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中年稱帝,堪稱文武雙全,卻因晚年時的婦人之仁被叛將活活餓死

2020-12-23 騰訊網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春絕句》

皇帝是古代時期的最高統治者,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由於皇帝的權勢極大,聖賢們多勸諫皇帝要以德服人、仁義執政,能做到這一點的皇帝屈指可數。

皇帝同樣也是極為危險的一個職業,作為天下至尊,自然有很多人覬覦皇位寶座。因此,皇帝被刺殺、謀害,甚至被部下謀反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按理來說,仁慈的皇帝可以使得全國政通人和,民心所順,這樣的皇帝很難失去執政的根基,其統治往往是穩固的,而殺伐無度、濫用酷刑的皇帝,則往往會牆倒眾人推。

可是,卻有這麼一個皇帝,他文武雙全,卻因為愚蠢的仁慈而害死了自己,斷送了社稷江山。

一、文武雙全

蕭衍原原本是南齊時期的一郡國刺史,刺史在古代,往往是地方的二把手,可以說權勢並不小。南齊皇帝荒淫無度,橫徵暴斂,導致百姓苦不堪言,因此,外部勢力的攻打和民心的喪失,使得南齊皇帝失去了執政的根基。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蕭衍原迅速在州郡募兵,對內,他以勤王的名義進京,將當朝天子齊和帝和滿朝文武都控制了起來,獲取了大義上的名分,對外,他秣馬厲兵,彈壓諸侯,收復失地。

同時,在他的政令下,百姓的賦稅減半,休養生息,民生向好,因此,勸進蕭衍原稱帝的聲音此起彼伏。不久後,蕭衍原逼迫齊和帝禪位,自己登上了皇位寶座,改國號為「梁」,時年僅38歲。

蕭衍原可謂是文武雙全,十分具有開國之君的特質。然而,他卻有一個突出的特點——他信奉佛教。由於佛教引導人們向善,所以蕭衍原十分仁慈,在南北朝時期,斬殺前任皇帝幾乎是政治上的慣例。

然而,蕭衍原卻給齊和帝封了一個爵位,讓他安度餘生,同時,除了戰場上必要的殺伐,他儘量不殺生,同時,他的一日三餐也都是素食,甚至,他連美女都不怎麼喜歡,儼然是一個清心寡欲的大聖人。

二、痴迷佛教

蕭衍原無疑是一個合格的佛教徒,但或許,他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雖然梁國立國之初,百姓的賦稅大大降低,政通人和,然而隨著蕭衍原愈發痴迷佛教,他便大量撥款在全國修建寺廟,如此一來,百姓的賦稅又嚴峻了起來,許多壯齡男子還被徵去修建寺廟,這大大破壞了社會的生產力。同時,由於皇帝偏愛佛教,願意踏踏實實種地的人也少了,大家都想著出家,很多良田都被荒廢,一時間,全國多地爆發災荒,朝廷竟然沒有足夠的賑災糧食。本是想通過修建廟宇,乞得百姓平安,結果竟然適得其反。

同時,由於蕭衍原過於痴迷佛教,竟然無心打理政事,一心想要出家,導致朝廷的文件積壓成堆,政府的運轉效率緩慢,各級官吏也在皇帝的帶頭作用下不務正業,成天鑽研佛法。可以說,整個國家的部門都變得形同虛設。

最搞笑的是,身為堂堂天子,竟然偷跑到寺廟裡去,想要皈依佛法,後來被大臣發現後,才將皇帝架回皇宮,如此一來,皇帝十分生氣,鬧得皇帝想要禪讓帝位,自己一心研究佛法,這可把老臣們都嚇壞了。

而且,佛教主張戒色,蕭衍原在這方面執行的非常到位。即皇帝位48年,後宮的嬪妃們也守活寡守了48年。

可以說,蕭衍原引以為傲的佛教信仰,為國家社稷帶來了災難。同時,這也為他的最終結局悄然埋下了伏筆。

三、愚蠢的仁慈

公元574年,東魏侯景來投,這人的名聲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差,連著反叛了好幾個主子,想要自立為王。這次,他被東魏追殺走投無路,又前來投奔梁國,大臣們認為,收留侯景無異於引狼入室,朝野上紛紛都是驅逐侯景的議論。然而,蕭衍原卻說,佛祖以慈悲為大善,侯景誠信來投,我必然相救。因此,皇帝不但收留了侯景,還將重大軍權賦予了他。

