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雙全,40年不近女色,86歲高齡活活餓死,那個梁武帝充滿傳奇

2020-12-23 百家號

對於古代的皇帝,劉邦、李世民、朱元璋,乾隆,人們張口就來。

可是提起東晉以後的南北朝,人們好像就不太熟悉了。其實南朝四大天王也非常出名。

那就是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這裡最富有傳奇色彩的非梁武帝蕭衍莫屬。

他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卻又因過度沉溺佛教而四次出家為僧,最終因叛軍圍城活活餓死於都城內。

他很長壽,存在超過了半個世紀的蕭梁的政權其實都是他一個人在唱獨角戲。不過,他並沒善終,被活活餓死,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一是,他太能活了,太能活意味著進入垂暮之年,就不可避免地昏庸糊塗。

《魏書·島夷蕭衍傳》有句評價蕭衍的話說得很符合實際:「衍好人佞己,末年尤甚。」

這個老得跟古董一般的皇帝,已聽不得逆耳忠言,只喜歡別人給他貼金和戴高帽子。文武大臣都知道他好這一口,為了讓他高興,保自己平安,都爭相奉承他,拍馬諂媚,誰也不在他面前說真話、實話,所以在蕭衍眼裡,他的梁國依然繁榮富強,天下無敵。

而事實是到了蕭衍執政晚期,南梁帝國其實已像一個病入膏肓的絕症患者,吏治、軍事、法律、經濟全面崩壞,整個國家純粹就是一個內部完全被掏空的巨大朽木。只要有點外力,梁國可能就會土崩瓦解。

二是他是個狂熱的佛教徒。為了佛教,國家所有活動都得圍繞他的佛教事業轉。

作為皇帝,蕭衍視佛教為生命,把念佛、拜佛、尊佛、弘佛當作一生最純粹的信仰和最重要的事業,在對佛教狂熱的程度上,沒有任何一個皇帝能和梁武帝蕭衍相比。

早在天監十八年(公元519年),蕭衍就接受佛戒,正式皈依佛教,法名冠達,成了一個帶髮修行的俗家弟子。此後,皇帝似乎成了蕭衍的副業,朝廷很多事務他都交給臣下去處理,自己一心撲在了佛教事業上。

因為狂熱,做出了四次跑到寺廟捨身事件,既荒唐又好笑。

皇帝捨身為佛,國家就亂套了。沒辦法,大臣湊份子贖皇帝出來呀。

第一次時間比較短,三天自己就回皇宮了,下面三次都是大臣把他贖回來的。

第二次以一億萬錢的贖金成交,那是滿朝文武「主動」捐款得來的。第三次,兩個億。第四次又是一個億萬。

史書很明確地記載了這幾次贖身錢不是來自國家財政,而是來自臣下的捐獻。當然,這種捐獻毫無疑問是被迫的,你敢不捐試試看。

《南史》寫的是「皇太子以下奉贖」;《魏書》裡說「內外百官共斂珍寶而贖之」;《資治通鑑》記得更明確:「群臣以錢一億萬奉贖皇帝菩薩。」是「群臣」湊出來的錢。

不過,這些贖身錢最終的埋單者還是南梁的老百姓。官員們在皇帝身上失去的錢,會從老百姓身上加倍榨回來的,不然他們的生活質量怎麼保障?

所以,蕭衍這種捨身行為,歸根結底還是加在百姓身上的負擔。一個心裡只有菩薩,沒有百姓的皇帝,怎麼可能會有好下場?

因為信奉佛教, 大興土木, 他在皇宮對面斥巨資建造了一座寺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同泰寺。他四次捨身都是發生在這個寺廟裡。

