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埃及沙漠深處,發現大量鯨魚化石,找到了鯨魚進化的秘密

2020-12-12 量子探索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談到「埃及」想像大家都會想起沙漠中的金字塔,並且在我們的印象中,埃及的地理氣候是炎熱且乾燥的,一望無際的沙漠和稀少的綠洲是這裡的地理特徵,從氣候來看,埃及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沙漠氣候,晝夜溫差極大

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讓生活在沙漠的生物都有一手「絕活」,但是就在這樣環境中,科學家居然發現了一個山谷中,存在大量鯨魚以及海洋動物的化石,為什麼這裡會存在鯨魚的化石,是誰把它們帶過來的?

鯨魚谷位於開羅南部的法尤姆省,在Wadi Hitan沙漠的深處中的一個山谷裡,埋葬著無數鯨魚的屍骨,很難想像在沙漠的深處中居然存在如此大量的鯨魚化石,當然,在這裡不僅僅是鯨魚的化石,還有鯊魚、海蛇、海龜、鱷魚、海牛等海洋動物,其中大部分海洋動物都已經滅絕,在現代地球海洋中已經找不到它們的身影了。

為什麼沙漠的深處會有海洋動物的屍骨?答案其實很簡單,在數千萬年前,如今炎熱的沙漠其實是一片汪洋,並且是古鯨亞目的樂園,生活在這裡的鯨魚還沒有現在鯨魚這麼像魚類,科學家在化石中甚至發現了「龍王鯨」的化石,這種鯨魚保留有退化的短小後肢,這個發現是鯨類是由陸生動物進化的最好證據。

地球的環境在不斷變化,對於大部分生物來說,進化的趨勢就是適應周圍環境,但是有些時候,某個地區的環境會在較短的時間發生巨大的改變,當然這裡的「時間短暫」只是針對地球的歷史而言,可能是上千年或者是上萬年的時間,對於地球46億年的歷史來說轉瞬即逝,但是對於生物來說,成千上萬年的時間就有一些漫長了。

生物的進化是緩慢的,如果一個地區短時間內發生巨大的環境變化,就會導致這個地區的生態環境也發生巨大的改變,甚至很多物種都會滅絕,而倖存下來的生物也會偏離原本的進化方向,去適應全新的環境。對於這些鯨魚來說環境的變化是緩慢的,它們也有機會跟隨海洋前往其他海域。

龍王鯨也被稱為械齒鯨,它們的活動範圍是古代地中海區域,這種鯨魚是現代兩種鯨魚的祖先,它們15~18米,這種動物的化石其實並不少見,但是在一開始時,科學家認為這種生物可能是一種海洋爬行類,因為從化石來看,更像是一條大海蛇,但是隨著更加完整的化石出現,科學家發現這種動物可能就是鯨魚的祖先。

而在沙漠的鯨魚谷中,科學家就發現了一具完整的龍王鯨化石,從龍王鯨化石上可以看到一雙小腳,這個特徵是鯨魚由陸生動物進化而來的最好證據,鯨魚並不是第一批從陸地返回海洋的動物,在鯨魚之前,其實就有一些爬行類返回海洋,形成了繁盛一時的海洋爬行類。魚龍的進化過程和鯨魚十分相似,甚至一些魚龍的體型和鯨魚不相上下。

藍鯨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生物,但是也有科學家認為,紐西蘭大魚龍或許才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生物,但是由於化石的缺乏,我們的估算可能並不準確,如果科學家的判斷是正確的,那麼這種魚龍的體重可能高達311.5噸,藍鯨的體重僅為181噸。

鯨魚和魚龍屬於趨同進化,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物種,卻選擇了類似的進化方式,這樣的例子在地球上其實並不少見,鯨魚和魚龍都可以衝擊地球最大生物的寶座,證明這個進化方向是十分正確的,並且鯨魚作為哺乳類,比魚龍這樣的爬行類更有優勢,如果沒有人類的捕殺,海洋中的鯨魚會遠比現在要繁盛很多。

