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賞析:詩佛王維的灑脫人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2020-12-13 國風書苑

引子

在盛世大唐,有一位著名的詩人,他對詩、書、畫、音樂都是非常的精通,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對他是非常的推崇,蘇軾評價他是: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對,他就是人稱「詩佛」王維!

後人稱王維為「詩佛」,不僅指他詩歌中的禪味深厚和他的信仰傾向,更是後人對他在詩壇上的突出貢獻與重大的成就。王維的詩,以五言為長,詩歌內容多以田園山水為主,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可見王維詩歌的成就之高。

一、豁達、灑脫的人生境界

王維前半生努力在官場,中年以後參禪好道,晚年隱居終南山,性格閒逸灑脫,他所寫的詩很多,其中能代表他中晚年生活狀態的就是這首《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01 賞析:

詩文開頭就說自己中年離開仕途之後,就開始喜歡參禪悟道,晚年的時候就定居在終南山旁邊。興致起來的時候喜歡自己一人到處遊覽,這美好的樂事只有自己能夠體會。走到水流窮盡之處,就坐下來看著天空雲捲去舒。偶然遇到農村老翁,就互相聊天興致盎然,談笑間就忘記了返回的時間。王維所寫的詩,不僅是寓情於景,更是借詩言志、借文明理

02 點評:

要了解這首詩所蘊含的哲理思想,需要先了解詩人王維的人生經歷、思想觀念。

王維早年狀元及第,是一個大才子。得到朝廷的重要,仕途節節攀升,所以此時的詩人思想積極、人生得意。後來到了安史之亂時,經歷了一段不堪回味的苦難人生。安史之亂平亂後,重歸正常生活。再後來任尚書右丞,所以後世也稱他為「王右丞」

王維的一生經歷了世間社會動蕩,人生及仕途也是起起伏伏,對他本人的思想影響非常之大。對人生也有了重新的思考,也有了新的深刻的認識,慢慢對政治仕途也逐漸消沉下來,開始參禪學道,生活也慢慢趨向于田園生活,有一點效仿五柳遺風。思想觀念也逐漸不再功利化,而慢慢轉向於淡泊名利,追求內心清淨安閒。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二句詩文充滿人生哲理,可謂是全詩的詩眼。後世很多人把這兩句作為自己的人生座右銘,也是在提醒自己在經歷了種種努力之後,無論結果如何,都要淡然接受,不要執著結果,不要計較得失,笑對人生,這才是人生應該有的至高境界。

二、安然、閒適的田園生活

中年以後的王維,辭職退休,歸隱終南山,陶醉於安閒的田園生活,這樣的生活狀太,在另一首《新晴野望》中也有體現: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谿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

01 賞析

在這首《新睛野望》詩中,王維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清新質樸的農村田園生活場景,雨後初晴,原野開闊,極目遠眺一望無餘,農村的河流、碼頭、忙碌的人們都刻畫的非常清晰無遺,銀白色的水面波光粼粼,青峰聳立在遠山之上,農村正是農忙時節,沒有一個閒人,都在侍候著自家的農田。

02 點評

王維這樣舒適的田園生活,恰恰是符合他自己對生活的追求,精神上的自在灑脫。好比是一首充滿禪意的詩文所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在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這首詩所描繪的農村生活場景,與所表達出來的作者的思想狀態,不正是「便是人間好時節嗎?」

三、隨性、愜意的縱情山水

還有一首詩,是描寫王維在山中遊覽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全詩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這首詩為山水名篇,於詩情畫意之中寄託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王維的人生,相對於唐代其他詩人來說,應該算是比較圓滿的。不但是他人生、仕途相對圓滿,也不僅是他文學詩歌的成就不凡,更在於他那在經歷人生百態之後,能夠看破看開,瀟灑放下,歸隱田園的灑脫和豁達,這也是為什麼當時和後來有那麼多人喜歡他的原因吧。

唐代詩人孟浩然一生也是名滿天下,但是他最看重的就是王維,

從孟浩然的《留別王維》一詩中,就表達了自己對老友王維難捨難分的深厚感情。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索寞,還掩故園扉。