上行下效,皇帝都那麼瘋狂,那下面臣子,老百姓有樣學樣,於是整個南朝到處建的都是寺廟。養著幾十萬不交賦稅的僧人。

第三,蕭衍一生最大的汙點就是收留侯景,引狼入室。最終把自己老命也搭上了

侯景後來之所以能把南梁搞得一塌糊塗,首要原因就是有梁武帝蕭衍對侯景的盲目信任和毫無原則的支持。

不知道蕭衍到底喜歡侯景的哪一點,即使知道侯景戰敗後一無所有,也還是日盼夜盼侯景快點兒來投靠自己。

南朝的侯景之亂是中國古代一次巨大的災難,對中國古代社會造成的傷害貽害深遠。

侯景之亂

還有蕭衍的兒子們,也就是那些既得利益者,卻對父親被困之事漠不關心,都在坐擁重兵的情況下故意磨蹭、拖延,隔岸觀火,根本不在乎蕭衍的安危。

只要有一個想救父親,蕭衍也不會活活餓死。

這些兒子,侄子不僅不幫他,還和候景裡應外合,充當內奸,比如提供渡船幫助侯景渡江的人,竟然是全權負責首都建康軍事防衛的總司令蕭正德!那可是蕭衍的侄子。

除了實力最強的蕭繹,蕭衍的另外幾個握有兵權的兒子也對殺敗侯景、救出父皇的事情一點兒不積極。後來兄弟幾個窩裡鬥,爭搶皇位倒是特別積極,打得那叫一個激烈。

蕭衍被困在宮城裡,那叫一個慘。

宮城裡由於缺少食物,已經餓死病死了一大半人。到後來很多東西都只能生吃了,因為沒有木材生火。剛開始沒柴火燒的時候,大家就到處拆房子,甚至把尚書省,相當於國務院的辦公室都拆了,拆下的木料拿去燒飯,但無論如何努力也不夠吃,不夠燒的。

士兵們為了填飽肚子,想盡各種辦法弄吃的。有的把身上的鎧甲脫下來煮著吃,這些鎧甲是牛皮、驢皮經過多道工序加工的。真餓極了,這東西脫下來一煮,還能美美地吃上幾頓肉湯。沒有真皮鎧甲的戰士也為填飽肚子而各顯神通,有在老鼠洞外點火煙燻,把老鼠從洞穴裡逼出來抓著吃肉的,有用彈弓和線網捕捉鳥雀來吃的,反正很慘,只要能吃的都想方設法弄來往肚子裡塞。

不光是普通士兵沒吃的,皇帝蕭衍也同樣沒東西可吃。蕭衍因為信佛,常年吃素,不吃葷腥,食物似乎更好對付一些,但幾個月下來,所有的蔬菜,包括以前扔掉不要的菜根都被吃光了。實在弄不到蔬菜後,蕭衍不得已吃雞蛋了。蕭衍是極為虔誠的佛教徒,吃雞蛋是犯殺生之戒的行為,所以蕭衍是從來不吃雞蛋的。但他已被逼入絕境,不吃雞蛋就啥菜都沒有了。蕭衍邊吃邊泣不成聲。

侯景攻進皇城後,他下令將蕭衍身邊所有的侍衛和宦官全部清除,換上自己安排的人員,將蕭衍控制在深宮之中。不久,侯景就削減了蕭衍的各項生活待遇,基本上蕭衍要什麼都說沒有,拒絕提供,漸漸地連一日三餐都懶得保障,到最後,乾脆啥吃的都不給送了,蕭衍整天餓得頭昏眼花的。一個86歲的老人,哪兒經得住連續幾天沒吃沒喝?很快,這位年輕時意氣風發、橫掃千軍的南梁皇帝,便因飢餓而死。

對於蕭衍死前的狀態,史書是這樣描述的:

「五月,丙辰,上臥淨居殿,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殂。」

侯景三月十三日破城,蕭衍五月初二就餓死了。臨死前躺在床上,因為口渴發苦,叫人給他送一杯蜜糖水喝。這大概是臨死前的幻覺作怪吧。

不管怎麼說,蕭衍的這種非正常死亡都算是悲催的結局,貽笑千古。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活活餓死的皇帝。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態度鮮明地進行了評論:「梁高祖之不終也,宜哉!」蕭衍的人生最後結局是很悽慘的,國家喪失,自己也被餓死在皇宮裡。蕭衍最終沒有好的結局,完全是自作自受,是意料之中的。

還有一件事讓後世皇帝覺得匪夷所思,這個能佔有天下美女的男人,竟然不近女色!

皇帝不近女色,這概率大約等同於貓不吃腥,幾乎是零。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在飲食男女這類事情上,存在著各種常人看來很奇葩的狀態,有堅持一夫一妻制的,有因懼內而有賊心無賊膽的,有因男科疾病無法御幸嬪妃的,像蕭衍這樣完全主動徹底地放棄性生活的皇帝,歷史上只此一個——他又幹了件空前絕後的事。

《梁書》上說蕭衍「五十外便斷房室」。蕭衍是公元464年出生的,他五十歲時是514年,考慮到「五十外」這種說法,可以給他再加個四年。因為按照正常認知,「五十外」也就是五十歲剛出頭,不可能到五十五歲以後。如果是五十五歲以後的年齡段,史書上肯定會換成「未至六旬便斷房室」這種表達的。

這樣算來,蕭衍在518年,也就是天監十七年便不再與嬪妃同房了。他死時86歲,也就是三十多年不近女色。

後世總想找出原因,為什麼擁有萬千女人的皇帝主動戒欲?

