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重慶真實老照片:蔣介石街頭視察,戰火下年輕人吃老式火鍋!

2020-12-17 騰訊網

抗戰重慶真實老照片:蔣介石街頭視察,戰火下年輕人吃老式火鍋!

抗戰重慶真實老照片:蔣介石街頭視察,戰火下年輕人吃老式火鍋!抗戰時期,重慶作為當時國名黨的陪都,是當時中國最重要的重心城市,陪伴中國一起走過了那段黑色歷史,同時也展現了除戰爭以外的另一面。圖中是蔣介石街頭視察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這主要得益於當時蔣介石已經在極力的抗日,人們把她當成全國抗戰的統帥,希望他能帶領全中國人民擊敗日本侵略者。

抗戰時期,重慶作為陪都經常都到日軍飛機的轟炸,然而在戰爭之餘攤販還是會出來擺攤,這位大叔正擺著攤賣煙,然而這條路上顯得人群稀少,擺了很久也沒做成生意。

這是幾個外國人跑到高處看日軍的飛機,他們都認為自己是外國人,日軍不會轟炸他們,然而後來事實證明,日軍無論誰都一樣轟炸。

當時重慶聚集了很多外國人,他們大多是來華援助中國的外國士兵,這張圖片是一位外國士兵跑到鐘錶店買鬧鐘,對著一排鬧鐘在慢慢挑。

雖然那時一個戰火風飛的年代,但是重慶人民的生活卻依舊精彩,還是會經常外出吃美食,比如圖中一年輕人在戰火下坐在火鍋店裡吃老式火鍋,吃得津津有味,滿頭大汗,嘴唇都被辣的有些腫了。

