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火鍋,又稱為毛肚火鍋或麻辣火鍋,起源於明末清初的重慶嘉陵江畔、朝天門等碼頭船工縴夫的粗放餐飲方式。「重慶火鍋」現在已經成為「重慶十大文化符號」之首。下面的一組照片拍攝於1990年代的重慶,一起來感受一下20多年前那個紅紅火火的重慶。圖為90年代的重慶,一家火鍋店裡,正在吃火鍋的一桌客人。
重慶火鍋最早出現在清道光年間,從那時開始,重慶的筵席上開始出現毛肚火鍋。圖為90年代的重慶火鍋。
重慶人喜歡吃火鍋,與重慶的地理位置、碼頭文化、重慶人豪爽的性格以及愛熱鬧的生活習慣有關。當然,最關鍵的還是重慶火鍋味道確實很霸道,用麻、辣、鮮、香這四個詞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圖為90年代的重慶人吃火鍋的場景。
重慶女孩也喜歡吃火鍋,眾所周知,重慶由火鍋和美女組成。兩者間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很辣」。圖為90年代的重慶,一個正在吃火鍋的重慶妹子。
90年代的重慶火鍋原料。重慶火鍋的原料主要是牛毛肚、豬黃喉、鴨腸、牛血旺等。
90年代的重慶火鍋,滿滿當當的一桌美味,看上去就讓人垂涎欲滴。
90年代的重慶火鍋店裡,用來製作鍋底的辣椒。重慶火鍋底料之所以好,主要是辣椒應用的好。總的原則是:用三種不同的辣椒,解決「辣、香、色」的問題。這三種辣椒分別是印度辣椒、貴州糊辣椒和小米辣。
90年代的重慶,火鍋店裡已經有成品的火鍋底料出售給顧客。
90年代的重慶火鍋店,圍聚在一起吃火鍋的重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