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化紙張能被製成柔性、可摺疊的超級電容器

2020-12-21 央廣網

如果電池是能量儲存世界的馬拉松跑者,那麼超級電容器則可被比喻成短跑運動員:超級電容器更適用於短期儲存高能量的應用中,但長期來說電池是更好的選擇。現在來自喬治亞理工大學和韓國大學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的超級電容器,旨在使其能以更長的時間存儲更多的能量。這種超級電容器是由金屬化的紙張製成的。

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但低功率密度的特點,這意味著它們能夠長時間地儲存能量。超級電容器同時具有相反的問題:它們可以立即提供超大電流的電力,但是其具有低能量密度的缺點。研究人員想要開發一種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之間取得適當平衡的超級電容器。

為此,團隊開發了一個相對簡單的過程來製作這樣的設備。首先,將一張紙浸入含有胺表面活性劑材料的溶液中,然後將其浸入充滿金納米顆粒的溶液中。表面活性劑可幫助黃金進入紙張中的纖維並粘在那裡。

接下來,科學家們使用相同的方法來添加金屬氧化物材料層,包括氧化錳。最後,金層導電並且金屬氧化物層存儲它,使得超導體不僅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而且可以在不損失這些能量的情況下摺疊和切割。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Seung Woo Lee表示:「這基本上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過程。我們在交替燒杯中進行的逐層工藝在纖維素纖維上提供了良好的保形塗層,我們可以摺疊所得到的金屬化紙張,並且可以彎曲而不損壞導電性,我們對塗層進行納米級控制以適用於紙張,如果增加層數,性能將持續增長,這些均以普通紙為基礎。」

金屬化紙張超級電容器的功率密度為15.1 mW/cm

2,能量密度為267.3 uW/cm

2,研究人員表示,它是最高性能的紡織超級電容器。「對我們可以生產的樣品的尺寸應該沒有限制,」Lee說,「我們只需要建立最佳的層厚度,提供良好的導電性,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納米粒子的使用,以優化成本與性能之間的權衡。

接下來,團隊計劃嘗試使用織物作為基礎材料,並最終使用相同的過程開發電池。

Lee表示:「這種靈活的儲能裝置可以為穿戴式設備和網際網路之間的連接提供獨特的機會。我們可以支持最先進的可攜式電子產品的研發,我們還有機會將這種超級電容器與能夠為生物醫學傳感器,消費電子和軍事電子產品以及類似應用提供動力的能量收集設備相結合。」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相關焦點

