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長江和閩江流域所產的胭脂魚,是胭脂魚科在亞洲分布的唯一種屬,也是我國二類保護的珍稀魚類。為保護與增殖這一珍稀物種,我國水產工作者於1991年成功地進行了第一代親魚的人工催產,為我國珍稀魚類的養殖,做出了重大貢獻。
胭脂魚的排卵期一般在3、4月,為保證種魚的繁殖和孵化,吉安永豐的張先生正帶領他的員工們轉移具備排卵和孵化條件的胭脂魚到專用的水池。種魚基地依山而建,水質優異,為種魚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條件。
胭脂魚的性別區分,可以通過外表的顏色判斷,公的顏色明顯比母的深,而且母的錐心沒有公的多。胭脂魚從出生到成年,外觀會經歷美麗的蛻變,成年後體色淺紅,體側一條絳紅色的縱寬帶一直延伸至尾部,異常美麗。
胭脂魚催產的最佳時期,在清明前後30天,不宜過早,也不宜過晚。過早會產生畸形苗,過晚就無法受精。為了模擬自然界的水流動,提高魚卵的存活率,種魚基地專門為胭脂魚卵設計的循環運動裝置。胭脂魚孵化的最佳溫度在17至18攝氏度,溫度超過24度,會導致魚卵死亡。
張先生銷售的主要還是以剛出生的魚苗為主,市場價格在1500元一萬尾,用氧氣袋空運到農戶手裡。周邊農戶收到魚苗後,自己再養殖兩年,就可以上市銷售,批發價在40元左右,經過中間商轉運,售價高達80元!
如今,永豐古縣村水產良種廠,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帶動周邊貧困戶入股分紅,在2013年被省漁業局評為省級良種廠。在當前國家大力支持農村經濟和農產品發展的趨勢下,不少農民通過自己的辛勤勞作,在合作社的帶領下,走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