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境:年輕時看遠,中年時看寬,晚年時看淡

2020-12-25 廣西百姓身邊事

人的一生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年輕、中年和晚年,在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人之後,我們就會發現一個規律,處於同一個年齡階段的人,面臨的問題也都大相逕庭:二十歲的人常迷茫,三十歲的人多焦慮,五十歲的人易患得患失。

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曾在《人間詞話》中寫道:

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王國維先生說的這三種境界就是人的立志、奮鬥和收穫三個階段。而人生的大事業,必須經過這三個階段的磨練,才能獲得成功。

這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認清自己這個年齡階段的問題,然後處理好它。

01年輕時看遠

年輕人,二三十歲的年紀,對這個世界或許了解都還比較片面,面對諸多的人生選擇我們往往容易挑花了眼。但這時困惑、迷茫都是很正常的,年輕是最大的缺點卻也是最大的優點,此時我們有的是大把的世間、旺盛的精力,在不知道到底想要什麼樣的人生時,我們大可以嘗試不同的人生。

但是我們也需要有意識地養成自己長遠的看待事物的能力,不能只圖眼前的利益,選定了一個方向就堅定地走下去,對於年輕人來說,只有一條路不能選擇,就是放棄的路;只有一條路不能拒絕,就是成長的路。

所以年輕時要看遠,即使現在的自己微不足道,也要堅持投資自己、積蓄能量,堅信星星之火終可燎原。

02中年時看寬

如果說年輕時身上的擔子只有自己,那中年時就是馱著一家老小。這時的壓力來源於四面八方,每天一睜開眼想的問題都是:工資能拿多少?父母身體是不是健康?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怎麼辦?

因為擔子重,很多中年人容易產生無力感,覺得被生活壓得透不過氣。這時最需要做的就是著手減負,把心態放寬。

只有自己的心變得輕鬆自在了,才能有更好的精力去奮鬥,而不要將眼光放在自己的工資上,而是應該思考,我如何做工資才能多起來,這才是解決壓力的根本辦法。

也只有將心態放寬,不在拘泥於一些無用的思想,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拿來精進自己,不要覺得自己四十多歲已經晚了,如果你想學鋼琴,那麼考慮的就不應該是年齡,而是我怎樣做才能去學鋼琴。放下生活中那些多思無用的雜念,行動起來才是最好的狀態。

中年時學會看寬,修心修己、精簡人生,不被當下的雜事紛擾,自在穿林走葉,笑看起伏盈虧。

03老年時看淡

人到晚年,經歷的多了,這時我們的人生就像是到了一個學期的期末,到了檢驗、收穫的季節,你會取得什麼樣的成績,決定於你之前付出了怎樣的努力,但此時結果如何都已是定局,不管是好是壞,既然已經無力改變,那就隨它去,期末的另一個意思就是我們即將要迎來假期。