侯景對於被收留,原本也沒報什麼期望,然而,聽說可以被收留後,當即是感激涕零,連連磕頭山呼萬歲,發誓要永遠效忠梁國。蕭衍原自己也很滿意,畢竟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然而,眼前恭恭敬敬的侯景,內心裡其實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後來,一場戰役失利,使得皇帝的侄兒被東魏俘虜,為了解救侄兒,蕭衍原竟然派侯景前去和東魏談判,這還了得?果然,心懷鬼胎的蕭衍原又反了,把梁國的隨從使者殺了個精光,還把梁國的軍事機密透露給了東魏,引發了兩國的大戰,自己等待坐收漁利。

得知侯景反叛,蕭衍原自然十分氣憤,但他卻派了自己的侄子蕭正德前去鎮壓,其實,蕭正德和他的父親,早就有了反心,然而,此事暴露後,蕭衍原非但沒有降罪於他們,反而還繼續對他們委以重任。

蕭衍原的善心終究是沒有感化逆臣。

於是,侯景和蕭正德一拍即合。表示願意和他攜手推翻蕭衍原,擁戴蕭正德稱帝。得到消息的蕭正德大喜過望,立刻發動了軍事叛變,由此以來,蕭正德和侯景兩路叛軍同時進攻皇城,皇城守軍難以抵擋。

叛軍很快就進入了建康城內,由於皇宮內還有大量精銳的禁軍,叛軍久攻不下,所以叛軍包圍了皇宮,斷絕了皇宮裡的一切食物補給。蕭衍原悔不該當初,然而,此時的他已經民心盡失,而且因為他剛愎自用,甚至無人發兵來救,眼看著皇宮裡的食物一天天的變少,最終,曾經文武雙全的梁武帝,竟然被禍禍餓死在了皇宮裡面。

事成之後,侯景又反了,他違背了擁戴蕭正德稱帝的誓言,自己搶先稱帝,僅給了蕭正德一個有名無實的大司馬虛銜,得知被背叛的蕭正德怒火中燒,悄悄的策劃著謀反,然而,本著斬草除根的道理,侯景在不久後就殺害了蕭正德。至此,侯景的稱帝願景再無後顧之憂。

一個仁慈的皇帝,因為仁慈,被活活餓死。一個奸詐的逆臣,因為奸詐,最終登上九五之尊。想來也令人唏噓不已。

可憐的蕭正德,就因為自己愚蠢的仁慈,斷送了自己的江山與性命,本可以成為一代雄主的他,竟然變成了一個千古笑柄。

結語

仁慈是一種優秀的品質,然而,濫用的仁慈卻是一種愚蠢。蕭衍原本是一代文武雙全的雄主,卻因為自以為是的仁慈,不但使得百姓受盡賦稅之苦,還斷送了自己打下的一片江山,他生命的最後,不知他是否會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呢?

