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一詞的含義(杜老師語文信箱)

2020-12-15 人民網

杜老師:

近期常有「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詞語見諸報端,請您詳細解釋一下「守望相助」一詞的含義。謝謝!

河北讀者丁再宏

丁再宏讀者:

「守望相助」是成語,出自《孟子·滕文公上》裡的一句話:「死徙無出鄉,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這句話的意思是:「老死埋葬或搬遷,也不離開本鄉本土,同一井田(當時的一種土地制度)的各家,平日出入,相互友愛,守衛瞭望防禦盜賊,互助幫助,一有疾病,互相照顧,那麼百姓就彼此親愛和睦了。」

「守望相助」中的「守」表「防守」「守衛」,「望」表「瞭望」「觀察」,「守望」指「守衛瞭望」。例如:

(1)其居處以逐水草為常,故無城郭邑居聚落守望之勤。(宋·蘇軾《策斷》)

(2)我在這裡守望,你到船上稟報老爺,再做道理。(崑曲《十五貫·訪鼠》)

(3)史元厚站在山頭的哨位上,守望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國土。(楊朔《中國人民的心》)

「守望相助」的意思是「共同防禦」。《孟子》之後,歷代「守望相助」的用例都表達出「共同防禦」的含義。例如:

(4)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畝,公田十畝,是為八百八十畝,餘二十畝以為廬舍。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

(5)有警則守望相助,戎虜知畏。(宋·魏了翁《鶴山文集》)

(6)鄉居四散,形勢單弱,難以守望相助。(清·林昌彝《林昌彝詩文集》)

(7)鄰家鄰舍的,總要守望相助,疾病相扶。(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

從這些用例可以看出,「守望相助」是表示居住相鄰的人,在守衛和瞭望警戒中,互相幫助,相互合作,從而在侵害來襲時,共同防禦,都獲得安全。

產生於先秦時代的「守望相助」以及後來的古代用例表明,「守望相助」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一種傳統觀念。這一觀念強調互助合作,共同獲得安全。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杜永道