首先說蕭衍並不是一個清心寡欲的男人,甚至可以說是個好色、對美女佔有欲很強的男人。他攻佔建康後,迫不及待地檢閱了東昏侯蕭寶卷的後宮團。他也是一個都不願放過。他兒子也有八個,公主也不少。

大多數人的普遍觀點是:因為蕭衍信仰佛教。佛教認為,人的欲望是苦難的根源,要實現功德圓滿,去往極樂淨土,就必須禁止一切欲望,而色慾是擾亂修行心智的魔障,必須戒淫。在這種教義引領下,蕭衍決心放下自己幾十年的愛好,清心寡欲,一心向佛。

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我們姑且來看看。

天監十一年,蕭衍曾因為身體有病,向兩個大夫劉澄之和姚菩提求治。劉澄之給的結論是吃得太好,不過姚菩提給出了不同的結論。

姚菩提對蕭衍說:「唯菩提知,官房室過多,所以致爾。」姚菩提說得很直接,皇上你這就是房事過多導致的。

後來兩人都給蕭衍開了治療方子,一個讓他喝藥酒,一個給他吃藥丸,但並不見好。

不知道蕭衍的這次生病是不是他後來戒色的誘因。這裡只是分析推測,天監十一年時,蕭衍接近五十歲了。根據記載,之後不久他就斷絕了房事。如果按照時間推算,這方面的因素和嫌疑是有可能存在的。

