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原創作者阿飛為你講女人對巧克力的一些個人見解,很高興能與大家分享。
那些關於食物和愛情的神話,出境妹願意相信一輩子。
可還曾記得,四處觸手可及外國進口巧克力,身披華麗的衣裳,可別提多高級了,在普羅大眾被某芙洗腦二十年以後,看看真正的世界頂級巧克力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跟著美食,遊世界吧!
巧克力在美洲古文明中被譽為「天神的美食」,在歐洲一度比人命的價值還高,是只有貴族能獨享的美味;到了現代,巧克力的美味已然普及,甚至情人之間最常相互饋贈的禮品非巧克力莫屬。
我們現在來盤點一下全球四大頂級巧克力吧!
1.Teuscher——瑞士蘇黎世
新鮮、全手工製造、不惜工本、不摻雜化學固定劑及防腐劑,每一塊巧克力的味道和形狀都各有特色,而且裝潢精美。Teuscher的巧克力傳統開始於60多年前瑞士阿爾卑斯山的一個小村莊。Dolf Teuscher在世界各地搜羅最好的可可豆、杏仁蛋白、水果、堅果和其它製作甜品的原料。經過很多年的試驗,他熟練地將這些原料混進了他現在著名的配方裡。如今,位於蘇黎世的Teuscher製作坊用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原始配方製作出了100多種的巧克力,使用最優質和最昂貴的天然原料,不添加任何化學成分、附加劑和防腐劑。
他們最有特色的是香檳杜芙巧克力,選用世界最奢華的「香檳之王」Dom Pérignon作為酒芯原料,再配上純度高達66%的黑可可,隨著味蕾溫度的包裹,濃鬱的巧克力漿破繭而出,香檳氣也隨之縈繞周圍,坐享幸福的感受真實而自然。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TEUSCHER熱巧克力,厚醇濃滑的口感深受好萊塢明星追捧。
2.DELAFEE
獨一無二的黃金狂喜
瑞士一直是巧克力的盛產國,幾個世紀以來, 世界各地一直將黃金用於食品創作,黃金擁有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審美感受和象徵意義,人們在無意中賦予了它神奇的生命力,當巧克力遇上黃金,這說來一定是食界的大事。
來自瑞士的DeLafee 製作用食用黃金裝飾的獨一無二的美食產品,將可可與金片混合,搭配椰子油、可可脂、奶粉、香草等食材,層層上等工序創造出的巧克力確實讓人心生嚮往。每一粒都融合了世界上兩種最美的味覺和感官享受,愛巧克力的食客值得一試。
3.Debauve&Gallais
幸運的皇室寵兒
兩百多年前,作為國王藥劑師的德?博夫發明了用巧克力包裹的膠囊,這一發明也無意中成就了DEBAUVE & GALLAIS的一款巧克力經典——瑪麗?安特瓦內特金幣巧克力,一共六種口味,其中最有名的是Chocolat de Santé,是99%的黑巧克力。
Debauve&Gallais採用天然成分,包括皮埃蒙特榛子、佩裡戈爾堅果、土耳其的葡萄乾、西班牙的杏仁和安地列斯群島的朗姆酒,巧克力不單單只是那麼簡單的一塊,用心做出的美味,也需用心感受,難怪一代英主拿破崙也如此追捧。
4.PUCCINI BOMBONI
藏在荷蘭的鮮味
新鮮的食材是製作出一道世界級美味的先決條件,Puccini Bomboni之所以被許多遊客稱讚為阿姆斯特丹最美味的巧克力,就是這裡的巧克力是在透明廚房裡每天現做,只用最新鮮的核果——杏仁、花生、夏威夷,最時令的水果——杏桃、蘋果、葡萄乾、萊姆、醃漬檸檬、李子。
每天新鮮出爐的巧克力有接近40種,不含糖及奶油,各種造型布滿眼前,讓人一進店面就不想離開這個瀰漫著各種鮮味的巧克力世界。
雖然巧克力很奢飾,但是它也有著不為人知的噁心一面。
大家應該都知道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是可可豆,但是可可豆的主要產區都是在工業十分落後的熱帶地區,很難做到無蟲害管理,所以在露天發酵和曬乾防黴的過程中,經常會有昆蟲和老鼠過來偷吃,不可免的會避免得會掉點老鼠毛和蟑螂腿,基於此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食品瑕疵幹預水準中規定了,送檢的巧克力中,每份樣品含有蟲類殘骸超過60塊或任何一份中超過90塊則不合格,每份樣品含有老鼠毛髮超過一根或任何一份中超過三根則不合格,其他國家雖然沒有詳細規定,但實際操作起來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太過分就行了,看完這些你還敢吃巧克力嗎?
都說巧克力是愛情的化身,算你猜對了。
先分析一下巧克力的成分,巧克力當中都會有一種叫做苯乙胺化學物質,苯乙胺的攝入可以提升體內多巴胺的分泌。
多巴胺是什麼!?多巴胺就是你們談戀愛的時候腦垂體自動分泌出來的,讓你產生戀愛的感覺的那個物質。他可以讓你感受力增強、心跳加速,多巴胺快速流經大腦,讓你們感覺很舒服。
談戀愛談的好開心好開心的時候,就是細胞外液中的多巴胺水平升高帶來的感覺。研究表明,吃巧克力時那種幸福快樂的感覺都來自苯乙胺的作用,當苯乙胺、多巴胺混合到一起,它們的作用有時候能超越負責邏輯思維的大腦的控制,從而使人陷入「瘋狂」的戀愛中。
如果你看見這條信息,希望不要影響你對巧克力的好感,畢竟巧克力還是好吃的,你也還是能嘗出來「愛情」的味道!
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阿飛為你講女人,感謝您的收藏與點讚,與您一起成長。
百家號獨家內容
聲明: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