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小哼
轉載授權(文末留言,或添加微信:17717324202)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幾乎每個小區門口,都少不了一家乾洗店。
乾洗店,真的有那麼賺錢嗎?
答案是肯定的。業內的統一共識是:一件衣服的洗滌成本實際只佔價格的10%左右,也就是說,洗一件衣服,毛利可以達到90%!可以說是「線下茅臺」了。
應運而生的乾洗店
乾洗店出現的原因很簡單。
家庭洗衣機往往難以承載運行羽絨服等厚重衣物,此外,皮質、棉麻、羊毛等特殊面料需要專業養護,個人缺乏針對性的洗滌用品和工具,所以秋冬換季是衣物送洗的高峰期。
如果是陽臺朝北的出租屋,在小巷子裡常常會曬不到陽光,衣服被單也很難晾乾,只能拿到乾洗店。除了衣服以外,包括枕頭、被單、布偶、奢侈品都可以洗滌。
在南方,由於天氣潮溼,乾洗市場需求也會更大。
眾所周知,南方的「回南天」是十分潮溼的,連衣服都晾不幹,這時候就需要乾洗。型號老舊的洗衣機往往沒有乾洗的功能,想要讓衣服速幹,乾洗店就能滿足這個需求。
另外,潮溼的天氣容易讓衣服發潮,難以洗乾淨,還有一股黴味。乾洗店的洗衣機有除菌烘乾的功能,這是一大優勢。
乾洗店內的設備和普通的洗衣機相比,最大的區別就在與容量大,以及專業。可以滿足不同的需求,例如除蟎。
雖然並非所有的乾洗店都會嚴格按照正規的洗衣步驟來執行,但至少在設備上,乾洗店更勝一籌。
哪怕是水洗衣服,乾洗店內使用的藥水也會有更好的除菌效果。目前市面上新興起的乾洗店大多打著「國際品牌「的名號,洗衣房的布局更合理,工作人員也更嚴謹,讓顧客安心不少。
同時,乾洗店既能殺菌,又能讓衣物煥然一新,為顧客省下了不少麻煩。所以這些年乾洗店遍地開花,還真不是沒有道理。
暴利的乾洗店
乾洗店的投入主要包括房租水電、人力成本、設備耗材、加盟費幾大部分。不過,對洗衣店來說,回本並不是什麼難事。
有業內人士透露,「以一家在一線城市的創業店為例,20平方米的店鋪每年需要支付房租成本5萬元,設備成本2.2萬元,洗滌成本兩萬元,裝修投入兩萬元。但戶均消費500元的500戶居民就可以保證年均25萬元的營業額,第一年的純利潤就可以達到13.8萬元,第二年更高。」
此外,由於需求旺盛、消費者對洗護知識並不熟悉,洗衣的定價標準往往掌握在門店或品牌自己手中,甚至看門店所處位置和人群定價。
各大洗衣店的收費價目表顯示,大衣外套的洗衣價格一般在39元-109元,皮草、貂毛類收費更是高達兩三百元。
某總部在上海的洗衣品牌行業人士表示,秋冬季節的皮草類衣物洗滌成本不會超過10元,且每多洗一件衣服,幾乎只增加少量的洗滌用品成本。根據對該品牌1萬多家加盟店的調查顯示,高奢品維護收入佔各自店面2019年全年總營收的30%以上。
某總部在北京的洗衣品牌工作人員則介紹說,一件羽絨服的洗衣收費在40元-70元不等,其中的洗滌成本實際只佔10%左右,包括水電和洗滌用品的耗材。
「房租和人工屬於前期的固定成本,因此一家門店3年後就可以獲得穩定客源,實現持續回本。現有生活衣物洗滌市場中有10%的衣物需要乾洗,80%-90%需要溼洗和水洗,溼洗和水洗的利潤更大」。
多位洗衣店招商人員都表示,相比於服裝店和餐飲店,乾洗店是一次性投資,只需要支付固定的設備、租金和洗滌產品等開支,不需要上貨、掃貨,也沒有庫存積壓的風險。
此外,許多乾洗店都會推出辦卡優惠,意味著可以提前鎖定收入,獲得現金流。
低庫存、健康的現金流,放在資本市場,乾洗店真是個不錯的生意。
從利潤上,以某國際洗衣品牌的價格為例,一件普通的衣服水洗6元,乾洗15元,然而洗滌的成本還不足1元。乾洗店的衣服通常是批量清洗的,成本平攤到每件衣服上幾乎比家庭洗衣更便宜。並且顧客通常不會只拿一件衣服來洗,假設一位顧客拿來5件衣服,收費就要30元。
其次,從店鋪的運營上看,租金和其他的店鋪是一樣的。水電可能消耗較大,但獲得的利潤可以把這個空缺填補。
人工費用方面,乾洗店通常是創業者自己在經營的,人工成本不大。
這還只是普通的衣服,女性的高檔服裝收費更昂貴。例如絲質的服裝不能機洗,也有顧客會送到乾洗店清洗。更有一種特殊服務,那就是奢侈品的清洗,甚至還有乾洗店推出「奢侈品二手市場「服務,多元化發展。
根據中國商業聯合會洗染專業委員會發布的《2019洗染行業京津冀發展報告》,京津冀地區未來生活衣物洗染年市場需求量將達到2.4億件/年,年營業額將達到72.4億元。
乾洗店的變革
和快遞「上門取件「的服務一樣,為了解決顧客到乾洗店的路程問題,也有專業做O2O洗衣服務的公司推出」上門收衣服「的服務。
並且,這類型的公司是沒有實體店鋪的,只有洗衣工廠。
顧客只要微信下單,就有工作人員上門取衣服,然後把衣服運回洗衣廠統一進行洗滌。
比如說主推「99元袋洗」創意營銷的「e袋洗」,已經實現業務覆蓋306個城市,通過數千平方米的智能洗護工廠與小e管家上門取送,為超過2000萬家庭用戶打造智能洗護供應鏈。
不過,這種模式看似節約了店鋪租金,事實上反而加大了人工成本和物流成本,因此近年來關閉的O2O洗衣公司也不少。
O2O做不下去,那就開設自助洗衣房。雖然自助洗衣房在國外已經是常見的設施,但在國內還屬於發展階段。自助洗衣房的優勢就在與節約了人工成本,並且洗衣過程透明,顧客更安心,費用也很低。
比如說U淨洗衣、喜洗科技等科技類企業就與洗衣機廠商展開合作,為各大高校宿舍、青年公寓提供自助式洗衣服務,用戶僅需掃碼下單就可以3元-5元的價格洗一桶衣物。
但自助洗衣房和實體店一樣受地域的限制,並且自助洗衣機只能清洗普通的衣物,局限性較大。
行業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乾洗店雖然平時看起來沒有很多客流,實際上顧客只是把衣服留下就離開了,來來往往每日上門的顧客不在少數。
雖然乾洗店的單價不過是「不痛不癢」的幾十塊錢,卻撐起了一個利潤龐大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