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仁天皇死前囑咐,千萬不能惹這個國家,究竟是哪個國家呢

2020-12-10 大大大紅袍子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魏源的《海國圖志》傳到日本,明治天皇第一次發現,世界上竟然有這麼多先進而有趣的東西。因此萌發了向西方學習的願望。加之黑船事件等事件的刺激,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從此走上了高速發展的地獄之路。為什麼要說走下地獄之路?

由於日本變法勢力強大,開始肆無忌憚地胡作非為,侵略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更成了日本人眼中的大人物。從古到今,從甲午中日戰爭到全面侵華戰爭,日寇給我的華夏龍族帶來了巨大災難。根據歷史記載,他們當年制定的所謂大陸政策,裡面有這樣一句話:要徵服世界,先徵服亞洲,最重要的當然是徵服中國和朝鮮。

1931年,日寇發動九一八事變,邁出徵服中國的第一步。後面的事情,相信那幫傢伙都知道。大家好,整個二戰期間,日本人的鐵蹄幾乎在亞洲的每個角落都踏過。但是只有一個國家,他們一直對它心存畏懼,裕仁天皇還特意囑咐他,說這個國家決不能惹。

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人發現自己的戰線顯得過長,於是決定改變戰略。九月九日,杉山元陸軍參謀長向裕仁天皇建議,軍隊應積極南進。另外,裕仁天皇擔心,蘇聯會趁機暗中暗中刺殺。杉山元表示,5個月前,兩國剛剛籤署了條約,蘇聯則表示中立。只要他們能獲得北薩哈林的資源開發權。

但是裕仁天皇表示,敵人和其他國家是不同的。有了神馬條約,在他們面前就成了廢紙。諸位,裕仁天皇的話很快就被證實了。一九四五年,敵分三路進攻中國東北,全殲七十萬關東軍和二十萬偽軍。這個消息使日本侵華的營地大為震驚。從那時起,日本對蘇聯感到畏懼。

根據史書記載,1981年裕仁天皇誕辰81周年時,在宴會上,他發表了那篇名言,他囑咐全國人民不要惹!給出的理由頗具日本特色:首先,敵人勇猛好戰,一旦日本與他們結梁,那就不會有太平日子!第二,1945年那次戰役,徹底擊潰了日本人,讓他們了解了蘇聯人的兇猛。

所有的人,麥克阿瑟都曾說過,日本是一個有民族特色的國家,如果你比他差,他總是欺負你。但是如果你比他強,他就會崇拜你,然後全面的向你學習。現在的日本,看待敵人,就是這樣,在敬拜中帶著些許敬畏。根據歷史記錄,美國希望日本在1982年在宗谷海峽駐軍,以限制敵人的行動。而日本則明確表示不敢!這會招來敵人的反感。