  • 金屬化紙張能被製成柔性、可摺疊的超級電容器
    如果電池是能量儲存世界的馬拉松跑者,那麼超級電容器則可被比喻成短跑運動員:超級電容器更適用於短期儲存高能量的應用中,但長期來說電池是更好的選擇。現在來自喬治亞理工大學和韓國大學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的超級電容器,旨在使其能以更長的時間存儲更多的能量。這種超級電容器是由金屬化的紙張製成的。
  • ACS Nano:纖維素納米纖維@導電MOF用於高性能柔性超級電容器
    MOFs是金屬有機骨架化合物(英文名稱Metal Orgaic Frameworks)的簡稱,是由無機金屬中心(金屬離子或金屬簇)與橋連的有機配體通過自組裝相互連接,形成的一類具有周期性網絡結構的晶態多孔材料。
  • 第一個全3D列印的超級電容器腕帶,可以隨時隨地給手機快充
    這種情況下,可穿戴設備就是一個很自然就能想到的方向。比如說手環。倫敦布魯內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做了一個這樣的手環。這是利用3D列印技術做成的一種柔性超級電容器。該項目是由布魯內爾大學的清潔電子研究小組(Cleaner Electronics Research Group)進行的。該研究小組稱,這是第一次通過單一的連續過程生產一個柔性的超級電容器。
  • 賀曦敏《物質》可穿戴應變傳感器和超級電容器水凝膠的分層結構
    在親水性凝膠中發現的固有多孔結構具有大的表面積,可促進高水含量,生物相容性以及離子和分子的高滲透性。導電聚合物可通過引入多價金屬離子或通過用製備好的聚合物進行後處理而直接製成獨立的柔性水凝膠。儘管它們具有高電導率,但大多數導電聚合物都缺乏拉伸性(<10%),並且在大應變下具有有限的機械柔韌性。
  • MIT研發新型離子液體提高超級電容器性能 或讓超級電容器取代電池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超級電容器是一種能夠存儲和釋放能量的電子設備,擁有一層電解質 - 一種可以是固體、液體或介於固體與液體之間的導電材料。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與幾家機構合作,研發出一種新型液體,可能可以提高此類設備的效率和穩定性,同時降低易燃性。
  • 基於3D雷射誘導石墨烯的可伸縮微型超級電容器自供電可穿戴設備
    使用微型超級電容器可以實現"可拉伸"的自供電系統,用於健康醫療領域。監視設備,而沒有當前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的"缺點",例如低能量密度和有限的可拉伸性。"在研究氣體傳感器和其他可穿戴設備時,我們總是需要將這些設備與電池組合在一起才能供電," 程煥宇教授說。"使用微型超級電容器使我們無需電池即可為傳感器自供電。"
  • 首屆柔性可摺疊AMOLED產業化峰會圓滿落幕,精彩內容都在這裡!
    首屆柔性可摺疊AMOLED產業化峰會圓滿落幕,精彩內容都在這裡!  作為被認為是體現OLED價值的產品, 柔性可摺疊AMOLED屏行動裝置最終在2019年開始正式的進入市場。但是因為其技術的先進性和現有的一些工藝瓶頸,近期三星可摺疊手機GALAXY FOLD存在一些因為一些操作不當導致的屏幕故障。該現象從側面反應了可摺疊屏幕設備離被廣大消費者接受上,其在設備的信賴性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改善空間。
  • 浙大誕生新型石墨烯膜:柔性好,導熱強
    用最新高導熱超柔性石墨烯膜摺疊的千紙鶴>  通過巧妙設計,浙江大學高分子系高超教授團隊研發出一種新型石墨烯組裝膜:它是目前導熱率最高的宏觀材料,同時具有超柔性,能被反覆摺疊6000次,承受彎曲十萬次。原子質量輕、簡單而又強力的鍵接結構賦予了它超高的導熱性;同時,單原子層厚度又使得其具有較好的柔性。遺憾的是,目前已有的剝離型石墨烯片小、缺陷多,其組裝而成的宏觀材料導熱率和柔性都欠佳,還比不上商業化的聚醯亞胺石墨化膜(GPI)。
  • 液態金屬智慧印刷技術問世,使數秒內製出大面積高精度電路成現實
    近年來,柔性電子異軍突起,日益受到人們關注。不同於傳統剛性電路板,柔性電路板可以隨意彎曲、摺疊乃至拉伸,這使其在可穿戴設備、可攜式醫療、皮膚電子等領域有著重大價值。在液態金屬柔性電子領域有著十餘年研究經驗的劉靜小組,基於前期對液態金屬材料大量特性的研究發現,在室溫下呈液態的鎵基合金與固體金屬微粒(Ni)的混合可製備出具有高粘度、可塑性的半液態金屬材料(Ni-EGaIn)。此類材料在不同基底表面上的黏附性存在巨大差異,利用這種差異性可快速印製出圖案化液態金屬電路。
