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律動

2020-12-12 青海日報

一次相約

6月11日中午,烏雲籠罩著青海湖北岸大片地域。十多分鐘後,一條光束撥開烏雲,從雲間直射湟魚家園,藍天白雲重新顯現在了沙柳河畔。

長約兩公裡的湟魚洄遊通道裡,數十隻漁鷗站在通道最下面的臺階上,為數百名參觀者表演捕魚技巧。洄遊通道往上一百多米的地方,一位老人睜大眼睛,緊緊盯著河道淺灘上一條「即將擱淺」的魚。

這是一條金黃色,通體透亮的湟魚。它正猛烈地揮動著尾巴,拍打著只有兩三根手指深的水面,卯足了勁,往前衝。

「往前衝二十多釐米,休息五六秒,它就像一個兵娃子,從來沒撤退過。」觀察了好一會兒,老人這樣總結眼前這條湟魚衝鋒向前的狀態。

放眼望去,這條湟魚還需在這長長的淺灘裡,掙扎一百多米,才能遊至主河道。

老人叫張生明,頭戴灰色涼帽,身穿黑色厚夾克,皮膚黝黑的他,一個人遠離人群湧動的觀魚點,正在為這條小魚揪心。

「嘿,老張,今天來這麼早啊。」觀魚正濃時,一位老人用手拍了拍張生明的後背。

這位老人叫鄧成明,已經在沙柳河畔生活了整整59年。老鄧說,6月11日是他和老夥計相約一起看魚的第11天。

一次相遇

緊跟在老鄧身後來到河邊的,還有從北京來青海度蜜月的黃帥和柳夢雅,他們看兩位老人指著河中的一條小魚談了很久,也加入了觀魚的行列。

「這是一條二十多釐米長的湟魚,按照湟魚一年長一兩的說法,應該有七八歲了。」老張對兩名年輕人說。

老張今年70歲了,自從1958年從青海湖東岸的海晏縣舉家搬到湖北岸後,再也沒有離開過沙柳河。他在青海湖邊生活了61年,走遍了青海湖北岸的沙柳、泉吉、布哈三條主要淡水河,對青海湖、湟魚、對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最有發言權。

1980年的夏天,沙柳河畔吹來陣陣涼風,空氣中初露花香,他一個人從距離沙柳河入海口(沙柳河注入青海湖的位置,當地人叫入海口)20公裡的沙柳河大橋出發,像一條魚一樣沿河北上,吃了三天三夜的沙柳河水,最終返回河邊農場的家。

那個季節,青海湖北岸降水雖然稀少,但沙柳河底青綠色、紅褐色、藍綠色的石塊清晰可見,就是罕見的金黃色,小腿粗的大湟魚,也隨處可見。

那年6月,河水上漲,花香瀰漫整個草原的時候,他還帶著妻子、兒女一起去河邊野炊,看正在河中產卵的洄遊湟魚。

「大魚、小魚,密密麻麻擠滿了河道,我們一時找不到舀水的位置。」張生明說。

一次回憶

「青海湖最適合看湟魚洄遊的位置在哪裡?」兩名年輕人問。

老張說,布哈河的魚個頭最大,泉吉河的魚最明亮,沙柳河的魚洄遊最艱難。布哈河全長三百多公裡,支流眾多,流域面最廣,水量最大,大湟魚能順利到達上遊,洄遊時,如果不下雨,站在河邊就能看到「萬箭齊發」的盛況,更多時候,因為魚太多河水會變混濁。

泉吉河長六十多公裡,河水清澈,河道較窄,所以,洄遊的魚看起來更加透亮,如果你想近距離觀看湟魚,只需坐在河邊的靜水位置幾分鐘,魚兒就會主動遊到你的跟前。

沙柳河長一百多公裡。老張認為,沙柳河因為河面寬闊,淺灘最多,洄遊的魚必須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順利到上遊產卵,在沙柳河上遊看到的魚體形雖小,但是強勁有力,「嗖」的一下,就能飛躍二三十釐米高的攔路石,這個也很耐看。

聽著老張的介紹,老夥計鄧成明不時點頭。他已經在青海湖北岸草原上生活了59年,他最了解的還是青海湖北岸的風和雨。他說,他從小在農場裡長大,成年後生活在剛察縣城,如今決定在「海邊」養老,這裡海拔3300多米,天氣變幻莫測,一天之內經歷大雨、冰雹、降雪也很常見。

