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硬慫川普,稱阻止其連任是給美國做好事,有三重含義

2020-12-13 秦安戰略

「通過保證唐納德川普不再當四年總統,我感覺我為這個國家做了好事。」當地時間12月1日晚,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接受《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裡德曼約一小時的電話採訪時這樣說道。這是拜登至今為止對川普最明確的態度,已經超越了個人對決。從媒體報導的簡短三段話裡,可以看出談話包含的三重含義。

一、拜登將和川普截然相反,將新冠疫情控制作為起步總統工作的置頂選項

弗裡德曼寫道,拜登一上來就為自己遲到道歉。報導說,在採訪中,拜登說:「通過保證唐納德川普不再當四年總統,我感覺我為這個國家做了好事。」但他緊接著說目前沒時間興高採烈,因為疫情肆虐正導致人們的正常生活受影響,因此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事實上,拜登之前也說過,他一上任首要任務就是控制疫情。截至目前,美國每日以10多萬人的新增感染人數,持續著疫情肆虐。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美國談其他事情都缺乏底氣。當然,正如美國好萊塢導演所講,美國遭受新冠病毒、川普病毒、前川普病毒的三重煎熬。所謂前川普病毒是指美國制度,醫療核心資源掌握在資本家手裡。但拜登上臺,川普病毒就歇菜了,儘管解決不了前川普病毒,但可以集中精力遏制新冠病毒。

針對這種信號,中國相關企業可以做好醫療衛生方面中美貿易合作的準備。中國已經有了成功的抗疫經驗,完全可以基於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倡議,進行抗疫方面的積極合作。一方面,中國有博大的胸懷,另一方面,通過國家貿易有助於體現中國價值,提升國際貿易體量。

二、拜登將促進美國國內團結,實施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執政理念

報導還稱,拜登說他的首要任務是讓國會通過經濟刺激方案,這個任務在他入駐白宮之前就要著手進行。他還談論了自己會如何與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接觸,以讓自己的內閣提名及其他儘可能多的提案在參議院順利通過。

拜登首先將經濟刺激作為首要任務,其實是合抗疫緊密結合的置頂選項。經濟恢復離不開疫情控制,疫情控制最重要的標誌之一就是經濟恢復。因此,在遏制新冠疫情肆虐的同時,同步重視經濟刺激,是相輔相成的工作。

當然,無論是抗疫,還是經濟刺激,都離不開團隊和協作和兩院的支持。拜登在被川普折騰的情況下,格外重視與參議院的合作,有利於其執政理念順利實施。

三、拜登政府將在伊朗核問題等關鍵事情上,和川普採取不同的方式

此外,弗裡德曼還寫道,拜登重申了自己此前的表態,如果伊朗「嚴格遵守規定」,他會讓美國重返伊朗核協議,並且取消川普政府對伊朗實施的制裁,「這很難,但會這樣做的。」

拜登儘管僅僅談到伊朗問題,但也體現出了其執政理念真正體現出了美國優先。川普儘管高喊美國優先,但實際上是個人優先,就算損害美國的利益,川普想幹也就繼續幹。包括誤導美國老百姓輕視新冠病毒,就是一個典型的「自己優先」、「人民靠後」的例子。而拜登的思路,恰恰是真正維護美國的利益,避免美國「退群」的尷尬。

但必須看到,拜登將重新和盟國修好,遏制中國的戰略一定不會改變。他自己也明確指出,將聯合盟國制衡中國。因此,我們必須看到,拜登只是帶領美國重新回到賽道而已,對於中國來說,應對聯合遏制的任務絲毫不會減輕。中國既要經濟合作,謀求共贏;也要放下幻想、準備戰鬥,兩手都要有,兩手都要硬!

