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很狂的一首詩,描寫「赤壁」之壯闊,中間14字豪邁無人能及!

2020-12-16 沉醉古詩文

赤壁是一個傳奇性的地點,也是讓許多文人武將心生嚮往的地方。20萬水軍浩浩蕩蕩,毀於諸葛亮借來的一場東風。這當然是小說中描寫的場景,真實發生的故事,想來是更加震人心魄的,那將是二十幾萬戰士的血肉相搏,戰爭的結果也不是由仙術借來的東風決定的,而是周郎英武,黃蓋謀略,是英雄逐鹿,成王敗寇。

蘇軾很喜歡這個地方,在這裡寫下了無數流傳千古的名篇,如課本上的《赤壁賦》,又分為前後兩篇文章,「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此地的戰略重要性和曾經在此發生過的傳奇故事。真實的生活不會因為被寫成了小說而流傳千古,而是因為其自身足夠精彩,足夠厚重,承載著深重的歷史和精神。

蘇軾的詞更加著名,「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時至如今,在敲下這些字的時候,我的心中仍舊有著熱流湧過,嚮往著那豪傑輩出,英雄相惜並逐天下的戰火紛飛。歷史中經歷千年之久還能夠如此打動人心的力量,無非如此了。

這樣一個地方,有一個人是絕對不會錯過的,他的名字叫李白。

李白是自屈原以來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關於他的詩風,他自己的形容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針對的是創作的狀態和風格。而杜甫的詩中有一句評價李白詩歌整體意境,比之李白自己的評價更加客觀一些。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這兩位都是魏晉南北朝的人物,以詩文著名,杜甫用這兩人形容李白,可謂準確至極。李白的詩飄逸浪漫,細分的話又有兩種風格,一種豪邁,一種清新,正好與文中的兩位人物對應。

魏晉南北朝的人物裡,李白覺得自己最像誰呢?想必大家都知道,李白喜歡姓謝的一家,也希望自己能夠活得像謝家人一樣,然而希望終究是希望,李白最後也沒有做到「為君談笑靜胡沙」,反而是在國家危難的時候站錯了隊伍,捲入政治鬥爭中以至於流放夜郎。

在李白還年輕的時候,曾經壯遊四方,在開元十五年,也就是公元727年,李白遊歷到了雲夢,曾經的宰相許圉師因為欣賞他的才華,將自己的孫女許配給他,李白也在此地過了十年的安生日子,希望憑藉著老丈人的政治影響力,讓自己走上仕途,中途還給當時的荊州長史韓朝宗寫過《與韓荊州書》,其中出了不少名句,諸如「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之類,有興趣的可以去讀一下。

就在這十年之間,李白來到了當時的赤壁。寫下了這一首《赤壁歌送別》

赤壁歌送別唐代:李白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於此破曹公。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唐突留餘跡。一一書來報故人,我欲因之壯心魄。

這首詩很有特色,甚至可以剛剛讀完就斷定這是李白的作品。

因為是一首送別詩,後邊的兩句主題轉移到了送別上,關於赤壁的描寫,只需要重點關注前兩句。

兩個人中之龍在這裡決一雌雄,最後的結果是赤壁下的樓船掃地而空。

一場大火蔓延江面,照亮了整塊的天空、雲海和江水。想當年周郎就是在這裡打破曹操,立下了三分基礎,萬世功勳啊。

語言的豪雄自不必說,這其中帶出的一個關於赤壁之戰的爭議非常有趣,在這裡提一下。

杜牧也曾經寫過一首很著名的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兩首詩關於赤壁之戰周瑜能夠戰勝曹操的決定性因素是什麼有著不一樣的觀點。

李白的詩強調周瑜,是周郎在此大破曹軍,而杜牧卻將勝利的原因歸給上天賜下的一陣東風,最後的譬喻用的也是兩位傾國傾城的江南女子,兩人的史觀和世界觀高下立判。

李白畢竟是詩仙,他欣賞英雄,也識英雄,所以知道赤壁之戰是一場英雄的對決,無論勝負,總是周瑜、曹公之間的碰撞,是硬碰硬,是英雄對英雄,是男人的浪漫。

而杜牧不一樣,生在晚唐的富貴之家,一生的很多時間混跡青樓,這就導致無論他的內容多麼剛猛,終究還是會參雜進一縷繞指柔。這一首赤壁詩中很多人覺得最後那個譬喻好,剛柔結合。我卻覺得不好,在這樣的議論詩中,沒有必要追求中庸的陰陽結合,會弱化赤壁的英雄氣,也會弱化詩人的豪氣。