  • 超快速柔性電子製造技術問世,液態金屬應用或全面爆發
    據媒體報導,近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聯合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在《中國科學:材料科學》上首次報導了一種具有普適性的超快速柔性電子製造技術,可在數秒之內列印出大面積高精度複雜液態金屬電路,速度遠遠超過迄今已發展的各種電子加工技術,相應方法被命名為SMART Printing
  • 蘋果挺進「可摺疊」手機賽道,柔性屏將迎來大發展
    01 蘋果挺進「可摺疊」手機賽道 關於蘋果「可摺疊」手機的傳聞已有多年。 據媒體報導,蘋果公司最早在2016年6月8日提交了一項名為「帶有柔性顯示器的電子設備」的專利。該專利包括一種透明顯示器,它的中間使用一個類似今天大多數可摺疊手機使用的「鉸鏈」連結。
  • 印度科學院:內串聯工藝提升超級電容器電壓、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
    根據物理學常識我們知道:功率=電壓´電流,由於目前的超級電容器的電壓一般較低,為1-3V,因此提高輸出功率僅能通過提升超級電容器的工作電流來實現,但是提升工作電流是有極限的,首先受限於超級電容器的動力學條件,主要包含離子在電解液中的擴散速度,以及離子在電極材料內的擴散速度(贗電容)等,此外還受到電池集流結構的設計的限制,傳統結構的集流體接觸阻抗大,大電流放電時會導致溫度升高等問題,都使的無限提高放電電流是不可能的
  • 全球首款可摺疊柔性屏手機正式開售 真正的關注點在哪裡?
    全球首款可摺疊柔性屏手機正式開售 真正的關注點在哪裡?他宣布,柔宇科技做了全球第一款可摺疊手機FlexPai,搭載著那張隨著他吹氣擺動的屏幕,這款重量為320g的產品摺疊起來能變成一款智慧型手機,打開之後能切換成7.8寸的平板電腦,同時多軸聯動精密鉸鏈還能讓該產品保持在摺疊中的任意角度,售價為8,999人民幣起。真正的關注點在哪裡?
  • 金屬柔性接頭特性介紹
    金屬柔性接頭特性介紹金屬柔性接頭作為一種柔性壓力管件,安裝在液體輸送系統中,用於補償管道、機器和設備連接端的相互位移,吸收振動能量,起到減振降噪的作用。它具有柔韌性好、重量輕、耐腐蝕、耐疲勞、耐高低溫等優點。
  • 美國研發高級儲能材料 可製成超高能量密度的電容器
    研究人員研發的此種材料是一種陶瓷材料,基於「馳豫鐵電體」(relaxor ferroelectric)製成,能夠對外部的電場快速產生機械或電子反應,通常用於超聲波、壓力傳感器和電壓發生器等應用中的電容器。
  • 科學家研發高性能環保超級電容器 商用化或加速(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外媒報導,俄羅斯斯科爾科沃科技學院、芬蘭阿爾託大學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合作,設計了一款高性能、環保、可伸縮的超級電容器,有望用於可穿戴電子產品。超級電容器的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率高、循環壽命長且具有成本效益,是一種前景很好的電源,適用於移動和可穿戴電子設備、電動汽車等產品。 科學家們成功改進了超級電容器原型的體積電容性能、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斯科爾科沃科技學院教授Albert Nasibulin表示:「我們打造了一個超級電容器原型,經過1000次的拉伸循環後,拉伸率小於50%時,性能沒有發生改變。
  • 康寧大猩猩柔性玻璃或破解可摺疊設備"致命硬傷"
    ,目前三星、華為等諸多廠商都在積極研發自己的可摺疊設備。在光纖和應用領域使用柔性玻璃已有很長歷史,康寧有信心能夠為未來的可摺疊設備提供急需的柔性大猩猩玻璃。馬扎裡說,康寧的研究目的十分明確,在那裡完成的工作可以根據需要應用於康寧的所有部門。與柔性玻璃今天相關的另一個較大領域是在汽車上的應用,而且這在未來只會變得更加重要。
  • 華中科技胡先羅:超快儲鈉T-Nb2O5/碳納米纖維膜用於柔性電容器
    為了滿足下一代可攜式和可穿戴電子產品小型化和多樣性的發展需求,相應的電源裝置需要滿足柔性、輕便和廉價的特點。柔性電源除了要求具有優異的機械特性外,還應具有較高的比容量、穩定的倍率性能以及良好的循環性能,從而使電子產品工作時間更長,充電時間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