相關焦點

  • 還未上任,拜登就為美國做了件「好事」!
    編輯:陳彧再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拜登即將接替川普,成為美國的下一任總統。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為世人送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戲目,人們化身成為吃瓜群眾,等待兩位候選人的精彩「表演」。尤其是川普,作為已經執政四年並且謀求連任的總統,加上他特立獨行的處事風格,他的「表演」風格似乎比政壇「老克拉」拜登更能吸引人們的眼球。川普執政四年,給整個美國社會帶來了不一樣的氣象。對外關係上,川普主張「美國優先」。從他各種場合的表態中可以明顯感覺到美國作為世界領導者的無奈。各種條條框框束縛了美國的發展,反而一些國家游離於這些規則之外,活得很滋潤。
  • 美國所有城市下令封城,川普自動連任總統,拜登乾瞪眼:所有努力都...
    作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他的競選勢頭非常的強勁,被外界認為是可以和川普一決高下的人物。據媒體3月18日報導,拜登已經連續拿下3個州的選票,贏得了美國選民的初步支持。拜登初選勢頭強勁,已經遙遙領先其他候選人,基本可以確定他將代表民主黨參加總統大選活動。
  • 美國大選結束,拜登、川普、臺灣當局將會做些什麼?
    拜登會做什麼?在對外政策上。拜登會廢除川普的移民政策,終止其頒布的歧視性的旅行和移民禁令,結束邊境的「國家緊急狀態」;停止執行並取消非美國移民的財富測試;為數百萬計的無證工人、看護人員、學生和兒童提供公民身份,消除不公平的入籍障礙;會藉助國際舞臺來實現美國的外交政策和目標。
  • 美國喬治亞州重新計票即將公布結果,官員稱拜登可能仍是勝者
    美國喬治亞州重新計票即將公布結果,官員稱拜登可能仍是勝者; ① 美國喬治亞州周四料將確認拜登在該州的選舉中獲勝,這對於試圖保住權力的現任總統川普將又是一記打擊。喬治亞是2020年總統大選中的一個關鍵戰場州。
  • 美國上訴法院駁回了阻止拜登在喬治亞州獲勝的請求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周六駁回了一名保守派律師提出的阻止當選總統拜登在喬治亞州獲勝的請求,並保留現有程序,以便在明年1月角逐兩個參議院席位時選民選民更容易投缺席票。
  • 川普政府阻止拜登團隊接觸情報機構?美國防部回應
    中新網12月5日電 綜合報導,美媒有報導稱,美國川普政府本周阻止當選總統拜登的過渡團隊與五角大樓情報機構官員會面。12月4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蘇·高夫否認了該消息,並稱拜登團隊「沒有被拒絕任何訪問」。
  • 得州要求獨立,中美洲移民大批湧入,拜登能否阻止美國「撕裂」
    距離拜登上臺的日子越來越近,這位當選總統已經開始興致勃勃地宣布上臺計劃。就在前幾日,拜登宣布了自己的百日目標,將在一百天內實現戴口罩、打疫苗、開放學校三個目標。但這三個目標可能不會實現,因為美國人抗議戴口罩的遊行也正在進行中,並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 拜登警告美國人保持警惕:疫苗阻止不了數萬人死亡
    來源:新浪財經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周二敦促美國人在節日期間保持「警惕」,並補充稱,輝瑞和Moderna的新冠病毒疫苗可能無法在未來幾個月阻止「數萬」美國人死於這一流行病。拜登說,美國目前平均每天有近3000人死於新冠病毒,並補充說,目前美國的疫苗供應還不足,「無法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他說:「將小瓶疫苗注射到數百萬美國人的手臂上是美國面臨的最大的操作挑戰之一。」他還說,要讓大約3.2億美國人全部接種疫苗需要「很多個月的時間」,而「與此同時,大流行仍在肆虐。
  • 拜登一旦當選美國總統,將會有什麼後果?專家:不一定是好事
    近日美國兩黨的鬥爭跟隨黑人死亡事件達到了高潮,民主黨黨員拜登已經正式得到了候選人的資格,將在不久後的美國大選和川普一爭高下。拜登雖然是歐巴馬政府時期的副總統,大那是我們對他也沒有那麼熟悉。每當有美國大選的時候,國內民眾最關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兩方的候選人在對中政策上有沒有不同。
  • 美律師稱其有罪,美國內部給拜登提了醒
    道格拉斯·克米克認為將歐巴馬任命為美國最高執法官員能夠將安撫選民,減輕社會兩極化造成的不安情緒。克米克曾在兩屆共和黨政府工作,還曾在歐巴馬執政期間擔任過美國駐馬爾他大使。克米克在《國會山報》上發表的文章中認為,拜登需要獲得選民們的信任,這些選民包括的範圍很廣,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成員亦或是無黨派人士,他們都需要相信拜登是在為了國家利益而奮鬥。