相關焦點

  •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為何未將裕仁天皇列入戰犯處死
    1946年4月3日,總部位於華盛頓的"遠東委員會"決定對日本裕仁天皇不予起訴。6月18日,遠東審判首席檢察官基南在華盛頓宣布對日本天皇不以戰犯論處。消息剛出,便引起軒然大波,受日本侵害的國家、國際仲裁機構以及部分日本國民都表示,裕仁做為國家元首,理應作為頭號戰犯接受國際法庭的審判與懲罰。
  • 麥克阿瑟問裕仁天皇,你為何不切腹?裕仁天皇淡定地說了4個字
    此人時任日本海軍中將,他認為自己對不起天皇和國家,於是選擇了剖腹自盡。當時美軍高級將領麥克阿瑟正在日本,於是他在聽說中將自盡的消息後還好奇地問裕仁天皇:「你們的中將都以死謝罪了,你身為天皇為何不剖腹呢?」裕仁天皇先是一吃驚,但馬上冷冷地回答了4個字,結果把責任推得乾乾淨淨。裕仁天皇是日本侵略中國的真正元兇,正是他發動了這場罪惡的戰爭。
  • 裕仁天皇與中日戰爭
    這個嬰兒被取名裕仁,稱號迪宮。迪字代表培養男子氣概,裕仁典出中國古籍,取其國裕民安之意。  明治天皇在與嘉仁夫婦商量後,決定裕仁應該由軍人已被認可的現代方式撫養。原薩摩藩的退役海軍中將,川村純義伯爵入選。  裕仁在出生後第七十天被送出皇宮,交給川村家照顧。川村一心想把這個皇孫教養成不自私,面對困難時堅毅不屈,能夠尊重他人意見,以及勇敢不懼的人。
  • 麥克阿瑟問裕仁天皇:你為何不切腹自殺?天皇的回答很無恥
    第2次世界大戰讓很多國家都捲入其中,根據統計,先後有61個國家參加戰爭,波及的人口達到20億以上,從大西洋一直打到太平洋,從歐洲打到亞洲,戰火綿延2200萬平方公裡,據不完全統計
  • 日本裕仁天皇的導師,明治天皇的愛將,卻選擇切腹而死
    乃木希典,是日本明治天皇時期的重臣。1849年,乃木希典在日本東京出生,軍校畢業後成為了天皇的親兵。1904年的時候,為了爭奪太平洋航隊母艦,日本與俄國之間展開了激烈的鬥爭。乃木希典就是這場戰爭中的指揮官。
  • 日本戰敗後,裕仁天皇為何沒自殺謝罪?天皇的回答只有4個字
    因為戰爭是非常可怕的,不僅會嚴重的破壞到自己的國家,而且帶來的全是殺戮和死亡,對於百姓來說這都是一個巨大的災難。而我們中國也曾經因為過去比較落後,在戰爭中遭受了很大的打擊。日本這個國家曾經在歷史中,向很多國家都發起過戰爭,而且日本人的手段是非常殘忍可怕的。
  • 真假天皇事件:56歲雜貨店老闆稱,自己才是真正的天皇,裕仁該退位
    正當裕仁天皇人受到眾多爭議之時,這時卻有一個56歲的雜貨店老闆站出來聲稱自己才是真正的天皇,那麼這位雜貨店的老闆到底是誰?而這個事件又會對歷史的日本政治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那麼當時這位熊澤寬道站出來之後,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呢?日本政府進一步的插手管理,在他起訴天皇之後仍舊如此。 而他的說明之所以是由美國軍方發布的,就是因為美國軍方想通過此次事件給裕仁天皇施壓,進一步的掌控日本在這樣的壓力下。
  • 日本天皇真假風雲:一中年男子自稱是天皇后裔,裕仁天皇是冒牌貨
    曾經在第二世界戰中投靠法西斯陣營,最終慘遭失敗的日本裕仁天皇,因為戰爭失去了日本民眾的支持,導致民眾對於裕仁天皇公信力越發質疑,裕仁天皇一時間地位岌岌可危。但是他真正的危機,還要屬幾十年前,那場誰是「真正的天皇」之間的較量。
  • 侵華時期的日本天皇裕仁名義上沒有任何權力,實則是一個戰爭狂人
    裕仁出生於明治34年(1901年),父親是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後為大正天皇)。明治天皇對於這個小孫子寵愛有加,選擇了裕仁作為其名。明治天皇親自指示將裕仁培養為「質實剛健」之輩。如此教育之下,裕仁自小就被種下了崇尚武力的禍根。大概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裕仁開始向他的祖父看齊。
  • 一年之後,裕仁天皇道出了實情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侵略性極強的國家。雖然日本國土的面積不大,日本的文化歷史起源和發展,甚至都跟我國歷史上的多個朝代都有著密切的關係。但這個國家在走入近代時期,卻已經不再是一個依附於我國的小國家了。那究竟是從何時起,日本突然變成了一個強大的帝國,並且還有了侵略我國的野心呢?
  • 裕仁天皇離世,特邀中國參加,一怒之下中國回復四個字
