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佛王維的名句: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體現何種禪境?

2020-12-23 騰訊網

在盛唐最牛的詩人中 ,李白是屬於仙風道骨的道家,被稱為詩仙;

杜甫屬於憂國憂民的儒家,被譽為詩聖與詩史;

而王維被稱為詩佛。

王維,少年傾心俠客精神,希望做一個「縱死猶聞俠骨香」的少年遊俠,壯年則希望能於廟堂之上做一番大事業,這是典型的儒家追求。而在經歷了一系列磨難,尤其是在安史之亂中,被叛軍抓走被迫做了偽官,在收復長安之後被作為一個汙點,差一點被砍頭之後,王維一下子看清了人生浮沉世事變化。

他放棄了對人生的刻意與執著,不再沉迷於俗世的功名富貴是非榮辱,用一種隨緣自適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生命,對待自己晚年的官場生活。

這種拋棄刻意拋棄執著,一切隨緣的精神,其實就是佛特別是中國禪宗的精神。也就是說,王維從此時開始,真正走進了禪的世界,這也讓王維一方面獲得了精神的極大滿足,另一方面,王維遊走逍遙於朝堂與山林之間,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讓他的詩歌充滿了禪趣與禪機,也讓他成為著名的詩佛。

終南別業這首詩,是王維寫他的終南山別墅的一首詩。

王維早年做官的時候,不僅熱衷於官場,還喜歡投資房產,他在終南山最美的藍田買下了著名詩人宋之問的一個莊園,命名為輞川別墅。經過大規模的修整之後,形成了一個旅遊文化和農業綜合體。白天王維就在長安上班,過著儒家的生活,晚上王維就回到輞川別墅,遊走於山花山水之間,心靈則逍遙於禪境之中,過一種禪的生活。

那麼,禪的生活到底是什麼?又是什麼讓王維能夠忘卻世事進入一種禪的境界?

第一,佛教認為,這個世界是虛幻的,如鏡中月水中花,這正如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所說的那樣: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既然世界本是虛空,那麼你要是太過認真,那就錯了。

第二,建立在世界本是虛空的理論上,禪宗的人生態度是隨緣自適,拋棄所有的執著,拋棄所有的刻意,讓一切自然而然,讓一切聽任自然。

於人生而言,功名富貴來了就來了,丟了就丟了;是非榮辱本就是幻象,不必太在意,就讓他一切隨風吧。

王維就是帶著這種禪宗的人生態度,寫下了《終南別業》這首詩的。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王維說:

中年以後就嚮往禪家的境界了,在終南山邊上買了個別墅。興來之時就獨自去遊玩。請注意,這裡的興來之時是說,王維本人並不刻意去做,而是隨著自己的心,想去就去了,沒有人強迫也沒有人誘惑,一切都是隨著心情與緣分。

王維說,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他有時候會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有時候又會坐在林間水邊,坐看上升的雲霧千變萬化。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村父老,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再次提請讀者朋友注意,王維這首詩中幾個重要的詩眼:興、獨、自和偶然,這都說明,王維已經拋下了心中的執著,一切都是按照禪宗隨緣自適的原則:它是審美的,而不是功利的,是毫無目的的漫遊,如同天上的雲彩,如同山間的風。這才是心靈的自由,這才是陶淵明筆下的「雲無心以出岫」的狀態,是「寵辱不驚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 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境界。

這首詩表面上是山水漫遊之作,屬於山水詩,但本質上卻是一首禪詩。詩中雖無一個禪字,卻充滿了禪意。從「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中,我們還能得到另外的哲學啟示。

假如人生彷徨事業失敗甚至無路可走的時候,我們該做如何的選擇?

王維告訴我們,這正如漫遊山水一樣,在無路可走的時候,不妨先坐下來靜下來,看看別處的風景,換一種思路,也許就能找到人生更美的風景。

這正如宋代詩人陸遊所說,山重水複疑無路,但是我們要想到,轉過這座山的時候,很可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出現!

