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雅美風情 - 中國臺灣網

2020-12-23 中國臺灣網

  

  雅美人循著黑潮南來,從呂宋、巴丹到蘭嶼,從此留駐在此,生活緊緊扣著島上的四時旋轉。古老禁忌、神話裡,寓含著天人合一的生活觀,不論是起屋造船,或是迎送飛魚,雅美人的行為總透露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道理。

  蘭嶼是菲律賓火山島弧上的一座小島,數百年前,雅美(達悟)人的祖先順著黑潮由島弧南邊的巴丹群島遷徙而來,在蘭嶼落地生根,成了這座島嶼的主人。數百年來,他們順應島上獨特的生態環境,最終衍生出一套完備的文化,與小島發展出相互依存的密切關係。「雅美」這個稱呼,為日本人類學家島居龍藏所記錄,據說有「北方」的意思,用以區別巴丹群島上的同胞;近來部分蘭嶼人有正名為「達悟」族的呼聲,「達悟」一詞,在雅美語中是「人」的意思。

  雅美人的生活智慧在現代文明侵入之前,雅美人一直以獨特的方式,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46平方公裡的蘭嶼幾為山巒所覆蓋,不但耕地難以取得,也缺乏大型的動物可捕獵;除了水芋,食物的來源,仍充分依賴大海。而從雅美人皆沿海而居這一點,便可知其與海洋關係的密切。大海深不可測的力量與無常,使靠海吃飯的雅美人對鬼神格外畏懼,也流傳著重重的禁忌;然而在這些禁忌背後,其實隱藏著不少「合理」的約束,使族人得以在這個島上「永續經營」。就「永續經營」這方面,雅美人的表現令人讚嘆,雅美人對於木材的利用變化多端,甚至連薪柴都有季節性,這樣的要求事實上已超越了技術的層面,而有著更深一層的生態考慮。雅美人的穿著十分簡單,男性平時赤裸上身,僅以丁字褲(帶)纏紮下體,由於蘭嶼終年炎熱,雅美人又經常在海中活動,這樣的穿著可說是再方便不過;雅美人生性和平,他們雖有戰盔、戰胄,但非為戰爭而縫製,而是特別祭儀時的穿著。女性平素的穿著,則是在肩膀上及腰間各系一塊方布,只在祭祀時才戴上寬邊大帽、身著長袖禮服,並在頸上掛著許多胸飾。為適應多風的環境,雅美人住房朝地下發展,呈現出半穴居的景觀,遠遠望去,只能見到黑色的屋頂在微傾的山坡上。雅美人的房屋大致分為主屋、工作室及涼臺,主屋半隱在地面下,冬暖夏涼,為臥室,由於排水設施講究,再大的豪雨也無淹水之虞;工作室則是雅美人制陶、紡織及會議的地方,也是子女居住的地方;主屋前架設有涼臺,可供一家人納涼、用餐,屋前還立有靠背石,讓人倚著休息、談心。蓋房子對雅美人來說,可是一件生平大事,房子要動工時,主人會殺豬宰羊以祀天地祖先,祈求住屋早日完工。一間屋子打從備妥材料後開挖,歷經構築暗渠排水,墊土、豎柱、置脊桁、搭屋頂、整鋪地面、隔間至完工,需時約2、3個月。完工後還會辦一個盛大的落成典禮,載歌載舞,熱鬧萬分,儀式結束後,再行贈送豬肉給觀禮的客人。