很難想像,如果古代人類在沙漠的深處發現如此巨大生物的屍體會有什麼感想,遍布全球的「龍」的傳說,或許就是古代人類發掘出的巨大海洋動物化石,現代科學的進步讓我們可以追溯這些化石背後隱藏的秘密,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藍鯨這樣巨大的海洋生物。

只有不斷的推進科學發展,我們才能探索更多生物進化的奧秘,你認為藍鯨是否是世界上存在過的最大生物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埃及沙漠深處,發現大量鯨魚化石,找到了鯨魚進化的秘密
    談到「埃及」想像大家都會想起沙漠中的金字塔,並且在我們的印象中,埃及的地理氣候是炎熱且乾燥的,一望無際的沙漠和稀少的綠洲是這裡的地理特徵,從氣候來看,埃及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沙漠氣候,晝夜溫差極大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讓生活在沙漠的生物都有一手「絕活」,但是就在這樣環境中,科學家居然發現了一個山谷中,存在大量鯨魚以及海洋動物的化石
  • 沙漠中發現「小腳」鯨魚化石,或是陸地生物進化而來?怎麼回事?
    在沙漠深處發現海洋化石,它們從何而來?為何會來到這裡?人類科技成熟後,開始了對史前文明的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經歷了各種坎坷,我們很難知道哪些鼎盛的文明是如何消失的,久而久之也成為了一個未解之謎,其中最讓大家好奇地還是埃及金字塔和瑪雅文明,提起埃及金字塔大家就會想到一片沙漠,大家對沙漠的印象,就只有一片黃沙,並且很少有生物能夠在這裡生存發展,因為天氣實在是太惡劣了。
  • 沙漠中發現「小腳」鯨魚化石,或是陸地生物進化而來?怎麼回事?
    在沙漠深處發現海洋化石,它們從何而來?為何會來到這裡?人類科技成熟後,開始了對史前文明的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經歷了各種坎坷,我們很難知道哪些鼎盛的文明是如何消失的,久而久之也成為了一個未解之謎,其中最讓大家好奇地還是埃及金字塔和瑪雅文明,提起埃及金字塔大家就會想到一片沙漠,大家對沙漠的印象,就只有一片黃沙,並且很少有生物能夠在這裡生存發展,因為天氣實在是太惡劣了。
  • 埃及荒漠出現數千條鯨魚化石,揭開了進化過程的真相
    我們所知的鯨魚是生活在海裡的巨型動物,也幸虧它是生活在海裡,不然憑它們的體型和族群的龐大,估計陸地上人類的活動空間可能會減少很多。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鯨魚的所在之處卻是在一個埃及的荒漠,這才引起人們研究的興趣。這片荒漠位於埃及法尤姆省的一個沙漠深處,鯨魚們會在這片荒漠裡排著隊、肩並肩地分布著,景象十分壯觀。問題是,這些鯨魚是從哪裡來的呢?
  • 埃及荒漠出現數千條鯨魚化石,揭開了進化過程的真相
    我們所知的鯨魚是生活在海裡的巨型動物,也幸虧它是生活在海裡,不然憑它們的體型和族群的龐大,估計陸地上人類的活動空間可能會減少很多。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鯨魚的所在之處卻是在一個埃及的荒漠,這才引起人們研究的興趣。這片荒漠位於埃及法尤姆省的一個沙漠深處,鯨魚們會在這片荒漠裡排著隊、肩並肩地分布著,景象十分壯觀。問題是,這些鯨魚是從哪裡來的呢?
  • 埃及沙漠深處,還曾經存在過「鯨魚」,真是讓人們大開眼界!
    其實,現代的沙漠以前都是浩瀚的大海,在沙漠深處,有著變幻無窮的水紋線和許多海底生物的化石。今天分享埃及沙漠深處,還曾經存在過「鯨魚」,真是讓人們大開眼界!大家知道嗎?在遙遠的埃及沙漠中,「生活」著很多巨大的鯨魚。是不是十分不可思議呢?其實,這些巨大的鯨魚都是古代海底世界的鯨魚化石。早在四千萬多年前,埃及的法尤姆省是一片廣闊無垠的大海。
