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解決貿易制裁是與拜登政府的首要任務

2021-01-19 澎湃新聞

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部長勒梅爾14日表示,解決貿易制裁問題是他與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需要處理的首要任務,以減少貿易戰給新冠疫情下的法國帶來的經濟壓力。

據路透社14日報導,美國現任總統川普未能解決與歐盟長達16年的航空補貼爭端,還對法國的葡萄酒徵收關稅,並威脅要對法國化妝品、手袋和其他進口商品徵收關稅。

勒梅爾14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新冠疫情危機期間,美國的貿易制裁進一步打擊了法國的經濟發展。進行貿易戰不符和法美雙方的利益。

報導稱,勒梅爾還指出,他目前尚未收到拜登政府如何處理法美貿易問題的「初步信號」。對此,勒梅爾希望在2月份訪問華盛頓。

路透社報導稱,美國政府於本周開始對來自法國的某些非起泡酒、幹邑白蘭地等商品徵收新關稅。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若美國就法國徵收數字稅進行制裁 法國將尋求歐盟反擊
    來源:新浪科技據報導,法國財政部長魯諾·勒梅爾(Bruno Le Maire)周二表示,如果美國新一屆政府仍將在明年1月份繼續就法國徵收數字服務稅一事實施貿易制裁的話,法國將立即尋求來自歐盟的反擊。今年7月,川普政府宣布對價值13億美元的法國化妝品、手袋和其他進口產品加徵25%的關稅,以應對法國施行的數字服務稅,但表示將推遲到明年1月再實施這一舉措。在數字服務徵稅問題會議結束之後,勒梅爾對記者表示:「如果美國決定對法國實施制裁,那麼我們將立即在歐洲層面尋求反擊。」
  • 美國新任總統拜登上臺的首要經濟任務是什麼?
    當選總統喬·拜登明年1月就職時,他將面臨自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以來最大的經濟挑戰。新冠肺炎紓困應該是拜登政府的首要經濟政策從一月份開始,將近七分之一美國人失去了全職工作。今天失業的性質暴露了美國的一些最脆弱的公民已經陷入了最嚴重的經濟困難。
  • 川普政府制裁土耳其 給拜登「埋雷」?
    多名消息人士10日說,美國政府最快11日宣布制裁土耳其,以懲罰後者去年從俄羅斯購買S-400型防空系統。  這一舉動外界預期已久,可能激怒土耳其,並給美國當選總統約瑟夫·拜登上任後改善美土關係平添壓力。
  • 拜登硬慫川普,稱阻止其連任是給美國做好事,有三重含義
    但拜登上臺,川普病毒就歇菜了,儘管解決不了前川普病毒,但可以集中精力遏制新冠病毒。針對這種信號,中國相關企業可以做好醫療衛生方面中美貿易合作的準備。中國已經有了成功的抗疫經驗,完全可以基於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倡議,進行抗疫方面的積極合作。一方面,中國有博大的胸懷,另一方面,通過國家貿易有助於體現中國價值,提升國際貿易體量。
  • 港政商界:拜登當選,對中美關係、香港經濟有何影響?
    對於拜登,劉兆佳形容為一名美國傳統政客,很大機會走回歐巴馬時代的對華路線,即以壓制為主,但仍會尋求合作,不願過度犧牲美國自身利益,特別是美國經濟和企業的利益。 至於美國對香港實施的所謂「制裁」,例如川普籤署的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香港自治法案」,取消香港特殊待遇、制裁香港官員等,劉兆佳認為由於已經「一定程度上用法律手段固定下來」,相信拜登上任後仍會遵守。但他指出,「法律沒有具體寫明要對香港做些什麼、要制裁什麼人」,酌情權仍在美國總統,所以對香港的強硬程度,取決於拜登的態度。
  • 臺灣專家:美國要想提振經濟,必然得依靠中國大陸
    川普政府卸任前持續擴大制裁陸企,位於臺灣彰化的建國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楊仲源表示,該舉措動機,一是延續反中路線,累積政治能量;二是影響繼任拜登政府的經貿政策,確保美中貿易協議持續,有望成為捲土重來的政治籌碼。不過,研判拜登對華方針,美中經濟合作空間會增加,對川普陸企禁令,不會照單全收,會以務實合作,取而代之。
  • 魯哈尼:毫無疑問「拜登政府」將推動華盛頓重返伊核協議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邊子豪】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伊朗總統魯哈尼於當地時間17日稱,他「毫不懷疑」地認為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將會推動華盛頓重返伊核協議。報導稱,在基建項目落成典禮上,魯哈尼告訴觀眾們說:「伊朗三年來的反抗將會迫使未來的美國政府履行自己的承諾,並取消(對伊朗)制裁。」
  • 制裁土耳其 川普給拜登「埋雷」?
    其中,對土耳其實施制裁備受關注。在此前就有消息人士稱,美國政府最快11日宣布制裁土耳其,以懲罰後者去年從俄羅斯購買S-400型防空系統。這一舉動外界預期已久,可能激怒土耳其,並給美國當選總統約瑟夫·拜登上任後改善美土關係平添壓力。圖說:2016年,埃爾多安(右)與時任美國副總統的拜登。
  • 越南成「棄子」被制裁,下一個或輪到印度
    據海外網12月17日報導,12月16日,美國財政部發布了上半年的匯率報告,對20多個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和匯率進行審查,美國宣布將越南和瑞士列為匯率操縱國,此外,印度也被列入監測名單,可能成為美國的下一批制裁對象。
  • 川普任內已實施3900次制裁 伊朗是被制裁最多的國家
    來源:環球時報原標題:川普任內已實施3900次制裁,伊朗是被制裁最多的國家【環球時報記者 西山】美國格信律師事務所的統計數據顯示,川普政府自2017年上臺以來已實施超過3900項制裁措施,相當於每天要揮舞