王維的離去,讓孟浩然感覺世上知音就幾乎沒有了,誰都不想見,乾脆關門謝客。

相關焦點

  • 詩佛王維的名句: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體現何種禪境?
    在盛唐最牛的詩人中 ,李白是屬於仙風道骨的道家,被稱為詩仙; 杜甫屬於憂國憂民的儒家,被譽為詩聖與詩史; 而王維被稱為詩佛。
  • 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有何禪意,蘊含什麼哲理?
    王維是盛唐的三大詩人之一,提起他可謂是老少皆知,王維現存的詩作有400多首,並且有很多都列入教科書作為必背詩歌,其中《終南別業》是王維最著名的詩歌之一,這首詩的禪意體現得非常充分,其背後的道理更加令人深思,僅僅「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便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學。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境界呢?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一種順應自然,自得悠閒,坦然面對人生絕境的自在超然的人生境界。首先是順應自然。行到水窮處,這是王維寫自己散步中的一件小事,卻可暗喻人生中種種情境。水總有窮處,這時人應當如何自處呢?求道的人懂得順勢而為,低谷時便潛龍勿用,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到來。表面上水勢已經窮盡了,但實際只是換了一種形態,雲是水氣蒸騰的聚集,時機到了自然會變成雨落下來,水又會有的。坐看,靜心看清楚這種變化是怎樣發生的。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你真的明白嗎?
    好的人生意境,值得反覆追憶,然而大部分人,等不來柳暗花明。我喜歡「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覺得比之更超脫的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出自王維的《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 王維為啥稱為詩佛?王維五首帶有空字的古詩詞賞析王摩詰的空觀!
    王維中舉後,崔氏也有耳聞玉真公主對王維的深情,所以準備退出王維的生活,但是王維依然遵從母親的意願和崔氏結了婚,並育有一女。由於和岐王關係走得太近,再加上玉真公主的失落,王維迎來了人生第一次重大打擊。王維當時是太樂丞,主要負責皇家音樂和舞蹈的排練。一次排演《五方獅子舞》時,私自看伶人舞黃獅子。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品讀王維山水田園詩中的寂寞與唯美
    對王維來說,早期的詩作,只能算是開篇助興。真正奠定他在唐詩史上大師地位的,是其中後期的山水田園詩。也正是山水田園詩,為他贏得了「詩中有畫」的千古美譽。 要讀詩,得先讀詩人。從熱衷仕途、積極進取,到半官半隱、縱情山水,王維的這種轉變,不是突然急剎車、向左轉,而是受兩個方面的深刻影響。一是早年喪妻,孤獨終老。在731年,王維30歲時,妻子便去世了。
  • 疲憊不堪,走投無路時,不妨讀讀詩佛王維這句禪詩,拉你一把
    這就如同大唐詩佛王維筆下的那句禪詩一樣: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詩的本意是:詩人在山林之間,走走停停,走到水流窮盡的地方發現前方已經沒有了路,索性就坐在原地,看天邊雲起雲落。這句詩看似寫景,實則是詩人王維對自己人生處境的一種描述,當時的王維身經「安史之亂」,又因曾在叛軍中任職,險些被殺,後因平叛有功的弟弟王縉以力保全才免去一死,所以他才有感而發,寫下了這一首寓意頗深的禪詩。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山水詩,這才是我們該嚮往的生活!
    王維的大多數詩皆為山水田園之作,在描寫美景的同時,流露出對生活中閒逸蕭散的情趣。王維又好參禪悟理,常常將之融入到詩中,因此,被後人譽為「詩佛」。今天和您分享的這首《終南別業》,可以說是王維最經典的一首田園詩。詩中描繪的生活,個人以為這才是我們該嚮往的生活。
  •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在你的心靜下來後,才有可能和作者梭羅一起,思考周遭世界,仰看精神星空。梭羅,1817年生於美國康科德城,28歲時隻身來到城郊的瓦爾登湖,在湖光山色中度過了兩年遠離塵囂的生活。他終生未娶,1862年以中年之壽病逝於故鄉。他的一生平淡而馥鬱,孤獨但是芬芳。」而他之所以要孤獨,是因為他要思想「。梭羅多姿多彩、散發著智慧清香的思想是橫笛吹出的悠揚一曲,至今繞湖百年,餘音沁人。
  • 「詩佛」王維最清新唯美的10句詩,句句都是千年傳唱的經典!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畫家。維摩詰原本是古印度著名的居士,他精通大乘佛理,後被尊為菩薩。他所講的經,經東晉時期後秦佛學大師鳩摩羅什,譯成中文,這便是大乘佛教經典《維摩詰經》。王維的名字即出自這部經書,他對維摩詰的仰慕,和對參禪悟道的熱衷可見一斑。
  • 詩佛王維的五首最有名的禪詩!帶你領悟人生的天機!
    王維字摩詰,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他的詩中往往有很濃厚的佛教意識。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好玩的國學精選王維的五首禪詩,和讀者朋友一起領略那禪宗自空即自性的境界。