  • 拜登突然放狠話:看著吧!我還會繼續連任
    據美媒報導,當地時間12月22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在德拉瓦州威爾明頓發表講話。當被問及是否會考慮明年年初提交競選連任申請時,拜登稱,自己不會成為「跛腳鴨」總統。隨後,有記者提到川普計劃明年1月就提交再度參選總統申請的消息,並提問拜登是否會考慮明年年初提交競選連任申請,以表明自己並不會成為「跛腳鴨總統」。
  • 逮捕他國政要人物: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伊朗在阻止川普連任
    伊朗有豐富的與美國爭鬥的經歷和經驗,畢竟兩國自79年伊朗國內爆發伊斯蘭革命而分道揚鑣,四十餘年來,你死我活的鬥爭就從未停止過。如此體現伊朗國家意志和行為的舉動,至少伊朗給自身做了一次活廣告,也即伊朗不會屈服於本屆美國政府的淫威,將與美國本屆政府死磕到底。伊朗在美國遭遇疫情和經濟雙重打擊,川普的支持率遠遜競爭對手拜登的背景下,以實施並參與襲擊蘇萊曼尼為理由,向美國總統川普及其他涉及此事件數十人發出逮捕令,除了體現伊朗不屈的國家意志以外,就是誠心噁心謀求連任的川普。
  • 《紐約時報》細數川普「罪行」,稱其為「最糟糕的美國總統」
    當地時間16日,美國《紐約時報》編委會發表長篇社論,細數川普「罪行」,怒批這位現任總統是「最糟糕的美國總統」,稱其競選連任對美國民主構成二戰以來最大威脅。 文章細數川普的「罪行」稱:「在一個日益多元化的國家裡,他是一個種族主義煽動者;在一個相互聯繫的世界裡,他是一個孤立主義者;他是一個愛賣弄的人,總是吹噓他從未做過的事,承諾做他永遠不會去做的事……」   《紐約時報》編委會稱,11月3日(美國大選日)可能是一個轉折點。當天將會有一場關乎國家未來、關乎公民希望選擇何種道路的選舉。
  • 拜登上臺會迎來「美歐蜜月」?歐洲大國各有憂慮
    伸出橄欖枝的歐洲大國各有憂慮自11月7日晚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宣布獲勝以來,德國總理默克爾已三次公開提到「恢復跨大西洋關係」的期待,分別是在8日通過推特發文祝賀拜登、9日舉行記者會以及10日與拜登通話時。
  • 【美國大選最新消息】拜登勝選,美國大選落敗者如何退場
    就在多家美國主流媒體宣布拜登當選美國新任總統,甚至一些國家領導人已經開始向拜登表示祝賀之際,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剛剛在推特上發文,還在堅持自己「贏得了這場選舉,獲得了7100萬張合法選票」。 拜登在贏得勝利後發表聲明稱:「現在是時候讓美國人團結起來,治癒裂痕。我們是美利堅合眾國。如果我們一起做,沒有什麼是我們做不到的。很榮幸美國人民選擇他來領導這個國家。」
  • 「拜登當選,對臺灣而言是個災難」
    蔡英文耍了個小聰明,她先是轉發今年1月拜登祝賀她連任的推文,然後稱:「現在輪到我向新當選的美國總統拜登和副總統哈裡斯表示祝賀了。」隨後,民進黨「高層人士」向媒體炫耀,蔡英文「巧妙」用這種方式祝賀拜登當選,「這樣的互動方式,無疑讓國民黨和部分媒體大力操作的『押寶說』不攻自破,也證明蔡政府跟美國跨黨派的交流與互動都相當密切」。不僅蔡英文,當天綠營集體跟拜登「套近乎」。
  • 「深度」拜登上臺會迎來「美歐蜜月」?歐洲大國各有憂慮
    這意味著,拜登時代,歐美依然有不少心結待解,更有許多現實裂痕需要彌合。何況4年後,美國會不會再來一次政黨輪替?尤其是最近多方紛傳川普可能「再戰2024」。伸出橄欖枝的歐洲大國各有憂慮自11月7日晚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宣布獲勝以來,德國總理默克爾已三次公開提到「恢復跨大西洋關係」的期待,分別是在8日通過推特發文祝賀拜登、9日舉行記者會以及10日與拜登通話時。
  • 拜登的政令可能出不了華盛頓,管理的仍是「川普治下的美國」
    但需要指出的是,這麼說並非是嘲笑和歧視,因為在美國歷史上就曾經出現過殘疾人元首,那就是著名的羅斯福總統,他也是美國歷史上空前的,很可能也是絕後的,連任四屆的美國總統,是他帶領美國打贏了太平洋戰爭,並戰勝了納粹德國,在美國乃至全球都是威名赫赫。
  • 拜登叫囂或「快速制裁」中國,歐洲學者揭穿:美國將付出高昂代價
    拜登對中國態度隨著拜登逐漸確定勝局,由其執政的美國政府將會迎來大洗牌,而中美關係也即將會從川普時期緊張對立步入緩和期。但多家媒體紛紛認為,拜登會在繼任後在小格局上對中國保持開放政策,而在大方向上則還是將中國視為"戰略挑戰"對象,這是拜登與川普少有能達成共識的政治觀點。
  • 美國大選直播文(三):美國總務署確認拜登當選,新老總統的過渡程序...
    在CNN此前預測拜登將當選美國第46屆總統後,川普通過其競選團隊發聲明稱,拜登「急於偽裝成贏家」,競選「遠未結束」。聲明稱:「在美國人民得到他們應得的、民主制度所要求的公正選票統計之前,我不會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