鄧成明說:「在這裡,吹著海風(青海湖的風),看著海魚(青海湖裸鯉),愛著一位海邊長大的姑娘(當地姑娘),就是一輩子最幸福的事情,我不想離開這個地方。」他和老張聊得最多的還是海上的往事,當年的熟人。儘管強紫外線、海風、酷熱、嚴寒,使他們看起來比同齡人更蒼老些,但是,他們見證了這片土地上牛羊從草原遷到高山牧場,魚兒從青海湖遊到高山河流,再次洄遊,見證了在這裡生活的人們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好,生活富足幸福。

午後,黑壓壓的烏雲再次襲來,幾分鐘之內一場冰雹降臨。兩位年輕人向兩位老人致謝後告別,前往新的目的地。

一次探望

汽車東行十幾公裡,冰雹初歇,雨水已停。停車東望,眼前的泉吉河上空,疾風勁吹,湛藍如洗,陽光暖暖地曬著泉吉河大橋北側的洄遊通道。

河道中央21個臺階將一大群湟魚擋在了外面。黃帥、柳夢雅也趕到了這裡,參觀的人們說,這裡是「百萬湟魚出徵」「魚鳥大戰」 「半河清水半河魚」等青海湖勝景最為集中的地方。

河道裡雖然沒有大浪,但河中央有細長的白浪。仔細看,這不是浪花,而是魚群呼吸時吐出的氣泡,一個個,一串串,從河流上遊流向下遊的青海湖。氣泡下,成群的魚一層一層,排著長隊向北遊去,再往下,水底五顏六色的石塊清晰可見。

要說最壯觀的,還是21個臺階上的魚鳥大戰。長時間觀察發現,魚鳥大戰其實是一場漁鷗、銀鷗等鳥類和湟魚之間的生命遊戲。鳥類在這裡「守株待兔」好幾個小時,早已「茶足飯飽」。剩餘的時間裡,它們一旦看到很多湟魚從臺階邊上衝出水面,即將到達下一層臺階時,迅速出擊,用細長的喙將湟魚啄起,銜在口中好幾秒,再扔進身後的上遊河道裡。這樣的捕魚活動更像是一場遊戲,很多時候,鳥類並沒有直接捕食,而是間接幫助魚兒洄遊。

黃帥說,對湟魚來說,洄遊就是一次生命冒險,遇到鳥類的時候,充滿了驚險。他和妻子來青海已經三天了,原本打算去甘肅敦煌,但是因為妻子缺氧,所以決定只在青海湖西岸、北岸和東岸停留。柳夢雅說,這次來青海,感受到了風景優美、天氣變幻莫測,深入了解了青海湖畔的湟魚九死一生,冒著生命危險洄遊、產卵,再返回青海湖,讓她對這裡的一切充滿了敬畏。

在泉吉河畔,還有來自西寧的曹有全夫婦,他們曾在1999年新婚時到青海湖觀看湟魚洄遊。20年後的今天,他們在布哈河、泉吉河再一次感受到了湟魚為了生存,為了適應自然,必須洄遊這一偉大壯舉。

