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如何管理情緒?心理專家建議用這個模型來調節|用「心」戰...

2020-12-12 微言教育

疫情當下,關於心理方面你有什麼想問的問題嗎?歡迎大家撥打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心理援助熱線:4009678920、010-67440033、027-59427263,或微信留言,我們將邀請專家為你解答!

今天,推出《用「心」戰「疫」》第期,隨教育小微一起來聽天津市安定醫院心理門診主任醫師龍鯨、清華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王非詳解,疫情期間師生常見心理問題如何調整↓↓↓

疫情當下

關於心理方面你有什麼想問的問題

歡迎大家在微信評論區留言

我們將邀請專家詳細解答

為大家送上「心理處方」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該如何調節我們的緊張情緒?
    每天媒體上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鋪天蓋地,讓人們本就緊張的神經變得更加敏感。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調節我們的情緒?出現過度焦慮的情緒怎麼辦?下文經出版社授權節選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眾防護與心理疏導》的心理保健篇,以饗各位書友。
  • 面對疫情 如何戴好「心理口罩」?
    面對疫情 如何戴好「心理口罩」?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心理科學帶頭人潘小平教授開講  羊城晚報記者 李鋼  面對疫情,如何給自己戴好「心理口罩」?近日,由廣州市科技局、廣東科學中心、羊城晚報社聯合主辦的第70期珠江科學大講堂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開講。
  • 從心開始,您身邊的專屬心理諮詢專家
    在高速發展的城市,越來越多人受到失眠、焦慮、抑鬱等情緒的困擾,但是許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去排解這些負面情緒,久而久之,情緒越來越低落,還伴隨著心慌、厭食、冷汗、腸應激障礙等一系列軀體反應。隨著心理健康知識和理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自己和身邊人的心理健康狀況,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家專業心理諮詢機構,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心理諮詢,尋求優質的解決方案,幫助大家擺脫各種心理情緒困擾。從心開始集團成立16年來,一直致力於關注全民心理健康,提升全民幸福感,是一家專業心理服務機構。
  • 應對疫情企業機關單位心理建設手冊
    可能有的員工會擔心疫情狀況、情緒不穩定,可能有的同事工作精力不集中、擔心收入受影響,可能有的管理幹部發現團隊狀態不太好、擔心業績難完成……這些現象很可能在復工之後出現,需要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採取有效措施來積極應對,需要及時開展適宜的心理建設,通過心理管理工作提升團隊和個人的心理能力。
  • 員工鬧情緒致公司市值蒸發10億!疫情中的「應急情緒管理」怎樣做?
    如何在復工復產中合理疏導員工情緒,保證企業高效運轉,應成為企業家、管理者高度關注的事情。  文:特約記者 趙嘉怡   責任編輯:李靖  疫情期間,雖然越來越多的公司已復工復產,但很少有人關注到員工情緒的異動。
  • 疫情期間壓力大,如何用園藝植物來療愈身心?
    而自疫情開始到現在,我們已接受許許多多憤怒、無奈、悲痛的訊息,我們在產生大量同理心的同時,大腦也在超負荷運轉。 疫情期間的免費心理諮詢服務的到來也提醒著我們,如果真的喪到刷不動消息,眼下我們最需要的,是要有自我療愈的能力。
  • 心理「防疫」戰也要打!專家講述疫情心理熱線背後的故事
    新冠肺炎在我省引發的嚴峻疫情,不僅對群眾生活造成重大影響,也讓不少人陷入心理焦慮中。為此,多日前,我省已陸續開通多路疫情心理諮詢熱線。在一次次電話鈴聲響起,一次次心理疏導中,這些熱線也構築起這場疫情攻堅戰中的心理堤壩。
  • 疫情期間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有哪些?如何「復位」?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已進入新階段,但疫情帶來的心理問題卻不容忽視,尤其是首次面臨大範圍社會群體隔離和「延遲開學」挑戰的青少年群體。開學在即,如何準確識別學生群體心理健康問題,及時幫助學生調適心態、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狀態呢?
  • 國際睡眠日發布「新冠疫情期間國人睡眠」白皮書
    疫情下如何保持好心態好睡眠?本報訊(記者 胡媛媛 通訊員 穗心宣)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2020年一場戰「疫」,「睡個安穩覺」成了許多人的奢求。在「世界睡眠日」,由廣州市心理諮詢師協會等單位舉行「睡眠心理-心健康」雲峰會公益活動,助力廣州市馳援湖北一線醫務人員以及奮戰在前線的醫務工作者睡個好覺,為英雄們疫情期間出現焦慮等負性情緒引起睡眠問題,緩解負性情緒對身心的影響提供專業的心理援助,提高一線醫務人員和廣大市民睡眠健康水平。
  • 戰「疫」不易 民航人如何做好心理防護?