  巧奪天工的木舟一般人稱蘭嶼的木船為獨木舟,其實雅美人所使用的漁船並非獨木舟,而是由27(大船)或21(小船)塊大小木料拼組而成的。造船用的木才多達十餘種,例如龍骨部分,用的就是欖仁舅、福木、臺東龍眼(番龍眼)或赤楠這類質重、耐磨、不會變形的良材,船舵則採質地較輕的白榕氣根,小葉桑有遇水膨脹的特性,拿來做木釘最適合不過;船組裝好後,再以蘭嶼花椒、馬尼拉麻填縫。一艘蘭嶼木舟,可以在海浪衝撞、鹽霧侵蝕下,使用個四、五十年;早年日本海軍的造艦專家讚嘆蘭嶼木舟的外側流線,與當時最新式的戰艦一模一樣。船有不加紋飾的白船和雕刻船兩種,二者結構相同,但只要具備一定的社會威望,雅美人都會費心為船隻雕上美麗的紋飾,其紋型大致分三種,分別是象徵船眼的同心圓、代表人的人型紋以及有如波浪的三角紋,並分別漆色;講究一點的還會在高高翹起的首尾船舷,安上一艘小木舟及插著羽毛的人型木雕,並漆上紅、白、黑三色顏彩。建船也是雅美人的一件大事,不僅要先在山裡選定樹材,同時還要開始養豬羊、新墾芋田,以備造船時祈禱之需。雅美人造船不靠設計圖,完全依據年長者的經驗傳授,每一艘船都是一件藝術品,擁有造舟者不斷的祈福和讚頌。新船完成後需經神聖莊嚴的下水典禮——船祭,方能出海,船祭也成為雅美文化中極重要的一環。典禮從新船下水前一天下午開始,客人均盛裝參加,集體圍在船邊用歌聲祝賀讚美舟船的輝煌成就,歌聲一直延續到隔日清晨,然後將新船內堆放的芋頭分送親友,並宰豬分肉。船祭最高潮是船員盛裝齊集船長門前,向船靈祈禱;接著,全村男子著丁字褲,雙手握拳、腳板頓地,嘴中發出叱喝詛咒聲,由四面八方湧向新船,船主著胄、戴盔、持矛坐在船上,與之對抗,吼聲愈大,愈能使魔鬼卻步。最後,大隊人馬將船抬往海邊,把船拋向空中,接住,再拋高;反覆多次後,再以逆時針方向在海上繞行一周,典禮即大功告成。

  天亦動容的飛魚祭在雅美人的曆法中,分上半年、下半年和飛魚季三季,其中的飛魚季約為3~7月,是雅美人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此時飛魚群隨黑潮南來,並尾隨鬼頭刀等大型魚類的追逐,為雅美人帶來豐沛的食物。因此,圍繞著飛魚的一系列祭典,便成為雅美人最慎重應對的儀式。飛魚祭為一連串祭典的總稱,主要可分為大船招魚祭、小船招魚祭、捕魚祭及豐收貯存日。每年飛魚季開始時,便要舉行最隆重的大魚招船祭,這天黎明,所有6人以上的大船都齊集海灘,參祭者個個頭戴銀帽坐在船上,由各船年長者手持短刀、高聲誦唱祭辭、呼遵守禁忌,以祈求神的保佑與飛魚豐收;祭典結束後,每船殺雞一隻,並將雞血用食指點在卵石上,表示豐收的魚獲將與石共長久。雅美人捕捉飛魚是於夜間進行,其獨特的捕魚方式是在船尾升起火把,利用魚的趨光性,將飛魚引誘至魚網中。飛魚雖是雅美人最主要的蛋白質來源,但基於生態平衡,他們並不會貪婪地濫捕,食用不完的飛魚亦會曬乾貯存,使全年食物不虞匱乏。雅美人的舞蹈有濃厚宗教、祭儀的特質,例如新船落成時,男子們便會齊跳「勇士舞」,以驅逐惡靈,一致的動作、剛猛的舞步,展現出雅美男子雄壯威武的一面。而最為人們熟知的雅美舞蹈,是婦女們在節慶時所跳的頭髮舞;舞蹈時婦女們臂搭著臂,反覆做著彎腰、立起的動作,將垂至地面的頭髮,猛然甩起,造成長發齊揚、力道萬鈞的視覺震撼,充分結合人體的力與美。

