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花草:小寒時節說梅花

2020-12-12 阿壩如水蓮子

這篇文章小寒那天就應該寫,但不知為什麼,頭腦裡什麼都沒有,坐在電腦邊,寫不出來。小寒過後就是三九,就進入最寒冷的天氣,而各地大雪紛飛,梅花也在雪中綻放,可是,我們這裡沒有雪,寒風中也只有臘梅綻放。梅花還沒有動靜。

梅花對於我們這些生長在新中國的60後來說,太熟悉了。熟悉得陌生。我們當年所接觸的第一首有關梅花的詩歌就是毛澤東的《卜算子 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首《詠梅》的詩歌真的把梅花的不懼嚴寒傲雪鬥霜卻不與百花爭春,只報春的品質寫出來了,同時表達出作者的博大情懷與傲骨。

當然,毛澤東還有一首詩叫《冬雲》也有梅花,就一句「梅花歡喜漫天雪。」這一句的意境與上一首的意境都十分美好,漫天飛舞的雪花中,紅梅綻放。當時,我的哥哥正在學美術,他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這一句詩的意境創作了一幅梅花作品,雖然那時他還只是初中生,沒有經過專業培訓,手法也稚嫩,但依然引起學校的關注。

後來,我另一個哥哥的女朋友還把梅花圖臨摹在白布上,用十字繡繡成帳圍。這讓我從小就對梅花很崇敬,更想見到真正的梅花。

除了毛澤東的詩歌《詠梅》以外,還有就是那首著名的《紅梅贊》「紅巖上,紅梅開,千裡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香飄雲天外,喚醒百花齊開放,高歌歡慶新春來。」

這是歌劇《江姐》中的主題歌。據說當年空政歌舞團以紅色經典小說《紅巖》改編了一部歌劇《江姐》,在歌劇排練成功後,首次彩排,空軍司令劉亞樓將軍建議加上一首主題歌。當時,作詞家編劇閆肅寫了好幾稿都不滿意,因為江姐戰鬥在山城重慶,又是在長江上,所以開始寫歌詞總是離不開長江或者航行風浪什麼的,總不能表現出江姐這位偉大女性的性格。不知什麼時候,閆肅老師腦海裡突然想起梅花,於是,很快就寫出《紅梅贊》來。紅巖的紅梅便成了江姐這一形象代言。歌劇上演後,這首主題歌很快風靡全國。除了十年動亂沒有聽到《紅梅贊》,在1977年重新與觀眾見面後,《紅梅贊》再一次轟動。那部歌劇被搬上銀幕,江姐身著藍色旗袍,外罩大紅毛衣,圍一條白色圍巾,站在梅花叢中歌唱的宣傳照更是被印成年畫,家家戶戶的牆上都張貼有。江姐和紅梅便在我的腦海裡結合成一體。

後來,隨著我們閱讀範圍的擴大,古詩在我們的課本裡越來越多出現,而且也越來越褪盡政治色彩,但依然以一種道德或者說文化色彩出現。自然,寫梅花的詩詞更是濫觴。被稱為歲寒三友之一的梅花是中國文人的精神象徵,也是精神寄託,梅花在他們的詩歌中展示出不同的精神面貌。那時,我也讀到了陸遊的《卜算子 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梅花孤高悽清。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是當時能讀到的寫梅花的詩句。

不過,我們依然沒有在生活中見到梅花,只是電影中的紅梅更多了。不知是哪一年,我們第一次看越劇《紅樓夢》。自然,看不懂,對於我們小孩來說,《紅樓夢》離我們太遠。何況又是越劇,聽不懂他們說什麼,不過,裡邊的古裝造型吸引我們,還有大觀園的美景如畫更讓我們著迷。我們再一次看到梅花。不過到底是在攝影棚布景,由美工師做的假梅花還是在蘇州拙政園實地拍攝的真梅花就不知道了。但梅花的美在我們心靈中引起的震撼至今都難以忘記。

後來讀小說《紅樓夢》看87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那段白雪中紅梅怒放,大觀園裡水做的女子和那位如玉的公子在雪中佇立,深深留在腦海裡。