  • 拜登擬提名華裔女律師任美國貿易代表,曾在廣州教英語
    戴琦現年45歲,會說普通話,現任國會眾議院籌款委員會首席貿易顧問,曾在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求學,在多家美國律師事務所供職。路透社9日援引4名消息人士的話報導,作為眾議院籌款委員會首席貿易顧問,戴琦去年在與唐納·川普政府貿易團隊商討「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部分條款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 法國宏觀經濟分析師:歐美貿易爭端將長期持續
    來源:央視原標題:法國宏觀經濟分析師:歐美貿易爭端將長期持續 從美國東部時間12日零點開始,產自法國和德國的飛機零部件、葡萄酒等商品被美國方面加徵報復性關稅,令歐美持續十餘年的航空補貼爭端再度升級。而法國帶頭對美國大型科技企業掀起的徵稅風波,也讓歐美經貿關係「如鯁在喉」。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政府換屆難以為歐美貿易爭端帶來解決的希望,雙方的貿易摩擦仍將持續下去。從2004年10月美國向世貿組織提交首個磋商請求開始,歐美雙方就捲入到空客與波音兩大航空企業市場競爭的漩渦當中。歐洲分析人士認為,美國自身長期以來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讓雙方化解矛盾的前景渺茫。
  • 拜登將提名美籍華人任貿易代表 拜登兒子接受稅務調查
    拜登「核心圈」基本成型:  白宮辦公廳主任——羅納德·克萊因。這是拜登最早公布的人選,他是拜登親信,為拜登勝選立下汗馬功勞,被任命為白宮「大管家」在許多人意料之中。  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他曾在歐巴馬政府時期擔任副國務卿,被認為是美國外交事務「熟手」。  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傑克·沙利文。
  • 邵宇 陳達飛:拜登新政與白宮幕僚-05拜登戴琦的進步主義貿易願景
    此間,作為貿易顧問,戴琦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工作人員牽頭人,主要負責亞太地區的貿易問題,以及農業貿易和食品安全、競爭政策、政府採購、制裁和貿易執法等具體問題。由於其出色的表現,2017年,戴琦被任命為首席貿易顧問,直到被提名為美國貿易代表。她也因此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有色族裔、女性和亞裔最高貿易談判代表,位及內閣。
  • 川普給拜登留下「包袱」?美將制裁土耳其國防工業局_新聞頻道...
    多名消息人士近日稱,美國政府將宣布制裁土耳其,以懲罰後者去年從俄羅斯購買S-400型防空系統。對此,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1日表示,若美國對其進行制裁,那將是對土耳其這個北約盟友的不尊重,土耳其與盟國的爭端可以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
  • 擔心歐盟報復,美國認慫推遲對法國加稅,試圖挽救糟糕的經濟
    據悉,在法國宣布了徵收「數字稅」的消息後,美國方面便立即展開了反擊,打算對價值13億美元的法國商品加徵25%的進口關稅。按照美國的計劃,從今年1月份開始,他們就會正式執行這一措施。然而,就在關稅措施即將生效之際,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卻突然按下了暫停鍵。據美國媒體1月11日消息,日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將暫停對法國商品的關稅措施。為什麼美國會突然按下暫停鍵了?
  • 拜登的外交內閣人選對中國和世界意味著什麼?
    在對華政策領域,國際關係專家認為,在拜登國安和外交團隊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布林肯和沙利文都並非中國問題專家,而是更專注於整體外交戰略,尤其布林肯相對更精專於歐洲事務,這意味著恢復美國全球盟友體系將成為拜登政府外交政策的首要之重。
  • 阿拉伯新聞網:中國最新貿易數據釋放強烈的積極信號
    在華為受到制裁之前,製造商囤積了大量零部件,助長了這些增長。11月,中國對世界貿易順差達到驚人的75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對美國貿易順差達到374億美元。中國出口表現出眾的原因在於,中國生產出了2020年疫情以來全球最需要的產品——醫護工作者的個人防護設備,以及「雲」辦公、「在線學習」和各類「休閒和娛樂」的電子設備。
  • 貿易戰、科技戰何去何從?
    在談到對中國政策問題時,拜登表示中國應該對不公平的貿易和環境政策負責,但是他不認可川普政府現行的單方面增加關稅的做法。 此前,美國總統川普在聲稱拜登之子與中國存在商務關係,並指責競爭對手對中國採取軟綿態度。 但後來紐約時報報導稱川普自己的公司也存在類似的商務聯繫。川普的公司在2013年至2015年期間嘗試進軍中國,以便為自己的酒店業出售商標專利。
  • 美國宣布對伊朗新制裁,又一中國航運公司和船舶受牽連
    制裁還涉及17家伊朗金屬生產商和礦業公司等。美財政部長姆努欽當天在白宮記者會上說,被制裁高官均涉嫌參與此前伊朗飛彈襲擊駐有美軍的伊拉克軍事基地事件,對伊朗金屬礦業等實施制裁會大幅減少伊朗政府的資金來源。姆努欽宣稱,這將導致伊朗政權損失數億美元。而就在美國對伊朗的這一系列制裁中,一家中國航運公司和船舶遭遇了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