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死80歲皇帝、強娶14歲公主,塗炭江南:侯景之亂南朝咎由自取

2021-02-07 歷史史記

侯景是個燙手山芋,東魏驅逐、西魏不容。

唯獨終日禮佛的梁武帝蕭衍是個菩薩心腸,大言:得景則塞北可清;機會難得,豈宜膠柱。

究竟是塞北山河可清,還是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

引狼入室的南朝梁廷,終將自食惡果。

1.偷雞不成蝕把米

東魏皇帝高歡死後,河南道大行臺侯景立即造反。但造反得有實力,你侯景能打,高家朝廷也從來沒慫過。

所以,侯景向西魏明送秋波,要以河南六州之地換得西魏出兵襄助。宇文泰,老奸巨猾,你給我土地、我就照單全收,還可以拜官、封爵、頒勳章,但就是不出兵。而且,還要召侯景到首都長安來遊玩一番。

大軍閥侯景不聰明,但絕不是傻子。宇文泰這不是做買賣而是先哄後騙再殺人。於是,趕緊真心誠意地向南朝梁廷投懷送抱,願以河南十三州降梁。

80多歲梁武帝,不僅菩薩心腸而且老來多夢,忽然夢見自己金戈鐵馬、收復了中原山河。一朝春夢醒來,老人家便收到侯景來信,這封信的價值是東魏名將侯景以及十三州的土地。老人家想起了那個陪他徹夜下棋的名將陳慶之,也燃起了久違的丈夫豪情。

於是,梁武帝推開佛經、拿起國璽,力排眾議、下達敕書,拜侯景為大將軍,封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諸軍事、大行臺。而且,篤信我佛的梁武帝,為人實在、言行必踐,令北司州刺史羊鴉仁都督楚州、仁州兩刺史,率軍北上、接應侯景。

無奈梁廷無大將、南朝無悍卒,東魏高家朝廷一頓王八拳,不僅把侯景趕出了河南地,而且連帶手痛扁了一番南朝粉黛兵。

以為名將土地雙豐收,結果只收了侯景這個燙手山芋。狼狽逃竄的侯景,硬是帶著800殘兵強佔了南朝重鎮壽陽,作為自己容身之所。

2.老菩薩首鼠兩端

東魏皇帝高歡是頭老虎,兒子高澄是只豺狼。父子兩個咬人打仗,總能吃肉,而且詭計多端。

把南朝胖揍了一頓後,東魏立即送來了修好國書:我們一衣帶水、我們世代友好,怎麼就打起來了?都是因為侯景太不是東西。既然打架是誤會,那就別打了,咱們修好吧。

高澄

梁武帝蕭衍讀了好幾十年的佛經,早沒了當年輕兵陷陣的豪情,此前的一番春夢也把荷爾蒙釋放得乾乾淨淨,冷靜下來一看:南朝兵確實沒法打仗。所以,他首鼠兩端了:一面安撫流落壽陽的侯景,一面與東魏暗通款曲。但總得方向是梁魏兩國要修好。

這時候,侯景就不幹了。跟東魏已經撕破了臉,自己的妻兒老小全被高澄這個小兔崽子給咔嚓了。你們和好了,那我的仇還報不報?

除了報仇,侯景還感到了恐懼。老頭子梁武帝會不會把自己當人情送給高澄?這個問題太兇險,所以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早做準備。於是,造反起家的侯景,再要造反。

怎麼養民理政,侯景不會;但怎麼動員百姓、怎麼組織戰爭,他卻是行家裡手。壽陽城實行戰時軍事官制,青壯主力全部參軍訓練,而參軍的酬勞就是百姓子女,壽陽立即變成了一座大軍營。同時,侯景獅子大開口,向梁武帝要錢、要糧,我要替你抵禦胡騎、我要為你北伐中原,老菩薩您總得出點血吧。

光要錢糧還不夠,侯景還向梁武帝要媳婦,而且點名要娶王、謝兩大豪門的女兒。佛家講眾生平等,但梁武帝卻滿腦子的門第觀念,於是答覆說:王謝兩家門第太高,你還是求娶朱家、張家以下吧,等我給你物色。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侯景則是烽火連天為媳婦。什麼高門大戶,我侯景就要讓你們這些高門女兒配嫁奴家子。公元548年8月,侯景以清君側為名,舉兵八千、壽陽造反。

