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是一個怎樣的人?

2020-12-21 欠錢倩歉

說起王維,大家都不陌生。從小學到高中,他的詩可不少,像《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維,生於盛唐,和李白是同一時代人物,都出生於公元701年,但和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的性格不同,王維是一個山水田園派的畫家,沒錯,王維也善於作畫。

江幹雪霽圖卷

王維 江幹雪霽圖卷

從這幅畫中我們看見山水、田園,能夠想像出王維的內心世界。王維的水墨畫風,影響著中唐以後的中國山水畫發展的歷史。蘇軾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贊語,奠定了王維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明朝董其昌把文人畫的內涵,全部具體化於王維,稱王維是南宗畫之祖。這些都說明了王維的畫是一絕。

接下來,我們來從他的詩去品析他的人生態度。在《山居秋暝》中,一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描繪了在明月高照的夜晚,山泉在山石上流滴的動靜結合景象;而緊接著「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出現,伴隨竹林中傳來的洗衣少女的歡聲笑語,使得山林的清幽間被打破,漁舟的划過也打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全篇動靜相宜的畫面繪身繪色。

山居秋暝

王維山水田園詩歌引入了詩、畫、樂等一系列藝術元素,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流露出閒居生活中閒逸蕭散的情趣,充滿了濃厚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表現自己的閒適生活和恬靜心情。

詩人憑藉自身對層次、色彩、音律的巧妙處理,恰到好處地把握住了山水田園風光獨特的自然靈動境界,不僅繼承和發展了謝靈運開創的寫作山水詩傳統,還吸納了陶淵明田園詩的平淡醇美,進而將山水田園詩推向了新的高度。

我們來比較一下吧,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和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不是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當我讀這兩首詩的時候,真的感覺好像,那種意境很相似。

王維何為詩佛

盛唐時期,唐朝開放自由,使得大量外來文化被當時的社會所接受,源於古印度的佛學思想得到唐皇的認可,禪宗得以盛行。王維便是禪宗的眾多追隨者之一。

由於王維嚮往禪道,禪親與世無爭的生活情緒、自然詩意的人生哲學啟發了他的的審美智慧,他的山水田園詩表現出高度的空靈美,流露出禪機哲理思想。

王維將禪意滲透進詩作中,構建起餌明的禪意風格,這同樣是王維對山水田園詩作出的一大貢獻。王維營造出」空」「靜」的意境,重傳神、輕跡象,他創作的各個細節似平都在服務於完整的境界,如同」一葉一如來,一花一世界」。因此有詩佛之稱。

王維的感情史

王維有一位青梅竹馬的妻子,打小就訂了親。王維進京趕考前就約定考取功名回來就成親。就這樣王維出發了。結果在玉真公主府裡登臺獻上一曲《鬱輪袍》琵琶曲。隨即震驚全場,從此,王維成了長安城裡風採最出眾、聲名最響亮的才子。甚至都傳聞公主要招為駙馬。

當未婚妻聽到關於王維的消息後,特別是公主要招他為駙馬後,想著這樣也好,他能夠更好地在京城平步青雲。但是王維也是一個痴情人,他向公主說明情況,然後回家迎娶未婚妻。可惜好景不長,在王維31歲時,妻子不幸離世,但王維終身不娶。他們的感情日月同輝,地久天長。

地久天長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王維乃真君子。對待感情忠貞不渝,對待生活「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值得當今我們每個人去尊敬,去學習。

