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有哪些?如何「復位」?

2020-12-09 中國青年網

  編者按: 4月13日,北京公布初三高三開學時間,至此,除港澳臺地區外,全國已有30個省區市公布了開學時間,只剩湖北尚未明確。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已進入新階段,但疫情帶來的心理問題卻不容忽視,尤其是首次面臨大範圍社會群體隔離和「延遲開學」挑戰的青少年群體。開學在即,如何準確識別學生群體心理健康問題,及時幫助學生調適心態、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狀態呢?

  作者:北京協和醫院心理醫學科主治醫師姜憶南

  新冠疫情影響了學生群體原本規律的學習生活,勢必也會對他們的心理產生某些影響。相信大部分同學都有能力積極有效地面對這些影響,而這裡只是通過10個問題,來提醒學生和家長,什麼情況下我們需要格外重視學生們的心理健康。

  問題1:哪些情況提示學生的心理狀態可能存在異常?

  出現持續的煩躁 ,不能靜下心來做事情......

  出現入睡困難 ,夜間容易驚醒 ,或者早晨過早醒來(或者晚上睡的很晚,雖然起床時間已經不早,但整體睡眠時間不足)......

  對各種信息過於敏感、緊張 ......

  容易憤怒 ,與家人發生衝突......

  對以往感興趣的事情提不起興趣 來......

  問題2:哪些學生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既往存在精神和心理問題的學生;

  有血緣關係的家族成員患精神心理疾病的學生;

  近期負性生活事件較多的學生;

  平素性格過於敏感,容易緊張,「心太重」的學生。

  問題3:能否通過簡單的方法來評估學生的心理狀態?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非常簡單的小工具,叫做PHQ-4,是一個簡單又專業的心理評估工具:

  在過去兩周裡,您感覺自己被以下症狀所困擾的頻率是?

  評分的方法也非常的簡單,問題1+問題2的得分如果超過3分,或者問題3+問題4的得分如果超過3分,均提示學生可能已經存在心理問題。

  問題4:有哪些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放鬆和緩解?

  可以使用以下幾種「工具」,進行自我調適:情緒日記、放鬆呼吸訓練、正念減壓、積極的自我陳述 等。

  問題5:何種情況下需要去看醫生?

  問題3中的小工具,連續2次(間隔2周)評分均為異常,並且明顯的影響日常生活和學習,就建議尋求專業醫生幫助,進行系統的評估。

  問題6:作為家長,我們能做些什麼?

  作為家長,可以嘗試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注意觀察自己的精神心理狀態是否穩定 ,前面5個問題同樣適用於家長;

  第二,留意孩子的日常行為 ,是否發生顯著變化;

  第三,如果發現孩子的行為讓自己擔心,首先和孩子坐下來談一談 ,先了解一下孩子當前內心的感受和想法,並詢問孩子有什麼樣的需求,希望得到什麼樣的幫助;

  第四,引導孩子使用評估工具進行評估

  第五,對孩子出現的問題保持冷靜 ,不要顯得過度驚慌失措。

  問題7:初、高三學生,如何面對生活學習節奏的變化?

  1.讓生活作息維持規律 是應對這一突發變化的必要條件,列一個日常生活計劃並認真執行,避免自亂陣腳;

  2.除緊張的學習生活外,適當安排自己平素喜歡的、帶來充實感、愉悅和放鬆感的活動

  3.面對自身的情緒波動,不批判,不責備 ,如果出現應有效地打斷。

  問題8:小學生如何加強行為訓練?

  對於小學生而言,因為自我管理能力較差,有兩點需要在家長的監督下完成:

  1.幫助孩子安排充實的學習和娛樂生活,合理規劃作息時間、營養膳食及運動

  2.對各種場景下的防護要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為復學做好準備。

  問題9:留學生回國隔離?

  每天都有很多留學生計劃回國,回國後首先要面對的是14天的隔離。這個過程看上去輕鬆,但相信每一位經歷者都會有不同的內心體驗。如何讓這一過程更加輕鬆呢?試著做到以下幾點:

  1.保持日常通訊聯繫;

  2.尋求和提供交流、安慰、支持和彼此的關心;

  3.警惕不要恣意發洩,以免造成後續的惡性循環。

  問題10:留學生在國外如何面對跨文化差異?