相關焦點

  • 語文信箱:「含義」 「含意」 各不同
    「含義」 「含意」 各不同(杜老師語文信箱)杜老師:某媒體刊文說:「南京及其所包含的複雜含義,不知道會不會在葉兆言的筆下激蕩出新的深意?」其中的「含義」用得是否妥當?(上海讀者 向懷義)向懷義讀者:《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指出,「含義」指詞句等「所包含的意義」。《當代漢語詞典》進一步指出,「含義」指「字、詞、句等中所包含的意義」。例如:(1)這個字的含義是什麼?(2)一個詞可能有幾個含義。
  • 「含義」 「含意」 各不同(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某媒體刊文說:「南京及其所包含的複雜含義,不知道會不會在葉兆言的筆下激蕩出新的深意?」其中的「含義」用得是否妥當?上海讀者向懷義向懷義讀者:《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指出,「含義」指詞句等「所包含的意義」。《當代漢語詞典》進一步指出,「含義」指「字、詞、句等中所包含的意義」。例如:(1)這個字的含義是什麼?
  • 「慎終如始」一詞的含義
    「慎終如始」一詞的含義 2020年05月06日 15:2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一輪」不宜用於「彎月」(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某媒體刊文說:「天空中,一輪彎月悄悄越過山頭,傾下細微的光,雖然,這些光不足以照亮腳下的路……」其中「一輪彎月」的說法是否妥當?謝謝。(人民網)說到「彎月」,可用量詞「鉤」。例如:(6)燦爛一鉤新月,木末來邀。(《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三)(7)藍天像一汪靜靜的湖水,半鉤殘月還掛在西邊。
  • 「讓人顫慄」宜寫成「讓人戰慄」(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某媒體刊文說:「古代的陝北某地,是一個聽後讓人顫慄的詞。」請問其中「顫慄」的寫法妥當嗎?謝謝!陝西讀者王邵虎王邵虎讀者:2001年頒布的《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中規定,「戰慄」為推薦使用的詞形,「顫慄」則作為異形詞予以淘汰。打那以後,《現代漢語詞典》《現代漢語學習詞典》《現代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都只收「戰慄」的詞條,而無「顫慄」的詞條。
  • 「一輪彎月」宜寫成「一牙彎月」(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我看到某媒體上的一首詩,其中一句是「一輪彎月……」。請您說說這種寫法是否妥當?謝謝!例如:(5)一牙彎月掛在天上,笑眯眯地望著我們。因此,「一輪彎月」宜寫成「一牙彎月」。如果一定要用「輪」,則宜寫成「一輪圓月」或「一輪明月」等。《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
  • 「顆」與「棵」用法的不同(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某媒體中說:「他努力在腦裡搜索,要幹點秋天的事,收穫點什麼東西。幾畝地支撐不了他這個願望。他繼續想,總算從記憶的角落裡將門前那顆被遺忘的蘋果樹想起來。」請問其中的「顆」用得是否妥當?謝謝!《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
  • 「椏」字的正確用法(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某媒體刊文說:「家對門一樓的小院裡,種著兩株杏樹,今年開花比往年早一個多星期,根本不管疫情肆虐,爛爛漫漫,滿枝滿椏,開得沒心沒肺。」請問其中的「椏」用得是否妥當?謝謝!(元代方回《初夏》詩之四)(3)鄰居人恐其日久為患,將斧伐去一椏。(清代褚人獲《堅瓠餘集·枸杞龍形》)(4)初生一椏,四五年兩椏。(清代楊賓《柳邊記略》)「椏」是簡化字,其繁體字是「椏」。1955年12月發布的《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椏」被規定為「丫」的異體字而予以淘汰。
  • 「稈」與「杆」用法的不同(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某媒體刊文說:「像大家一樣,我也欣喜地趕了這場熱鬧:青蔥的長杆;圓熟的葉子;細碎的花兒,使人驚心動魄的原是一坡密密匝匝的紅蓼啊。」請問「青蔥的長杆」中的「杆」字用得是否妥當?謝謝!(4)以前,是農民自己選稻種,長出的稻稈比較高,大風一吹容易倒伏。後來發展雜交水稻,解決了這個問題。(5)黃蜀葵廢棄莖稈可以做成木塑板,丹參廢棄物可提取做口紅……以往中藥材生產中,非藥用部位、廢棄物、下腳料,正在成為新寵。「杆」有一聲gān和三聲gǎn兩個讀音。
  • 「十大語文差錯」中的幾個用詞差錯
    圖一 本報的「語文信箱」欄目從即日起更名為「杜老師語文信箱」。歡迎致函「讀者橋」版郵箱(hwbdzyd@yeah.net)詢問,我們會及時請杜老師予以解答。    ——編者      近日,《咬文嚼字》雜誌公布了「2015年十大語文差錯」,其中有幾個詞語錯用的確值得注意。
