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四大悲劇——媽傳菜,差十萬,日月潭,妹有錢。
媽傳菜:
母親說,這些日子來要錢的人都跑了,你大伯出面解決了問題,我們慢慢還債務。今天晚上出去傳菜掙了50塊錢,你先拿去用,好好活著,媽老了,沒用。
差十萬:
妻子生病了,醫生說需要30萬才能治癒,我賣掉所有的東西,還差10萬。
不久,妻子去世了。
日月潭:
父親4年前去世了,母親病倒了,到了西昌,錢沒了,病也沒了。
母親被我接回家後,坐了一會兒,去給母親做飯,飯做好了,去叫母親,母親已經死了。
教科書上說,有一個地方有日月潭,那就是女兒對母親的思念。
妹有錢
是這兩天才出現的悲劇:
哥們兒,咱家有錢,爸媽把咱家的房子賣了,你有彩禮錢要娶媳婦。
但我和爸媽無家可歸。
來到這裡,心裡已經是一陣悽涼,到處都是因為錢,特別是最後一個,沒有生和死,簡單的一句話,就戳中了所有中國人的淚。
世界人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兩,可就是這碎銀兩,可解世間萬種慌張,可讓父母安康,可護幼子成長。
恰好這個碎銀幾兩,斷了兒時的念想,讓少年染上滄桑,也壓彎了脊梁。
巨額彩禮的多重壓力下,中國男人的出路到底在哪裡?
這些日子,一句話在各平臺不斷刷屏,出自一位不熟世事的少女口中:
"哥,咱家有錢!"
這個說法的背後,是一個天價彩禮的故事。
一個28歲的男人,發了一個帖子,說他有一個女朋友,已經談了很多年了,感情很好,現在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
不料,女友家開口的是50萬彩禮,並明確表示,這50萬拿來給女友父母養老,出嫁後一分也帶不回婆家。
多年來,他只有10萬存款,於是父母就掏空了家底,給他40萬,勉勉強強湊到50萬。
此時,家裡只剩下幾萬元,留給小妹妹上學用。
他迷惑不解,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不知是否應該把這50萬給他的女朋友。
給予的,自己的家庭一貧如洗,自己和女友身無分文,沒有房沒有車,未來的哪還有希望可言?
沒有付出,多年苦苦維繫的感情,一夜之間成了泡影,爛得可憐,捨不得。
就在他進退兩難的時候,老父母嘆息著說:「孩子,別著急,不要擔心,我們已經賣了房子給你買了新房。
家,就這樣一棟房子,賣了以後,這天下之大,再也沒有父母和姐姐住過。
他試著與女友商量,希望彩禮少些,女友乾脆不回消息,不搭理他,當他苦苦地等著女友回信時,手機響了,姐姐發來消息:
"哥!咱們家裡有錢呀。」
老爸老媽真把房子賣了,賣了一百五十萬,打算用來給他買新房,可憐天真的妹妹,從來沒見過那麼多錢,激動得不像樣。
天真無邪和世俗,形成強烈的對比,看得人流淚無數。
可能她不知道的是,這筆錢意味著,她和爸媽以後就沒了家,只能蝸居在出租屋裡度過餘生。
這個貼子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尚待商榷,不要急下結論,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能不能天價彩禮這個問題,無疑再次刺痛了中國男人心中最敏感的那根弦。
訂婚金,本應該是對一對新人的祝福,本應該是兩家人為了建立一個新的家庭而開始的資本,為何發展到今天,竟成了壓垮男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絕不是個例。
一天,一對夫婦在街頭拍下了一段180萬彩禮的暴力分手視頻,引發了熱搜。
一名男子,坐在街口的臺階上,邊哭邊吼道:
老子和你好兩年了,你家裡要30萬彩禮,150萬房,還活嗎?
該男子在家中買了一套150萬的房子,已掏空家底,但買房後,女方又提出要30萬的彩禮,男子實在無奈,只好選擇分手。
因此,女方家不聽話,大喊大叫,大喊大叫的親朋好友,衝進男人工作的公司,二話不說就把他打了一頓,事情越鬧越大,直到衝上熱搜。
這個人的怒吼中,以及他姐姐的話語中,大概都同樣藏著中國所有男人的眼淚。
就在此時,一對新人走進了婚姻殿堂,他們的身後,不僅站著兩個家庭,還站著一個暗流湧動的婚姻市場,一個關於天價彩禮的千年爭辯陋習。
還記得五年前,我家附近有個準新郎官跳樓自殺,罪魁禍首是彩禮。
結婚前,家境貧窮的男方已經給了15萬彩禮,婚房布置到一半時,女方突然表示還不夠,還需要15萬。
見父母滿臉愁容,一貧如洗,他選擇一躍而下,了結自己,婚禮變成喪事。
受天價彩禮逼死的,不僅僅是男人,還有背後隱藏著的老爸老媽。
17年,河南商丘寧陵縣的一位母親,因為兒子結婚拿不出十萬的彩禮買車,覺得愧對兒子,決定跳河自殺。
17年,一個55歲的單身母親,為了湊夠兒子的彩禮錢,去做泥瓦工,在天價的彩禮面前,還是杯水車薪,最後選擇要自己出嫁,掙一筆彩禮錢,給兒子用。
在面試時,她哽咽地說:
「沒有了它怎麼辦?我兒子就是這樣沒錢娶媳婦。」
所有這些悲劇的原因,是彩禮嗎?
沒有,而是變了味的「天價彩禮」,其背後,需要用盡二代甚至三代人的力量。
或許,掏空家底把婚姻結了,但留給新婚夫婦的,卻是一個破敗不堪的家庭,難以償還一輩子的外債。
狄更斯曾說過一句話,記憶尤深:「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外公娶了外婆,花了半袋米;爸爸娶了媽媽,花了一袋米,加上一輛自行車;到了我娶媳婦時,要了父母半條命,掏空了爺爺留給爸爸的最後一筆錢。
這裡有一個讀者,他逐字告訴我。
有趣的是,越是貧窮落後的地方,彩禮就越高,這個村要20萬元,那個村要30萬元,甚至40萬元,誰出高價,誰就能娶媳婦。
所以,父母只能為了兒子的終身大事,硬生生地把自己拔掉了一層皮,當然,有時候即使搭上了命也不夠。
為此,我想說:
本人不贊成零彩禮,畢竟苦心經營二十多年的女兒,嫁到婆家,需要尊重理解和體諒。
但是,這份彩禮要有個度,在天價彩禮的背後,沒有一個不隱藏著一個被壓垮的家庭,幾世難返的祖宗三代,還有一個物化了的女兒,一段破碎的婚姻。
魚死網破後,沒有一方是贏家。
那麼啊!
大家,是時候該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