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居樂董事會主席陳卓林
2017年年底,雅居樂(03383.HK)迎來高光時刻,55歲的陳卓林高調出席公司25周年品牌發布會,時隔十幾年後,他甚至再次接受了媒體專訪。
這家從廣東中山走出來的房企,似乎有了重新回歸「華南五虎」的野心跡象,接近900億元的銷售額,多元化業務初具規模。
陳卓林的心情是喜悅的。
他十多年前在海南發掘的「金蛋」——清水灣,當年貢獻銷售額達到歷史最高170億元。
這個距離三亞60公裡的超級大盤,幾乎以一己之力開創了中國旅遊度假地產模式。
超低土地成本,超長開發周期,踩準市場和政策節奏,迎來一路上漲的房價。
沒有人能夠拒絕這種高利潤誘惑。
陳卓林像當年坐著直升機發現清水灣一樣,看遍中國大地,他希望能發現下一個清水灣。雲南的騰衝、瑞麗、西雙版納被選中,成為模式複製實驗地。
一路跌跌撞撞,雲南的開發經歷政商關係波折,但最後看起來也算成功,雅居樂成為旅遊度假地產模式的代言人。
站在2017年的時點,陳卓林的心情也是複雜的。
之前十多年裡,尤其是2014年至2017年,雅居樂在超長開發周期的旅遊度假地產裡打拼,雖然收穫了高利潤,但在銷售規模和全國布局上,雅居樂早已被恆大、碧桂園、富力、合生甩在身後。
陳卓林想出了兩個辦法來追趕。第一是多元化,環保、代建、園林、物業等業務全面開花,希望能夠獨立發展;第二便是加大拿地力度,再次複製文旅大盤模式,向北方去。
當時,雅居樂宣布籤約鄭州鞏義項目,這是其所聲稱的拿地新模式——集旅遊、休閒生活、文化創業的產業小鎮。
很明顯,在鄭州下轄縣級市裡,這只不過是披著產業外衣的房地產開發。
除了所謂的產業小鎮,雅居樂還在鄭州招拍掛市場拿下3宗土地,涉足舊城改造。踩在地價、房價最高點拿地,成為了雅居樂的鄭州噩夢。
接下來的兩年,陳卓林公開出席了兩個項目籤約活動。
一個是位於鄭州中牟縣的雁鳴湖國際會議會展小鎮,這個項目號稱籤約即開工,總投資超過100億元,陳卓林陪著省市領導親自出席;
另一個位於廣西北海,雅居樂「接盤」中信國安的「北海第一城」項目,一個貨值超200億元的千畝旅遊大盤。
這兩個項目在樓市調控、「三道紅線」背景之下,呈現不同的命運結局。
前陣子一位熱心市民問鄭州領導:雁鳴湖項目沒進展,雅居樂是不是毀約了?
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管委會給出了肯定答覆:
因雅居樂地產置業有限公司自身原因不能履行約定,雁鳴湖項目合作已終止。
放在十年前,陳卓林踟躕滿志,雁鳴湖項目未必不能成行。但如今,對於錯失過一次的雅居樂而言,陳卓林顯然不敢再冒險。
拿錯地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
這句話放在鄭州,雅居樂絕對會同意的。過去的兩三年裡,鄭州房價從頂點下行,雅居樂鄭州項目賣得越多虧得越多,同時深陷維權風波之中。
在海南全域限購背景下,雅居樂也不會不同意。
過去兩年,雅居樂銷售額增速分別為14.45%、14.90%,相比2017年69.84%的增幅大幅下降。海南項目滯銷,促使雅居樂高毛利回歸正常化。
海南再也不是雅居樂的「金蛋」。
「三道紅線」高壓下,雅居樂將從中信國安接下的「北海第一城」40%的權益,轉讓給了平安不動產,再次上演當年大摩入股清水灣的戲碼。
為衝擊規模,最近三年,雅居樂每年新增1000平方米左右的土地儲備,導致負債規模逐年增加。
截至今年6月底,雅居樂的總有息負債總額為989.39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為403.03億元,佔比將近43%。相對應的,雅居樂的無限制性現金383.62億元,不足以覆蓋短期借款。
在周轉速度與高利潤之間,陳卓林已經開始作出取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