當然,這也是詩仙之所以為詩仙,而晚唐的杜牧只能歸於「小李杜」之中。

關於這兩首詩大家有什麼觀點嗎,歡迎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古今無人能比
    「詩仙」李白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也是浪漫主義詩歌的集大成者。李白的詩飄逸瀟灑,變幻莫測,猶如隨性而為,恣意汪洋,奔放不羈。就連齊名的「詩聖」杜甫都多次稱讚李白:「白也詩無敵」、「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 李白描寫女人容貌的一首詩,短短14個字,至今無人超越
    李白這位詩人很有意思,他的作品不會局限於一種風格,無論是描寫風景、諷刺他人,還是欣賞女子容貌,都能用簡短的詩句來表達,而且一出手就能成為經典,我們國家的小孩上語文課必背詩詞中,第一首就是《靜夜思》,這首古詩的傳承度可是很高的,足以見得李白的文筆有多了得。
  • 李白最狂傲不羈的一首詩,最後兩句無人能及!
    僅從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李白狂是有他狂的資本。那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李白的詩到底有多狂傲不羈?《南陵別兒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 李白意境最闊遠的一首詩,寫盡了雄渾壯觀 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望天門山》是開元十三年李白乘舟行至天門山時有感而作,這首詩李白僅用短短二十八個字,便將天門山的那種意境優美、雄渾壯闊的景象描繪得淋漓盡致,使人恍若置身其中,感嘆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望天門山》這首詩也因其闊遠的意境,雄渾壯觀的景致,故而廣為後世流傳,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 歷史上最狂的一首詩「它」出自李白,霸氣無人超越!
    說起李白我們都從不陌生,從小都學習他的詩句。你最喜歡他的哪句詩詞呢?或者你覺得他的哪首詩寫的最好呢?然後要說起李白詩中最狂的一首詩,就是這首南陵別兒童入京,霸氣無人超越。在這首詩中,我們都知道李白是一個擁有遠大抱負的詩人,和他就空有一身抱負,卻無從施展。在李白四十二歲的時候,他就受到唐宣宗召他入京的詔書之後,他滿心歡喜地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告別,心裡想著終於可以進朝廷來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在此,當時為了這件李白形容的喜悅就坐下了這一首詩。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嘲笑了當時的婦女,最後兩句更是狂得無人能及
    李白是盛唐最具有氣質的一位詩人,同時個性鮮明,他的很多詩都很張狂,其中最經典的要數這首《南陵別兒童入京》,這也是他在剛剛出門時的一首作品,也就是說是他年輕時的一首詩。從這麼一首詩中,我們最是能夠感受到他獨特的個性,還有骨子裡的張狂,這也正是李白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將「李白」二字寫入詩中,世人至今都無法超越
    李白的詩 李白一生可以說是活得逍遙自在、恣意瀟灑,所以他留下的詩歌多達上千首,相信在中國,不管是誰,都能隨便背兩句他的大作。
  • 李白最酷的一首詩,開篇就霸氣外漏,氣勢上無人能及!
    李白,作為大唐一代詩仙,他的詩素來以豪邁、浪漫著稱,其詩風雄奇俊美,飄逸靈動,猶如天外飛仙,使人讀後沉醉其中,流連忘返。李白,一生都在追逐著心中的夢想:成為宰相或者帝王之師。可是人生哪有那麼多如意的事情,在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那一刻,他的夢想就像長安城的城門關閉的聲音一樣,也發出了沉悶的聲響。
  • 比「桃花潭水深千尺」更明麗壯闊,李白這首送別詩真是青春豪邁
    這首詩是李白青壯年時期漫遊長江中下遊時的作品,是作者即將離開金陵東遊揚州時留贈友人的一首話別詩,篇幅雖短,卻情意深長。詩人正值青春華茂,他留別的不是一兩個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朋友。這種惜別之情在他寫來,飽滿酣暢,悠揚跌宕,唱嘆而不哀傷,富於青春豪邁、風流瀟灑的情懷。
  • 李白描寫美人的一首詩,無一「美」字卻美到窒息,僅28字流傳千古
    說到唐代最負盛名的詩人,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李白和杜甫,杜甫生前還曾用「白也詞無敵,飄然思不群」這句話來形容李白,他的意思是說,李白的詩歌無人能敵,他的作品中有一股與生俱來的氣勢。詩的後兩句,李白的思想逐漸的飄渺起來,「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如果不是在群玉山頭見到的飄飄仙子,也應該是月下瑤臺中的驚豔仙女吧。讓人驚奇的是,李白的整首詩用詞如此誇張,但是讀起來卻並不讓人覺得雍容華貴,反而給人一種素淡的感覺。
  • 李白最有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其中一句千年無人超越
    如果說唐詩是歷史長河中的寶塔,那李白一定是那塔尖上閃閃發亮的明珠。說起他,不少人能想到的詞都是灑脫,飄逸,豪爽,驕傲。他灑脫飄逸,是因為他把人生的得志和失意都過成了一首詩;他豪爽是因為他將功名利祿看成身外物,只在意心中那方詩境;他驕傲,是因為他有胸有點墨,就自然有了驕傲的資本。