晚年時要看淡,假期就應該好好放鬆,就不要再操心子女兒孫的人生幸福,兒孫自有兒孫福;也不要再沉浸於過去的經歷,而是讓自己沉浸在一項愛好裡,享受生活帶給自己的樂趣。獲得一份自在、安詳的生活,將更多的人生時光留給自己。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特徵和任務,只要我們把握好了這些,並且在該努力的時候拼盡全力,在該奮鬥的時候不遺餘力,那麼在該享受的時候也要盡情享受,這才是最暢快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做人青年時看遠,中年時看開,老年時看心
    而被稱為「天地人三才」的另外兩位,與王維同歲的「天才」李白才剛剛開始接觸社會名流,「地才」杜甫則還是一個剛剛三歲的萌娃。不得不說,王維的起點還是很高的。時間來到公元721年,這是王維人生的轉折點,因為這一年王維是當時科舉的頭名狀元。《全唐詩》中有句諺語:「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這句話是說五十歲能中進士都算年輕有為的俊傑,可見,王維21歲便狀元及第有多麼驚豔。
  • 早讀:變老時,才知道天高地厚
    到頭來即無人氣,又無人緣、人脈,一世平淡、平庸,為年輕留下了半生的遺憾。變老了,一切看淡了,看開了,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才看清了自己一路走來為什麼跌跌撞撞。人呀,可以有傲骨,但不能傲慢,人可以藐視困難,決不能輕視問題,人可以低估別人,決不能高估自己。
  • 看淡一切釋然的說說,句句都是人生哲理,看淡了也就無所謂了!
    過去的不再重提,未來的不再奢望,人生逆境時,記得忍耐,人生順境時,記得收斂,人生得意時,記得看淡,人生失意時,記得隨緣。任花開花謝,春秋循環,學一種灑脫,學一種開心,看人間花開,賞天高雲淡。11. 路,不通時,選擇拐彎;心,不快時,選擇看淡;情,漸遠時,選擇隨意。有些事,挺一挺,就過去了。有些人,狠一狠,就忘記了。有些苦,笑一笑,就冰釋了。
  • 中年四境,順逆人生
    人生四大境界,一是痛而不言,二是笑而不語,三是迷而不失,四是驚而不亂。人到中年,半世沉浮,滄桑半載,始悟人生,原來生活的真相本身就是一地雞毛。始於平淡歸於平淡。第一境,痛而不言。不能,只能讓旁觀者看其笑話,徒增笑柄而已。痛而不言是一種對痛的抗爭,是默默的積蓄力量去對抗痛,用堅強去解決痛。中年人,大多都是痛而不言,不言就是用更加頑強的方式去直面痛,這是他們對痛的抗爭。第二境,笑而不語。
  • 中年時期吃「三苦」,是為晚年積攢福氣
    中年時期吃「三苦」,是為晚年積攢福氣。 人到中年,唯有熬過爬山的苦,到了晚年,才能實現更多的自我價值,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活到中年,學會獨處,熬過奮鬥路上的那些孤獨滋味,努力奮鬥,或許,晚年會收穫一個精彩絕倫的生活。
  • 曾國藩:人生三境,做好這3件事讓你受益一生,現在看懂還不晚
    」年輕是一個不經意的選擇可能就改變了你的一生。所以,在特定的時間做特定的事才不會在未來的人生中為曾經後悔。曾國藩說,人生三境,要牢記三句忠告,才能一生順遂平安。一旦以後的人生中出現一點打擊或挫折就沒有任何抗壓能力,很容易被擊倒。二:中年經不得閒境人多人到了中年就覺得人生基本定型,很難有大的改變的成就,於是不再努力,整日遊手好閒,工作不思進取,渾渾度日。
  • 看遠,看遠才能攬物於胸,只看眼前美景,難見山外之山。早安
    2、看遠。看遠才能攬物於胸,只看眼前美景,難見山外之山;看透。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看淡。看淡不是不求進取,也不是無所作為,更不是沒有追求,而是平和與寧靜,坦然和安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離塵囂遠一點,離自然近一點,淡泊就在其中... 星期四,早上開心快樂!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境界呢?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一種順應自然,自得悠閒,坦然面對人生絕境的自在超然的人生境界。首先是順應自然。行到水窮處,這是王維寫自己散步中的一件小事,卻可暗喻人生中種種情境。求道的人懂得順勢而為,低谷時便潛龍勿用,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到來。表面上水勢已經窮盡了,但實際只是換了一種形態,雲是水氣蒸騰的聚集,時機到了自然會變成雨落下來,水又會有的。坐看,靜心看清楚這種變化是怎樣發生的。
  • 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晚年經不得逆境
    曾國藩有一句名言:「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晚年經不得逆境。」人生在世誰不願意事事順利,又能安享時光呢?可是,「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綜觀大詩人白居易的一生,恰恰印證了曾國藩的「人生三境」。
  • 八字中年月日時各代表著什麼
