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悼亡詞,兩位偉大詞人的思妻之作,每每讀來都不禁淚如雨下

2020-12-20 墨杉詩詞

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夫妻之間的綿綿情誼、愛之深刻有時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即便如此,在古代詩人中,詩人還是會琢磨思索,窮盡一切辭藻,將對妻子的愛寫進自己的詩詞中。尤其是遇到自己的愛妻早逝,詩人悲痛哀思之情無法排解時,便將心中的痛苦化作幾句詩詞,用以撫慰自己受傷的心靈!

關於悼亡詞,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十九歲時與妻子王弗結婚,兩人情深意篤,恩愛有加,而且王弗知書達理、謙虛謹慎,是蘇軾的得力助手。可惜好景不長,王弗在二十七歲時突然離世,這對蘇軾是極大的打擊,並在十年之後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詞作。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由於這首詞傳唱度很高,流傳廣泛,又被納入了中學語文教材,可以說凡是喜愛詩詞的人沒有不知道這首詞的,所以今天不在重點分享這首詞。

納蘭性德,清朝最著名的詞人之一,大學士明珠的長子,博學多才,對歷史、天文、音樂、地理、佛學等都有研究,深受康熙帝的寵愛。同樣是十九歲的年紀,納蘭性德娶了兩廣總督之女盧氏為妻。盧氏生而婉孌,性本端莊,成婚後兩人也是情投意合、夫妻恩愛。

現實總是殘酷的,納蘭性德的婚姻比蘇軾還要不幸,結婚後第三年,盧氏就因難產去世,這給納蘭性德帶來了極大的痛苦,此後他寫了很多悼念亡妻的詞作,每首詞都透露出對妻子無比的思念。下面這首就寫於妻子去世後不久。

《南鄉子·為亡婦題照》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簷夜雨鈴。

詞的第一句就體現出詞人痛徹心扉的狀態,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哽咽得沒有一點聲音,無聲的哭泣比有聲的哭泣更加讓人覺得酸楚。「只向從前悔薄情」,詞人開始嚴厲自責,後悔當初太薄情,不好好珍惜兩人在一起的時光,其實詞人未必「薄情」,自責的話語更顯示出詞人對亡妻深刻地愛。

「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丹青」指亡妻的畫像,詞人睹物思人,看到妻子的畫像,想起往日的甜蜜,如今卻天各一方,不禁更加悲痛,悽苦的內心溢於言表,模糊的淚眼,心都碎了,腸也斷了,再也無法握筆填詞。

到了詞的下片,詞人開始回憶與妻子訣別時的哀痛,「別語忒分明」,雖未言明訣別時具體說了什麼,但不難猜測肯定包含著妻子的肺腑之言、衷腸之語。「午夜鶼鶼夢早醒」,「鶼鶼」就是比翼鳥,比翼齊飛的美夢在半夜裡突然被驚醒,這一句比喻他們夫妻二人情深蜜意的幸福生活突然就中斷了。

「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簷夜雨鈴」,這句化用了唐明皇聽見風鈴聲思念楊貴妃作《雨淋霖》曲的典故,抒發出詞人苦恨好景不長、好夢易醒、想念亡妻的悲痛感情。

納蘭性德的這首詞雖然沒有蘇軾的出名,但是所表達的思念之情,悲痛欲絕的狀態絲毫不亞於蘇軾之作。值得一提的是,納蘭性德為悼念亡妻前後一共寫了十五首之多,足見納蘭性德的用情至深、思妻之痛。