3.皇帝昏庸、寵臣無能,侯景兵臨建康

侯景要造反的消息,早就傳到了建康城。

因為侯景折騰的動靜,實在太大。同時,他也沒有暗度陳倉的計謀,不僅大肆備戰練兵,而且四處勾結、找同盟,把造反大業搞的人盡皆知。

降梁的北魏宗室元貞,從壽陽逃到建康,狀告侯景謀反。而皇帝蕭衍呢?卻不聞不問,繼續吃齋念佛。

鄱陽王、合州刺史蕭範,鎮守合肥,與侯景最為接近,眼瞅著侯景把壽陽變成了大軍營。於是,趕緊密報梁廷,而寵臣朱異卻說:侯景隻身歸梁,拿啥造反?菩薩皇帝蕭衍則自信滿滿地回覆:孤身寄命的侯景,就是仰人哺乳的嬰兒,怎能造反?

皇帝與寵臣

北司州刺史羊鴉仁上書說侯景派使者聯絡他一起造反,而且把侯景的使者綁了、送到梁武帝眼前。寵臣朱異肯定是收了侯景的賄賂,竟說:侯景也就幾百人,能幹出啥事來。然後、然後,他竟把綁來的使者給侯景送回去了。

梁朝已經腐敗到這地步了,侯景再不造反真就沒天理了,所以壽陽舉兵,侯景真得造反了。這不是演習,這是戰爭。

侯景造反的文書傳到了建康,梁武帝蕭衍還自信滿滿地說:是何能為,吾以折棰笞之。他侯景能幹點啥,我折根棍子都能揍他。

侯景叛軍繞過正面開來的梁朝平叛部隊,向東、向南迂迴到了長江邊上,與建康城隔江相對。尚書羊侃建議趕緊發兵拒守門戶重鎮採石,急令平叛部隊襲取壽陽,以成前後夾擊之勢。但是,武帝寵臣朱異仍在信誓旦旦地說:景必無渡江之志。於是,長江天險成了擺設。

4.梁朝廷沒一個良策,梁郡守沒一個硬漢

隔江而對,寵臣朱異自信已經算死了侯景不會渡江,所以不用大動幹戈、不用發兵抵禦。侯景肯定是要渡江的,但侯景沒船,所以只是一時過不了江。

沒有城池立足,南朝梁廷給你重鎮壽陽;沒有糧草戰袍,菩薩皇帝給你萬匹青布。而沒有渡船過江,南朝和皇帝照樣給你送來。

皇帝蕭衍,派臨賀王蕭正德為平北將軍,擔當長江防務總司令,出兵屯守丹陽郡。而蕭正德早就與侯景勾結在了一起,兩個人已經結成了造反聯盟。所以,蕭正德出兵平北,正好給侯景送來了渡江大船數十艘。

侯景所部總共八千人,八月起兵造反。九月,不等平叛大軍到來,便主力移出壽陽。十月詐稱攻合肥,卻偷襲了譙州(安徽滁州),譙州助防董紹開城投降,刺史蕭泰被活捉。而後進攻歷陽(安徽和縣),太守莊鐵同樣開城投降,同時鼓動侯景趕緊進攻建康,還給侯景大軍做了帶路黨。

而到了長江邊上,造反盟友蕭正德來得恰逢其時,給侯景送來了渡江大船。於是,侯景兵過長江、圍攻建康。

太子蕭綱急眼了,身著戎裝覲見菩薩皇帝、老父親蕭衍:你這麼幹不行了,趕緊打吧,別再念經了。此時的蕭衍也沒了「折棰笞之」的豪邁,支吾著說:這是你的事,問我幹啥?內外軍政大事,你看著辦就行了。

簡文帝蕭綱

太子開始主導建康保衛戰,這是生死之戰。而生死之戰的朱雀門卻由侯景同盟蕭正德率兵把守,剛送完船,接著再送你入城的通行證。蕭正德這個隊友著實是給力,而建康城也就輕鬆告破了。