相關焦點

  • 在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重溫一段真實的抗戰史
    寫在前面的話:   抗戰期間,中國的戰時陪都——重慶,同美國的華盛頓、英國的倫敦、前蘇聯的莫斯科並稱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四大歷史名城;重慶作為世界反法西斯遠東戰場的指揮中心,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遺蹟,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即是中國抗戰歷史中極具代表性的文物遺址。
  • 老照片:抗戰烽火下樂觀的重慶人 兄弟夥圍著買彩票 頭獎獨得20萬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以後,隨著日軍戰火的不斷延燒,為了爭取抗戰勝利,11月20日國民政府作出了遷都重慶的決定。「為適應戰況,統籌全局,長期抗戰起見,本日移駐重慶,此後將以最廣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鬥。」
  • 老照片:蔣介石、宋美齡、蔣緯國來到印度,視察中國駐印軍
    1943年12月初,蔣介石、宋美齡等人在埃及開羅參加完會議後,回國途中,來到印度比哈爾邦的藍伽軍營,視察中國駐印軍。來看一張當時的老照片。這一張照片是蔣介石、宋美齡等人乘坐的用運輸機緩緩降落在印度比哈爾邦的藍伽軍營,蔣介石、宋美齡依次下飛機。
  • 數百件文物和老照片 講述重慶抗戰歲月
    重慶晨報訊  今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9周年紀念日,作為抗戰時期的戰時首都、統戰舞臺和東方堡壘,重慶這座山城,在八年抗戰中,凝聚著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華戰爭的決心和毅力,見證了八年抗戰和最終的勝利。    為了讓市民們能更好地了解重慶的這段重要歷史,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常設展廳《抗戰歲月》,在閉館一年半後,將於9月3日重新對外開放。
  • 蔣介石、宋美齡在重慶的官邸: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位於南岸區南山生態帶黃山景區內,文物遺址面積4053平方米。是為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在原「重慶黃山陪都抗戰遺蹟」基礎上修繕而成,於2005年重新對外開放。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是集抗戰遺址與原生態自然景觀於一體的綜合旅遊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一個有著豐富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的綜合性抗戰遺址博物館旅遊景區。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現保存有15處文物建築遺址,是中國西南地區近現代建築發展變革的例證之一,對於研究上世紀重慶近現代建築的發展歷史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重慶黃山蔣介石官邸——為抗戰時期蔣介石的主要官邸之一
    黃山官邸依山傍水,位於一座陡峻的山峰頂部,是一片中西兼具有磚砌瓦頂三閣式建築群,本是蔣介石、宋美齡的避暑山莊,後成為抗戰時期蔣介石的主要官邸之一。主要建築為雲岫樓和松廳,雲岫樓是一個中西結合的三層磚木結構小樓.兩側林木茂密、蒼松翠柏遮天蔽日,四周山崖陡峭,前後石梯相連,登樓遠望能夠一覽青山秀色,現在在別墅二樓臥室、辦公室、會客室裡,分別展出了蔣介石在黃山工作、生活的歷史圖片和重要文稿等重要文史資料。因為這裡峰頂懸崖上,山勢高峻,樹木蔥蘢,群山疊翠,風景秀麗,並且周圍雲遮霧繞,故又有「雲觸」之名。
  • 重慶蔣介石官邸等十三處抗戰遺址首次全部開放
    中新社重慶十月十九日電 (郭虹)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今天開館,位於重慶黃山抗戰遺址的十三處文物景點首次全部向遊客開放。其中,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舊居等十處珍貴遺址在塵封半個多世紀後,首次與中外遊客見面。
  • 抗戰時蔣介石駐渝四大官邸
    從1938年12月8日,蔣介石協同夫人宋美齡抵達重慶,至1946年4月30日飛離重慶,他在渝度過了近八年的抗戰歲月。美齡樓後來是重慶市委研究室的辦公樓,如今成為重慶市的抗戰重點歷史建築。美齡樓下面有株大橡樹,至今枝葉繁茂,為蔣介石、宋美齡手植。黃山別墅:居住時間最長上世紀初,重慶富商黃德宣在長江南岸購得一片無名荒山禿嶺,並在此修建別墅,培植花園。他去世後,長子黃雲階繼承家產,修建宅邸,「黃山別墅」之名由此而來。
  • 老照片:這才是抗戰時期的真實面貌?年輕時候的沙飛真帥!
    八路軍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場面或許我們在電視裡看多了,但終究是電視劇,真實的八路軍抗擊日本侵略者是什麼樣的?今天我們通過戰地攝影家沙飛當年拍攝的老照片來看看那個歲月的真實面貌!這是上前線之前的沙飛,還是很帥的有木有?
  • 走進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探尋歷史遺蹟