天監十七年,是蕭衍的七弟蕭秀去世的那一年,也是蕭衍的六弟蕭宏在驃騎橋埋伏殺手想幹掉皇帝哥哥的那一年。不知道是不是這些讓他傷心、失望的事情影響了他的性情。

事實究竟如何,我們無法得知。只是就史論事,不存在故意對歷史人物不敬。

喜歡文章就點個讚吧,歡迎交流轉發。

相關焦點

  • 他做了48年皇帝,40年都不近女色,每天只吃一頓飯,卻在86歲餓死
    但是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就是不近女色、不好奢侈、佞佛,而且還四次出家為僧,可是最後卻被餓死!他就是南朝梁的開國皇帝蕭衍,後人稱他為梁武帝。梁武帝出生於劉宋時期的大明八年,也就是公元464年。在公元479,南齊太祖蕭道成逼迫宋順帝劉準退位自己稱帝,蕭衍成為了皇室宗親。公元494年,齊明帝帝蕭鸞繼位,蕭衍受皇帝重用,從此飛黃騰達。
  • 梁武帝為何餓死在寺廟?文武雙全的梁武帝為何40年不碰女人?
    梁武帝蕭衍是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國的開國皇帝,他本身也算得上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屬於蘭陵蕭氏,也是南方的名門望族,和當時南齊的皇族有比較親密的關係。而且蕭衍可謂是文武雙全,年紀不大就已經成了南齊的重臣。
  • 中國史上唯一的「菩薩皇帝」,40年不近女色,死因卻成千年笑柄
    中國的歷史上有這麼一個皇帝,對佛教的推崇到了痴迷的境界,在位期間全國建了2846座寺廟,甚至下令和尚必須吃素,佛教吃素的傳統就是在那個時候逐漸形成的。他就是蕭衍,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建立者,史稱梁武帝。蕭衍在位初期,尚能留心政務,對一些弊端都有所糾正。在位後期,年事增高開始慢慢的疏於政事,迷戀佛教,不喝酒、不聽音樂、甚至近四十年不近女色,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 《琅琊榜》中的梁武帝,真是餓死的嗎?
    難道真的像野史中所說的那樣,堂堂一朝皇帝竟然是被活活餓死的嗎?輝煌一生南北朝南梁的開國皇帝蕭衍(464—549年),此人生於蘭陵世家,但並非是紈絝子弟。相反,他文武雙全,有勇有謀。在經史詩文、音樂繪畫、棋藝書法等方面也有很高的的造詣,堪稱全才。與當時的沈約、謝眺、範雲等人被稱為「竟陵八友」。但是,在這八個人中,論膽量,蕭衍的膽識卻是這八個人中無法相比的。
  • 篤信佛教,四次捨身出家的梁武帝,最後為何在寺廟活活餓死
    堪比曹操的亂世梟雄:梁武帝蕭衍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朝代,北方常年戰亂,難以安定,南方儘管穩定,但是政治鬥爭嚴重,自東晉被取代以後,幾乎幾十年就換一個朝廷。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佛教文化最昌榮繁盛的時期,這不僅體現在民間的信奉,也體現在官方的尊崇,梁武帝蕭衍就是這種情勢下所產生的畸形產物。在執政後期,蕭衍開始篤信佛教,對於佛教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從43歲起他就不近女色,並且要求全國上下都要效仿他。
  • 最清心寡欲皇帝,過得像個和尚,40歲都不近女色,死因卻很荒唐
    梁武帝一生對佛教的痴迷到達到瘋狂的地步,他不僅在生活方面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不吃肉,不喝酒,年近40都不近女色,完全以出家人的標準行事,而且還頒布律例也要求其他人也照著出家人的方式生活,全國流行吃素食,就算在祭祀的時候也不許使用豬雞牛羊等牲畜,一律食用素菜。在他的帶領下,南梁朝廷活像是一個僧人的朝廷,國家活像是一個僧人的國度,梁武帝對佛教簡直就是走火入魔。
  • 為什麼梁武帝會四次出家當和尚?最後他是不是被活活餓死的?
    而蕭綸作為梁武帝蕭衍的第六子,在當時根本都還沒有出生,天監三年是公元505年,而蕭綸在大約公元507年才出生。加上自天監四年起,梁武帝為求長生,讓鄧鬱造了十年的神丹,最後鄧鬱試藥毒死了。崇佛原因一個國家的領袖都成了僧人,佛教的興盛已成了必然,梁朝時佛寺大約有將近三千所,僧尼近十萬。這一切都同梁武帝的大力扶持有關係,而不管是人力還是財富上的大量注入,都會對國家實力造成影響。
  • 梁武帝側面:痴迷佛法,意圖建立人間帝國加佛國,卻被活活餓死
    勤儉、仁愛,處理政務水平極高,且極具文藝才華,如果按照這個直觀角度走下去,或許他將成為那個時代最為成功的人物。然而歷史沒有如果,在那個柔媚的江南,在那個煙雨朦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蕭衍開始對帝國的走向做出了大幅度的轉向,他不光做帝王,更要做萬世朝拜的法王,而他的梁朝,也將成為「天下佛國」。 (一)、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梁武帝能夠穩坐天下48年,能力不是蓋的。
  • 佛門天子一生崇佛,最後被活活餓死,南朝梁武帝受的是哪番業報?
    也不好娛樂,也不喝酒。極為注重個人威儀。在這樣的皇帝領導下,南梁國力迅速復甦,社會秩序安定,百姓的生活也日益富足。文化領域的程度達到了魏晉以來的最高繁榮。在封建時代,得遇明君是百姓之福,國家之幸。如果這麼持續下去,梁武帝的名聲將不讓秦皇漢武。可惜的是,他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 為什麼信佛出家的梁武帝,還會被活活餓死