李煜的這首《相見歡》,歡快的詞牌表面,更加反襯出亡國後的悲痛

上學時被詩中景色所震撼,現在讀來,委婉含蓄的願望才最觸動人心

李白的這首詩,採用獨特的格式,把悲秋和相思寫到了極致

李白的這首詩,看似熱鬧的場面,背後卻是無限的孤獨

相關焦點

  • 蘇軾著名的5首悼亡詞,其中3首關於恩師,1首被譽為千古第一
    但是今天我們主要介紹幾首蘇軾的悼亡詞。悼亡詞,是宋詞中的一種特殊題材。悼亡詞始於悼亡詩,而最初的悼亡詩,一般是丈夫為懷念故去的妻子而作,從魏晉南北朝時期,便已經有這樣的詩作題材了。隨著後世的發展,悼亡詩已經不僅限於對亡妻的懷念了,對於親人、好友也多有悼亡之作。
  • 悼亡詞的文化意蘊——讀賀鑄《鷓鴣天·半死桐》,兼與蘇詞比較
    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有兩首詞,被譽為"詞壇悼亡雙絕",它們分別是蘇軾的《江城子-記夢》和賀鑄的《鷓鴣天-半死桐》。這兩首詞在思想感情和藝術成就方面結合得天衣無縫,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作者飽含深情地追憶了與愛妻的溫馨生活場景,深情地表達了他們對亡妻濃濃的相思。可以說這兩首詞體現了人性的深度,是最具有悲劇情懷的悼亡詞。
  • 李煜最有名的悼亡詞,悽婉悲慟,將對大周后的相思之苦寫到了極致
    文/詩詞歌賦匯認真讀過後主李煜詩詞的讀者都知道,李煜有兩任妻子。這兩位妻子還是親姐妹,世人皆稱大、小周后。其第一任妻子乃大周后,是重臣周宗之女。因為二人感情甚篤,失去妻子的李煜悲痛萬分,日夜思念妻子也曾大病一場,作下了一首最有名的悼亡詞,整首詞悽婉、悲慟,李煜將對妻子大周后的相思之苦寫到了極致。
  • 宋詞中少有人知的一首悼亡詞,一句「斷送一生憔悴」銷魂蝕骨!
    關於悼亡的古詩詞,狗子在歷史文章中曾介紹過幾首經典之作和冷門之作,如宋詞中的悼亡雙絕《江城子》和《半死桐》、元稹的《遣悲懷》、蘇東坡的《西江月》、李清照的《孤雁兒》、李煜的殘詞《謝新恩》、宋徽宗的《醉落魄》、還有極為虛偽的戴復古所作的《木蘭花慢》等等。
  • 納蘭性德最深情的悼亡詞,比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還要悲傷
    說到古典詩詞當中的悼亡詞,我們首先就會想起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一則是因為蘇軾是古典詩詞史上非常有名望的詞人之一,他的人生經歷,他的家庭生活,在後來的文學史當中常常被大書特書;二則則是因為這首宋詞確實非常經典,其中滿含深情,讀來無不讓人動容。
  • 「十年生死兩茫茫」,悼亡詞中的千古絕唱,字字肺腑,感人至深
    「十年生死兩茫茫」出自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詞人為了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十六歲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漂亮,且孝敬長輩,二人恩愛甚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這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悼亡詞。上片寫實,表現出詞人對於亡妻深沉的思念。
  • 今天中元節,讀六首經典悼亡詩詞,一起緬懷故人,寄託哀思
    這一天地宮將打開地獄之門,已故的親人便可回家再食一回人間煙火。這一天,我們與先祖對話感念終生難忘的哺育之恩,重溫血溶於水的凝重情感,也勾起了我們對已逝親人的追思。人們在這一天雖因地區不同,導致節日風俗不同,但是在這一天大家同樣都在思念逝去的人們。中元節讓我們一起重溫經典悼亡詞,一起緬懷故人,寄託哀思。
  • 納蘭性德深情至極的一首詞,年少時讀不懂,讀懂已非少年人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宋代文學家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這首悼亡詞,相信大家都從中感受到了綿綿不盡的深情和哀傷。作為我國詞苑的一朵悽豔奇葩,悼亡詞無疑要比其它類詞的感情更為深厚。可謂是情真意切,字字血淚。
  • 納蘭容若所作《虞美人》五首,悼念的竟是同一個人
    納蘭性德和他的《虞美人》上回說到詞牌《虞美人》時,給大家分享了我所喜愛的,唐宋詞人所作《虞美人》七首。並在文章末尾說到,還有一位詞人所作《虞美人》詞牌,也極具特色。他便是納蘭性德。今天,與大家分享納蘭性德所作五首《虞美人》詞。
  • 蘇軾《江城子》寫盡思亡妻之痛,賀鑄這首悼妻詞不輸於蘇軾之情!
    論到悼亡詩,尤其是悼念亡妻,史上比較有名是:西晉的潘嶽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隱亦曾有悼亡之作。他們的作品悲切感人。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陳師道語)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 蘇軾一首「迴環詩」詞,正著讀令人欣喜萬分,倒著讀讓人黯然淚下
    蘇軾有一首詞可以說是頗有深意,這是一首獨特的「迴環詩」,正著讀令人欣喜萬分,倒著讀讓人傷心欲絕,展現了蘇軾極其高潮的文字技巧,尤其這一首詞是悼亡詞是蘇軾較少的婉約詞,讀起來迴環往復、盪氣迴腸。這首詞就是《西江月·詠梅》。