    1、年柱:查祖脈之盛衰,看命造之根氣,觀幼年之禍福,推父母之蔭庇。1)年柱為根,猶如花草樹木之根。2)代表父母宮,又代表祖父母宮。3)代表一個人幼年的禍福及父母的興衰。2、月柱:查提綱之向背,看手足之廢興,究財官之得失,推事業之順逆。1)月柱為苗,猶如花草樹木之苗。2)代表兄弟宮,同時又代表父母宮,不代表夫妻宮。
  • 變老時,才知道天高地厚(深度好文)
    導語:感悟人生,靜心閱讀,品位人生。文/飛魚古人云;初生牛犢不怕虎。年輕,幼稚,無畏,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有一種勇闖天涯高傲。待至中年,走過風雨,歷經磨難,慢慢懂得了,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在變老的路上,漸漸懂得了,人生,平安是福,健康最美,平平淡淡才是真。抬頭看天,低頭走路,才不會跌倒,才能平順地走完屬於自己的人生軌跡,如此安好。人在世上,祈求圓滿,可是上天只給片斷。現在的我看開許多,從前傻傻的追根究底,如今淺淺的笑而不語。邁過坎坷,嚮往未來,繼續飛翔。長河悠遠,歲月無痕。
  • 人生三境,感悟心得
    我覺得人生需要有三境:第一,低得下頭,沉得住氣;第二,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第三,看得透人,想得開事。悠悠歲月中,人只不過是匆匆過客。我們只有從容走過,無須彷徨、猶豫和茫然,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路,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充滿色彩,達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 詩歌賞析:詩佛王維的灑脫人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一、豁達、灑脫的人生境界王維前半生努力在官場,中年以後參禪好道,晚年隱居終南山,性格閒逸灑脫,他所寫的詩很多,其中能代表他中晚年生活狀態的就是這首《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 佛語看淡人生的句子,哪一句讓你大徹大悟?
    心寬一寸,路寬一丈。三、人生,看透不如看淡。人生很多人事,不是不懂,只是無奈。一輩子,就圖個心裡痛快。那些想不通頭疼,想通了心疼的人事,不如淡然視之。我們真實地活著,但不是每個人,每件事都要較真到底。真實的背後,往往隱藏著一場心痛。開心地活著,如花自然開,自然落,不難過。四、任何事情,總有答案。與其煩惱,不如順其自然。
  • 張學良坦言:人生在36歲戛然而止,看他幽禁時的照片就知道原委
    為何張學良自言自己的人生在36歲戛然而止,看他幽禁時的照片就知道了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不顧反對執意送蔣介石回南京。人一下飛機就被扣押,隨即失去自由。先是在浙江後又去貴州大山,最後去了臺灣,前後讓蔣氏父子關押了五十四年之久,以致晚年張學良自言自己的人生在36歲戛然而止。不過幽禁後的張學良從此放下羈絆,不再吃喝嫖賭抽,修身養性,泰然處之,竟然活過了百歲。坐在石頭墩上曬太陽的張學良。因為趙一荻的陪伴,他並不感到寂寞。
  • 【藍灣莊園】人生進階時,生活正當紅
    人生,在經歷了初入社會時的浮華迷茫與砥礪奮鬥,到了而立之年抑或是不惑之歲,進入奮鬥的中場。這個階段的人生,於內,養兒育女、承歡膝下、三代同堂正享天倫之樂;於外,事業越過瓶頸,步上了發展的快車道,有識之士,閱盡世界,回歸內心。  人生新一境,懂得生活的真諦。
  • 從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看教育者的「教學三境」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王國維《人間詞話》 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
  • 抖音我這一生漂泊四海看淡了今朝是什麼歌? 《大碗寬面》聽起來好...
    抖音我這一生漂泊四海看淡了今朝是什麼歌? 《大碗寬面》聽起來好好吃的樣子時間:2019-04-23 12:54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我這一生漂泊四海看淡了今朝是什麼歌?
  • 國王年輕時一副混血長相,中年時卻像中國人,但外形有柬埔寨特點
    西哈莫尼國王現在的容貌比不上不丹國王父子兩代,可是他登基時相貌清秀,網友都說他一副唐僧的面相。那時他已經51歲,年輕時卻像30歲出頭的人。 其實西哈莫尼國王登基時相貌已經衰退,他最漂亮的時候是他二十歲到五十歲之間,也就是從青年到中年。西哈莫尼國王20歲時一副混血的相貌,特別英俊。
  • 懂茶三境,看人三境——茶情人生
    由此可知「三」由道而出,又產生了世間萬物,「三」代表了「道」與「萬物」,表示事物的起源,有時也表示非常多的概念。由此,食茶也有三境界,為人做事也有三境界,兩者互為映照。 首先,茶有三境:喝、飲、品。第一重境喝茶,即解渴、應酬、佐話,屬於生活常態的三事,第一重境往往是大口喝的方式喝茶,一杯而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