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鹽氣溶膠治療儀——兒科呼吸領域非藥物新方法

2020-12-12 中國江蘇網

呼吸道感染和肺炎是兒科門診及住院最常見的疾病,然而在目前的兒科呼吸系統疾病診療方案中,藥物依然佔據著主導地位。南京寬誠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專業醫療學術機構及技術研發團隊,創新研發的西納舒牌巖鹽氣溶膠治療儀,為呼吸系統醫療領域開拓了「非藥物」療法的補充手段。

8月12日下午,「鹽療法在兒科呼吸領域的應用價值城市研討會」在南京召開,南京兒童醫院呼吸科專家趙德育主持會議,三十餘位兒科、呼吸科的專家共同參會。

據統計,我國的兒童過敏性鼻炎、小兒支氣管哮喘、兒童肺炎等疾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且呈逐年遞增的趨勢。並且因缺乏根治性治療手段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全球性健康問題。兒童呼吸系統疾病不僅危害孩子當前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也影響其成年後的肺功能。

呼吸系統的許多過敏症和自身免疫過程是由藥物引起的,用藥物進一步治療並不能恢復自身的防禦機制,這種現狀使得醫學領域重新思考自然治癒因子,尋找非藥物治療方法。

巖鹽氣溶膠療法正是這樣一種天然的非藥物醫療技術方法。

巖鹽氣溶膠療法是起源於天然巖鹽洞穴的微氣候療法,利用礦物巖鹽產生的1-5微米的鹽氣溶膠,來預防、改善、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研討會上,江蘇省婦幼保健院的陳輝主任對巖鹽氣溶膠療法的原理進行了闡述:

幹鹽氣溶膠微粒具有高表面負電荷,可以有效地沉積在呼吸道,改善支氣管內分泌物的流變特性,促進黏液纖毛的廓清作用,使支氣管纖毛上皮機能正常化,並對呼吸道菌叢具有滅菌和抑菌作用,刺激肺泡巨噬因子的增加及其吞噬活性的增強,進而調節機體免疫。

巖鹽氣溶膠療法的有效性在國內外已通過大量臨床試驗得以驗證,南京兒童醫院的趙德育主任向與會專家詳細解讀了國內外部分鹽療法在兒童過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的臨床研究方案。研究結論表明,巖鹽氣溶膠療法可以有效緩解症狀、改善肺功能、減少藥物用量以及減少急性發作次數,安全性高,依從性好。

事實上,鹽療法在國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領域的應用已經獲得醫學界的專業認可,今年6月份發布的《重症患者氣道廓清技術專家共識》中就推薦了「高滲鹽水及等滲鹽水霧化治療」的氣道廓清方法;今年7月,國家衛健委在《基層醫療機構塵肺病康復站建設試點工作通知》中推薦配備巖鹽氣溶膠治療儀。

南京寬誠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西納舒巖鹽氣溶膠治療儀」是國內首個獲得國家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的可攜式鹽療設備。其核心的幹鹽氣溶膠發生器已獲得國家專項發明專利及新型實用專利,能夠將巖鹽顆粒分解成1-5微米的幹鹽氣溶膠微粒,模擬出鹽礦洞穴內的鹽療環境。

科技讓普惠醫療照進現實,西納舒巖鹽氣溶膠治療儀通過大量的技術論證及實驗探索,成功實現了巖鹽氣溶膠的安全釋放濃度控制,讓鹽療法真正適用於廣普大眾,既能為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做康復治療,也能為普通人群提供呼吸道的日常養護。

西納舒巖鹽氣溶膠治療儀不僅對人體呼吸系統起治療、保養功能,幹鹽氣溶膠揮發在空氣中的對室內空氣環境也有很好的殺菌、降塵作用。有試驗研究證明:氯化鈉氣溶膠對空氣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芽孢均有極高的殺滅率。

