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連接智利、玻利維亞和秘魯的沙漠背後竟然藏著這樣的驚天秘密

2021-02-10 騎鵝旅行iGola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在距離我們比較遙遠的南美洲,有一片蒼涼遼闊的土地,阿塔卡馬沙漠

沙漠連接智利、玻利維亞和秘魯,這裡除了壯觀的沙漠景色,還有豐富的銅礦資源。

所以,智利成為世界上的「銅礦王國」,也成為南美最為發達的國家。

 

有人說,礦產往往伴隨或隱藏著災難。這是讓人痛心、無奈的事。

2010年科皮亞波礦難,又稱智利礦災。事故地點位於智利阿塔卡馬大區科皮亞波以北45公裡處之聖何塞礦(Mina San José),於2010年8月5日33位礦工受困在礦坑崩落處更深的地點。直至事發第70天,當地時間2010年10月13日0時12分,第一名礦工成功獲救。

本次礦災意外並未有罹難者,所以成為國際新聞,並打破世界紀錄。整個救援計劃花費約1000-2000萬美元,其中三分之一為私人企業捐獻,其餘則由智利國營礦業公司Codelco及智利政府支出。救援行動中使用的是鳳凰號逃生艙(Phoenix)

10月13日,當地時間0時12分,第一名礦工成功獲救。並於同一天晚間9時56分,第33名礦工救出,全部安全。

遭遇本次礦災之礦工們,均為男性。分別為智利籍32名與玻利維亞籍1名。其中一名是法蘭克林·羅伯斯,他為智利前國家足球隊的國腳。曾參與過1984年洛杉磯奧運。(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10年的智利礦災,是絕處逢生的生命奇蹟。

5年後,電影《地心營救The 33》根據這一真實事件開拍。今天,在中國熒幕上演。


但這註定是一部小眾的電影。

這是一部因為真實所以感動的記錄性質的影片,就電影本身來說談不上驚喜,沒有處處彰顯心思的設計,沒有強大的好萊塢式特效,但真人真事足以讓人震撼。

 

因為電影關注了一個無可爭議的弱勢群體,礦工,他們不僅工作辛勞,還要時刻面臨著生命危險。電影用阿塔卡馬沙漠的美景,祥和美好的生活開始,到逐步深入地底降臨黑暗,一場礦難突如其來。被困於避難所的礦工與地表的家人、政府形成三方力量,有絕望,也不放棄,更加力爭,與死神拼搏的生命賽跑形成,再加上智利國內的關注,國際的報導,這場生命爭奪戰,由悲傷轉希望,最終成就營救奇蹟。

 

在電影裡,除了暴露災難的悲愴,也讓溫情成為電影最為有力的情愫。將智利這個南美洲最為發達國家人民樂觀,充滿希望的國民特性以出色的呈現。也對這個國家產生嚮往。

 

智利(Chile)位於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脈西麓。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由於地處美洲大陸的最南端,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稱自己的國家為「天涯之國」

幾百年來,智利被稱為「無盡頭」,智利詩人聶魯達說:「沒有來過智利的人,就不會了解我們這個星球。

智利原有居民是印第安人,歷史上曾被西班牙統治,現代人多為印歐混血種人。


首都聖地牙哥是智利最大的城市。聖地牙哥是一座乾淨、寧靜且覺有高生活品質的城市,它不會以刺激的旅程來誘你前往,這裡只有悠閒生活,與世無爭。這是一座不斷成長的城市,探索它最好的方法就是漫步於這裡的各個區。


智利最著名的點就復活節島。那是一個非常震撼人的地方,充滿了荒涼、秀麗和神秘。島上最著名的並不是人,而是散落島上的神秘巨石像,被稱為Moai。石像高約3-10米,重量高達20到90噸。關於他們有很多神秘的傳說。

阿塔卡馬是智利一個地形地貌類似月球表面的沙漠型地方,由大量的石頭和沙子組成,也是世界上最為乾燥的地方之一。

月亮谷是阿塔卡瑪最美麗的地方,是可以改變一生的旅行,因為當你看到月亮之谷上空的雲突然捲成絲綢式的樣子掛在自己的頭頂上方時,你會發現,那些像雲一般曾經遙不可及的夢想,某一天總會觸手可及。因為,奇蹟,總會在有心人面前變成現實。《「從阿塔卡馬到南極洲」有些旅行,改變一生?》

 