「生命,就應該勇敢。」曹有全說。

魚鳥之戰。

湟魚洄遊奇觀吸引遊人紛至沓來。

半河清水半河魚。圖片均為本報記者 海東 攝

作者:祁宗珠 見習記者 沈麗萍 來源:西海都市報

相關焦點

  • 書法氣象就是如風一樣走過的生命律動
    一是視覺直觀可見的外在筆墨形象,簡稱視覺形象;一是由筆墨形象引發的內在生命律動,它如風走過一樣流暢和空靈,在此稱之為書法氣象。古人認為,氣是物質的,生命的,精神的,也是審美的,但一切皆源於自然的。煙霞蒸騰,聚散有形;雲霧繚繞,變化多端;氣動成風,疾徐有韻……有形,自然有狀、有態、有體;變化始於陰陽;風動如飛而產生了格調。
  • 感受生命的律動——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
    感受生命的律動
  • 臺北龍山寺太鼓表演傳達生命律動 宋江陣表演「秀」十八般武藝
    太鼓表演強調打鼓的力量和節奏的一致性,傳達生命的律動,展現肢體的力與美。成員們藉由表演找到了自信和快樂,也讓更多人感受到他們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當天在臺北市龍山寺內,由臺灣臺南協福堂武館帶來的宋江陣演出博得陣陣喝彩聲。協福堂宋江陣隊員多由愛好宋江陣的中小學生組成,他們拿著齊眉棍、單刀、小關刀等器械,純熟的布陣、舞弄,一展大好身手。
  • 石濤繪畫中的時間感讓人體會到生命的律動、它是石濤生命的痕跡!
    石濤繪畫中的強烈時間感讓人體會到生命的律動、時光的流逝、它是石濤生命的痕跡。點筆之中透出石濤對山水、花鳥的體悟和觀看方式。這些景象似乎就在你記憶中、夢境裡,一晃而過卻如此熟悉。我們可以在石濤的畫論中了解他的時間意識。「一畫者,眾有之本,萬象之根,見用於神,藏用於人,世人不知。」「一畫之法,乃自我立。」④「一畫」是石濤繪畫的精神核心,他用一身來詮釋對一畫的認識。
  • 樂隊的秋天,2020「律動上海」林肯爵士生活節如期而至!
    在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成立3周年之際,今年暮秋,10月23日至25日,作為外灘源新地標【2020「律動上海」林肯爵士生活節】如期而至!結合連續三天不重複的爵士樂音樂演出、爵士親子演出及音樂課堂、爵士公益講座、爵士舞會等,帶來上海灘最強律動!Jazz up Everyone!通過爵士律動,感受音樂帶來的人文情懷。
  • 逃離倒春寒,一起來尋找雪梨的城市律動
    城市的音樂律動說到雪梨,幾乎所有人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雪梨歌劇院」。的確,作為雪梨的地標性建築,在遊覽這座城市的時候,它是絕對不會錯過的美景。既然來了,那就不妨去售票窗口諮詢一下正在當下有哪些演出,音樂會、獨奏會、歌劇、舞蹈,總有一個你喜歡的音樂作品帶你感受這座城市的音樂律動。城市的植物律動行走在雪梨城市之中,你會發現不久就會遇到一大片綠地,不久就會路過一個公園。雪梨最著名的兩片綠地莫過於皇家植物園和海德公園了。
  • 涿鹿縣藍天幼兒園開展幼兒團體律動遊戲培訓
    本網訊(通訊員 李豔陽)律動既是一種綜合性藝術形式,也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活動。為了提高教師組織幼兒團體律動的能力,增強教師的專業技能和音樂素質,藍天幼兒園於12月8日下午開展主題為《幼兒團體律動遊戲教學與設計》的園本培訓。培訓由教研主任劉潤紅主講,全體教師參加。
  • 律動樂器成都爵士音樂節圓滿落幕
    2018年8月3日至8月5日,首屆律動音樂節最後一個部分——成都爵士音樂節,在成都梵木創藝區正火藝術中心1號館正式舉辦。本次爵士音樂節是由貴州律動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律動樂器)主辦,鑫藝源文化承辦,中國職業樂手協會四川中心、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正安縣吉他協會、成都咔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ACG國際藝術教育、成都極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
  • 樂隊的秋天-爵士三周年 2020「律動上海」林肯爵士生活節如期而至