    近期,義大利等多國新冠疫情蔓延,「防止病例倒灌」成為目前防疫工作的重點,民航人不僅要做好物理防護,同時還要做好心理防護,以確保以最佳的狀態、最昂揚的鬥志繼續堅守戰疫底線。非常時期,面對疫情,民航職工最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問題?如何正視情緒?如何排解壓力?金鵬航空航衛中心為您解答:Q1:在疫情和工作雙重壓力下,一線民航人可能會出現哪些心理波動?
  • 疫情下,市民在家如何進行心理減壓?
    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為了更好地預防傳染病毒,人們長時間呆在家裡,這樣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焦慮、緊張等各種心理問題。那麼在疫情下,市民居家如何進行心理減壓?如何鑑別市面上的口罩?近日,記者採訪了市中醫院相關專家。
  • 面對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護?這份心理疏導指南請收好
    我們每個人都要科學的看待疫情。」  看到負面信息太多 呆的「五脊六獸」也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  社會活動驟減,讓人們在這個春節裡呆得「五脊六獸」,有的人情緒低落,有的人每天看了大量疫情信息,一整天都笑不出一次。還有人作息不規律造成黑白顛倒、消化系統紊亂,在楊教授看來,這些情況也需要調整。
  • 從「心」戰「疫」 廣東珠海這些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在行動
    從2月21日到24日期間,23位志願者分為9個小組,分別向珠海市香洲區各鎮街的184名困境兒童家庭進行了電話訪談,通過向家長了解困境兒童身體層面、情緒狀況、認知水平、行為狀態、人際關係是否協調,社會功能是否穩定,來了解疫情期間困境兒童的心理狀況,電話服務時長2300多分鐘。針對個別需要單獨心理輔導的家庭,志願者還安排了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與其開展遠程的諮詢與輔導。
  • 泰航降落上海等待疫情檢測導致乘客情緒失控———談如何控制情緒
    這個事件產生的因素有很多,針對這位乘客的反應是心理失衡的表現,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心理失衡是指因為沒有獲得某種滿足和需要或者受到挫折產生的不滿、怨恨、憤怒等的一種心理反應,其發生原因有社會因素、和個人因素,而性格暴躁情緒失控則是一個重要的信號,告訴我們的生活失去了平衡,這位泰航乘客就是一個具體的例子,遇到這樣的情況首先應該明白這個特殊的時期採取的必要的檢疫防範措施是對大家的負責,同時也是對你的負責,應該懷有感恩之心對待,但是由於性格問題沒有做到
  • 疫情下如何用經典療愈身心
    延伸閱讀 《抗疫期間中小學生及家長心理防護手冊》 汪之菲 王洪明 主編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0年2月版 本書意在引導中小學生遵守疫情防控要求,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休閒與學習活動
  • 媽媽痛哭嚇壞女兒:專家建議用5R原則降低情緒宣洩後的傷害
    也有網友覺得,情緒的流露也要適度。為此我們採訪了著名心理專家詹紅紅老師,希望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與情緒共處。如果是孩子的行為引發家長生氣,你可以表現出你因為孩子不聽話生氣了,但更應該避免在孩子的面前表露出跟孩子沒有直接關係的負面情緒,如工作上的壓力等。更不應該將這些情緒發洩孩子身上,甚至對孩子進行打罵等。所以,父母應該如何正確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也是一直不變的重要命題!我們一直強調說,預防大於治療。
  • 廣元朝天:心理「微課」,師生防疫的「養心丸」
    超長假期,宅家學習,親子相處,這個特殊的開學季,家長如何妥善管理孩子?學生如何宅家靜心學習?對家長、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全新的命題。為了給師生及家長做好防疫期間的心理疏導,廣元市朝天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通過一段時間的熱線諮詢服務,積累了大量典型案例。
  • 長沙縣湘龍街道社區工作人員疫情心理援助項目獲好評
    11月10日,為迎接國家專家組對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雲督導」,並加快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長沙縣湘龍街道召開長沙市迎國家專家組關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雲督導」會議。會上,「危機中的心力量」社區工作人員疫情心理援助項目獲得專家點讚。
  • 塔羅佔卜如何調節消沉低迷的情緒?
    點點關注,神叨醬就親親你塔羅佔卜如何調節消沉低迷的情緒?情緒憋得多了,就有可能因為某些小事而爆發在我們最親密的人身上。對此懂得如何調節和處理自己的消沉、低迷的情緒非常重要。個人情緒的穩定和諧其實還會影響到你對自己人生的把握度。
  • 中小學教師情緒調節的有效策略
    教師們承受著來自社會、學校、家長等多方面的壓力,自身的情緒問題也愈發凸顯,甚至出現心理健康水平偏低、職業倦怠感偏高等問題,這對教師自身、教學效果、學生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的情緒調節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