相關焦點

  • 詩歌賞析:詩佛王維的灑脫人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對,他就是人稱「詩佛」的王維!後人稱王維為「詩佛」,不僅是指他詩歌中的禪味深厚和他的信仰傾向,更是後人對他在詩壇上的突出貢獻與重大的成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01 賞析:詩文開頭就說自己中年離開仕途之後,就開始喜歡參禪悟道,晚年的時候就定居在終南山旁邊。興致起來的時候喜歡自己一人到處遊覽,這美好的樂事只有自己能夠體會。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境界呢?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一種順應自然,自得悠閒,坦然面對人生絕境的自在超然的人生境界。首先是順應自然。行到水窮處,這是王維寫自己散步中的一件小事,卻可暗喻人生中種種情境。水總有窮處,這時人應當如何自處呢?求道的人懂得順勢而為,低谷時便潛龍勿用,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到來。表面上水勢已經窮盡了,但實際只是換了一種形態,雲是水氣蒸騰的聚集,時機到了自然會變成雨落下來,水又會有的。坐看,靜心看清楚這種變化是怎樣發生的。
  • 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有何禪意,蘊含什麼哲理?
    王維是盛唐的三大詩人之一,提起他可謂是老少皆知,王維現存的詩作有400多首,並且有很多都列入教科書作為必背詩歌,其中《終南別業》是王維最著名的詩歌之一,這首詩的禪意體現得非常充分,其背後的道理更加令人深思,僅僅「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便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學。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品讀王維山水田園詩中的寂寞與唯美
    他曾經向宰相張九齡獻詩以求汲引,這種積極的態度,詩中也有體現。例如,《少年行》中的「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王詩也有豪邁大氣之作,其《使至塞上》便是最佳例證。「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全詩場景壯闊,意境雄渾,豪邁之氣,躍然紙上。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你真的明白嗎?
    我喜歡「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覺得比之更超脫的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出自王維的《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 疲憊不堪,走投無路時,不妨讀讀詩佛王維這句禪詩,拉你一把
    這就如同大唐詩佛王維筆下的那句禪詩一樣: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詩的本意是:詩人在山林之間,走走停停,走到水流窮盡的地方發現前方已經沒有了路,索性就坐在原地,看天邊雲起雲落。這句詩看似寫景,實則是詩人王維對自己人生處境的一種描述,當時的王維身經「安史之亂」,又因曾在叛軍中任職,險些被殺,後因平叛有功的弟弟王縉以力保全才免去一死,所以他才有感而發,寫下了這一首寓意頗深的禪詩。
  • 悠遠空靈-「詩佛」王維的20首五言詩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11 《送別 / 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 王維的名句,李商隱的名句,杜牧的名句,全是經典,收藏細品!
    各位詩友們,大家好,這篇文章的主題是王維、李商隱、杜牧作品中的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歡,閒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吧!一、王維,唐朝詩人,外號「詩佛」。1、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終南別業》2、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維的一首詩,富有人生哲理,內含千古名句!
    《終南別業》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此詩把作者退隱後自得其樂的閒適情趣,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突出地表現了退隱者豁達的性格。《終南別業》唐代:王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山水詩,這才是我們該嚮往的生活!
    王維的大多數詩皆為山水田園之作,在描寫美景的同時,流露出對生活中閒逸蕭散的情趣。王維又好參禪悟理,常常將之融入到詩中,因此,被後人譽為「詩佛」。今天和您分享的這首《終南別業》,可以說是王維最經典的一首田園詩。詩中描繪的生活,個人以為這才是我們該嚮往的生活。
  • 從古詩,看有顏有才的「詩佛」——王維的一生柔情
    書接上回,今天我們來講一講王維的故事。首先王維很帥,雙眸善睞,鼻梁高聳,秒年潔白,風姿鬱美,嘴角時常掛著微笑,簡直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的人間再現。如果只是出身好也就罷了,偏偏他還起點特別高,21歲的王維就高中狀元,少年意氣,一時無兩。那時候李白還在四川吃火鍋,杜甫還是個調皮的熊孩子。如果只是起點高也就罷了,偏偏他還特別有實力,王維是中國山水田園派的宗師級人物。其實上面說的這些都不是重點,完全可以直接跳過,不看都行。