當然還有一部老電影《家》,故事雖然發生在一個深宅大院,但大院內有一片梅林,在梅林中也有很悽美的故事。主人公高覺新的戀人叫梅,兩人相戀,但卻敵不過封建包辦婚姻。最後,梅鬱鬱而終,高覺新的妻子難產而亡。還有三少爺與丫鬟鳴鳳的愛情也在梅林中萌生發芽,最後卻被封建勢力碾壓,在風刀霜劍中凋零。鳴鳳就是在梅花綻放的春天,懷著對三少爺的愛情,在梅林旁邊投湖自盡。

電影是黑白的,看不出梅花的顏色。但也知道,梅花不全是紅色。

在生活中見到梅花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當時,我們家從鄉下調入縣城,老公單位分配的房子在縣委大院的一個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老房子裡。那不是住宿,而是當年的縣革委辦公室。瓦房,木條釘成的牆,外塗抹泥土,最外邊塗抹石灰,牆皮脫落,露出木條就像飢餓的人瘦骨嶙峋的肋骨。但院子裡有許多雜樹,最多的就是梅花,裡邊夾雜著貼梗海棠和臘梅。春天到了,梅花開放就像粉紅的雲,到梅花凋謝時,風一吹,陣陣花瓣雨落下。吹落的還有一朵朵完整的梅花。女兒就在樹下拾花瓣,花朵。

後來,我們搬家了,老房子也拆除,蓋了新的職工住宿樓,只是老公不在那個單位,我們也沒有資格分到那裡的房子。而且,新的住宅樓前的草坪重新規劃了,梅花樹也砍了。

再後來,每年到成都,我們到公園,或者到女兒讀大學的川大校園裡看梅花。川大校園裡還有江姐的雕像,看到雕像,耳邊似乎響起《紅梅贊》的歌曲。只是,川大的梅花依然是粉紅色的梅花,不是鮮紅的。在成都,幾乎每個公園都種有梅花。都是人工培植的梅花,花朵幾乎有一元硬幣大小,花瓣不再是五瓣,而是層層疊疊的很多,花朵顯得格外豐滿,但也繁瑣,不過,適合觀賞。這些梅花與雜樹混在一起,很不好拍攝,我幾乎沒有拍攝成功過。

梅出自一個熱鬧的大家族--薔薇科,和好多開花好看的木本植物桃啊,櫻啊,都是本家親戚。植物學還講,梅花的花瓣為五瓣,那應是野生原種的形態特徵,如今城裡園中道旁,那些盛開著的,都是園藝種,有單瓣也有復瓣。復瓣者就是經過人工培植誘導的品種。往哪個方向引導呢?當然是往使花朵繁盛與熱鬧的方向,於是復瓣的梅花便更要繁複地重重疊疊了。

不過,成都人觀賞梅花應該很有歷史了。陸遊在成都還寫過這樣的一首《梅花》褪盡政治色彩和人格精神象徵,寫看梅花的喜悅心情「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如泥,二十裡路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雖然沒有寫出梅花的形狀,但一個香字,再一個醉字,就讓人陶醉了。

