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味道:一碗暖胃的薺菜餛飩

2021-02-17 媽咪巧手菜

在外打拚二十多年,自以為早已習慣了異鄉漂泊的生活,溶入了這座山水蔥蘢、街市繁華的北方小城。喜歡上了這裡的泡菜,三鮮和驢肉的餃子,還有辣得讓人流淚的東北菜。二千多裡的山迢水遠,縱有絲絲縷縷的牽掛縈繞心間,怎敵得過光陰的流水無情衝刷,故鄉在我的夢境裡漸漸褪色成一幀灰白模糊的風景。

想家的情緒是被偶遇的一碗白菜餡的餛飩瞬間點燃的。深冬的一天,我和老公去給女兒挑選生日禮物,在一個並不顯眼的街角,看見了這間叫「蘇北人家」的餛飩店。吃餛飩去!家鄉的餛飩!我拉著老公的手一路狂奔進了店裡。在喜歡吃麵食的北方,小城裡隨處可見餃子館麵館,包子鋪燒餅攤,卻很難覓到餛飩的蹤跡。或許嬌小玲瓏的餛飩是家鄉一帶特有的吧?開餛飩店的是一對小夫妻,千裡之外遇見故鄉人,聽到親切的鄉音,就像見到了自己的親人。老闆娘給我們盛了滿滿兩大碗白菜肉餡的餛飩。我狼吞虎咽地吃著餛飩,喝著飄著蔥花胡椒粉和豬油香的鮮湯,還沒品嘗出滋味就已見了碗底,一如小時候的模樣。老闆看我吃得歡,又給我端來一碗,我強忍著食慾放慢了速度,邊吃邊和老闆娘聊起了家常。老闆娘說,在家鄉最好吃的餛飩是薺菜肉餡的,可是這裡的菜場根本找不到薺菜的影子,只好用隨處可見的大白菜來代替,少了薺菜的翠綠和清香,做出來的味道自然與家鄉的無可比擬。


「薺菜餛飩,」從老闆娘口中不經意吐出的這四個字,瞬間擊中了我內心某個柔軟的地方,鄉愁像窗外漫天飛舞的雪花鋪天蓋地襲來,淚水不可抑制地從眼角滑落。我仿佛聞到了故鄉田野裡潮溼的泥土氣息,看到母親佝僂的身影站在老屋的門前,視線延伸到小路的盡頭。


不記得是哪位作家說過,對於故鄉和親人的懷念,其實是從吃食開始的。一個人無論在何方,味蕾上的記憶是不會被時間磨滅的,它將終身與你如影隨形。對家鄉味道的悠悠情思蘊含了對過去歲月的眷戀,於是,家鄉的食物變得更加美味誘人。

那一夜,我在床上輾展反側,無法入眠。小路盡頭母親期盼的目光,和那碗在記憶裡時時飄著清香的薺菜餛飩,絞成一根無形的線,拽得我心口一陣陣生疼。兒時那些朦朧褪色的記憶,漸漸鋪展成清晰的鏡頭在眼前鮮活起來。那薺菜餛飩的香味啊,從夢的那端一陣陣飄過來……


小時候想吃到餛飩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那個物質極度貧乏的年代,父親早亡,母親艱難地拉扯我們兄妹五個,能夠吃飽穿暖已是一種奢侈,更不要說再有啥非分之想。俗話說,小孩子盼過年,那時我們盼的不僅是身上的新棉襖,紅紙包著的幾角壓歲錢,碗裡不多的幾塊茨菇紅燒肉,更多的是盼望那一碗薺菜肉餡的餛飩。只有到了每年的正月半,按照風俗,母親把爺爺和外婆接來過元宵節,那天家家戶戶都會包餛飩,我們才能吃到昐了一年的餛飩。麵粉是自家種的小麥去大隊的機房軋的,雖然沒有現在的白,但吃上去有種原始的面香。薺菜是我和哥哥們自己挑的野菜,田埂地頭的蠶豆、油菜地裡到處可見。到了正月半這天,母親和哥哥天不亮起床到趕到鎮上軋皮子,搖面機是手動的,輪到誰家就自己搖。買肉的錢是我們拼湊起來的壓歲錢。肉當然揀肥的買,越肥越好,拿回家跺碎了拌在薺菜裡,正好省了放油。開始包餛飩了,我們五個孩子一人手上攤著一張皮子,母親教我們如何放餡,如何包裹,爺爺和外婆在旁邊幫忙。那時覺得自己特聰明,媽媽總會誇我包的餛飩最好看。開始下餛飩了,我們一人手上端著一個藍邊碗,舀上一小勺做好的湯料,急不可耐,口水直流地等著看鍋裏白裡透綠的餛飩全都浮起來,母親盛進我們的碗裡。一碗餛飩囫圇吞棗地下了肚,竟然不知啥滋味,總要等到盛了第二碗,才會慢慢品嘗麵皮的筋,肉的鮮,薺菜的香,蔥花油沾在碗邊上,那種舌尖上的感覺,真是無以倫比的享受,我竟不知道該用怎樣的文字來形容。母親笑咪咪地站在旁邊看我們吃餛飩的情景,那麼溫暖。直到現在回想起來,依舊讓我回味無窮。