    我乘車來到位於南山的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探尋烽火歲月的歷史遺蹟。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又稱黃山官邸,佔地面積280畝。是重慶乃至整個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抗戰文物遺址中保護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一處,是重慶市第一批和國家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世紀二十年代,重慶白禮洋行買辦黃雲階在此購建別墅取名黃家花園,又名黃山。
  • 1945年抗戰勝利後的重慶 中美兩國軍民共同慶祝勝利
    第二天,陪都重慶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儀式,山城人民陷入集體狂歡之中。重慶作為中國的戰時首都,經受了日本鬼子一次又一次的大轟炸,重慶老百姓抗戰期間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八年抗戰終於迎來了勝利,重慶人民打出了同盟國領袖的旗幟,一同慶祝勝利。中國軍人站在勝利遊行車上,一個個喜氣洋洋。當年數百萬中國軍人犧牲在戰場上,今天的勝利得來不易。
  • 集體婚禮、咖啡廳、皮鞋店 1940年代的重慶街頭
    1940年代的重慶街頭是什麼樣?在重慶的普通人生活會是怎樣?目前,湖廣會館正在展出一組拍攝於上世紀40年代的重慶街頭與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老照片。照片中質樸的重慶工人、望天大笑的女工,以及街邊天真爛漫的孩子、執勤的警察和街頭算命的老道士,都面帶微笑,看了讓人很樂觀、很陽光。
  • 重慶發現抗戰時期蔣介石在渝 的首個官邸(組圖)
    解放西路十四號大門基本保持當年的原貌 重慶晚報 畢克勤 攝儲奇門解放西路14號,抗戰期間的「重慶行營」現在成了進城務工人員的臨時居住點 鄒飛 攝在渝中區儲奇門鬧市區,竟隱藏著蔣介石在渝最早的官邸!昨天,記者從市文廣局文物處獲悉,他們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意外地從民國檔案中發現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重慶行營」的存在,並於上周在儲奇門找到了這處保存較為完好的遺址。專家表示,這是我市首次在城區發現抗戰時期蔣介石在渝的最早官邸,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 碼頭與重慶火鍋的前世今生,火鍋對重慶到底有多重要?
    男的黑(很)耿直,女的黑(很)巴適,火鍋沒得海椒他們從來不會吃……」這一首重慶小調,可謂唱出了重慶人的心聲。一提到重慶,很多人總會想到火鍋,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重慶火鍋跟碼頭的淵源。
  • 罕見老照片:實拍抗戰結束後的真實中國,值得一看!
    1945年,中國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人們自發走上街頭慶祝。 街頭賣工藝品的姑娘,笑容平和恬淡,賣的東西也很洋範兒。
  • 最真實的重慶各大火鍋實評
    一說到重慶,幾乎人人都想到火鍋,作為重慶本地人的小編,那當然是愛火鍋到骨子裡,幾乎一周都要去吃兩次,曾創下一周吃四次火鍋的記錄,所以,吃了這麼多火鍋,小編就來真實評價一下各大門店的火鍋到底怎麼樣。重慶巴九門老火鍋(洪崖洞店)他家的菜品是真的很新鮮,擺盤也特別好看,適合拍照發朋友圈的類型哦。
  • 珍貴老照片,他被稱另一個白求恩,組成抗戰時期享譽中外的救護隊
    抗日戰爭期間,雷鳴遠不僅在報紙上宣傳全民抗日救國,而且還組織人員上前線搶救傷員,以高昂的愛國熱情積極呼籲抗戰,不僅透過《益世報》大力宣傳全民抗日救國,收復失土,還積極身體力行投入到抗戰之中。抗戰時期天主教上愛天主下愛眾人「公教救護隊」證章。
  • 1943年甘肅敦煌老照片,沙漠奇觀讓人嚮往,抗戰時期免遭破壞
    【到處都是標語】這是一組英國人在1943年拍下的敦煌老照片,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抗戰最艱難的時期,東部半個中國都被日寇所佔領,在甘肅這樣的大後方,到處都可以看到有關抗戰的標語。也由於這裡遠離抗戰戰火,因此免遭戰火的蹂躪,直到今日我們這些後世子孫依然可以在這裡領略古典文化的遺蹟。【莫高窟入口】入口中的石窟融匯了古代雕塑、建築、繪畫、藝術於一體,是中華文明和外來文明交融的體現。在眾多的石窟中以第十六窟面積最大,總共有268平方米,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很多精美的雕塑、壁畫都被西方人在晚清、民國那段歷史時期所盜走,這造成了很多難以估量的損失。
  • 重慶談判期間蔣介石的心態考察
    抗戰八年中,蔣介石和共產黨維持著一種複雜而微妙的關係。他的日記中時而稱「共黨」,時而稱「共匪」,飄忽不定。現在,他要邀請毛澤東到重慶來,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毛澤東在史達林的「執意要求」下應邀赴渝對於蔣介石的邀請,毛澤東頗感意外。1937、1938兩年,蔣介石實行和共產黨的第二次合作,努力抗戰,毛澤東比較滿意。在延安作報告的時候,給過蔣很高的評價。
  • 霧都往事——憶抗戰期間王酉亭在重慶的一些往事
    為了生存,難民們飢腸轆轆四處找活幹,可是能被招去用工的寥寥無幾,不時有人倒斃街頭。家人還經常看到跪在街頭掛個牌子賣兒賣女的,有的甚至為了孩子的活命,乞求路人直接將孩子領走,一文錢也不要,嘉陵江上每天都能看到漂浮的死屍,景象慘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