    只有對因果一知半懂,卻又不懂得自我反省,常常抱怨外界的人,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和不順心的經歷時,就會出現這樣的言辭,並認為自己活的非常冤屈,受到了「老天」不公正的待遇。梁武帝之所以問祖師功德之事,就是因為梁武帝在位後,極力宣揚推崇佛法,建立無數的寺院、並供養了數以萬計的僧人,捐獻了上億的錢財並且三度出家。如果論起來做善事培福報的行為,我想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夠超越梁武帝吧。但是就是這樣一位篤信佛教,並極力做善事的一位皇帝,晚年卻被活活餓死。
  • 梁武帝:中國唯一的菩薩皇帝,絕房事三十多年,最後卻被活活餓死
    作為皇帝,梁武帝整整活了86歲,僅次於清朝乾隆皇帝,位列中國長壽皇帝的第二把交椅。他漫長的統治生涯,為中國歷史刻下了深深的印記。梁武帝姓蕭名衍,字叔達。他篡北齊,改國號為梁,定都於建康,在位四十八年。梁武帝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怎麼還會餓死呢?這是他自己始料所不及的。據說梁武帝在因地修道的時候,有一隻很調皮的猴子。他不入定時,它不麻煩他;他剛剛一入定,它就弄出一個什麼動靜,把他擾亂的不能入定。
  • 沉溺於佛法的梁武帝蕭衍,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最終竟然被餓死
    但是到了晚年,因看破紅塵醉心於佛教而不理政事,最終導致侯景之亂,活活被餓死在自己的皇宮中。蕭衍在繼位之初取得了非凡的成績。但與封建社會很多皇帝一樣,他猜疑心很重,害怕其他人奪他的皇位,這是所有帝王的通病。因此,他將蕭鸞的兒子幾乎全部殺掉,對一些功臣也不加以重用,逐漸削減他們的權力。
  • 他中年稱帝,堪稱文武雙全,卻因晚年時的婦人之仁被叛將活活餓死
    一、文武雙全 蕭衍原原本是南齊時期的一郡國刺史,刺史在古代,往往是地方的二把手,可以說權勢並不小。 蕭衍原可謂是文武雙全,十分具有開國之君的特質。
  • 南梁第一任創業皇帝蕭衍,英明一世,為何最後淪落到被餓死的地步
    梁武帝蕭衍,出生顯赫,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皇帝,在位期間也是勤政愛民,國泰民安,又為何會活生生的餓死呢?痴迷信佛,埋下禍根梁武帝是個虔誠的佛教徒,虔誠到什麼程度,身為皇帝坐擁後宮佳麗三千,卻40年不肯入後宮,堅持守色戒;在皇宮中就是終日拜佛燒香,覺得在皇宮裡氣氛不夠濃烈,乾脆剃度出家,去寺廟專心禮佛,後來禁不住朝臣的再三央求才搬回皇宮,臨行之前還吵著說僧人還俗得交贖身費,大臣們無奈,湊了好大一筆贖身錢才將梁武帝帶了回來,這樣的戲碼上演過可不止一次
  • 假仁假義,第一個出家的皇帝,竟被活活餓死
    公元502年,趁著南齊政治混亂的機會,南齊的大司馬蕭衍篡奪了皇位,把國號改為梁,他就是梁武帝。梁武帝是一個殘暴、偽善而又善於玩弄權術的人。他用嚴刑峻法壓迫老百姓,對皇族一群人卻格外寬容,甚至可以說是放縱。
  • 1942年的河南饑荒,到底有多慘烈?啃樹皮吃草根活活餓死148萬人
    如果災情發生在和平年代,興許就只是短時間的饑荒而已,但是恰好發生在那個特殊的時代。1942年,國內動蕩,當時的中華大地滿目蒼夷,我們正處在抗日戰爭的泥潭中。河南地區出現長時間的乾旱天氣,其實這樣的自然災害是可以預見的,如果能夠做到未雨綢繆,那麼也沒那麼可怕,但是當地的官員卻將這件事壓了下來。
  • 臺灣2歲兒童遭虐打關廁所活活餓死 狠母被起訴
    來源:海外網林姓女子將兒子餓死(東森新聞雲)海外網2月7日電臺灣媒體近期正關注一起人倫慘劇。一名單親媽媽將2歲的兒子活活餓死,孩子遺體瘦成皮包骨。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21歲的林姓單親媽媽只顧著賺錢養同居男友,卻不餵養2歲兒子,讓兒子活活餓死。臺北地檢署日前依遺棄致死等罪起訴女子及其男友。同時,也發現女子的哥哥也涉嫌虐打男童,把男童關廁所,遂發布通緝,檢警6日將居無定所的女子哥哥緝捕到案後,向法院聲請羈押。
  • 南朝「侯景之亂」,皇帝被活活餓死,兒子們卻在外地打內戰
    侯景起兵,梁武帝餓死雖然是以降軍的身份初次入梁,昏聵難當的梁武帝還是對侯景十分厚待。但在南朝在這個十分重視門閥世家的土地上,侯景的出身讓他顯得與王公大臣格格不入,甚至在請求梁武帝做媒的時候,遭到武帝拒絕,侯景對此極其不滿。
  • 世界英雄小傳之凱撒和梁武帝
    世界英雄小傳之凱撒和梁武帝後來他不小心被海盜捕獲,要贖金可是他自己將贖金從20塔倫提高到50塔倫,於是海盜們對他放鬆了警惕,讓他能夠自由活動,他也不含糊,極力抨擊這些海盜,等到將贖金付給以後,獲得了自由,凱撒立即展開報復行動,將這些海盜抓獲,釘死在十字架上。
  • 「菩薩皇帝」蕭衍統治48年,被「宇宙大將軍」侯景活活餓死
    但劉裕稱帝僅3年,蕭道成4年,陳霸先3年,只有梁武帝蕭衍在位48年,時間最長,整個梁朝幾乎就是他一人在位。 梁武帝時代是南朝一個較為安定的時代。這是因為北方北魏後期動亂,發生各族人民起義,又分裂為東西魏,無暇南顧;梁武帝本人在初期也還是想有所作為,勵精圖治。所以梁朝的經濟文化比較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