  還有很多留學生在國外繼續留守,應認識到疫情的危害,積極主動地做好有效隔離與防護。這期間除了保持和家人、朋友的聯繫、溝通和交流以外,應格外注意跨文化因素可能導致的一些問題。因為人類在面對疾病等應激問題時,既往的文化與習俗還是會有很大差異和影響。學生群體往往會受從眾心理影響較大,可能還有來自不同國籍的朋友、戀人,因此,在國外的留學生應有意識地監測自己的從眾心理,為自己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理性選擇。

   《協和醫學雜誌》、光明網科普事業部聯合發布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有哪些?如何「復位」?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已進入新階段,但疫情帶來的心理問題卻不容忽視,尤其是首次面臨大範圍社會群體隔離和「延遲開學」挑戰的青少年群體。開學在即,如何準確識別學生群體心理健康問題,及時幫助學生調適心態、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狀態呢?
  • 疫情期間,愛爾蘭留學常見問題解答
    以下為疫情下,留學生所關心的重點問題相關解答。Q1、我們何時才能知道9月份的入學計劃?五月底,當我們對全球和愛爾蘭的局勢有了更好的了解時,情況可能會更加清楚。附:都柏林聖三一大學TCD申請者常見問題答疑Q:現是否還接受2020/2021學年的入學申請?是的。我們歡迎新的課程申請並將繼續處理申請及發放2020年入學錄取通知。
  • 疫情期間怎樣更好守護學生成長
    怎樣在疫情中保護學生的心理健康?記者:在疫情時期,學生的心理健康容易出現哪些問題?當然,還要為學生建立心理危機服務熱線和平臺,各地和學校可以整合併充分利用各級教育部門、高校、研究機構的熱線。我所在的北京師範大學就有面向所有學生和成人的心理熱線,各地和學校可以把電話提供給學生和家長,讓他們隨時撥打。當然,在提供心理服務的過程中,要遵守倫理,流程專業規範,避免對受助者的二次傷害。記者:對於學生可能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應該怎樣應對?
  • 閱讀的力量·預告|疫情期間如何輔導學生在線學習?
    主題:疫情期間如何輔導學生在線學習?心理學專家來支招嘉賓:龐維國,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博導內容簡介:1.現在是疫情防控期間,為了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很多學校開展了在線授課和在線學習輔導。
  • 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
    「學得小課堂」——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下面我們具體看看看:抑鬱症——合理情緒療法恐懼症——系統脫敏法焦慮症——肌肉放鬆、系統脫敏法學生中常見的焦慮反應是考試焦慮。其表現是隨著考試臨近,心情極度緊張。
  • 重大疫情下的常見心理反應有哪些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的心理反應與應對方法,我們邀請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醫學心理科主任姜榮環解答官兵關心的問題——  重大疫情下的常見心理反應有哪些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十分嚴峻
  • 青少年常見的性心理問題
    青少年常見的性心理問題有哪些?可能會有性衝動,這讓其很是困擾,還有就是青少年開始手淫、遺精,心理很是困擾,對男女交往也有所困擾。在青春期的時候,少年們開始有性需求了,他們第一次面對性方面的問題,心理會有很大的變化,要是沒有人及時開導的話,他們甚至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在這個時候,家長應該積極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並為其開導。
  • 如何做好疫情期間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湖南交通職業技術...
    作為學生輔導員,為了緩解疫情期間學生們對新冠肺炎的恐懼心理,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疫情科普工作,做好疫情防控知識宣傳, 解除學生的疑惑。同時開展一些為疫情加油類等的線上活動, 讓學生知道疫情下中國人民的眾志成城、共同戰役的必勝決心。只有正確認識和對待新型冠狀肺炎,知道整個國家所做的努力,治癒出院人數的不斷增加, 才能緩解學生內心的恐慌, 才能夠有足夠的信心去迎接、去戰勝疫情阻擊戰。
  • 疫情期間,如何上好網課?
    問題來了,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們線上學習的情況如何?疫情期間,如何上好網課?成了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對此,記者做了全面了解。 現象:家長們忙得焦頭爛額,孩子們不在狀態 「由於疫情延遲開學,學校開設線上教學,我每天忙的焦頭爛額,不停『打卡』『接作業』『查看老師批改後的作業』,而我女兒卻不在狀態。