  • 「枝椏」「樹椏」宜寫成「枝丫」「樹丫」(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  某媒體刊文說:「山風裹著樹,輕輕搖擺,花朵在枝椏上顫抖——開花的梨樹像一個穿白紗裙的少女,扭動著柔軟的腰姿。這是一棵老梨樹,粉團的花朵把樹椏全蓋住了。」請問其中「枝椏」「樹椏」的寫法是否妥當?謝謝!
  • 初中語文1-6冊:必考文言文知識,(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
    初中語文1-6冊:必考文言文知識,(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文言文學習是初中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文言文同白話文迥異的寫作和表達方式,導致初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費時費力,學習激情不高。同學們要想真正地理解一篇文言文,不僅需要了解這篇文章的大體含義,還應該學會設身處地站在作者的立場上考慮。值得注意的是,在語文大大小小的考試卷中,文言文閱讀是較難的一個題目,它是由課本上本來的基礎知識的延伸,考察的是大家對基礎的積累效果,說直白點就是該記的知記住了沒有。
  • 雲南省中考語文作文題——肩膀 老師評價:非常好!
    上午11點,語文考試結束鐘聲敲響;11點20左右,考生陸續走出考場。記者隨機採訪,學生普遍感覺語文考題相對簡單,發揮不錯,尤其作文不算難;多位資深初中語文老師表示,這次省考作文題出得相當好。比如說看到老師在寫黑板字的時候,肩膀上落了粉筆灰;或者因為老師常常寫黑板字,左邊的肩膀都有點微微往下傾......通過把肩膀作為一個線索,表現出不同的情感,這一類寫法比較容易寫出真情實感;另外一類寫法就是字典裡面「肩膀」的引申含義,就是承擔的責任。趙玲老師說,有一些孩子的立意可能會更高一點,比如說可能有一些孩子會寫到疫情期間不同的人肩膀上承擔的責任,讓他們感受責任的重大。
  • 現代文閱讀的「含義」題 餘老師有「解藥」
    對青春中學的市教壇新秀餘蔚老師來說,無論材料和提問形式如何變化,「含義」不外乎三類:指代、具體、深層,一旦找準了位置,她就用自己多年教學經驗總結的「獨門秘笈」,一一擊破。  「按照這樣的方法做閱讀,我覺得一下簡單了很多,以後用不著怕這類題目了。」走出經典學堂課堂,一位女生就跟隨同來聽課的家長說著自己的收穫。  課堂一開始,餘老師獨闢蹊徑,說起了金庸的小說《神鵰俠侶》。
  •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傷心」一詞你的老師教對了嗎
    ……一系列的未解之謎,更給這個偉大的人物平添了許多神秘色彩。當然,我們今天更關心的是他的文學成就,但是在他留下的眾多詩詞裡,也有很多我們今天解不開的難題。比如他那首被譽為「百代詞曲之祖」、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流傳千古的《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 英語學霸李柘遠的背單詞秘訣,原來早被小學語文老師傳授了
    原來是把英語當成語文來學習而李柘遠這個記憶單詞的「六步雞血法「,其實不就是從小學語文學習的經驗遷移過來的嗎?不信,咱們對比著看看。其中英語的第一步任務是直接拼讀,這是語文中的看拼音讀詞語。雖然語文的詞既有單字成詞,也有三字詞、四字詞語, 但學生是從2個字組成的詞學起的詞語。第三步:逐個拼讀每個音節中的每個字母,如d-e-de, t-a-i-l-tail。語文中是聲母韻母拼成字音,字都拼對了再組成詞。如果字音讀得不準,也是要回過頭來再品讀的。
  • 語文老師按住了顫抖的手……
    臺詞頻現史詩級翻車,不少語文老師直呼:簡直頭皮發麻,拿著紅筆想要批改的手快要按不住了……叮鈴鈴~請同學們打開語文課本,翻到「《知否》臺詞語病分析」這一課,我們今天學習如何修改這些氣死人的病句,搶救語文老師人人有責。
  • 多音字、易錯詞等匯集成冊,讓孩子的語文變成加分項!
    工具書是無言的老師,也是孩子解決一些學習疑問的高效方法之一。尤其是語文這塊,利用好工具書,學習效率絕對翻倍!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套內容豐富、簡明實用、性價比又超高,小學生學習隨時能用的——《超實用的語文工具書》!
  • 小學生組詞造句難,語文老師教你3招輕鬆搞定,家長不用再當字典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在很多一二年級小學生的家長日常中,輔導孩子寫作業中有一個最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充當孩子的字典和組詞造句翻譯機。請用什麼詞造句,孩子不會,家長口述。在組詞造句的練習中,孩子不會寫,除了詞彙量不夠,還是因為沒有很好的去理解字詞句的應用和含義,所以先熟讀範句和例子,再進行思考,也就是辨析句子的結構,主語、謂語和賓語,想清楚句子由哪些成分構成,再來用詞語填補成分。一二年級階段,就是大量積累生字詞彙量的階段,積累優美的短句和長句,不光要抄錄在摘抄本上,更要有時間就拿出來讀一讀,熟練一下句子的語感。
  • 中考語文,文言文的實詞考點,一詞多義現象與解題技巧點撥
    正確理解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關鍵。閱讀理解一篇文言文,首先要明確文中文言實詞的含義,其次要掌握一些特殊用法及其與現代漢語的異義現象,再次,要了解文言句式的特點與用法。因此,梳理常考的文言實詞,總結答題技巧便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