太子與滿朝文武只能退守臺城,守著菩薩皇帝蕭衍一起念經。所謂臺,就是指尚書臺為主體的中央朝廷。因為尚書臺在宮城之內,所以宮城又稱臺城,也就是內城了。

5.十幾路勤王大軍,眼巴巴地看著侯景攻破臺城

臺城攻堅戰,著實是不好打。從公元548年十月二十五日,一直打到次年即549年三月十二日。

難打的原因,不是梁朝廷突然變強了,而是侯景本來就不強。只要梁朝稍微正常一點兒、稍微出點兒力,侯景叛軍也不可能如此橫行。

但是,臺城還是被攻破了。而建康周圍卻盤踞著梁朝的十幾路勤王部隊。他們都在幹什麼?

梁武帝第七子荊州刺史蕭繹從江陵起兵。南朝六代一直都是兩股最強軍事存在,一個是上遊的荊州兵團,一個是江東的京口兵團。荊州兵至於來多少,史書沒記載,但可以推算的是那裡有不少於一半的梁朝軍事存在。

此外,湘州刺史、河東王蕭譽,雍州刺史、嶽陽王蕭詧,江州刺史、當陽公蕭大心,郢州刺史南平王蕭恪,也紛紛向建康派來了勤王之師。

最先到的,是平叛壽陽的邵陵王蕭綸所部,帶了步騎三萬士兵。但蕭綸是個草包,幾戰下來便被侯景擊潰。

蕭綸

隨後到達的,還有鄱陽王蕭範的部隊,世字蕭嗣與裴之高率領,建安太守趙鳳舉所部,南兗州刺史、南康王蕭會理所部。

之後,衡州刺史韋粲所部五千,司州刺史柳仲禮所部步騎萬餘,與蕭嗣和裴之高所部會師,諸路大軍推舉熟悉兵事的司州刺史柳仲禮為大都督、勤王總司令。

柳仲禮

再之後,還有蕭綸的殘部,揚州刺史蕭大連所部,荊州方面的蕭方等和王僧辯的部隊,高州刺史刺史李遷仕、天門太守樊文皎的部隊,也陸續抵達。而且,諸部立即建立統屬,共推柳仲禮為大都督、勤王總司令。

以上諸路太多,那就總稱柳仲禮所部吧。但柳仲禮所部總共打了兩場仗,一是青塘之戰,折損了硬漢韋粲一門忠烈;二是菰首橋之戰,冒進的天門太守樊文皎戰死,高州刺史李遷仕逃回。

然後、然後,柳仲禮一直幹的事情就是:置酒高會,日作優倡,毒掠百姓,汙辱妃主。壞事做盡,但就是不幹正事,一直不打仗。

6.侯景踐踏了南朝、侮辱了皇室

臺城攻破後,侯景則挾天子以令諸侯,輕鬆瓦解了十幾路勤王之師。而且,公元549年3月,派於子悅出兵吳郡、派宋子仙進兵錢塘、派侯子鑑出兵吳興。從來都是建康之資的三吳大地,到是年12月便全歸侯景所有。三吳淪陷還不算完,侯景在公元550年再次舉兵,由下遊往上遊打,兵鋒迫近荊州。

侯景過江之時,舉兵八千,圍攻建康有兵十萬,攻破臺城後已經「率土之內,莫非己有」。北朝打南朝打了幾百年,都不如侯景的效率高。富庶繁華的南朝大地,被侯景亂兵地毯式地踐踏了一番,曾經的士族大家、冠冕名士,在侯景的亂軍面前威嚴掃地。

而比之更慘的則是蕭氏皇族。

先是,侯景擁立自己的盟友、梁武帝的養子蕭正德為帝。臺城告破後,便把蕭正德廢掉,而後殺掉。

再是,尊蕭衍為帝,試圖挾天子以令諸侯。老菩薩蕭衍雖然老邁卻不老實,不甘心做傀儡,於是侯景減其供應,生生把八十六歲的老皇帝蕭衍給餓死了。

後是,立太子蕭綱為帝,逼迫蕭綱封自己為宇宙大將軍、都督六合諸軍事。宇者,空間也;宙者,時間也,侯景這大將軍不僅充滿空間而且貫穿時間,必須空前絕後了。

侯景曾經力求王、謝豪門女為妻,現在胃口大了,直接要娶皇室公主,但老皇帝蕭衍的女兒不僅嫁人而且年齡都比侯景大。於是,他盯上了簡文帝蕭綱的女兒,十四歲的溧陽公主蕭妙淽。新郎四十加、新娘十四少,中年猛壯漢抱著豆蔻俏公主,皇室尊嚴徹底掃地。

