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霸氣的一首詩歌,上下五千年無人能比,讀起來令人熱血沸騰
自古以來,詩人可以說是不管在哪個朝代都有非常多,有才能的詩人更是數不勝數,但是,能夠被大家所熟知卻為數不多。在我國的詩歌歷史上,無論什麼樣的風格的詩歌都應有盡有。但是,能夠流傳至今仍然被譽為經典的詩歌卻是不多。李白能夠被大家所熟知,他的詩歌廣為流傳,至今他的詩歌仍有很高的文學價值。今天,就來說說這少數詩人中的佼佼者。
李白,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對他有一定的了解,畢竟我國語文課本總經常有他的詩詞鑑賞學習。他是是唐代具有浪漫主義風格的詩人,他的詩中有一種豪邁奔放,但是有又一種清新飄逸的感覺。李白的詩詞中體現出來他非常豐富的想像力,讀他的詩詞使你有一種身處奇妙意境中的感覺,語言的運用上更是非常是人驚奇,具有很高的造詣。這種風格也許和他生活在盛唐時期有關,這個時期的唐朝國力強盛,民風開放,所以才會有李白這種性格豪爽的詩人吧。
在古代,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僅依靠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還與這個國家的軍事實力有關,這就是國家主權的爭奪了。但是,這種發展,意味著戰爭的開始,在古代,沙場點兵,開疆擴土,在一望無際的邊塞肆意的揮灑汗水。且在邊塞守衛國家,守衛百姓的將士們,生活上都非常艱苦。不僅要忍受著邊塞風沙的摧殘,還要忍受思鄉的痛苦,也許這也是為什麼邊塞詩盛行的原因。
很多描寫邊塞生活的詩歌中,唐朝李白的邊塞詩尤為突出,尤其是《從軍行·其二》,寫的就是一位守衛國家疆土的將軍。這首詩的大概意思是,一位有著多次戰鬥經驗的將軍,在他過去的戎馬生涯中,一直陪伴他的鐵甲碎掉了,但是,此時的將軍在面臨一場非常危急的戰爭,這場戰爭就發生在塞外,城南被敵軍包圍,將士們唯一的退路就被堵住了,在這十分危急的時刻,詩中的這位將軍決定突圍,他的突圍目標就是敵軍的一位悍將呼延將軍,他將其斬殺,趁著敵軍不知所措的時候,帶領大家突破圍困。
這首詩向我們展現了一位非常厲害,勇猛的將軍在一場雙方軍事實力差距很大的情況下。仿佛有強大的力量,壓倒了人數眾多的敵軍,為大家爭取了突圍的機會,讓人們在讀到這首詩的時候,仿佛就看見了這樣的一次戰爭,這樣的一位將軍,從中感受到萬千的豪爽氣勢,有一種豪邁的氣勢,所以說,這是李白最霸氣的一首詩,使人們讀起來熱血沸騰,不禁有一種豪邁的英雄氣概。由此可見,詩詞的力量非常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