    裕仁天皇生於1901年,1926年上任天皇因病去世,裕仁天皇成為新一任天皇,36歲的裕仁天皇指揮和策劃日本相繼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和太平洋戰爭,欺負了十幾個國家,但就因為美國的幹涉
  • 二戰結束後,美國為何不把日本的裕仁天皇處決了?
    是否處決裕仁,戰後勢力如何劃分,其實早在1943年的開羅會議上就確定了。這我忘了是從哪個書上看到的,好像是日本歷史學家井上清的。之前我一直認為是雅爾達會議上決定的。1943年盟國決定反攻前就商議了戰後日本改造問題:必須徹底剷除軍國主義生長的土壤,剷除對天皇的絕對服從,讓日本永遠失去對外武力擴張的犬牙。這個問題在臨近日本投降前更為現實:搞死日本容易,但以何種方式搞死,搞死後如何收場變得尤為複雜。
  • 東京審判時,日本裕仁天皇為了脫罪,還找了兩個「替身」
    裕仁天皇之所以能逃過審判,一方面是麥克阿瑟對他的庇護,另一方面則是多虧了他的兩個「替身」——東條英機和木戶幸一。其實,在東京審判中,包括中國、蘇聯等數個國家在內的代表團,都明確提出了廢除日本天皇制、對裕仁處以絞刑的主張,但由於美國人從中作梗,這些提議都被否決了。
  • 裕仁天皇走下神壇,變為「人」後,為何不敢去衝繩?
    多年後,已經成為著名小說家的大江健三郎對孩童時代目擊的這一幕記憶猶新:「最令國民困惑和失望的是,天皇居然用人的聲音說話……那個令人畏懼無所不在的可怕力量突然變成了一個普通人,怎能令人相信呢?」天皇的「神性」在國民印象中開始動搖,有關天皇即將退位的風聲也開始在各種場合不脛而走。
  • 二戰後,美國為何選擇保留裕仁天皇?
    作為日本法西斯侵略戰爭的發動者和主要決策者,戰爭的最大戰犯裕仁天皇卻沒有出現在戰後的遠東軍事法庭上,並且日本的天皇制在戰後還得以保留。(日本「太上皇」麥克阿瑟。網絡圖)眾所周知,美國是處理戰後對日問題的主導國家,那麼美國為何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呢?又為什麼選擇裕仁天皇?
  • 蕭西之水:裕仁天皇如何逃脫戰爭責任?
    在這個關鍵時候回顧這段歷史,裕仁恐怕也是對自己能不能繼續維持天皇地位心有戚戚。顯然,這番說辭並不能說服眾人,畢竟《大日本帝國憲法》早就規定天皇有開戰與停戰的權限。日本國民之所以停戰也是由於聽到天皇的詔書,那麼開戰的責任理應由天皇承擔。 不過,美國人卻在水面之下暗自思索著如何為天皇開脫。這時候,麥克阿瑟的重要謀士邦納·費勒斯(Bonner Fellers)準將就顯露出自己的作用。
  • 揭秘日本戰敗後裕仁天皇為何最終沒有退位?
    8月29日,在勝利者踏上這片神國的土地的前一天,天皇對木戶幸一談到了退位的問題,認為可以將此作為免除他忠誠的大臣和陸海軍將領們的戰爭責任的方法。木戶告知天皇這並不可取。9月中,在天皇知情的情況下,天皇的內叔父東久邇宮率內閣秘密討論其退位事宜。儘管有些閣僚力爭天皇對戰爭並不負有憲法責任,但有其他大臣強調,天皇對國家、戰死者和戰爭遺屬負有戰敗的道義上的責任。
  • 裕仁天皇去世,日本邀請中國代表出席,中國為此提了一個要求
    而歸根結底,作為這場侵略戰爭的發起國家,決定發起這次戰爭的日本政府身上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這個國家在戰爭時期就十分無恥,每次發動戰爭都要找一些藉口,在戰爭時期甚至還說出了東亞共榮這樣的口號。 在戰爭結束之後,他們也保持了自己的一貫作風,堅決不承認曾經犯下的罪行,雖然籤署了投降協議,但是拒不認錯毫無悔意。
  • 從裕仁天皇的葬禮上,可見一斑!
    從裕仁天皇的葬禮上,可見一斑!裕仁天皇,又稱昭和天皇,日本第124代天皇,是日本最長壽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天皇,執政長達63年。這個人指揮和策劃日本相繼發動了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侵略並踐踏了中國和東南亞以及太平洋地區的十幾個國家。因為他的野心,數千萬無辜民眾死亡。
  • 幾十年前,日本皇室中的宮心計,為何裕仁天皇恨死自己的親弟弟?
    幾十年前,日本就曾經發生過皇室之間的兄弟反目公案。這場兄弟之間的宮心計的主角是裕仁和他的親弟弟秩父宮雍仁。這對兄弟的結怨由來已久。身強體壯的秩父宮在兄弟兩人玩耍時就毫不相讓,偏偏裕仁也是個強勢的人。為此,兩人就結下了隔閡。秩父宮對他的哥哥當皇太子、當天皇,而自己什麼事都得讓著他很不服氣。作為母親的貞明皇太后也很偏愛小兒子。或許因為次子秩父宮雍仁和自己是同一天生日,或許是秩父宮的性格更接近自己。總之,皇太后對雍仁有特殊的偏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