再後,娶了溧陽公主後,侯景卻把溧陽公主的老爹簡文帝蕭綱毒死,立梁武帝蕭衍的曾孫、豫章王蕭棟為帝。旋即,再殺蕭棟,侯景自立為帝。

侯景侮辱整個蕭氏皇族的時候,一眾蕭氏藩王不是同仇敵愾地共御外辱,而是一邊被侯景追著打,一邊同室操戈、自相攻殺。

經過連年內鬥,湘東王蕭繹最終勝出,打敗了其他藩王。之後,公元552年,蕭繹派大將王僧辯,會同南江州刺史陳霸先剿滅了侯景叛軍。而至此時,整個南朝幾乎被侯景踐踏了一遍,而整個梁朝皇室也是威嚴掃地。

納降侯景,南朝埋禍;首鼠兩端,蕭衍惹禍;綏靖做啞,寵臣誤國;長江失守,叛臣作祟;臺城被破,王師自亂;三吳屠戮,藩王內鬥。這就是侯景之亂的整個過程,不是侯景之軍有多彪悍,也不是侯景為將有多傑出,更不是侯景其人有多酷烈,一切之一切都是南朝梁廷、蕭梁皇室的咎由自取。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南朝「侯景之亂」,皇帝被活活餓死,兒子們卻在外地打內戰
    高歡與宇文泰在孝武帝死後分別擁立元善見與元寶炬為傀儡皇帝,分裂北魏為高歡控制下的東魏和宇文泰控制下的西魏,至此,與南朝梁國形成後三國時代的的割據局面。侯景起兵,梁武帝餓死雖然是以降軍的身份初次入梁,昏聵難當的梁武帝還是對侯景十分厚待。但在南朝在這個十分重視門閥世家的土地上,侯景的出身讓他顯得與王公大臣格格不入,甚至在請求梁武帝做媒的時候,遭到武帝拒絕,侯景對此極其不滿。
  • 正史上差點吃人的公主,14歲嫁給羯族大漢,被後世野史家意淫千年
    而在這其中,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一起「食人」事件,竟是發生在一位嬌滴滴的公主身上……這位正史記載中唯一吃過人肉的公主,就是南朝梁武帝的孫女溧陽公主,這位公主不僅吃了人肉,而且這肉居然還來自於她的丈夫侯景。事情的經過,還要從公元548年說起。
  • 侯景之亂大結局!
    上一篇說到侯景攻克了南梁的宮城,故意餓死了梁武帝,又控制了簡文帝這個傀儡,並且強娶了簡文帝(簡文——建文
  • 論侯景之亂對江南地區的影響
    梁武帝侯景之亂是在梁武帝晚年爆發於江南地區的一場大動亂,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場動亂給江南地區帶來的影響。侯景之亂的主角那當然是侯景,侯景原來是高歡的手下,是高歡七友之一。梁武帝晚年篤信佛教,南梁的軍隊已經很多年沒跟人動過手了,再加上侯景和南梁的宗室蕭正德互相勾結,所以最終候景打進了建康,把梁武帝給囚禁起來,最終導致梁武帝被活活餓死,最終在551年的時候篡奪了南梁政權,但是不久之後在552年被王僧辯和陳霸先擊敗,歷時四年的侯景之亂結束。這場動亂持續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它造成的影響是非常糟糕的。
  • 一個叫侯景的北蠻,帶著八千人橫掃南梁,南朝為什麼這麼弱?
    另一方面,南梁後期軍備廢弛,長期的養尊處優使南朝人失去了銳氣,難以抵抗北方的強兵。侯景是鮮卑化的羯人,他最初跟隨爾朱榮,後跟隨高歡,再投靠蕭衍,蕭衍自認為自己威名所至,天下歸心,於是對侯景封侯拜將,安置在北方戰略要地壽陽。結果不久之後,因為懼怕南梁和東魏和談,侯景決定背叛蕭衍,起兵叛亂。
  • 正史上差點吃人的公主,14歲嫁給羯族大漢,被後世野史家意淫千年
    而在這其中,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一起「食人」事件,竟是發生在一位嬌滴滴的公主身上……這位正史記載中唯一吃過人肉的公主,就是南朝梁武帝的孫女溧陽公主,這位公主不僅吃了人肉,而且這肉居然還來自於她的丈夫侯景。事情的經過,還要從公元548年說起。