隨著我們兄妹的逐漸長大,生活條件逐步改善,再也不用為一碗餛飩從年頭盼到年尾。哥哥工作以後,總會在領了工資後買些肉回家讓母親包餛飩吃。餛飩的餡料也從薺菜肉餡變得五花八門。以後很多年,在萬家團圓的日子裡,兄妹幾個聚在一起吃一碗母親做的餛飩,習以為常成了家庭的傳統。母親的餛飩永遠那麼的鮮香味美,給我久久難以忘懷的想念。

二十多年前,我們兄妹幾個為了家庭的富足幸福,開始了各自尋夢異鄉的漂泊生活。在外打拼的日子,前途的迷惘,肩上的重擔,讓我們不敢絲毫的懈怠,停下自己追逐的腳步。慢慢地淡忘鄉愁,淡忘身處異地的孤獨,融入陌生的城市,嘗遍了苦辣酸甜。只有在過年的那幾天,千裡奔波,回到故鄉和母親的身旁。母親越來越老了,步履蹣跚,眼睛昏花,再也不能為歸巢的兒女包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而我們,也因為有太多俗事纏身,早已淡忘了母親一碗餛飩的期盼。

掐指算來,我已有十多年沒能吃到過家鄉的薺菜餛飩了。又是年關將近,店鋪裡生意依然紅火如常。我和老公商量,今年我們帶著一雙兒女早早回家鄉,不再為前程事業忙碌,不再為親朋友好友牽絆,不再在飯店酒樓之間流連,只為守候在母親的身旁。我要親手在場前院後的田野裡,挑一籃青翠粉嫩的薺菜,為母親包一頓薺菜小餛飩。兄妹們團圓在一起,祝福母親長命安康。