相關焦點

  • 到蘭嶼劃雅美舟 體驗划船捕魚滋味
    在達悟青年指導下,遊客體驗乘船劃舟  應該沒有人會懷疑,臺灣最漂亮的船,要屬蘭嶼島上的雅美舟了。  每年四、五月間,當飛魚汛期到來,蘭嶼的達悟族老人,便會劃著造型優美的雅美舟在海上捕飛魚;要不就是十幾個穿丁字褲的達悟勇士,抬起美麗的雅美舟舉行傳統的新船下水典禮。  雅美舟,就是達悟族人傳統使用的獨木舟,由於並非以一根木頭挖空建造而成,而是由不同的木頭拼接組成,因而稱拼板舟。
  • 蘭嶼資訊錦囊 - 中國臺灣網
    小貼士  1、蘭嶼生態旅遊中心提供深入的蘭嶼旅遊解說,包括環島之旅、天池生態之旅,並可安排小蘭嶼的巡禮。   2、蘭嶼潛場地形以海崖為主,除茂盛的珊瑚礁和熱帶魚群外,並有船隻遺骸,景觀十分豐富,但因有黑潮流經,水勢相當強勁,浮潛或潛水時須隨時留意。
  • 蘭嶼風情逍遙遊
    蘭嶼    孤懸在臺灣東南外海,蘭嶼和小蘭嶼相依為伴,黑潮護持著它獨特的身世,也帶來飛魚和熱帶的種籽  蘭嶼為一座火山島,位在臺灣島東南外海40餘海裡處,面積約45平方公裡,次於臺灣、澎湖本島,為臺灣第三大島。全島地勢起伏,密布著熱帶雨林,最高峰紅頭山海拔552公尺。島嶼的四周為隆起的珊瑚礁群環繞,受長期風蝕及海浪衝激,形成海蝕崖、海蝕洞等多樣地貌。蘭嶼古名紅頭嶼,後因盛產蘭花而更名,至於島上的雅美族(達悟)人,則稱呼這裡為"人之島"。
  • 風情臺灣:蘭嶼,風情與驚險之地,越驚心越動魄
    蘭嶼,是風情之地,優雅迷人,動人心魄;蘭嶼,是驚現之地,又愛又怕,又怕又愛。三毛曾經翻譯過一本書,名為《蘭嶼之歌》,講述一個美國傳教士來到蘭嶼,和當地人生活寫下的蘭嶼生活點滴,所以那島的名字,也能被世人牢牢記住。
  • 臺灣自由行,來海洋風情的蘭嶼旅行吧
    導語:臺灣自由行,來海洋風情的蘭嶼旅行吧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很喜歡蘭嶼,這裡的海很藍,雲很白,這裡的達悟族居民人文特色跟臺灣大不相同,很原始自然又純樸對遊客也很熱情,不用出國也能有出國的感覺,真的是一個去過就會很難忘這美麗濃濃海洋風情的島嶼!從臺東到蘭嶼的船票或者機票都非常難訂,所以大家決定要去蘭嶼的話請馬上先訂票不要猶豫,因為這位子可是得來不易,至於可以搭飛機的話是勸你們搭飛機比較方便啦!
  • 臺綠島蘭嶼風景迷人
    華夏經緯網6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東縣長徐慶元2日特別北上,推銷臺東縣兩個離島──綠島與蘭嶼的觀光,綠島擁有美麗的海底資源及少見的海底溫泉,風光景致不輸其它的海外島嶼;而蘭嶼呈現的是與臺灣本島截然不同的達悟族文化,兩個島嶼各有特色,一樣值得親身探訪。
  • 臺灣蘭嶼 戀上叫人上癮的丁字褲小島(圖)
    她們好似散落在臺灣海峽的珠玉,以其明媚燦爛、風格迥異的離島風光吸引著遊客,讓人們在這裡暫時忘卻生活的壓力,享受海洋的氣息,用陽光、沙灘、大海來洗滌身心的疲憊。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容易被人忽略的風景,「丁字褲」小島蘭嶼。在臺灣諸多離島中,蘭嶼一直給人偏遠印象,也為蘭嶼島蒙上一層神秘面紗。