  • 正史上差點吃人的公主,14歲嫁給中年大漢,卻淹沒在歷史的塵埃
    歷史上有不少駭人聽聞的「食人」故事,但在正史上卻記載了一位差點吃人的公主,想必誰都沒有想到,這種駭人聽聞的故事居然來自一位公主,她14歲就嫁給了羯族的中年大漢,而肉的主人正是她的丈夫。這些都是發生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過今天的故事卻與之相反。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三個朝代南梁,雖然表面上風平浪靜,但是內部的矛盾早已惡化,不久後便爆發了侯景之亂,各派爭得你死我活,弄得南梁朝民不聊生。戰亂給百姓帶來了慘重的代價,兵荒馬亂之際餓死不少人,就連梁武帝蕭衍,也在所難免。很多人為了活下去便食人肉,一時間,南梁朝一片殘破。
  • 《敕勒川》與「侯景之亂」
    缺德侄子生氣了,決定再開一次門,把外面看猴戲的親戚引進來,從背後悄悄捅侯景軍隊一刀。侯景後頸猴精猴精地發覺了,都不跟他廢話,直接勒死了武帝這個大開門缺德的侄子。此處應有掌聲。侯景有點飄。這可以理解。他強娶了太子蕭綱(如今皇帝)十四歲的公主並愛若至寶。這也可以理解。然後自命為「宇宙大將軍」。炮決!七毀滅了南京,只不過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
  • 「菩薩皇帝」蕭衍統治48年,被「宇宙大將軍」侯景活活餓死
    南朝宋齊梁陳4個王朝,比較有作為的皇帝都是開國皇帝。但劉裕稱帝僅3年,蕭道成4年,陳霸先3年,只有梁武帝蕭衍在位48年,時間最長,整個梁朝幾乎就是他一人在位。 梁武帝時代是南朝一個較為安定的時代。這是因為北方北魏後期動亂,發生各族人民起義,又分裂為東西魏,無暇南顧;梁武帝本人在初期也還是想有所作為,勵精圖治。
  • 文武雙全,40年不近女色,86歲高齡活活餓死,那個梁武帝充滿傳奇
    一個心裡只有菩薩,沒有百姓的皇帝,怎麼可能會有好下場?因為信奉佛教, 大興土木, 他在皇宮對面斥巨資建造了一座寺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同泰寺。他四次捨身都是發生在這個寺廟裡。上行下效,皇帝都那麼瘋狂,那下面臣子,老百姓有樣學樣,於是整個南朝到處建的都是寺廟。養著幾十萬不交賦稅的僧人。
  • 侯景之亂
    侯景之亂是發生在中國南北朝時期的歷史事件,在南朝梁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八月,東魏降將侯景勾結京城守將蕭正德,舉兵謀反所造成的動亂。
  • 他做了48年皇帝,40年都不近女色,每天只吃一頓飯,卻在86歲餓死
    但是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就是不近女色、不好奢侈、佞佛,而且還四次出家為僧,可是最後卻被餓死!他就是南朝梁的開國皇帝蕭衍,後人稱他為梁武帝。梁武帝出生於劉宋時期的大明八年,也就是公元464年。在公元479,南齊太祖蕭道成逼迫宋順帝劉準退位自己稱帝,蕭衍成為了皇室宗親。公元494年,齊明帝帝蕭鸞繼位,蕭衍受皇帝重用,從此飛黃騰達。
  • 俯瞰侯景之亂:坐擁建康不能定鼎南朝,卻改變了後三國的天下形勢
    見太子蕭綱,侯景竟然手足無措,緊張得說不出話。侯景只是凡人,但這個凡人卻荼毒了整個南朝。對著蕭氏皇族是淫虐侮辱,立蕭正德為帝而後廢掉殺掉,尊蕭衍為帝而後減供餓殺,立蕭綱為帝而後強娶其十四歲幼女、再毒死嶽父蕭綱,再立豫章王蕭棟為帝而後再廢再殺,最後自己稱帝。南朝皇族威嚴掃地。