  • 王維為啥稱為詩佛?王維五首帶有空字的古詩詞賞析王摩詰的空觀!
    詩佛王維在唐朝時期,武則天長安元年即公元701年,出生於蒲州。今山西運城永濟市,為河東人。王維是盛唐時代傑出的詩人,字摩詰,號摩詰居士。王維的先世祖籍為山西太原祁人,今山西祁縣人,王維的父親王處廉官至汾州司馬,後遷居於浦州。
  •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在你的心靜下來後,才有可能和作者梭羅一起,思考周遭世界,仰看精神星空。梭羅,1817年生於美國康科德城,28歲時隻身來到城郊的瓦爾登湖,在湖光山色中度過了兩年遠離塵囂的生活。他終生未娶,1862年以中年之壽病逝於故鄉。他的一生平淡而馥鬱,孤獨但是芬芳。」而他之所以要孤獨,是因為他要思想「。梭羅多姿多彩、散發著智慧清香的思想是橫笛吹出的悠揚一曲,至今繞湖百年,餘音沁人。
  • 詩佛王維的五首最有名的禪詩!帶你領悟人生的天機!
    王維字摩詰,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他的詩中往往有很濃厚的佛教意識。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好玩的國學精選王維的五首禪詩,和讀者朋友一起領略那禪宗自空即自性的境界。
  • 「詩佛」王維最清新唯美的10句詩,句句都是千年傳唱的經典!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畫家。維摩詰原本是古印度著名的居士,他精通大乘佛理,後被尊為菩薩。他所講的經,經東晉時期後秦佛學大師鳩摩羅什,譯成中文,這便是大乘佛教經典《維摩詰經》。王維的名字即出自這部經書,他對維摩詰的仰慕,和對參禪悟道的熱衷可見一斑。
  • 為你讀書:王維|我也曾是熱血男兒漢
    (主播:陳喆)提起唐代大詩人王維,估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與李白、杜甫齊名,並列為盛唐時期的三大詩人,他的山水田園詩尤其出名,有「詩佛」之稱。但他年輕時可不是「佛系青年」,早年的王維是什麼樣的呢?王維,在大唐詩歌圈裡那是響噹噹的人物,「詩佛」這個名頭很大,很高遠,令人嚮往。當然,王維也不是白得榮譽不幹活的人,他一生留下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等詩句,幽靜、安適,引人入勝。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扛把子,非王維莫屬了。
  • 王維的名句,劉長卿的名句,張祜的名句,全是經典,值得收藏!
    各位詩友們,大家好,這篇文章的主題是王維、劉長卿、張祜詩詞裡的名句,希望大家喜歡,閒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吧!一、王維,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1、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終南別業》2、一身轉戰三千裡,一劍曾當百萬師——王維《老將行》3、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王維《鳥鳴澗》4、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王維《桃源行》5、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 朋友是皇族人員,家中三處別墅,大唐第一佛系富豪——王維
    他就是沒事了從自己別墅出來,悠哉悠哉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佛系富豪王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為這兩處別墅分別寫下一首律詩,輞川別墅寫作時間早於終南別墅,但是在這兩首詩中都表達出了詩人歸隱生活的嚮往和熱愛
  •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維《終南別業》
    唐·王維《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有人愛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有人愛他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而這首《終南別業》,卻是我最初認識王維的第一首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被裱成書法掛在書房的牆上,筆墨揮灑之間,望之心境平和而安寧。
  • 坐看雲起時:佛系詩人「王維」把孤獨活出閒雲野鶴般的空靈境界
    說到詩人中自帶仙氣的,繞不開王維這個名字,他的詩如水墨畫般,既有清新脫俗的禪意,也有溫婉安然的嫻靜,用現代的流行語來說,就是夠佛系。比如這句值得一讀再讀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的詩中有恬淡,有寧靜,有大自然安詳的味道,有山水間的靈氣和灑脫。詩人就像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撫琴,溫茶,超凡脫俗。他的詩詞大多筆調平淡不激昂,情感緩和不起落,卻總是意境優雅唯美,把景色和人融為一體。清風徐來,夜月如碧盤,竹林無塵囂,信手拈來的詩句匠心獨具,仿佛能讓人忘記所有的痛苦和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