梅花年年開放,醉了人間,如果沒有梅花,那麼會少多少詩詞歌賦。當然,還有那首著名的古曲《梅花三弄》。

相關焦點

  • 小寒時節梅花綻放,品柳宗元的《早梅》,感悟他高潔而孤傲的品格
    當第一支梅花綻放的時候,也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節氣已經來臨。今日是小寒,此時屋外天寒地凍,北風呼嘯,其寒冷程度不亞於大寒節氣。在這漫長而又孤寂的寒冬臘月,我們應該如何度過呢?南宋詩人杜耒曾經寫過一首詩名為《寒夜》,或許這首詩會給我們一種抵禦寒冬的答案。
  • 大寒時節梅花開
    大寒時節梅花開
  • 小寒時節蠟梅開
    九九消寒圖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俗語云:「小寒大寒,凍成一團。」冬天漸深,寒意愈濃。該如何消寒?還是古人有雅趣,早在冬至來臨前,就提前繪製了《九九消寒圖》,掛梅花一幅於窗前,自冬至之日起,佳人晨起梳妝時,每日以胭脂隨手畫一圓,待九九八十一圓畫滿,梅花變杏花,推窗春色滿園矣。那麼,從冬至算起,到小寒時節,梅花也已經開好幾朵了吧。小寒的天府紅谷,臨湖的幾棵素心蠟梅已然盛開。梅樹褪盡黃葉,乾乾淨淨的枝頭,朵朵蓓蕾靜悄悄地打開,與此同時,幽幽冷芳在空氣裡徐徐飄蕩。
  • 二十四番花信風,為什麼說始於梅花終於楝花,那荷花菊花呢?
    小寒,一侯梅花,二侯山茶,三侯水仙。一侯代表著五天,而大抵這些花木應時而發,從冬天的小寒開始,到百花盛放,到最後的春花謝幕。在剛剛過去的小寒節氣裡,我們最為熟悉的是梅花,但是在這樣一個節氣裡,耐寒的山茶花,和清新的水仙花同時綻放,引領最早的春色。
  • 小寒吹來花信風,小寒一過,梅花就開了。古詩詞裡的梅花先睹為快
    從深秋的菊花凋謝了之後,一直到小寒這段時間裡,是無花的。小寒的節氣雖然天氣很冷,但是卻帶來的春天的氣息,因為小寒一過,梅花就要開了。記得在深秋的古詩詞裡和大家分享過陸遊的一首詩,裡面寫到「楓葉欲殘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而宋朝的真山民也寫過「未開梅蕊已先香」大家已經對冬天的梅花迫不及待了。
  • 24節氣 之 小寒
    太陽到達黃經285°時為小寒。古人認為冷氣積久為寒,寒冷程度未至極點,故稱小寒。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小寒與冬季「數九」中的三九相交,因此進入小寒後也意味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當然「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 草長鶯飛--小寒時節的健康生活!
    小寒時節是氣溫最低的季節,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提醒人們要做好防寒防凍等農事活動,民間有「食菜飯」「糯米飯」等習俗。小寒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月初寒尚小……月半則大矣」,就是說,在黃河流域,當時大寒是比小寒冷的。
  • 今日小寒 | 天寒地凍,遊子思歸
    江南一帶流傳「小寒大寒,冷成冰團」人們依據小寒的冷暖推斷來年天氣「小寒天氣熱,大寒冷莫說」「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春來水漲,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蕩起伏猶如坐在天上雲間;身體衰邁,老眼昏蒙,看岸邊的花草猶如隔著一層薄霧。見蝶鷗往來自由,各得其所。站在潭州向北直看長安,像是在望天上的白雲,有一萬多裡,驀然生愁。「遙和康錄事李侍御萼小寒食夜重集康氏園林皎 然習家寒食會何頻,應恐流芳不待人。
  • 小寒:開在歲末的花
    今日小寒。小寒大寒,冷作一團。《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小寒,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小寒節氣的來臨,意味著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了隆冬季節。 小寒花信這是三九隆冬天,春天離得卻並不遠。冬去春來,從小寒開始到穀雨,一共有四個月、八個節氣、二十四物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相應,每候都有一種花赴約而來、綻蕾而開,因此稱為「二十四番花信風」。花信風,即花開時節吹過的風。
  • 小寒時節臘梅開,雨中黃葉隨風搖曳,經典古詩詞這樣詠梅
    2020年1月6日,24節氣中的小寒。安徽省六安市九墩塘畔,一株臘梅在冷澀的冬雨中開放。寒冬時節,萬物凋零,唯有梅花傲寒飄香。寒風冷雨中,一片黃葉隨風搖曳,悽美動人。梅花,通常在冬春季節開放,與蘭、竹、菊一起列為四君子,也與松、竹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
  • 小寒時節不畏寒 上海植物園發布最新賞花指南
    原標題:小寒時節不畏寒 上海植物園發布最新賞花指南  今天是24節氣中的小寒,寒冬時節百花凋零,大地仿佛失去了色彩。不過,還有一些花朵,不畏風霜,凌寒盛開,為冬季增添一抹亮色。一起來看看上海植物園最新發布的小寒節氣賞花指南:  1、酢漿草(Oxalissp.)
