和服、成人式和服、晚禮和服、宴禮和服及一般禮服。
明天,您可以穿上自己心愛的浴衣來參加夏日祭,沒有浴衣的人也不用擔心,現場提供成人和兒童的浴衣租借服務哦~
現場還有浴衣美人的特別評選活動,由專業老師選出3位浴衣美人和3位浴衣小朋友,並有神秘大獎!
今年夏天,不去日本也能體驗純正的「日本の祭り文化」。
-
大連安通日語學校常設課程:
基本日語:初、中、高級班;外教口語強化培訓課程
商務日語:日企商務禮儀中日貿易術語輔導
考級輔導:日語能力考試N1級,N2級,N3級強化班
留學預科:赴日留學前輔導班 J-TEST/NAT考前輔導
聯繫電話:84357719、84357720
請掃一掃以下二維碼,關注大連安通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