  • 臺灣蘭嶼 一叫人上癮的「丁字褲」小島
    臺灣除了臺灣本島外,還有蘭嶼、綠島、小琉球等一些附屬島嶼,又稱「離島」。她們好似散落在臺灣海峽的珠玉,以其明媚燦爛、風格迥異的離島風光吸引著遊客,讓人們在這裡暫時忘卻生活的壓力,享受海洋的氣息,用陽光、沙灘、大海來洗滌身心的疲憊。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容易被人忽略的風景,「丁字褲」小島--蘭嶼。
  • 圖文:臺東蘭嶼雅美族拼板舟下水典禮
    圖文:臺東蘭嶼雅美族拼板舟下水典禮 2008年06月16日 17: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今年東清村大船祭由謝國林家族主辦,謝國林兒子、蘭嶼鄉代表謝男海表示,東清村8年前曾辦過一艘十人大拼板舟下水典禮,但東清村沒有船屋,大船使用約3年就壞掉,部落為維持大船傳統,今年村裡7個家族共同出錢出力建造大船。  這艘暌違8年十人大船由27塊木板拼成船體,蘭嶼拼板舟主要樹材為龍眼樹及烏心石,堅固耐用。
  • 臺灣的小希臘蘭嶼,臺灣海水清晰度最高的潛水聖地
    個人看法是蘭嶼應該比綠島美,當然了,完全是我的肆意胡想,沒有任何論據可以支撐這個論點。從墾丁到蘭嶼需要航行兩個半小時,一二百人的輪渡擠得滿滿的,想找一個多餘的座位好像都沒有。這兩個半小時正好可以補充睡眠,在搖搖晃晃的輪渡裡一會兒上下眼皮就開始打架,沒兩分鐘就失去了知覺一巔一巔地進入了夢想,迷迷糊糊還沒睡夠呢,蘭嶼到了。
  • 臺灣的小希臘蘭嶼,臺灣海水清晰度最高的潛水勝地
    個人看法是蘭嶼應該比綠島美,當然了,完全是我的肆意胡想,沒有任何論據可以支撐這個論點。從墾丁到蘭嶼需要航行兩個半小時,一二百人的輪渡擠得滿滿的,想找一個多餘的座位好像都沒有。這兩個半小時正好可以補充睡眠,在搖搖晃晃的輪渡裡一會兒上下眼皮就開始打架,沒兩分鐘就失去了知覺一巔一巔地進入了夢想,迷迷糊糊還沒睡夠呢,蘭嶼到了。
  • 臺東 | 去蘭嶼迎接臺灣第一道曙光
    雅美族文化核心飛魚季:每年約3-6月是飛魚季,期間請遊客儘量不要喧譁,不要前往攤頭從事任何水上活動,也不要帶橘子到海邊觸出海人黴頭。2. 不要觸摸、對拼板舟拍照:拼板舟從砍樹到建造都有一定的傳統,對達悟族人來說意義非凡,除非是明顯用的觀光船才能拍照跟搭乘。3.
  • 我心目中最漂亮的臺灣離島,有著湛藍海景的蘭嶼
    個人看法是蘭嶼應該比綠島美,當然了,完全是我的肆意胡想,沒有任何論據可以支撐這個論點。從墾丁到蘭嶼需要航行兩個半小時,一二百人的輪渡擠得滿滿的,想找一個多餘的座位好像都沒有。這兩個半小時正好可以補充睡眠,在搖搖晃晃的輪渡裡一會兒上下眼皮就開始打架,沒兩分鐘就失去了知覺一巔一巔地進入了夢想,迷迷糊糊還沒睡夠呢,蘭嶼到了。
  • 蘭嶼女子的故事:臺灣尚存這樣一塊土地
    蘭嶼女子的故事:臺灣尚存這樣一塊土地 2009-03-24 08:4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張方翼  高度商業化的臺灣,尚存這樣一塊土地,沒有柏油路,沒有便利店,沒有提款機,山羊就是紅綠燈,野百合在風中恣意怒放,芋頭、飛魚乾養育了祖祖輩輩……這塊土地曾經遍山蘭花,所以有一個美麗的名字——蘭嶼。