最後,祝願看到的讀者們事業平步青雲,生活美滿。

相關焦點

  • 王維是一個怎樣的人?
    王維,生於盛唐,和李白是同一時代人物,都出生於公元701年,但和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的性格不同,王維是一個山水田園派的畫家,沒錯,王維也善於作畫。王維的水墨畫風,影響著中唐以後的中國山水畫發展的歷史。蘇軾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贊語,奠定了王維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明朝董其昌把文人畫的內涵,全部具體化於王維,稱王維是南宗畫之祖。這些都說明了王維的畫是一絕。接下來,我們來從他的詩去品析他的人生態度。
  • 王維:人生,其實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
    還有人說,人生有四大悲事:幼年喪母,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但是從來沒有人說,如果上天把這四大喜和四大悲幾乎都降臨在同一個人身上,他會怎樣。王維,就是這個被頻頻「眷顧」的人。如果說上天為他關上了所有的門,還為他留下了一扇窗,那扇窗就是影響他一生的母親了。
  • 王維: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
    有人說,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還有人說,人生有四大悲事:幼年喪母,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但是從來沒有人說,如果上天把這四大喜和四大悲幾乎都降臨在同一個人身上,他會怎樣。
  • 歸隱山林的人帶著怎樣的心情?王維就用一首詩寫出歸隱的心路歷程
    歸隱山林的人是帶著怎樣的心情的呢?唐代大詩人王維就用一首詩,如臨其境地寫出了其中的安然從容、悽清孤寂和淡然灑脫。開元年間,王維從山東濟州被貶,經過一番掙扎,他決定到洛陽附近的嵩山隱居,故此寫下了這首《歸嵩山作》: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開篇扣題,點明了「歸隱」之情景。
  • 王維詩歌裡的佛禪
    王維詩歌裡的佛禪填鴨龍人在唐代詩壇上,王維是一位具有獨特風格的大詩人;在中國詩史上,也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不僅如此,他又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在他生前,人們就認為他是「當代詩匠,又精禪上理。」死後更得到「詩佛」的稱號。
  • 全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個王維詩苑
    嚴肅文化:印章代表人的身份,代表人的尊嚴,更代表自我的約束。藝術文化:印章是書法、繪畫、刀工等藝術的結合,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點綴。 公元699年的春天,中國誕生了一位超級天才詩人,他就是這個詩苑的主人王維,出生於山西祁縣,一個人人都羨慕的五大望族之一的王氏家族,是唐朝著名詩人、畫家、音樂家。給我們的印象永遠是雲淡風輕、淡泊名利,一生清廉。
  • 王維被貶官後是怎樣的心情?他的詩中就有答案
    陳貽;掀先生對此的解釋是:五方師子舞為皇帝所專享,五方師子配青黃赤白黑五色,伶人所舞黃師子只是其中之一,王維或以為不逾制,不想竟以此獲罪。總之,王維開始踏入人生的一個低谷。貶官濟州是其思想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普遍被大家所熟知的王維詩中兩個重要的特徵:隱逸與佛,在這一時期的詩歌創作中都有所顯現。
  • 王維和孟浩然是怎樣認識你的你知道嗎?
    王維和孟浩然是怎樣認識你的你知道嗎?王維和孟浩然是不一樣的性格,不一樣的地位,已給是在朝廷中做官的,一個是只存山水遨遊四方的,兩個完全不同性格的人事怎樣認識的,你知道嗎?下面就來看看兩人認識的過程。但是孟浩然和比人不一樣,第一點:他四十歲來考,科舉考試對他來說是可有可無的。第二點:孟浩然進京趕考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在全國非常有名的詩人了,所以即便是孟浩然想靜下心來去認真的複習,準備下一次的考試,他可能也是安不下來心的,因為他有很多「粉絲」。
  • 王維:禪道智慧的清醒生態人—訪《輞川煙雲——王維傳》作者哲夫
    還有畢寶魁先生,文中多處引用他的觀點,他還是這本書的第一個讀者,慷慨貢獻了許多意見,例如「鬥酒之爭和李白抄襲王維之嫌的我說」,勸我不要惹這個麻煩,之所以沒有刪除是因為有不同意見和爭議總比沒有好,清一色的循規蹈矩,反而無趣。還有,我去輞川尋訪王維時,因為找不到人還驚動了賈平凹先生與和谷先生,以及陝西許多的朋友們。這裡一併表示感謝。
  • 「詩佛」王維歷險記:一個絕世天才的人世浮沉
    但是在唐朝,渴望上進的年輕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帝都長安。長安城很大,每天有無數人來這裡尋找出人頭地的機遇,往往會為了爭取一個推薦機會打破頭。恰在此時,上流社會頗有話語權的當朝九公主要舉辦一個盛大晚會,邀請歧王參加。歧王則理所當然的決定帶上王維,還不忘囑咐他:「把你寫的好詩帶上幾首,回頭咱們譜個琵琶曲子,讓那幫人見識見識什麼叫天才。」王維心領神會,做了精心的準備工作。
  • 王維和陶淵明的詩,誰更優秀——蘇軾給出了一個評價
