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莓變大引擎:中朝邊境小城東港的致富「密碼」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國減貧故事)小草莓變大引擎:中朝邊境小城東港的致富「密碼」

  中新社丹東8月4日電 題:小草莓變大引擎:中朝邊境小城東港的致富「密碼」

  作者 戴夢嵐 李晛 宮旭

  「種草莓掙錢『有癮』,我已經停不下來啦!」說這話的是中朝邊境小城、「中國草莓第一縣」遼寧丹東市東港市馬家崗村的草莓種植戶蔡友貴。

  蔡友貴笑著向中新社記者介紹,現在種草莓,加上自己開辦的草莓包裝車間,一年純收入200萬元(人民幣,下同),「俺們村裡現在形成了一種攀比的氛圍,攀比什麼?比財富,比勤勞。」

  地處中朝邊境鴨綠江出海口的東港市,南臨黃海,溼潤的洋流和南下的冷空氣在這裡交匯,造就了適宜草莓生長的獨特氣候。上世紀90年代,東港草莓產業還處於小規模、家庭式的生產經營狀態,基本依靠一家一戶的地攤銷售。全市年草莓栽培面積僅2萬多畝,總產量5萬多噸,總產值不過3億元左右。

  近年來,當地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和科學種植,把草莓產業打造成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和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2019年,東港市草莓生產面積達到14.8萬畝,總產量達23萬噸,產值高達46億元,年出口創匯3500萬美元左右。在當年召開的第二屆國際草莓品牌大會上,經專家評選,「東港草莓」品牌價值達到77.5億元,在中國各草莓產區中位列第一,東港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草莓第一縣」。

  當地官員向記者介紹,約60萬人口的東港市,現在有近10萬戶農民、2000多名經紀人和上百家企業從事草莓生產、加工和商貿,「小草莓」已成為帶動東港民眾就業增收的「大引擎」。

  「政府的草莓專家對我們非常好,我們種植技術上有問題,半夜都可以打電話向他們請教。」蔡友貴告訴記者,草莓種的好,和專家的指導分不開。遼寧草莓研究院副院長刁玉峰說,這得益於東港市近年來在草莓種植科研上的重視。

  2013年,東港成立集草莓科學研究、技術推廣、種苗生產及草莓保鮮包裝技術研發為一體的遼寧草莓科技研究院。為培育種苗,東港建立了三級育苗體系,年生產優質脫毒原種苗可達10萬株,經過擴繁可以滿足上萬畝設施生產用苗。同時,按照國際標準建設佔地近10畝的草莓種質資源圃,收集國內外近170個草莓品種資源,為品種選育、技術研發等提供基礎支撐。

  為了攻克草莓種植技術難關,東港注重引進「外腦」。當地成立了草莓院士專家工作站,定期有7位國內外院士專家前來指導草莓科研。2018年,工作站還牽頭整合國內18家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及骨幹企業,成立遼寧草莓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加強技術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

  現在許多東港農民也成了種植草莓的行家裡手,是小有名氣的「土專家」,「上個月我們的『土專家』還受邀去山西長治做草莓生產技術指導。」刁玉峰說。

  科技種植帶來的是草莓價格的攀升。

  站在東港單體規模最大的草莓農場——玖玖農場裡,農場總經理徐崗說,通過採用冷凍苗技術,東港草莓成熟時間和上市時間大大提前;草莓大棚通過智能化設備提供草莓生長需要的晝夜溫差大等條件,使草莓品質、口感大大提高。「2013年建農場時,東港草莓最高9元一斤,去年我們農場的草莓一斤最高賣到了120元。」

  「小草莓」給當地農民帶來的還有觀念的轉變。

  笑稱「大轎抬我也不願去城裡」的蔡友貴跟記者討論起了草莓全國市場一體化,「以前種水稻的時候覺得海南島離我們可遠了,現在看來也不過6個小時的飛機。」56歲的吳家村村民李盛飛此前一直靠打零工謀生,「打零工沒有安全感,頭天沒找到活,晚上睡覺都不踏實。」她說,3年前有了自己的草莓大棚,日子有奔頭,睡覺就踏實了。現在家裡靠種草莓一年能掙四五十萬元,還僱了10個工人,帶著他們一起奔小康。(完)