正如偉人曾說:「對敵人的仁慈,是對自己的殘忍。」只有我們在能夠確定,施加仁慈不會牽連自己和身邊的人的時候,才可以這樣做。

蕭衍原的仁慈,終究是一種自私,為了自己內心的慰籍和信仰,至天下的百姓和忠於自己的文武百官與不顧,最終導致了這樣的惡果。這樣的結局其實也在意料之中。

或許,他是一位合格的佛教信徒,但是,他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參考資料:《江南春絕句》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文武雙全,40年不近女色,86歲高齡活活餓死,那個梁武帝充滿傳奇
    他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卻又因過度沉溺佛教而四次出家為僧,最終因叛軍圍城活活餓死於都城內。他很長壽,存在超過了半個世紀的蕭梁的政權其實都是他一個人在唱獨角戲。不過,他並沒善終,被活活餓死,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為什麼信佛出家的梁武帝,還會被活活餓死
    他之所以會說出這樣的話,無非是因為兩種原因:1、閱歷太少並且對身邊人的經歷了解的也少2、對傳統文化以及佛教沒有足夠的接觸和了解。只有對因果一知半懂,卻又不懂得自我反省,常常抱怨外界的人,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和不順心的經歷時,就會出現這樣的言辭,並認為自己活的非常冤屈,受到了「老天」不公正的待遇。
  • 最後他是不是被活活餓死的?
    梁武帝蕭衍所創建的梁朝,又稱作蕭梁,在南北大分裂時期中處於轉折時期,梁朝興衰是這個大分裂時期的關鍵,而梁朝的興盛衰亡也同梁武帝有關,正是因為他後期醉心於佛學而荒廢朝政,才釀造了最後的悲慘結局。之前八萬之亂時孫秀更是帶著五鬥米教眾人造反,不管原因是什麼,造反就是統治者不想看到的。為了替代道教的作用,梁武帝才決定改變自己對待三教的態度,將政策重心全部傾向於釋教。佛家講究修行,不貪慕世間榮華富貴,平常做好人好事,造反這種忤逆之事是佛家理念所忌諱的。
  • 大阪母女在自家公寓被活活餓死,死時只有30公斤……
    就在前兩日,大阪警方通報,在大阪港區的一所公寓內,發現了兩具已經去世數月的屍體,經過警方解剖發現,這兩具屍體一具(42歲)是因為低營養症引發的心力衰竭,另一具(60多歲)是因飢餓引發的低營養症。  60多歲的死者死時體重只有30公斤,小朋友的體重也不過如此吧!
  • 女子活活餓死親生兒子,還提前出獄,網友怒批:英國是殺人犯天堂
    【南方+12月21日訊】據英國媒體報導,將自己18歲的兒子喬丹·伯林(Jordan Burling)活活餓死的英國母親道恩·克蘭斯頓(Dawn Cranston),被法院判處四年監禁後,在服刑兩年後的聖誕節前出獄,網友紛紛表示憤怒。
  • 他是三國中最先稱帝的人,擁最強勢力,為何將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我們看下這個諸侯或許就明白了,他是三國時期最早稱帝的人,當時可以說也有著最強的勢力。這就是軍閥袁術。袁術出生在北方著名的世族袁家,他的父親袁逢是司空,哥哥袁基是太僕,袁紹是冀州牧,而這可以說為袁術累計了大量的政治資本,他舉孝廉出身,拜為虎賁中郎將,董卓進京後,又被拜為了後將軍,然而袁術不肯依附,逃到了南陽,並在這裡起兵,憑藉家族的聲望,他很快就累計起了大量的實力,建安二年(197年),袁紹僭位於壽春,正式打算自己當皇帝。
  • 臺灣女子在超市偷吃未果,家中反鎖三月被活活餓死
    據中國臺灣網9月29日援引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謝姓女子因家境貧苦骨瘦如柴,7月中一度到超商偷吃的,卻遭逮捕。
  • 梁武帝為何餓死在寺廟?文武雙全的梁武帝為何40年不碰女人?
    梁武帝蕭衍是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國的開國皇帝,他本身也算得上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屬於蘭陵蕭氏,也是南方的名門望族,和當時南齊的皇族有比較親密的關係。而且蕭衍可謂是文武雙全,年紀不大就已經成了南齊的重臣。
  • 《琅琊榜》中的梁武帝,真是餓死的嗎?
    難道真的像野史中所說的那樣,堂堂一朝皇帝竟然是被活活餓死的嗎?輝煌一生南北朝南梁的開國皇帝蕭衍(464—549年),此人生於蘭陵世家,但並非是紈絝子弟。相反,他文武雙全,有勇有謀。在經史詩文、音樂繪畫、棋藝書法等方面也有很高的的造詣,堪稱全才。與當時的沈約、謝眺、範雲等人被稱為「竟陵八友」。但是,在這八個人中,論膽量,蕭衍的膽識卻是這八個人中無法相比的。
  • 假仁假義,第一個出家的皇帝,竟被活活餓死
    公元502年,趁著南齊政治混亂的機會,南齊的大司馬蕭衍篡奪了皇位,把國號改為梁,他就是梁武帝。梁武帝是一個殘暴、偽善而又善於玩弄權術的人。他用嚴刑峻法壓迫老百姓,對皇族一群人卻格外寬容,甚至可以說是放縱。
  • 臺灣一女子在超市偷吃不成 家中反鎖三月被活活餓死