也許,智利,阿塔卡馬就是個有奇蹟的地方。

7.10-7.28

安託法加斯塔-卡拉馬往返含稅

¥3000起



-The End-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南美四國——智利、秘魯、玻利維亞、阿根廷
    以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為起點,前往秘魯首都利馬、古城庫斯科、的的喀喀湖畔的普諾,然後越過秘魯邊境到達玻利維亞最大城市拉巴斯、鹽湖小鎮烏尤尼、第二大城市聖克魯斯,再飛往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冰川國家公園所在的小鎮埃爾卡拉法特,最後回到智利聖地牙哥,完成了一個小環形遊歷。
  • 為「鳥糞」而戰:玻利維亞是如何失去出海口,成為內陸國的?
    新的邊界劃分,讓秘魯總督區南北並不相連,紅色方框部分為阿塔卡馬沙漠地區這片沙漠被西班牙分別劃給了 拉普拉塔 和 秘魯總督區 。沙漠的中間部分 被劃分給了 拉普拉塔總督區 , 但沙漠北部和南部 都屬於 秘魯總督區 , 拉普拉塔總督區 相當於在中間把沙漠攔腰截斷。這樣的隨意的邊界劃分,也讓 秘魯總督轄區南北兩個部分從此不再相連,也為日後三國的爭奪埋下了隱患 。
  • 智利玻利維亞遊記《南渡北歸》第十集《地球上的火星》
    在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離岸風(從陸地吹向大海)和秘魯寒流(寒冷洋流導致空氣下沉,水汽難以升至高空凝雲致雨)綜合影響下,同時又有高大的安第斯山對亞馬遜流域水汽的阻擋,在智利北部以及秘魯、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的一部分區域,形成了1條南北1000公裡長,160公裡寬的沙漠地帶,這裡曾經91年沒下過一滴雨,被譽為地球的旱極(平均年降水量小於0.1毫米),它就是阿塔卡馬沙漠!
  • 智利:南北長4270公裡,智利是如何成為世界上最狹長國家的?
    加上西海岸強大的秘魯寒流起到降溫減溼的作用,使得這裡的降水變得更加稀少。阿塔馬卡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少的地區,這片沿海地帶形成了沙漠的景觀。在西班牙殖民時期,這片沙漠被分別劃在秘魯總督區(獨立後屬秘魯)、拉普拉塔總督區(玻利維亞境內)和智利都督區(智利)。邊境劃分不明,為三國獨立後的爭奪埋下了伏筆。
  • 玻利維亞和巴拉圭,美洲唯二兩個內陸國,被誰「奪」走了出海口?
    與南美其他獨立的國家一樣,玻利維亞也與周邊國家存在領土糾紛,這當然與西班牙殖民者「使壞」有關,留下模糊的邊界讓殖民地互相爭奪,這幫歐洲大佬不僅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純準機會還能從中謀取利益。其中,位於玻利維亞、智利和秘魯三國交界處的阿塔卡瑪沙漠成為導火索。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這裡從未明確劃定歸屬。
  • 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容易被忽略的強國智利,地圖都不好印刷
    智利位於南美洲的西南部,處在太平洋東海岸和安第斯山脈西麓這片狹長的區域,其北面和東面分別與秘魯、玻利維亞、阿根廷三國接壤,南面隔970多公裡的德雷克海峽與南極半島相望,國土總面積為75.6715萬平方公裡,比我國青海省面積(72.23萬平方公裡)略大,總人口1860萬人,人口規模介於我國的天津市(1561.83萬人)和北京市(2153.6萬人)之間。
  • 【玻利維亞籤證】在秘魯普諾辦理玻利維亞籤證 四小時到手
    玻利維亞籤證被譽為傳說中世界上最難的籤證,下面分享我在秘魯的普諾(Puno)辦理玻利維亞(Bolivia)籤證的流程。在國內辦理玻利維亞籤證需要到北京,據辦理過的朋友講很折騰人,並且籤證程序幾個月一換。通常大家應該都會先去秘魯再進玻利維亞,所以建議在秘魯辦理玻利維亞籤證。
  • 秘魯/智利/厄瓜多/阿根廷免籤了!-南美深度自由行線路推薦
    這片大陸懷抱著蔥鬱茂盛的雨林,高聳入雲的火山,雲霧繚繞的森林,乾燥蝕骨的沙漠,紅石峽谷,藍色冰川及被太陽親吻著的沙灘。秘魯/玻利維亞,2國14-20天。亮點:世界遺產庫斯科;失落的印加城市馬丘比丘;夢幻般的天空之鏡;海拔最高的首都拉巴斯;印地安人的聖湖的的喀喀湖。推薦出行日期,12月至次年3月。
  • 智利以一敵二,如何把鄰國打成內陸國?
    換言之,曾經的拉美是被葡萄牙和西班牙瓜分的一個大洲,這其中當然包括智利。智利位於南美洲西南側,西鄰太平洋,東與阿根廷接壤,北與秘魯和玻利維亞為鄰。從地圖上看,整個智利國土呈長條狀,雖然海岸線漫長,但是極其缺乏縱深,如果遭遇戰爭很容易被敵人攔腰斬斷。