目前,西納舒巖鹽氣溶膠治療儀已在江蘇省內十餘家綜合醫院投入使用。寬誠科技始終以臨床醫學為基礎,以科技力量為依託,致力於幫助廣大民眾改善健康生活水平。

相關焦點

  • 非藥物治療兒科呼吸疾病獲進展 「巖鹽氣溶膠」療法通過專家論證
    交匯點訊 呼吸道感染和肺炎是兒科門診及住院最常見的疾病,然而在目前的兒科呼吸系統疾病診療方案中,藥物依然佔據著主導地位。近日,「鹽療法在兒科呼吸領域的應用價值研討會」在南京召開,南京寬誠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專業醫療學術機構及技術研發團隊,創新研發的西納舒牌巖鹽氣溶膠治療儀,通過了三十餘位兒科、呼吸科的專家的論證。
  • 國內首個巖鹽氣溶膠治療儀在泰州研發成功
    交匯點訊 總部位於泰州中國醫藥城的江蘇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發團隊,經過多年技術攻關,提出了巖鹽氣溶膠療法最佳治療濃度和最佳治療時間,成功研發出多人用型巖鹽氣溶膠治療儀和單人用型巖鹽氣溶膠治療儀,填補了國內非藥物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空白。
  • 南京三十餘名兒科呼吸科專家探討「鹽療法」應用價值
    呼吸道感染和肺炎是兒科門診及住院最常見的疾病,然而在目前的兒科呼吸系統疾病診療方案中,藥物依然佔據著主導地位。南京寬誠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專業醫療學術機構及技術研發團隊,創新研發的西納舒牌巖鹽氣溶膠治療儀,為呼吸系統醫療領域開拓了「非藥物」療法的補充手段。
  • 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洞穴鹽療——幹鹽氣溶膠技術洞穴鹽療
    深濾空間洞穴鹽療館隨著大家對洞穴鹽療的認可,目前市面上出現了很多鹽療體驗館,據考察療法不同,但是聲稱與幹鹽氣溶膠技術洞穴鹽療法同樣有效那麼真實與否呢?這種治療方法效果不佳的原因是鹽分不夠,因為在治療的不同情況下,鹽分會以適當的粒徑蒸發到房間內。你將不得不在這樣的房間裡花上幾個小時才能感覺到任何效果,並且數百名其他客戶進出這些房間會很快耗盡鹽氣。第二種方法是加溼鹽療法。在這種技術中,鹽水溶液被蒸發到空氣中並被客戶吸入。
  • 潤澤糖尿病治療儀
    原科學院高級工程師蘇宏泉教授領導的團隊,以致力於人類健康,科技產業報國為宗旨,歷時數年根據祖國傳統中醫經絡學原理,結合現代先進的電磁技術研製的非介入無創傷性高科技產品-潤澤JT-01型糖尿病治療儀。該治療儀能夠有效地降低糖尿病人的血糖和尿糖,是擁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高新科技產品,臨床驗證,療效顯著,並已取得國家專利,該糖尿病治療儀也開創了我國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的新紀元。
  • 新型「糖尿病治療儀」免費申領
    當前位置:首頁 >> 區縣 2014.05.14 星期三 新型「糖尿病治療儀」免費申領 不打針、不吃藥 在家輕鬆治療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致死、致殘、發病率高的慢性疾病,患者往往要依賴藥物控制。
  • 糖尿病治療儀不能治癒糖尿病!
    糖尿病治療儀真的有這麼神奇嗎?「二型糖尿病還無法治癒,主要通過藥物長期規範控制。市場上的糖尿病治療儀只是配合藥物的一種輔助治療方式,不能治癒糖病。」中山大學孫逸仙醫院糖尿病專科主任楊川表示,一些治療效儀的物理刺激也許對放鬆血管、刺激血液循環有作用,但並不能從根本上控制血糖。
  • 新型「糖尿病治療儀」來電即送