相關焦點

  • 小草莓做成大產業!2019年,遼寧東港草莓總產量達23萬噸,產值高達46...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擁有百年草莓種植歷史的遼寧丹東東港市,近年來通過鼓勵規模經營、加強科技支撐等多種方式,將小草莓發展成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和縣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眼下正是草莓上市的高峰期,東港市椅圈村的劉仁華每天都能收入六千多元。
  • 全國人民都愛吃的大草莓,竟然來自這座邊境小城?
    冬季大草莓來啦! 空氣中都是香甜的味道 這個季節丹東東港大棚裡的草莓個大、飽滿、汁足、紅得發亮,丹東人的朋友圈10條有5條是賣草莓的。 一個個紅彤彤的大草莓,嫩滑果肉、香濃甜汁充盈口齒,簡直太滿足!
  • 中朝邊境旅遊升溫 多條線路受青睞
    新華社記者許暢攝新華社長春6月20日電(記者邵美琦、張建)從吉林省會長春乘坐高鐵,只需3個小時,就可以到達中朝俄交界處的琿春市。這座縣級小城近年來大力發展邊境旅遊,口岸遊、跨江遊、一日遊等多條旅遊線路日益受到青睞。琿春作為東北亞開發開放的重點城市,融匯了三國風情,沿街店鋪的招牌都用中、朝、俄三種文字書寫。
  • 這個邊陲小城房價一夜暴漲6k,與朝鮮一江之隔,趁大火前趕快去!
    話說月初有個邊境小城一夜爆紅,刷爆了朋友圈。因為短短48小時內,這裡的房價便驚人地暴漲了57%!平時均價兩三千,如今暴漲六千,甚至上萬一方!希望與嘆息,令人百感交集它便是與朝鮮一江之隔的邊境城市:丹東。
  • 【喜迎十九大·興邊富民行動】 滿藥香、草莓紅 丹東「興邊富民...
    這十幾年來,丹東市統籌規劃、科學實施、深入推進這項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共享受國家興邊富民行動政策資金4.05億元,吸引其他各類資金30多億,實施邊民致富項目1228個,受益群眾達300萬人次。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共享受興邊富民行動政策資金近2.7億元,讓邊境地區的各族人民切身感受到了「興邊富民行動」帶來的福祉。
  • 四日探訪中朝邊境:核試驗?大家習以為常了
    24日至27日,《環球時報》記者深入中朝邊境,從鴨綠江到圖們江,記者實地觀察發現,儘管半島戰雲密布,中朝邊境卻相對平靜,呈現出一種「外緊內松」的反差。   「說實話,我們當地人真沒覺出多緊張」   從地圖上看,中朝邊界線從丹東鴨綠江口向東蜿蜒600餘公裡,過了長白縣陡然折向北方。
  • 沿圖們江看中朝邊境:合作帶來出海口
    「兩江一線」,這是吉林、遼寧兩省公安邊防警官對中朝邊界的簡要概括。兩江,指的是同發源於長白山天池的圖們江和鴨綠江,它們是中朝兩國的界河,連同長白山上統共只有幾十公裡的陸地接壤帶,構成了約1400公裡長的中朝邊界線。本報「讓邊疆不再遙遠」的中國邊境採訪活動,就從這條邊界拉開帷幕。
  • 中朝邊境旅遊淡季 商販生意冷清
    中朝邊境旅遊淡季5/7) "← →"翻頁 4月9日,在中朝邊境圖們市的圖們江邊
  • 擁有地理標誌的優質海產,來自東北邊境小城的東港梭子蟹
    只要提到螃蟹,就無法迴避這樣一個地名:東港——中國最大梭子蟹養殖基地東港市,位於遼寧省的東南部,南臨黃海,東依鴨綠江,隔江隔海與朝鮮半島相望,這裡是東北亞、環渤海和環黃海三個經濟圈的交匯點,擁有沿海、沿江、沿邊地理優勢,是連接中、朝、韓、俄、日五國的交通樞紐、歐亞大通道的重要節點,是我國東北地區重要的海陸門戶
  • 為了見證中朝友誼而修補的橋!
    丹東是中國海岸線最北端的一座城市,甲午海戰就發生在大東港附近黃海海面;丹東是全國最大的邊境城市,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丹東有滿目的青山,不必說有「遼東第一名山」之譽的鳳城鳳凰山,蘊含深厚文化底蘊的東港大孤山,單是寬甸滿族自治縣境內就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近20座;丹東有滿目的綠水,舉世聞名的鴨綠江緊貼市區穿過。