  • 在埃及的沙漠深處,意外發現「鯨魚」殘骸,不少人認為是時空轉移
    在埃及的沙漠深處,意外發現「鯨魚」殘骸,不少人認為是時空轉移經過了近千萬年的滄海桑田的變化,很多地方本來的地貌和地勢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而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人類現在只經過了幾千年的進化,我們對於以前的印象以及記憶可以說是完全沒有
  • 埃及鯨魚谷:沙漠深處尋鯨(組圖)
    「鯨魚谷」位於埃及首都開羅以南約150公裡的沙漠深處遊客在參觀古鯨類化石在法尤姆省所屬的沙漠深處,有一個叫鯨魚谷(WadiHitan)的地方。  鯨魚谷位於沙漠深處  從法尤姆再往西,方圓幾十公裡的地域內,像明鏡一樣鑲嵌著埃及第二大淡水湖——「加倫湖」。正午的陽光下,湖水微波不興,靜靜地倒映著兩岸翠綠的草木和莊稼。由於周圍湖區落差的原因,這裡形成了一些瀑布。
  • 埃及鯨魚谷,裡面的化石竟證明鯨魚來自陸地,最後才成為海洋動物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埃及鯨魚谷是什麼?鯨魚谷位於埃及開羅西南150公裡處,是一個古生物學化石場。鯨魚谷在沙漠深處,根據考察,4000萬年前,此處是一片蔚藍的深海,有成群結隊的鯨魚出沒。鯨魚多到什麼地步?只見此處形態各異的沙巖,在藍天下分外壯觀,裡面遍布古代鯨類的化石,數量多到至今為止,沒有人統計出一個準確的數字。
  • 沙漠深處的鯨魚墳場——鯨魚谷,你知道多少?
    沙漠深處的鯨魚墳場——鯨魚谷,你知道多少?150公裡之外的沙漠深處。(鯨魚谷地理位置)鯨魚谷的發現與科研探索1902年,一群地質學家牽著駱駝走到了埃及西部沙漠中的一個山谷。埃及「鯨魚谷」裡的鯨魚化石埃及「鯨魚谷」裡的鯨魚化石沙漠之中竟然有「鯨魚」,簡直無異於天方夜譚!但是,在埃及,有一個名叫「鯨魚谷」的地方,那裡的確有「鯨魚」。從開羅開車,沿尼羅河西岸向西南行駛100多公裡,就來到了法尤姆——鯨魚的故鄉。
  • 德科學家發現「會行走的鯨魚」 源自古埃及
    埃及考古遺址挖掘發現「會行據美國連線雜誌報導,鯨魚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多年以來科學家一直致力於研究鯨魚的進化歷程。德國古生物學家埃伯哈德-弗拉士(Eberhard Fraas)在學術生涯中除了研究恐龍,同時還關注鯨魚的進化,他在埃及考古遺址挖掘發現「會行走的鯨魚」,其歷史可追溯至4500萬年前,弗拉士將這種會行走的鯨魚命名為原鯨,這是非常早期的鯨魚進化形態,它將很快填補人類理解鯨魚進化歷史的重要過渡過程。
  • 埃及一個沙漠發現鯨魚,經過專家研究,卻印證了生命起源於海洋!
    沙漠,鯨魚?在人們的心目中,這兩個詞是無法聯繫在一起的,但是在埃及的一個沙漠裡,出現了不該出現在這裡的鯨魚。這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因為某個土豪無事可做,從遠處把一頭鯨魚送到了沙漠?真相併不是所有人都猜到的。
  • 埃及有個天方夜譚的沙漠,沙漠中竟有鯨魚出沒,生命起源於沙漠?
    沙漠、鯨魚?在人們腦海中是怎麼都不會將這兩個詞語聯繫到一起的,但是就在埃及的一處沙漠中,竟然出現了原本不應該出現在這裡的鯨魚。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是哪個土豪閒來無事,大老遠的將一條鯨魚硬是給送到了沙漠中?真相併不是如大家猜測那般。
  • 鯨魚峽谷—埃及沙漠中的史前海洋奇蹟的見證!
    鯨魚峽谷位於埃及首都開羅西南約170公裡法尤姆省的沙漠深處,在遠古時期曾是一片汪洋,有成群的鯨出沒。鯨谷被認為是埃及沙漠中心一處獨特的露天博物館,遠古海洋地質區域、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獨具特色的自然地貌使鯨谷同時兼具重要的自然、文化和科研價值。