    在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成立3周年之際,今年暮秋,10月23日至25日,作為外灘源新地標【2020「律動上海」林肯爵士生活節】如期而至。結合連續三天不重複的爵士樂音樂演出、爵士親子演出及音樂課堂、爵士公益講座、爵士舞會等,帶來上海灘最強律動。Jazz up Everyone!通過爵士律動,感受音樂帶來的人文情懷。收好這張舞臺演出節目表,歡迎屆時大家的到來。
  • Taylor Hill:我的律動,我的經典
    歲時已登上了眾多頂級秀場社交媒體上逾一千萬粉絲讓她成為了最有號召力的時尚明星我的律動儘管面對街拍攝影師的無數鏡頭捕捉她的時尚搭配始終遵從內心喜好TAYLOR HILL愛自己的經典所愛「我的律動
  • 逃離倒春寒 一起來尋找雪梨的城市律動
    因為這裡不僅有壯麗的風景——雪梨港和邦迪海灘,也有世界著名的建築——雪梨大橋和雪梨歌劇院,還有豐富的綠化——皇家植物園和海德公園,另外氣候也是十分舒適——現在氣溫在20至26攝氏度之間,可謂是溫暖宜人,當然雪梨還有自己與國內城市完全不同的城市律動吸引著遊客們。城市的音樂律動說到雪梨,幾乎所有人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雪梨歌劇院」。
  • 榮成櫻花湖律動再起
    榮成櫻花湖律動再起 榮成櫻花湖體育公園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聞名中外的榮成國際濱海馬拉松賽、湖海相映、霓虹輪換的美麗景象,以及冬日裡大天鵝的歡樂棲息
  • 線條下的秦川律動 鄉風民俗體現精神維度
    原標題:線條下的秦川律動 圭峰山,在終南山乃至秦嶺體系中微如芥末,但在劉水力心目中,它高大且神聖,畫家生命的每個階段,藝術的每次升華,都離不開它的賜予。在這裡,他的靈魂不斷得到重鑄,藝術不斷得到精進。少年時的打柴經歷,艱辛中播下嚮往藝術的種子;中年時的素描磨礪,驚險中發現自然的俊美奇妙;退休後的尋訪,平淡中實現精神回歸。圭峰山使劉水力悟出線條的魅力、色彩的奇妙、變化帶來的驚喜。 他的生命之源:一座村莊。
  • 隨筆:在坎城感受電影節的光影律動
    新華社法國坎城5月21日電  隨筆:在坎城感受電影節的光影律動新華社記者徐永春 楊一苗坎城因電影而別樣,電影因坎城而精彩。自70多年前坎城與電影節結緣以來,每年5月,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人和影迷都會匯聚到法國蔚藍海岸之濱坎城。
  • 歡快的課間 律動的節奏——蒙古營小學創編室內課間操
    歡快的課間 律動的節奏——蒙古營小學創編室內課間操 2020-06-19 0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鄭州西流湖驚現新律動——三疊瀑
    鄭州西流湖公園三疊瀑1城市的美常常以繁華而誘人,但城市車水馬龍般的喧囂和鋼筋水泥帶來的固化,常常讓你想尋找一份特殊的美——律動著的山水的美這種美也許由於城市化的限制,總是不是那麼輕易找到,但在河南省會城市鄭州市的西部,就發現了這種給你小驚喜的新律動——秀在賈魯河上的三疊瀑。
  • 感受西安城牆的律動讓我看到一頭沉睡千年的巨龍即將覺醒
    #西安頭條##2020千粉之路努力前進#其實我覺得,西安最能讓人感覺到歷史律動的地方,就是西安的城牆。西安的城牆經歷千年,它沒有鐘樓和鼓樓那樣金碧輝煌,也沒有大雁塔那樣的意義深重。但它卻是每一個老百姓可以用手去觸摸的歷史。
  • 來自寶島臺灣的律動 臺北市衛理幼兒園示範 律動表演【YUMMY王國】
    小M最近開啟「淘寶」模式,無意中發現這首律動【YUMMY王國】,節奏和動作都不難掌握,特意淘來與老師們分享(作為六一節目來表演也未嘗不可),並且費勁九牛二虎金剛之力找來音頻和歌詞
  • 迷霧褪去,生命的樂章在世紀教堂,久久迴蕩。在城堡上遙望阿爾卑斯湖,仿如浩瀚林海中的一滴眼淚。結伴的天鵝在湖面上律動,像一抹雲朵沉入凡間,馳騁雙翼,綻放藍天。起帆,入海,浪...
    迷霧褪去,生命的樂章在世紀教堂,久久迴蕩。在城堡上遙望阿爾卑斯湖,仿如浩瀚林海中的一滴眼淚。結伴的天鵝在湖面上律動,像一抹雲朵沉入凡間,馳騁雙翼,綻放藍天。起帆,入海,浪裡寬。繼續前行,追逐那份人世間的幸福與浪漫…
  • 2020「律動上海」林肯爵士生活節如期而至
    在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成立3周年之際,10月23日至25日, 2020「律動上海」林肯爵士生活節如期而至。作為三周年慶的一部分,匯集滬上12名頂尖爵士樂手的「林肯生活節爵士大樂團」將於10月24日首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