  • 地球最古老的沙漠,西邊臨近太平洋,為什麼近400年滴雨未下?
    二億年歷史的生命禁區讓兩個國家搶破頭 在南美洲的西海岸, 在安第斯山脈和南太平洋岸之間南北綿延約1000公裡的地帶,是一片總面積約為十八萬平方公裡的沙漠,阿塔卡馬沙漠的主體位於智利北部境內,也有一部分位於秘魯、玻利維亞和阿根廷。
  • 秘魯和玻利維亞3周 - 我們難忘的秘魯和玻利維亞之旅(14個站點)
    我也有這樣的印象:人們在這裡有良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有一秒鐘我覺得,留在這裡更長久並體驗一下會很高興。第二站:帕拉卡斯帕拉卡斯可能是我在秘魯最喜歡的站點之一!美麗的海灘,棕櫚樹,酒吧,餐館,吊床無處不在!我喜歡它美麗的日落!
  • 秘魯計劃修建到玻利維亞的鐵路-雨果網
    根據秘魯官方消息,近日秘魯烏馬拉總統向交通通訊部發布指令,命其將修建秘魯-玻利維亞鐵路作為工作優先目標,並指示「爭取今年立項」。據稱,該工程是2011年玻要求智利歸還出海口失敗後向秘提出的。交通通訊部規劃預算辦公室主任亨利?
  • 智利和阿根廷,這兩個國家哪個更宜居?
    如今,許多人都想移居南美洲,那麼今天我們來看看智利和阿根廷,這兩個相鄰卻風格不同的國家哪一個更宜居(¿Dónde es mejor para vivir, Chile o Argentina?)?智利(Chile)位於南美洲,與秘魯、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相鄰。因為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把自己的國家叫做「天涯之國」。 智利國內教育水平較高,公民素質也非常高。
  • 智利——玻利維亞,邊境穿越
    推薦選擇不返回 智利 的行程,原因有二,第一,可以不走回頭路,結束 烏尤尼 的行程後還能去首都 拉巴斯 或其他城市轉轉,最後從 玻利維亞 離境;第二,因為真正的邊境穿越只需要2天1晚便可抵達 烏尤尼 ,第3天開始可根據個人觀賞 烏尤尼 天空之鏡的需求決定線路和天數,天空之鏡日落日出的景色都不一樣,我們來來回回一共刷了三趟,把3天的行程變成了5天的行程,當然,這樣做必須要單獨包車才可能實現,費用也會按照包車的天數計算
  • 美洲杯半決賽:智利vs秘魯
    美洲杯 智利 vs 秘魯比賽時間:7-4 08:30基本面分析:智利上輪四分之一決賽面對哥倫比亞最終兩隊在常規時間難解難分,直至點球大戰球隊擊敗對手獲得晉級四強的機會,要知道哥倫比亞在此之前是三場全部獲勝且一球未丟,所以智利這場點球大戰的勝利也極大的鼓舞了球隊的士氣,再者球隊已經連續兩屆美洲杯最終都獲得了冠軍,兩連冠的經驗底蘊相比秘魯在近些年的成就要明顯佔據上風。
  • 智利南北長4352公裡,為何沒有被分割成幾段?
    可是,澳大利亞與智利之間的地理距離約11000公裡,中間還隔著浩瀚的太平洋……智利,可以說是個夾在太平洋沿岸與安第斯山脈之間的國家。智利的東線邊界,幾乎都是安第斯山脈。在智利北部,西科迪勒拉山脈與太平洋之間,是著名的阿塔卡馬沙漠。阿塔卡馬沙漠以北是秘魯,東北是玻利維亞。
  • 智利VS秘魯 衛冕冠軍智利慾奪三連冠 秘魯能否再現黑馬本色?
    兩隊交鋒歷史分析:智利與秘魯的排名僅相差6名,傳統意義上智利是南美強隊,並且也豪取了前兩屆美洲杯的冠軍獎盃,本屆美洲杯他們已然來到了四強,而秘魯可稱的上是本屆實打實的黑馬,同樣有晉級決賽的機會,兩隊戰意都相當十足。
  • 安第斯山脈兩側的智利與阿根廷,為何語言和人種相近?
    而讓阿根廷人崩潰的是,智利在半決賽竟然大倒熱灶,0:3慘敗給「弱旅」秘魯隊。有人笑言:智利隊吃阿根廷隊上癮了,決賽吃夠了,三、四名決賽接著吃。除了足球領域,阿根廷與智利也存在各種「奇特」的競爭關係。實際上,智利是阿根廷邊界線最長的鄰國(反之亦然),兩國邊界線長達4000多公裡,而哈爾濱到廣州的距離也不過3300多公裡。
  • 【雲遊世界】你不知道的智利—阿塔卡瑪沙漠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為迎接世界地球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選出了世界最美25個地方,智利、哥斯大黎加和哥倫比亞均有景點上榜。報導稱,智利阿塔卡馬沙漠(Desierto de Atacama)擁有全球最明澈的天空,是世界最佳天文觀測地之一。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 Desert),西班牙語作Desierto de Atac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