  • 順豐東港草莓「頭等艙」啟航,全程溫控呵護草莓鮮美出行
    11月26日,順豐在遼寧丹東東港舉辦「草莓寄遞 順豐領鮮」2019年順豐草莓寄遞行業解決方案+推介會,會上發布的《草莓寄遞行業解決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從產地採包、物流配送、產銷對接等方面對東港草莓寄遞進行革新升級。
  • 中朝邊境景區外國遊客好奇拍照
    中朝邊境景區外國遊客好奇拍照7/7) "← →"翻頁 4月9日,兩位義大利遊客在地處中朝邊境的遼寧丹東鴨綠江斷橋景區好奇拍照
  • 探秘中朝邊境,看鴨綠江兩岸:遼寧吉林6天自駕遊,這樣玩就對了
    帶著對中朝邊境的無限憧憬,我們從遼寧到吉林走了一趟為期6天的自駕遊路線,行程是從北京出發,經過遼寧盤錦到丹東,借道桓仁去集安,經臨江市直抵撫松縣的萬達長白山國際度假區。北京-丹東-長白山6天自駕遊行程方案當然,寬甸青山溝的滿家寨,桓仁的山洞冰酒窖,三道河朝鮮村的歌舞,鴨綠江胖頭魚的肥美滋味都讓人印象深刻,但這些都比不了臨江市大慄子鎮對面的那個小城
  • 中朝邊境「國門第一站」多舉措應戰暑運
    原標題:中朝邊境「國門第一站」多舉措應戰暑運  記者17日在瀋陽鐵路局丹東站採訪獲悉,今年暑運,被譽為中朝邊境的「國門第一站」的丹東火車站採取多項措施,為中外旅客出行創造便利條件。  作為中朝邊境口岸站的丹東站,擔負著中國商品出口朝鮮和旅客運輸的重要任務。
  • 自駕中朝邊境,圖們江畔說圖們,圖們口岸看朝鮮
    從巍巍長白山流淌出了三條大河,除了發源於長白山天池的松花江滾滾流淌2000公裡,蜿蜒於廣袤的東北黑土地成為中國第七大河之外,還孕育了兩條中朝界江。我們自駕中朝邊境也不是一蹴而就,前幾年的金秋十月先沿著鴨綠江遊走了長白山至丹東一段邊境線,2017年的盛夏時節我們再一次來到長白山,自駕行走了中朝邊境圖們江段。
  • 實拍中朝邊境上的小城丹東,與新義州僅隔幾百米,景象卻相差數倍
    丹東這座中朝邊境的城,一直投射著人們對半島局勢的期待。十多年來,每每「朝鮮開放」出現苗頭或轉機,丹東便能吸引新一輪的矚目。走進丹東新區,這裡已經漸現規模,鱗次櫛比的大樓,寬闊的雙向6車道柏油馬路,隨處可見的塔式起重機顯示新區的建設步伐仍然繼續。政府希望將這裡打造為中朝邊境國際金融中心,丹東市未來的城市行政中心。圖為位於丹東新區的國門灣互市貿易區。
  • 中朝邊境旅遊開闢「兩日遊」新線路
    中朝邊境旅遊開闢「兩日遊」新線路   中新社丹東1月10日電 (司曉帥)記者10日從遼寧省丹東市旅遊部門獲悉
  • 直擊中朝邊貿困境
    在與朝鮮僅一江之隔的東北邊境小城丹東,中國的商人對河對岸那片土地充滿了複雜的感情。一方面,尚待開發的邊貿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另一方面,不規則的市場和非對稱的貿易也讓中國的邊貿商人面臨風險。中朝貿易額快速上升據海關總署統計, 2008年中朝貿易額27.93億美元,同比增長41.3%。
  • 【聚焦】中朝邊境十大旅遊打卡地,你PICK誰?
    2019年9月,經過職能部門推薦、網絡評選、實地調研和專家論證,綜合考慮公眾形象、品牌影響力、地域和民族特色等因素,我市評選出「中朝邊境十大旅遊打卡地經過多次徵集和修改,以「丹東三美」邊境文化品牌為主題
  • 最值得去的邊境小城,國界線上的旅行,你去過幾個?
    這裡的草原風光、蒙古族風情、邊境異國情調以及面積列全國第五的淡水湖呼倫池,每一個都吸引著你的到來。撫遠的烏蘇鎮是中國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也是世界小鎮之最。6、中朝俄交通要衝——圖們圖們中朝邊境一座小城市,雖小也是人傑地靈的好地方,圖們人淳樸善良小城充滿了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