  • 納蘭性德一生最後一首悼亡詞,讀後不禁潸然淚下
    納蘭性德:「滿清第一才子」、「清初三大才子」之一,以詞見長,其詞婉約傷感,他的詞每一句都動人心魄,每一首都感人肺腑,浸染著華貴的悲哀,抒發著優美的感傷,王國維評價納蘭性德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 蘇軾的這首詞為悼亡詩詞之首,悲切感人,讓我黯然銷魂
    世間最讓人悲痛的莫過於少時喪母,老來喪子,中年喪妻,晉代潘安和宋代蘇軾屬於後者,安慰生者,悼念逝者,創造了悼亡詩。人雖亡去,但歲月流逝留下的痕跡歷歷在目,留存世間美好懷念依存。詩詞中流露的真摯、深沉的夫妻感情,備受後人讚賞,悼亡詩始於潘安,於蘇軾到達頂峰,之間有成者元稹、李商隱,悼亡詩便成為丈夫哀悼亡妻的專用詩題。今天小編精心推薦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 納蘭容若夢見亡妻,醒來寫下這首經典悼亡詞,第一句就悲痛無比
    納蘭性德,字容若,清初三大詞人之一。我們現在都喜歡叫他納蘭容若,因為這個名字太美,僅僅是這個名字,便可以讓我們在腦海中浮現一個翩翩濁世佳公子的形象。納蘭容若的詞,以悼亡詞最為動人。康熙十三年(1674),二十歲的納蘭容若跟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成婚,婚後兩人琴瑟和鳴,感情甚篤,沒想兩人才結婚三年,盧氏便因難產而死。盧氏之死,給納蘭容若帶來了巨大的悲痛,從而催發出了諸多哀慟動人的悼亡詞。沁園春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妝素服,執手硬咽。語多不復能。
  • 三首流傳千古的悼亡詞,揭示了三位女性在蘇軾心中的不同地位
    悼亡詩,是中國古代漢族詩歌題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於晉代潘安。西晉文學家潘安,是傾倒萬人的美男子,但他並不花心,對妻子情深意篤,始終如一。他五十歲時妻子不幸亡故,潘安悲痛之極,為她服喪一年,作《悼亡詩》三首。詩中所流露的真摯、自然、深沉的夫妻之情,頗為後人讚賞。
  • 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堪稱悼亡詞的千古絕唱
    蘇軾詞,以豪放風格見長,讀之給人氣勢磅礴、恢弘豪邁之感。然而,我們今天要欣賞的這首詞,則是蘇軾為紀念亡妻而作的悼亡詞。縱觀悼亡詞,以蘇軾的《江城子》為最優,全詞開篇便以「十年生死兩茫茫……」把讀者引入到遙寄哀思的悲情中,可以說是悼亡詞的千古絕唱。接下來一起欣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宋·蘇軾,全詞如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 一位南宋詞人在汴梁寫下一首詞,當時是怎樣的情境,他因何而作
    韓元吉繪像韓元吉官至吏部尚書,與同時代的張元幹、張孝祥、陸遊 、辛棄疾等愛國詩(詞)人以詩詞唱和,詞風接近辛棄疾,今存詞82首,後來,韓元吉將這首詞寄給遠在老家賦閒的陸遊,陸遊讀完詞作後,有感於詞作的情感,寫下了《得韓無咎書寄使虜時言宴東都驛中所作小闋》,陸遊在詩中寫道:大梁二月杏花開,綿衣公子乘傳來。桐陰滿第歸不得,金轡玲瓏上源驛。
  • 清代詩人寫了一首詞,勝過納蘭容若,開頭16個字,讀的人都哭了
    可清代就有一位詞人,為了營救朋友,寫下一首贈友人的詞作,開頭16字,成為千古名句,催人淚下。隱娘今天要介紹的是清代詞人顧貞觀的名作《金縷曲》二首。其中的「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讓隱娘記憶猶深,每每讀到這一句,心裡似有無限愁苦,鬱結在心。有人說,這16個字把人的愁苦、無奈、壓力描述得入木三分,其實這首詞是顧貞觀寫給遠在寧古塔的友人吳兆騫的。這首詞還和納蘭性德有關。原來,吳兆騫是江蘇人士,少有才名。
  • 這首悼亡詞出自泛泛之輩,構思卻別出心裁,情愫和意境勝名家一籌
    千斌認為他的這首《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借用典故,用詞講究,情篤意誠,哀痛縈繞,傷人情懷,相媲美潘嶽的《悼亡》,元稹的《遣悲懷》,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等,意境清新,詞淺意深,更具特色。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宋代:賀鑄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
  • 納蘭性德的一首悼亡詞,用詞平淡,真情惹人垂淚,有故事的人才懂
    納蘭所作的詞自康熙年間始廣為傳揚,人人皆可哼唱一句,連孩童都能說上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然而,時有文人感嘆:「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初讀納蘭詞,人人只道詞風清麗婉約,格高韻遠,情感真摯;作者納蘭性德極具才情,頗有後主李煜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