母親的薺菜餛飩,早已定格成味蕾上無法飄去的香,和著家鄉的一草一木,融進了生命,無論漂泊何方,心永遠與故鄉同在。

文章來自於網絡,如侵權或者索取稿酬,請直接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挑薺菜、剁肉糜、包餛飩……這道冬日裡的媽媽味道,你嘗鮮了嗎?
    挑薺菜、剁肉糜、包餛飩……這道冬日裡的媽媽味道,你嘗鮮了嗎?,沒想到薺菜一年四季均可採收。如今,野生薺菜愈來愈少了,家裡有自留地的老人,會收集一把薺菜種子,往自留地裡一撒精心照料,但味道總不如田間地頭自然生長的野生薺菜。將薺菜老根、老葉修剪焯過水後,一刀刀剁碎,便騰起一股田野清曠的味道。加入肥瘦二八的肉糜後,和適量的蔥薑末、料酒、素油、細鹽充分拌合。母親的秘方是要在餡料中放一點油渣增香和兩個蛋的。我只會幾個簡單的包餛飩手法。
  • 薺菜鮮肉大餛飩
    而最受江南人家喜歡的,自然是那一碗薺菜鮮肉大餛飩了。其實說起大餛飩,各地皆有,廣東稱為雲吞,四川稱抄手,福建稱扁食等等。不僅包法不同,餡料也不同,皮子也不同。我除了愛吃小餛飩,還愛吃大餛飩。因為傻子也知道,只有大餛飩才能填飽肚子,而小餛飩只能淺嘗滋味了。清明時節,萬物生長。江南的薺菜自然是最為鮮嫩的,我記得小時候,一到外婆家,我就愛挎著籃子去屋後的田野挖野薺菜。野生薺菜與家養薺菜,不僅味道天壤之別,連樣子也不一樣。你可以在城裡的菜場買到薺菜,不過那大多是大棚種植的,植株肥大,卻缺少鄉野的清鮮味。
  • 薺菜餛飩
    學校東面有好大一片樹林,星期天母親常帶我一起去挖薺菜。薺菜和野草長得差不多,眼尖才找得到。一棵薺菜用小鏟子挖出來,順便摘去黃葉抖去泥土,放入竹籃裡。我和母親都不擅長挖薺菜,拿到食堂去讓燒飯的劉阿婆一陣好笑:你娘倆一下午就挑了這一點點啊?所以,自小我就曉得挖薺菜很不容易。小時候吃的薺菜餛飩大多是肉餡中加了碎豬油渣,油滋滋香噴噴。
  • 把薺菜包進麵皮裡,嘗嘗春天的味道,看餛飩怎麼包成小元寶
    大家好,我是一小和蒙蒙的媽媽,一個全職寶媽,愛旅遊和美食。平時準備一日三餐就是我的主要工作。現在我在這裡記錄我家飯桌上的味道,每天分享一道詳細美味的菜譜,廚房小白也可以操作的那種。喜歡的朋友請關注我喲今天吃的是薺菜鮮肉餛飩小時候每年開春都跟小夥伴一起提著籃子,拿著鋤頭,去田間地頭挖薺菜。現在長大了,吃薺菜,變成了一種情懷。懷念兒時的簡單快樂,現在還有誰來跟我說一聲「一起去挖薺菜吧!」
  • 南陽這家老上海餛飩,店小,人多,味道好!幹拌大餛飩,一份管飽!
    本文圖片由華為手機非專業拍攝
  • 吳茂興薺菜肉大餛飩手工包製,經典高分美味~
    憑藉一碗本幫面揚名上海灘的的吳茂興這次推出嘗鮮新品:上海大餛飩全麥皮薺菜豬肉大餛飩   經典美味,高分味覺體驗  如元寶般飽滿的全麥皮薺菜豬肉大餛飩1盒12隻足有320g!餛飩皮採用原麥麵皮,古法趕製清香薺菜與鮮肉完美融合口感彈爽,咬一口汁水四溢一碗色香味俱全的上海大餛飩暖胃更暖心,治癒感滿滿
  • 【快樂廚房】鮮蝦薺菜餛飩
    新鮮基圍蝦去除蝦線,剝殼,剁碎,混合薺菜拌成餡料,用耗油,一點點味極鮮和鹽調味,拌的餡非常鮮,包成餛飩和餃子都非常鮮美。
  • 一碗「薺菜餡」的執念
    在工作不繁忙的時候,喜歡鑽進廚房安安靜靜的做一道菜,享受做菜中的每個環節,是我喜歡的一种放松方式。就像這次,從剝蝦制餡開始,到拌入薺菜,再包成餛飩,最後出品的這碗《北極蝦薺菜餛飩》,絕不單單是一碗餛飩,還有那一份執念。如何保留住這一口新鮮:一次採摘的薺菜較多,可以把薺菜擇乾淨,用熱水燙熟,速凍進冰箱,隨吃隨取,這樣就可以把新鮮留住。北極蝦薺菜餛飩原料:北極蝦200g,薺菜200g,雞蛋2個,餛飩皮20張,紫菜10g。
  • 「上海薺菜鮮肉餛飩」:餡大皮滑,包一次吃三天
    自從被小繆媽媽指導過key point後,每次做都被誇好吃。
  • 視頻食譜|灶披間系列001:薺菜鮮肉大餛飩
    不過童年記憶中的味道總是略勝一籌的,吃過再多美味珍饈,要是長時間不吃家常小菜就會非常想念,程度不亞於沙漠裡渴求一滴水。從前大人們在家請客吃飯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後來都改成下館子了,主要圖方便,賓主也可盡歡,味道嘛就不能保證了。現在上海的小青年自己在家做飯的應該不多(我的同齡人很少有自己做飯的,且不是因為沒時間),會跟長輩們學做菜的就更少了。
  • 時令|薺菜百葉包 用春天的味道喚醒味覺
    『薺菜百葉包』是街妮家的代表菜之一,它的創造者就是街妮媽媽。關於這道菜的來源,據媽媽描述,那是在一個風和日麗、陽光明媚、萬裡無雲的春日裡,她偶然間在一家餐廳吃到了一道薺菜肉餡的百葉包。雖說是化用了大餛飩常用的餡料,但這百葉包的鮮味卻絕不是街邊的大餛飩可以比擬的。街妮媽媽吃了之後覺得甚是奇妙,於是深受啟發,並且根據自己的烹飪經驗最終設計出了這道可以鮮掉眉毛的『薺菜百葉包』。