  • 坐看雲起時:佛系詩人「王維」把孤獨活出閒雲野鶴般的空靈境界
    說到詩人中自帶仙氣的,繞不開王維這個名字,他的詩如水墨畫般,既有清新脫俗的禪意,也有溫婉安然的嫻靜,用現代的流行語來說,就是夠佛系。比如這句值得一讀再讀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的詩中有恬淡,有寧靜,有大自然安詳的味道,有山水間的靈氣和灑脫。詩人就像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撫琴,溫茶,超凡脫俗。他的詩詞大多筆調平淡不激昂,情感緩和不起落,卻總是意境優雅唯美,把景色和人融為一體。清風徐來,夜月如碧盤,竹林無塵囂,信手拈來的詩句匠心獨具,仿佛能讓人忘記所有的痛苦和憂傷。
  • 從古詩,看有顏有才的「詩佛」——王維的一生柔情
    如果只是出身好也就罷了,偏偏他還起點特別高,21歲的王維就高中狀元,少年意氣,一時無兩。那時候李白還在四川吃火鍋,杜甫還是個調皮的熊孩子。如果只是起點高也就罷了,偏偏他還特別有實力,王維是中國山水田園派的宗師級人物。其實上面說的這些都不是重點,完全可以直接跳過,不看都行。
  • 唐代|王維《終南別業》
    上一句「獨往」,寫出詩人的勃勃興致;下一句「自知」,又寫出詩人欣賞美景時的樂趣。與詩人有著同樣興趣愛好的人不多,興致來時,他惟有獨自遊覽,賞景怡情,能自得其樂,隨處若有所得,他不求人知,只求自己心會其趣而已。  第三聯,即說「勝事自知」。「行到水窮處」,是說隨意而行,走到哪裡算哪裡,然而不知不覺,竟來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了下來。
  • 王維是一個怎樣的人?
    說起王維,大家都不陌生。從小學到高中,他的詩可不少,像《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的水墨畫風,影響著中唐以後的中國山水畫發展的歷史。蘇軾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贊語,奠定了王維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明朝董其昌把文人畫的內涵,全部具體化於王維,稱王維是南宗畫之祖。這些都說明了王維的畫是一絕。接下來,我們來從他的詩去品析他的人生態度。
  • 朋友是皇族人員,家中三處別墅,大唐第一佛系富豪——王維
    他就是沒事了從自己別墅出來,悠哉悠哉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佛系富豪王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為這兩處別墅分別寫下一首律詩,輞川別墅寫作時間早於終南別墅,但是在這兩首詩中都表達出了詩人歸隱生活的嚮往和熱愛
  • 詩佛王維:與其在狗血的仕途被按倒摩擦,不如在輞川別墅修禪賞花
    王維後期的詩歌中有一種淡淡的禪味,這與唐朝儒道佛三家共存共榮的政策有關,與禪宗在唐朝的崛起有關,更與王維家庭與個人追求有關。 王維的母親篤信佛教,與禪宗大師多有交往。王維,字摩詰,合起來就是一部《維摩詰經》佛經。「維摩詰」的意思是心地無垢無塵潔淨,可見母親希望他做一個心無掛礙無塵無垢的人。
  • 人在旅途之行到水窮看雲起
    2020.12.10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旅途,「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一路上的風景數不勝數,就看你以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千萬不要讓別的人和事影響自己,堅定自己的目標,從容地走自己的路,才會收穫人生最美的風景。人的一生往往不能完全的順心隨意,清茶的甘甜總是在入口的苦澀之後。
  •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維《終南別業》
    唐·王維《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有人愛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有人愛他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而這首《終南別業》,卻是我最初認識王維的第一首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被裱成書法掛在書房的牆上,筆墨揮灑之間,望之心境平和而安寧。
  • 為你讀書:王維|我也曾是熱血男兒漢
    (主播:陳喆)提起唐代大詩人王維,估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與李白、杜甫齊名,並列為盛唐時期的三大詩人,他的山水田園詩尤其出名,有「詩佛」之稱。但他年輕時可不是「佛系青年」,早年的王維是什麼樣的呢?王維,在大唐詩歌圈裡那是響噹噹的人物,「詩佛」這個名頭很大,很高遠,令人嚮往。當然,王維也不是白得榮譽不幹活的人,他一生留下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等詩句,幽靜、安適,引人入勝。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扛把子,非王維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