  • 李白寫了一首田園詩,最後10個字暴露真性情,與陶淵明風格不同
    說到田園詩,我們不假思索地會想到陶淵明,作為田園詩的開山鼻祖,他的詩風對後世影響深遠。唐朝詩仙李白就曾寫下過一首《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這首詩承襲了陶淵明的恬淡爽直的田園詩風。我十分高興今晚有了安身之所,山人還拿出美酒來與我一同暢飲。放聲高歌松風的曲調,歌曲唱盡後,都已經星稀月落了。我們喝得飄然欲醉,心情十分暢快,在這種喜悅中完全忘記了憂愁。第一句「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交代了時間,正是傍晚時分,詩人遊覽了終南山,傍晚下山,此時天空升起一輪明月,月亮照著詩人回去的路。一個「隨」字,將月亮描寫得含情脈脈,情意綿綿。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從自己想到屈原,勢不可擋,一氣呵成
    李白的最狂的詩當屬這首《江上吟》:江上吟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美酒樽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這首詩是李白以江上的遨遊為題,表現了詩人對庸俗、侷促的現實的蔑視,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前四句描述了江上遊覽的風景,「在木蘭為槳沙棠為舟的船上,簫管之樂在船的兩頭吹奏著。船中載著千斛美酒和美豔的歌妓,任憑它在江中隨波逐流。」李白運用誇張的手法對江上景色進行了渲染,讓人仿佛看到了超越現實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 李白最霸氣的一首詩歌,上下五千年無人能比,讀起來令人熱血沸騰
    李白最霸氣的一首詩歌,上下五千年無人能比,讀起來令人熱血沸騰自古以來,詩人可以說是不管在哪個朝代都有非常多,有才能的詩人更是數不勝數,但是,能夠被大家所熟知卻為數不多。在我國的詩歌歷史上,無論什麼樣的風格的詩歌都應有盡有。
  • 李白的一首相思詩,大膽又直白,寫盡相思之苦!
    從「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到「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再到「山花如繡頰,江火似流螢」,李白的所有詩句都帶著飄飄仙氣,連詩中的山山水水都沾染了太白的仙氣,真是風骨神仙籍裡人,詩狂酒聖且平生。李白把自己一生所思所想都以詩的形式告訴世人,他真正做到了留得千秋萬古名。
  • 李白最「牛」的一首詩,將自己名字寫入詩中,後人至今沒超越!
    李白最「牛」的一首詩,將自己名字寫入詩中,後人至今沒超越!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中國的文史更是他國無法比擬的,在這上千年的文史當中,最具文化色彩的當屬於詩詞文化。古往今來,我國誕生了很多詩人,但是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當屬詩仙李白,作為我國最偉大的一位詩人,他的詩清新脫俗,豪邁奔放,今天和大家介紹的就是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將自己的名字寫入詩中,後人至今無法超越,接下來和我了解一下吧。
  • 李白很豪邁的一首詩,開篇20字就氣勢橫絕,後人傳唱1000年
    李白的明月,李白的美酒,李白的劍氣,這些都攪混在一起,融入、貫穿到了李白的詩歌當中,無論他寫什麼,總是帶有一種傲然浪漫的氣息,所以李白的詩基本不會和其他人混淆,他的氣息,實在太好辨認。即使是邊塞詩,戰爭詩,在李白的筆下,也獨有一種出奇的色彩。他可以很雄壯豪邁,寫邊塞風景,戰爭全貌,也可以很細膩,寫徵夫思歸,怨婦思夫。
  • 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意境優美,最後7字為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王昌齡 ,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他的邊塞詩氣勢渾宏,格調高昂,後人稱其為「七絕聖手」。他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等著名詩人相交甚厚。出身貧寒的王昌齡在30歲之前一直是以農耕維持著自己的生活,直至30歲時才進士及第,後經過多次的浮浮沉沉,最終被貶的地點是龍標,任龍標尉(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可謂是家喻戶曉),最終在安史之亂中被刺史閭丘曉所殺。
  • 史上最狂的14句古詩,李白一人就佔了5句!
    如果把作者隱去,看見這首詩,不少人都會覺得這是李白寫的——「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朱敦儒只用了短短幾十個字,卻把無意功名,不肯趨炎附勢的灑脫表現的淋漓盡致,也難怪會有這種錯覺。不得不說,黃巢真的非常喜歡菊花了,他為數不多的詩詞中,以這兩首寫菊花的詩最為出名。武將的狂一般來說都比較直白,一句「他年我若為青帝」,野心躍然紙上。
  • 李白的一首小詩,短短40個字,卻美到令人念念不忘
    李白是盛唐傑出的詩人,他的詩作風格豪邁,清新飄逸,自比大鵬鳥,世人更尊稱其為詩仙。太白詩才名列大唐第一,劍術也是第二,可謂文武全才,堪為大用。不過唐玄宗卻並不信任這位曠世奇才,只是把他當成填詞的工具和娛樂的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