    王維和陶淵明,一個活在晉宋,一個生在唐代,其間隔了三百三十多年。他們的關係——王維是陶淵明在唐代的學生。指出王維的這部分詩歌學的是陶淵明體——因此,兩個人值得比較。 他們都隱居:一個「富隱」,一個「窮隱」 他們同樣是隱者,但王維少年得志,中了狀元以後,太樂丞的官也做得好好的,就是因為署中伶人舞黃獅子犯禁,謫為濟州司法參軍;受到一些挫折,就想隱居了。但他並不死心,通過給張九齡寫信,後來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
  • 王維和陶淵明的詩 誰更優秀 蘇軾給出了一個評價
    王維和陶淵明,一個活在晉宋,一個生在唐代,其間隔了三百三十多年。他們的關係——王維是陶淵明在唐代的學生。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自幼聰穎,飽讀詩書,九歲便能作詩寫文章,十七歲就寫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那樣的詩。又工草書隸書,擅長繪畫,熟諳絲竹音律,多才多藝。
  • 輞·王維:王維的兩次人生劫難
    黃獅子舞是專供皇帝享用的,故伶人私自作舞為不敬,累及王維得罪貶官。薛用弱《集異記》卷二:「及為太樂丞,為伶人舞黃獅子,坐出官。黃獅子者,非一人不舞也。」在唐朝的典禮律令中,有一條就是「黃獅子這個節目非一人不能舞」,這個人就是皇帝,也就是說,只皇帝一個人能看舞黃獅子。
  • 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鹿 柴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後人亦稱王維為詩佛,此稱謂不僅是言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更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朝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維不僅是公認的詩佛,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錢鍾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並且精通音律,善書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 《鹿柴》王維
    我們今天來欣賞一下王維的名作《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第一句——「空山不見人」。其實王維特別喜歡寫空山,比如說,「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又比如說,《鳥鳴澗》裡說「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為什麼王維特別喜歡寫空山呢?唐代有個著名的俠客叫空空兒,我個人感覺王維也是詩歌中的空空兒,他為什麼這麼喜歡空山?這個懸念,我們放到後面再說。
  • 李白王維都在山中避暑,各寫首趣詩,王維熱沒了形象李白可愛到爆
    炎炎夏日,對於如今的不少人,一臺空調,一個西瓜,一臺電腦,就能過完整個夏天。但在古代,要過清涼一夏則是需要用盡畢生智慧的事。那二人避暑時是怎樣一種狀態呢?且看各自寫下的趣詩。在詩中王維熱沒了形象,李白更是可愛到爆,這樣的詩仙詩佛令人捧腹。1. 先來看看沒形象的詩佛王維《納涼》喬木萬餘株,清流貫其中。前臨大川口,豁達來長風。
  • 王維是怎樣做到「詩中有畫」的
    王國維說:寫景要能刮人耳目,抒情要能沁人心脾。有人建議學五律要先學王維,因五律比較適合寫景。而王維的詩又具有「詩中有畫」的特點,故能快速get到五律的精髓。今天重讀了王維的《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對「詩中有畫」有了更深的認識。
  • 從古詩,看有顏有才的「詩佛」——王維的一生柔情
    書接上回,今天我們來講一講王維的故事。首先王維很帥,雙眸善睞,鼻梁高聳,秒年潔白,風姿鬱美,嘴角時常掛著微笑,簡直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的人間再現。如果只是有才也就罷了,偏偏他還出身特別好,在當時,「太原王氏」就是金字招牌,普通人聽到就跪了,就如同現在人聽到王思聰一樣。如果只是出身好也就罷了,偏偏他還起點特別高,21歲的王維就高中狀元,少年意氣,一時無兩。那時候李白還在四川吃火鍋,杜甫還是個調皮的熊孩子。
  • 重情重義的王維,是以怎樣的心態作出《山居秋暝》
    詩人王維重情重義,他的《山居秋暝》被後人所熟悉,雖然我們能把詩背出來,但你知道他是以怎樣的心態作出這首詩的嗎?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5]王孫:原指貴族子弟,這裡指居住在山中的人。煮酒論詩詞這首詩是王維晚年隱居輞川時所作,寫秋晚山景,藉以表達作者對淳樸安靜、放縱山林生活的熱愛,表達詩人的安適情緒,歸隱心境。
  • 王維在松風山月中的平和: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如果有人請教有關怎樣的搭配比例才完美的問題,你會如何作答呢?王維也遇到了向他請教成功學的晚輩,他的回答就是這首田園詩《酬張少府》。言下之意是對張少府說:「我這樣一個人,指點不了你什麼。我連自己的事都不關心,對你的事就更不關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