    今年2月,在糖尿病年度防治的工作會議上,在會專家一致認為糖尿病久治不愈原因是,胰島B細胞處於休眠、壞死的狀態,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傳統的降糖藥又無法激活休眠及再生新的胰島B細胞,只能單向降低血糖。要想治癒糖尿病,激活胰島B細胞是問題的關鍵。
  • 糖尿病治療儀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糖尿病治療儀真的有這麼神奇嗎?「二型糖尿病還無法治癒,主要通過藥物長期規範控制。市場上的糖尿病治療儀只是配合藥物的一種輔助治療方式,不能治癒糖病。」中山大學孫逸仙醫院糖尿病專科主任楊川表示,一些治療效儀的物理刺激也許對放鬆血管、刺激血液循環有作用,但並不能從根本上控制血糖。
  • 「新型糖尿病治療儀」貓膩多
    新華網北京1月14日電(記者閆祥嶺)針對消費者關於「新型糖尿病治療儀
  • 「免費體檢萬元治療儀」背後的騙局
    排在隊伍最前方的老人說,這裡是家體驗店,可以免費體驗萬元治療儀,那是一種可治療糖尿病、半身不遂等多種疾病的醫療器械。    老人排隊體驗醫療器械的場景不只發生在勁松社區,西城平原裡小區、豐臺石榴園社區都出現多家針對老年人的「高電位免費體驗店」。
  • 糖尿病治療儀「神效」遭質疑 治療沒有「捷徑」-健康臺-中國網絡...
    目前多種品牌的糖尿病治療儀通過各種渠道銷售,這些治療儀是否真的像宣傳的那樣有效?請關注——  糖尿病又被稱為「21世紀的災難」,如果不加以良好控制則會引發多種併發症。為此,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目前,針對糖尿病的治療,坊間流傳著多種品牌的糖尿病治療儀,但是糖尿病治療儀是否有效?人們又該如何科學看待糖尿病呢?
  • 再爆黑名單:9種兒科明星藥物禁用!假期給娃備藥,請認準這些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藥物外,以下這些對症藥物也要慎用甚至禁用哦! 《中華兒科雜誌》兒科專家普遍認可的觀點: 2歲以下兒童不建議使用複方感冒藥,4歲以下遵醫囑使用,4歲以上症狀明顯可酌情使用,就算要用也最好用單一成分的藥物。
  • 愛心大行動:免費贈送8700元高科技糖尿病治療儀
    報到時間:2013年12月25日   培訓時間:2013年12月26日至28日  培訓人員帶兩張二寸照片和身份證複印件  頒發國家認證高級農業資格證書  2月中旬,在北京召開的糖尿病年度防治工作會議,與會專家在討論糖尿病久治不愈原因時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肯定傳統口服降糖藥物只能單向降低血糖,無法進入胰島組織激活受損、休眠及壞死的胰島細胞;加之患者長期嚴格控制飲食
  • 記者臥底揭開治療儀體驗店忽悠老人招數
    杜月一看就知道婆婆去了小區裡的治療儀體驗店。在她看來,那些免費體驗店,就是忽悠人的。但覺得這樣也挺好,起碼婆婆能主動下樓,就當鍛鍊身體了。事情的發展很快超出杜月的意料。婆婆去得越來越勤,不到半個月,就張羅要買治療儀。不清楚底細,杜月悄悄去了那家叫做煌益醫療儀器體驗店,進去一問,婆婆要買的是一款微波爐大小的醫療器械,叫「高電位治療儀」,13800元/臺。
  • 免費贈送「新型糖尿病治療儀」涉嫌騙錢 消費者謹防上當
    近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消費警示,披露媒體上刊登的免費贈送糖尿病治療儀的廣告涉嫌騙錢,提醒消費者謹防上當。  北京市消協指出,最近收到十餘起消費者關於「新型糖尿病治療儀」的投訴,反映他們看到報紙刊登的免費贈送糖尿病治療儀的廣告,在支付不菲的耗材費後獲得「免費」儀器,使用後發現治療效果與宣傳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