  • 桂子山夜話 | 疫情期間,如何「自助」和「他助」——走近心理諮詢
    在30分鐘內,我們更多做的是傾聽和共情,主要是為了緩解當今應激反應下的心理不適感,並無法解決個體的「心理問題」。如果真有「心理問題」,比如原來就有抑鬱症或焦慮障礙,建議另找其他機構線下諮詢。當然,鑑於很多人對心理諮詢有刻板印象,可能影響到個體遇到問題時主動尋求心理援助,所以這裡我我簡單解釋一下「心理諮詢」到底在做什麼。
  • 青少年心理問題有哪些 這幾種情況最為常見
    核心提示:  從懵懂孩童到青少年的這個階段當中,是他們從幼稚逐漸走向成熟的一個過渡期,此時也是他們有活力、朝氣十足的時期,但是與此同時也是他們最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一個時期,如果不注意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將可能會使他們的人生走向「歧路」。
  • 疫情期間如何做壓力和情緒的管理員?聽心理專家分享建議 | 用「心...
    來源標題:疫情期間如何做壓力和情緒的管理員?聽心理專家分享建議 | 用「心」戰「疫」⑮疫情當下,關於心理方面你有什麼想問的問題嗎?歡迎大家留言,我們將邀請專家為你解答!
  • 麗水各校「走心」安排,助力師生心理「復位」
    為拂去疫情給學生心理造成的些許灰霾,麗水各地各校努力為每一位學生營造向陽、向美、向上的學習場域,將疫情防控轉變為有意義的教育資源,助力心理健康成長。 一起來看看麗水各地各校「走心」的健康教育活動。
  • 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
    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對於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如何形成有效的全方位防控體系? 預防、篩查要走在前面 結束一天工作,北京某高校老師曾蕊離開辦公室。在家長微信群裡,她又看到了一則「學生疑因壓力大墜亡」的突發新聞,不忍點開。
  • 英國留學怎麼樣:疫情期間在英學生怎麼辦
    最近有很多同學問我,「新冠肺炎爆發之後英國留學怎麼樣,還靠譜嗎?」自從英國發現新冠肺炎病例以來,英國政府一直在根據疫情的變化形勢來調整防控政策,並要求各院校相應調整教學方案。那麼這些措施都取得了哪些成效呢?身在英國的留學生又該如何自處呢?今天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來看看疫情期間的英國教育。
  • 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救助常見問題解答來了!
    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救助常見問題解答來了! 四、疫情期間的臨時救助內容包括哪些?1.一次性臨時救助金救助金金額由各區根據臨時救助申請人的困難程度及持續狀況等因素,給予不低於本市2個月(含2個月) 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總額的一次性救助金。
  • 疫情期間如何管理情緒?心理專家建議用這個模型來調節|用「心」戰...
    疫情當下,關於心理方面你有什麼想問的問題嗎?歡迎大家撥打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心理援助熱線:4009678920、010-67440033、027-59427263,或微信留言,我們將邀請專家為你解答!今天,推出《用「心」戰「疫」》第期,隨教育小微一起來聽天津市安定醫院心理門診主任醫師龍鯨、清華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王非詳解,疫情期間師生常見心理問題如何調整↓↓↓疫情當下關於心理方面你有什麼想問的問題
  • 疫情防控期間,公民應當履行的常見義務有哪些?
    2020-02-17 15:38:44 | 來源:北京法院網 | 作者:郭敏娜     問:疫情期間
  • 面對疫情 如何戴好「心理口罩」?
    面對疫情 如何戴好「心理口罩」?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心理科學帶頭人潘小平教授開講  羊城晚報記者 李鋼  面對疫情,如何給自己戴好「心理口罩」?近日,由廣州市科技局、廣東科學中心、羊城晚報社聯合主辦的第70期珠江科學大講堂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開講。
  • 宅家睡不好,如何「復位」健康睡眠?
    宅家睡不好,如何「復位」健康睡眠?中國睡眠研究會與慕思近日聯合發布的《2020全民宅家期間中國居民睡眠白皮書》顯示,80%的人有晚睡習慣,16%的幾乎每天都熬夜,而有28%的人睡到次日9~12點;宅家前90%的人集中在20~24點就寢,全民宅家期間凌晨後就寢人數超過50%;用睡眠時間刷資訊的人越來越多,深夜1~2點用戶活躍度提升超過63%;有83%的受訪者因為睡眠問題,影響了白天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