    據中國臺灣網9月29日援引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謝姓女子因家境貧苦骨瘦如柴,7月中一度到超商偷吃的,卻遭逮捕。近日因她未出面應訊,警員前往拘提,沒想到拿著拘票的警員意外發現謝女已陳屍在床上。謝女胞妹表示,「姐姐應該是活活餓死」。
  • 悲催的4個南梁皇帝:蕭衍活活餓死,蕭綱蕭繹被悶死,蕭方智被殺,無一...
    而值得一提的是,蕭衍雖然建立了南梁,但是到後期皇位變得極為危險,就連他本人都死在了皇位上。之後做了皇帝的幾個人也是如此,不久後沒有好下場,動不動就是被臣子給悶死、殺死。 蕭衍 蕭衍這個人是很有能力的,南齊末年,東昏侯叛亂,就以他率領的軍隊最為給力,先是攻破了郢城,最後打下了首都建康。
  • 王者之殤:趙武靈王活活餓死,為何無人援手?
    然而,春秋戰國時期,一代英主趙武靈王卻是被兵困沙丘,歷經三月活活餓死的。這位曾經大力推進"胡服騎射"改革促使趙國國力迅速提升的趙王,在最後的日子裡,吃光了沙丘行宮裡的一切,幼鳥、樹皮,最終才彈盡糧絕,絕望而死。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歲活活餓死,他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故事的主人公是個懶漢,他每天除了躺著什麼事都不做,他的衣食起居全靠妻子照顧。那天妻子回娘家,她擔心懶漢餓著,走之前她烙了一張大餅套在懶漢脖子上,她回來時發現懶漢餓死了,那張大餅懶漢只吃了靠嘴邊的一小塊,其他的餅他居然懶得張嘴吃!
  • 臺灣2歲兒童遭虐打關廁所活活餓死 狠母被起訴
    來源:海外網林姓女子將兒子餓死(東森新聞雲)海外網2月7日電臺灣媒體近期正關注一起人倫慘劇。一名單親媽媽將2歲的兒子活活餓死,孩子遺體瘦成皮包骨。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21歲的林姓單親媽媽只顧著賺錢養同居男友,卻不餵養2歲兒子,讓兒子活活餓死。臺北地檢署日前依遺棄致死等罪起訴女子及其男友。同時,也發現女子的哥哥也涉嫌虐打男童,把男童關廁所,遂發布通緝,檢警6日將居無定所的女子哥哥緝捕到案後,向法院聲請羈押。
  • 《大秦賦》齊王建,做了43年吃瓜群眾,最終被活活餓死,成為笑柄
    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將王賁追到東北,俘虜燕王喜,燕國滅亡。放眼望去,天下諸侯,僅存齊國和秦國並存,以其嬴政之野心,焉能允許齊國的存在?第二年(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兵臨齊國城下,齊國最後一位君主齊王建出城投降,六國凝一。齊王建,本名田健,媯姓,田氏。他是六國亡國之君中年齡最長、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其在位時間長達43年。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齊國和齊王建的故事。
  • 篤信佛教,四次捨身出家的梁武帝,最後為何在寺廟活活餓死
    僅僅38歲之時,蕭衍就被皇帝賜予了加九錫,劍履上殿等特權,成為了像曹操一樣的權力核心人物,不僅如此,蕭衍在文壇的地位也十分之高,是當時優秀的文人團體"竟陵八友"的第一名。如此的權勢,已經讓蕭衍的皇帝之路十分平坦,呼之欲出了。
  • 古代君王高高在上,衣食無憂,為何這四人卻會被餓死
    一、齊桓公齊桓公相信大家不陌生了,他可是春秋五霸之首。他擔任齊國國君之後任用管仲為相,使齊國走向強盛。最終他不僅成就霸業,也使得自己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這頭銜聽起來就足夠霸氣了,那他怎麼可能會被餓死呢?當時他本想讓鄭姬的兒子繼位,可衛姬表示不服,覺得她的兒子要優秀些。於是,這二人就為了兒子鬥起來。衛姬為了達到目的,就聯合齊桓公的寵臣豎刁和易牙,在二人的介入下,齊桓公的兒子們都開始為了儲位爭鬥。他們只顧著自己內訌,將齊桓公困在一間密室中。最後大家都將齊桓公給忘了,後者就這樣在密室中活活餓死。
  • 人生三境:年輕時看遠,中年時看寬,晚年時看淡
    人的一生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年輕、中年和晚年,在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人之後,我們就會發現一個規律,處於同一個年齡階段的人,面臨的問題也都大相逕庭:二十歲的人常迷茫,三十歲的人多焦慮,五十歲的人易患得患失。
  • 明代第一清官:因5歲女兒隨便拿僕人食物吃,被父親海瑞活活餓死
    這本書就像是劇中反派祁同偉讀的「天局」一樣,成為了劇中另外一個反面人物高育良書記的核心設定,可以說《萬曆十五年》是高育良成功的開端,也是引他走入深淵的印子,更是侯亮平最終擊潰他的終極武器。高育良本身是為法學教授,而他的歷史政治邏輯離不開這本書,甚至可以說他的政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