  • 臺灣秘境蘭嶼 穿丁字褲是原住民傳統
    說起臺灣,澎湖灣、日月潭、阿里山、淡水碼頭、臺北「故宮博物院」、士林夜市等都是繞不過去的地標,但愛玩深度的人都知道,那只不過是臺灣很「官方」的一面,其實往往在被人忽略的地方,才更隱藏著最原始的秘境。不說不知道,就在臺東縣東南約49海裡處,有一個因海底火山爆發隆起堆積而成的島嶼,它因盛產蘭花而得名「蘭嶼」,那裡至今保留著極為傳統的達悟人風情,飛魚、丁字褲、拼板舟和地下屋是他們的文化符號,而每年3—6月還是達悟人的重要祭典:飛魚祭
  • 臺灣超商蘭嶼建屋開便利店惹爭議(圖)
    臺灣超商蘭嶼建屋開便利店惹爭議(網絡圖)  中國臺灣網7月18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臺灣統一超商將在蘭嶼成立首座便利超商,引正反支持者熱議,「立委」也來湊一腳。民進黨「立委」管碧玲17日在臉書上痛批,這麼美的山,竟然蓋這麼醜的屋,統一這麼大企業,展店計劃的內容,一定沒有法制和美學的規範。  管碧玲表示,談違建之外,我們還要談大地,這麼美的山,竟然蓋這麼醜的屋,我們這一代,正繼續在糟蹋臺灣。
  • 便利店7-11進駐臺灣最後一塊"空地"蘭嶼 謝長廷、作家等稱其為惡靈
    臺灣最後一個沒有便利店的地區即將引入7-11,引發部分人士抗議,並被嘲作「文明病」。這個地方叫蘭嶼,被稱「核廢島」,小島發展旅遊,沒有便利店,只有雜貨店。臺灣統一集團代理的7-11便利店將於8月在此開店,蘭嶼島內倒不怎麼熱烈,「外面聲音」卻比較多。臺灣政客、作家、演員等組成的「小清新」團體以破壞小島淳樸為由,在媒體、臉譜網上抗議。
  • 《舌尖上的中國》唯美呈現臺灣蘭嶼「飛魚季」
    中國臺灣網5月4日消息 臺灣蘭嶼的飛魚,不但是當地達悟族人的傳統食物,每年3到6月的飛魚季,更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色彩。據臺媒報導,最近央視熱播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就特別前往蘭嶼拍攝,用水中攝影,呈現捕捉飛魚的景象。
  • 蘭嶼:臺灣的秘密花園,一個被戲稱「丁字褲」的浪漫小島!
    ;它,就是臺灣最美的離島——蘭嶼。蘭嶼是臺灣最東邊的小島,在蘭嶼迎接臺灣第一道曙光一定要列在必做事情之一!東清灣是蘭嶼的第一大港,也是海景最美的地方。細白的沙灘,蔚藍的海水,原住民的拼板舟停泊在漁港,有種別樣的海島風情。同時,它也是欣賞日出的最佳地點。每年元旦,很多臺灣本地人都會趕到這裡。在清晨的海風裡,迎接全臺第一縷陽光。
  • 臺灣遊記(三)蘭嶼
    在去臺灣前,我們就在糾結要不要去蘭嶼,最後我和莎哥還是決定要去,必須去。我知道蘭嶼是因為有種鳥叫「蘭嶼角鴞」,而蘭嶼作為一個海島,本身就有足夠的理由吸引我。且說我們前一天在墾丁潛完水,對海洋的熱愛又深了一層,甚至有考潛水證的衝動。       中午一點的船票,在熾熱的太陽下,我們上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