  • 這家中華小學旁的上海風味小店,一盤薺菜餛飩飄香整條街
    這家有著古色古香招牌的餛飩店,是一對姐妹開的,老闆娘的媽媽是地道的上海人,便跟著學了一門餛飩手藝。小店裡的餛飩偏上海風味,在去年4月份開業,在靠近中華小學的位置,雖是新開不久,但也是收穫了一波擁躉。樂樂姐這次就是特意為一盤老上海餛飩圈裡相當出名的薺菜餛飩而來,店員也熱情推薦了一份蝦仁鮮肉餛飩。店裡除了餛飩味,也還有涼拌菜和八寶飯,吃餛飩時也不妨搭配一些其它美味。
  • 吉祥餛飩的這幾款產品,堪稱冬日的驚豔美味!
    幸好還有湯麵、水餃、湯圓和餛飩這些暖融融的美食,邊吃邊喝湯,吃到最後也是暖暖的。 有一種冬日裡的溫暖叫「吉祥餛飩」,忙了一整天,筋疲力盡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街頭巷尾的「吉祥餛飩」,瞬間整個人滿血復活。「吃餛飩,到吉祥」開啟了對冬日的暖胃之旅,吃了那麼多次「吉祥餛飩」,哪一種餡料更得你心呢?
  • 揚州也有耳光餛飩了?憑藉一碗網紅麻醬餛飩,徵服了整個上海灘的它,就開在...
    最能體現一座城市靈魂的往往不是摩天大樓也不是商業區的快節奏生活而是街邊角落的那一家小店裡那一碗沉澱了許多年的味道這是一碗好吃到被打耳光也捨不得放手的餛飩! 現在只需29.9元 招牌薺菜鮮肉餛飩  18元招牌福袋煎餛飩    26元德式香腸             5元酸梅汁
  • 新雅出品的薺菜肉餡,包水餃、餛飩、包子,都是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上海人都知道的新雅,他家人氣超高的半成品就是鮮肉薺菜餡!現在在淘最商城上架啦!無需排隊,送貨上門!老食客都知道南京路上的新雅粵菜館,"新雅滑蝦仁" "蠔油牛肉"等半成品都特別受老食客歡迎。很多人都衝著新雅這老牌子來的,味道好、吃著放心!阿拉上海寧最愛的餡子就是鮮肉薺菜,餛飩、百葉包、油麵筋……都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味道~淘最商城上架的這款新雅鮮肉薺菜餡真的太省心啦!大大減少了在廚房的時間。只需要自己動手包一下,2袋僅售79.9元,每盒1斤。
  • 家常薺菜鮮肉大餛飩的做法
    哈嘍朋友們新的一天好啊,今天要給大家分享這道美食是薺菜鮮肉大餛飩,小編想大家都有過這道美味的美食吧,都知道它這麼好吃今天我們的薺菜鮮肉大餛飩其實非常好做的不會做不用擔心哈,那麼下面我們就快來先準備好食材食材哦有豬肉適量
  • 一碗鮮美的餛飩不能少了它,湯鮮味美,元寶造型就是小時候的味道
    而餛飩也是我家經常會做到的,一是做法簡單,包好後凍在冰箱裡,隨吃隨煮很是方便。二是我祖籍是江南,父親那輩來到北京後,依舊保留了一些江南的飲食習慣。而我隨生長在北京,但這種習慣也延續了下來。雖然我自身口味比較雜,南北方,清淡還是重口都能接受,但骨子裡還是更偏愛江南相對清淡鮮香的口感味道。所以,對於餛飩,濃香的骨湯是必須的,湯香餛飩鮮美,濃濃的江南風味。
  • 尋味街巷 | 有什麼是一碗餛飩不能治癒的
    胖阿姐很是用心地撒上了蝦米、蔥花,以及切成絲的雞蛋皮,這些錦上添花的配料不僅增加了香味也豐富了口感,讓這樣一碗小餛飩變得尤為誘人。迫不及待舀起一顆,氤氳的熱氣裹挾著香氣撲鼻而來,當小餛飩自然滑入口中,餛飩皮在經過上下顎的摩擦後化開,瞬時間,肉香、蔥香、湯汁兒的鮮美味道在口中一併散開,滿足感油然而生。
  • 上海火了23年的餛飩老店,1元1個的小餛飩不夠吃,老食客絡繹不絕
    餛飩是一種傳統麵食,在全國各地都深受歡迎,無論什麼季節都流行吃餛飩,尤其是冬天的早上,來一碗熱騰騰的餛飩,暖胃暖心,讓人驅除寒意帶來活力,說起餛飩,全國都有好吃的餛飩,而上海的餛飩名氣也很大,什麼上海大餛飩小餛飩都遠近聞名,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家上海虹口區火了23年的餛飩老店,老食客絡繹不絕。
  • 春天的薺菜大餛飩,是我絕對不會錯過的美味,它是菜肉大餛飩中的極品
    小小的一隻瓷碗裡,飄蕩著薄如蟬翼的餛飩皮,仿佛是餛飩美麗的幽靈。美則美矣,可像我這樣的胃口,肯定無法徹底地滿足。對我而言,小餛飩那是上海冬天的夜宵,熱熱地喝一碗就睡,沒啥負擔。正餐時,吃小餛飩,就跟喝了一杯熱茶一樣,作不得數,解不了饞,填不滿牙縫。我更熱愛豐滿的菜肉大餛飩。那飽滿欲出的餛飩芯子,才能讓你感受到生活在這城市的豐潤與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