  • 論南朝士族的滅亡,侯景之亂只是導火索
    侯景將根據地壽陽打造成一個大軍營,同時勾結臨賀王蕭正德。同年八月侯景侯率八千士兵在壽陽起兵,以清君側誅殺朱異等人為藉口。侯景九月出壽陽,十月二十日飛渡長江,二十五日圍臺城,此時的侯景部隊滾雪球似的增長到十萬人。臺城兵盡糧絕,終於在次年三月被攻破,梁武帝蕭衍活活餓死。文武官員三千多人被侯景屠殺殆盡,原先十多萬人的建康城只剩兩千多活人。至此南方建業的士族集團宣告滅亡。
  • 南朝三吳之地遭毀滅性打擊的禍首:侯景之亂
    2009年1月 出版 閱讀提示:"侯景之亂"所造成的後果極其嚴重,江南社會秩序與繁榮的經濟文化遭到空前浩劫,人民飽受戰火荼毒,昔日繁華的京師建康成為一片廢墟,原本最為富庶的三吳地區破敗疲敝,自東晉以來經營二百餘年而形成的三大經濟文化中心,亦遭到毀滅性的破壞,侯景可謂千古罪人!
  • 梁武帝:中國唯一的菩薩皇帝,絕房事三十多年,最後卻被活活餓死
    南朝時期的江南,佛教寺廟空前繁多,一度出現十餘萬僧民在香菸繚繞的殿宇內匍匐佛像前誦經懺悔的盛況。而這一佛事的領導者,便是歷史上著名的「色戒皇帝」——梁武帝蕭衍。梁武帝原本信奉道教,稱帝後宣布「舍道歸佛」,在無礙殿受戒,法名冠達。
  • 南朝皇帝菩薩,自己當人質玩綁架遊戲,曾下令全國禁食酒、肉
    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時題寫「古雞鳴寺」匾額。(李倫 攝影)提起雞鳴寺,可能許多人會感到陌生,但是說到皇帝菩薩,大家馬上會想到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武帝,為籌集經費建寺院,曾4次綁架自己當人質,令群臣花錢一億萬奉贖。 雞鳴寺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東麓山阜上,又稱古雞鳴寺,始建於西晉,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是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
  • 史上最慘開國皇帝:沒有飯吃,86歲高齡,活活被餓死
    其中,若談論最慘的皇帝,人們往往會提及兩類人:一是亡國之君,二是傀儡皇帝。第一種人,顧名思義,到他這裡國已不國,那麼人身安全更無保障。第二類人雖然國家還在,可是自己卻沒有決定權,最終往往會被權臣害死。但是有這麼一群人,後世幾乎不會把"慘"字和他掛鈎,那就是開國皇帝。
  • 南朝政權的更替,南朝共經歷了幾個朝代?
    南朝共經歷4個朝代,宋:420年,劉裕廢東晉恭帝,自立為帝,東晉自元帝至此,共11帝,109年而亡。劉裕出身破落的低級士族。幼時家貧,曾從事耕種,兼做樵夫、漁夫及賣鞋小販,又當過小軍官。他稱帝後多重用寒門,削弱士族勢力,實行中央集權。國內的統一遠非強藩割據的東晉可比。
  • 讀《侯景之亂與北朝政局》
    而這篇社科院歷史所李萬生老師寫的《侯景之亂與北朝政局》則是一部南北朝史的佳作。作者用洋洋灑灑20餘萬字描述了南北朝後期的侯景之亂對北朝政局以及南北實力對比變化。以往的論著在論述侯景之亂的時候,多側重於侯景之亂對南朝政局的影響:侯景之亂引發南朝的政治地震,江南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使梁武帝之治40餘年的成果蕩然無存;侯景之亂引發了南梁潛在的宗室矛盾,形成了各方宗室實力派混戰的情況,最後以至於南梁失荊雍益數州以及江北淮南之地,終至滅國;同時也使南朝基本上喪失了角逐天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