  • 澳發現巨眼肉食鬚鯨化石 或重寫鯨魚進化史(圖)
    這一新的鯨魚種類的體型最大長度可以達到11.5英尺(3.5米),其鋒利的鋸齒型牙齒可以長達1.4英寸(3.5釐米)。  對澳大利亞東南部的託奇(Torquay)附近海灘的懸崖上發現的這一史前鯨魚化石的研究報告在《皇家學會學報B刊》上進行了描述。科學家們根據其獨特的頭骨形狀將這一新發現的化石歸為鬚鯨類。
  • 科學家發現3000萬年前布滿蠕蟲洞的鯨魚骨骼化石
    北京時間4月23日消息,據福克斯新聞網報導,大約3000萬年前,一種相貌奇特的蠕蟲鑽進死亡鯨魚的骨頭裡。現在科學家首次發現這批上面布滿蟲洞的鯨魚化石。 6年前,有人根據在加利福尼亞州近海大約9485英尺(2891米)深的海面下發現的生活在鯨屍上的樣本,第一次描述了這些所謂的「骨蟲」,這種蠕蟲屬於Osedax屬。
  • 重要的史前鯨魚化石揭示其不依靠四肢或尾巴遊動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此前的一些研究表明,現代鯨魚的祖先極可能是陸棲有蹄類動物。而一項新研究指出,以前發現的化石代表了史前鯨魚進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2007年,科學家在埃及的西部沙漠中發現了一種被稱為Aegicetus gehennae的生物的化石遺骸。它生活在大約3500萬年前,是早期水陸兩棲原鯨物種家族的一員。古生物學家Philip Gingerich的帶領下,密西根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對骨骼進行了重新研究。
  • 科學家:我們發現了4000萬年前的鯨魚化石,它有「四隻腳」!
    近日,科學家在秘魯的海岸發現了一個4000萬年前的鯨魚化石。神奇的是,這隻鯨魚長有四隻腳!這隻鯨魚有4米長,樣子有點像我們現代的水獺或者海狸。既然長腳了,就說明這隻鯨魚能在岸上走。我們現在的海豚和鯨魚,可能是由四隻腳的動物進化而來的。科學界曾經證實,這些動物4120萬年前到達北美,而這次的發現又刷新了記錄。從這隻鯨魚的髖骨看得出,這隻四腳鯨魚走路的樣子很特別。此前,科學家也在秘魯發現過相似的化石,保存的非常完好。下巴、前腿、後腿、脊椎和尾巴。這個骨架在這裡出現說明了什麼?
  • 科學家:我們發現了4000萬年前的鯨魚化石,它有「四隻腳」!
    近日,科學家在秘魯的海岸發現了一個4000萬年前的鯨魚化石。神奇的是,這隻鯨魚長有四隻腳!這隻鯨魚有4米長,樣子有點像我們現代的水獺或者海狸。既然長腳了,就說明這隻鯨魚能在岸上走。我們現在的海豚和鯨魚,可能是由四隻腳的動物進化而來的。科學界曾經證實,這些動物4120萬年前到達北美,而這次的發現又刷新了記錄。從這隻鯨魚的髖骨看得出,這隻四腳鯨魚走路的樣子很特別。此前,科學家也在秘魯發現過相似的化石,保存的非常完好。下巴、前腿、後腿、脊椎和尾巴。這個骨架在這裡出現說明了什麼?
  • 重要的史前鯨魚化石揭示其不依靠四肢或尾巴遊動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此前的一些研究表明,現代鯨魚的祖先極可能是陸棲有蹄類動物。而一項新研究指出,以前發現的化石代表了史前鯨魚進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2007年,科學家在埃及的西部沙漠中發現了一種被稱為Aegicetus gehennae的生物的化石遺骸。它生活在大約3500萬年前,是早期水陸兩棲原鯨物種家族的一員。古生物學家Philip Gingerich的帶領下,密西根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對骨骼進行了重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