  • 關於小寒著名詩句有哪些?描寫小寒古詩詞諺語大全
    今天是每年一逢的小寒節氣,天氣漸寒,尚未大冷,但隆冬「三九」基本上處於本節氣內,因此又有「小寒勝大寒」之說。不少地方已經是一片冰天雪地, 古人形容寒冷時節的詞語諸多,有寒風凜冽、寒風凜凜 、寒氣刺骨 、寒氣襲人等等。可見古人對寒冷的理解是那麼深刻。更多文人墨客還將自己的文採揮灑至詩詞中。寫出了一首首小寒節氣生動情感的詩詞。
  • 二十四節氣伴我行——小寒
    一、節氣的解說1、節氣特徵: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進入冬季的第五個節氣。時間為每年公曆1月5—7日。小寒節氣的小寒反映的是這個階段的氣溫變化特徵。寒是寒冷,小是寒冷的程度。「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從字面上看,小寒還沒有達到最冷的程度,這是因為小寒還處於「二九」的最後幾天裡,還差幾天才進入三九,三九才是最冷的時節。所以稱為小寒。大寒才是寒冷的高峰。
  • 描寫小寒節氣的古詩詞有哪些 小寒節氣的詩詞鑑賞大全
    小寒節氣,處處都是一片冰天雪地,此時傲梅迎寒而開,為銀裝素裹的世界增添一抹紅,也給予詩人以靈感。那麼,流傳至今關於小寒節氣的古詩詞有哪些?整理一篇描述小寒節氣的詩詞鑑賞大全。《寒夜》宋 杜小山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 明日小寒丨名為小寒,卻有著大寫的冷
    3/漆器小寒時節正值元旦之際,應花期而來的花信風,始梅花,候山茶,次水仙,稍來花開的聲音。元旦為日本新年的開始,歸省闔家團圓也是年年不變的習俗。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到了小寒時節,也是老中醫和中藥房最忙的時候,一般入冬時熬製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
  • 小寒節氣將至,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來了,盤點小寒民間的傳統習俗
    民間諺語:「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在這個全年最冷的時節裡,中國各地有著許多相關的節氣民俗,比如「補膏方」和「吃菜飯」。1、吃菜飯。小寒吃菜飯是老南京的習俗。小寒節氣,老南京講究吃菜飯,其來源估計與天冷進補有關係。所謂菜飯就是青菜和米飯一起翻炒,加入鹹肉、香腸、火腿、板鴨丁。其中矮腳黃、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極具南京特色。
  • 詩詞話「小寒」——古詩詞教學指南
    小寒,標誌著季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小寒的天氣特點是:天漸寒,尚未大冷。俗話有講:「冷在三九」,由於隆冬「三九」也基本上處於該節氣之內,因此有「小寒勝大寒」之講法。小寒是氣溫最低的節氣,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低於小寒的。小寒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嚴寒時期,土壤凍結,河流封凍,加之北方冷空氣不斷南下,天氣寒冷,人們叫做「數九寒天」。
  • 小寒是什麼含義意思 小寒節氣代表何種寓意及俗語盤點
    小寒是什麼含義意思  小寒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令,寒是寒冷,小是寒冷的程度。從字面上看,小寒還沒有達到最冷的程度,大寒應該是最冷,但在我國大部地區,小寒卻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由於小寒還處於「二九」的最後幾天裡,小寒過幾天後,才進入「三九」,並且冬季的小寒正好與夏季的小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小寒。
  • 茗香雅韻丨小寒:圍爐煮雪烹茶,靜待春暖花開!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 .杜耒《寒夜》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第23個節氣意味著氣候正式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此時天氣寒冷,但還未到達極點,故稱小寒隆冬「三九」也基本處於本節氣內因此有「小寒勝大寒」之說
  • 關於小寒的著名詩詞詩句大全 描寫小寒節氣古詩詞諺語都在這兒
    今天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5個節氣,也是氣溫最低的節氣,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低於小寒的。古時候的文人墨客最好風雅之事,比如秉燭夜遊,比如踏雪尋梅,再比如風雪寒釣。尤其到了寒冬臘月,文人墨客沒什麼消遣,很多關於小寒最著名的古詩就是這麼來的,下面就是整理的小寒節氣古詩詞賞析,趕緊轉發收藏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