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協助調查餘波未盡。
本報記者了解到,自12月初從北京離境,至26日尚沒有汪俊剛的入境記錄。
汪俊剛是汪俊林的弟弟。汪俊林10年前收購郎酒,並以此為依託,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量投資地產項目。這些項目涉及成都市郊近萬畝土地開發權益,兩年前兩兄弟掌控的萬華地產內部資料估計,其總資產已超過40億。
在汪氏產業版圖中,該地產投融資體系以成都萬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萬華投資」)、成都萬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稱「萬華地產」)等近十家公司為實體,在業內被稱為「萬華系」。汪俊剛系主要運營者和最大幾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12月24日本報記者與汪俊林通話時,他沒有否認汪俊剛仍在境外。資本市場熟知,汪俊林曾任瀘州製藥廠廠長,後來通過控制郎酒白酒產業實現投資多元化,一度擁有寶光藥業等上市公司控制權。
自2000年開始,汪氏開始在成都物色土地,多次獲取總計近1萬畝土地開發權。數十份政府備案資料顯示,汪俊林控制的公司是體量巨大的成都地產項目的資金來源。他的投資體系十數年來管理團隊穩定,架構不算複雜。地產界人士稱其地產模式體量巨大,開發周期綿長,精耕細作,但對其發展脈絡卻所知甚少。
因而業界對其與政界的關係屢有傳言。本報記者調查顯示,萬華系早期重要問題是涉嫌開發資質不合要求,但首個項目「麓山」系列土地面積4000畝,曾號稱「西部第一大盤」。麓山項目2008、2009年放量銷售時,萬華系又進入雙流縣近2.55萬畝一級土地整理,在此後掛牌出讓中以底價獲得近4000畝商住用地。而失地方不斷向相關信訪、紀檢部門遞交舉報材料稱,其間還涉及非法強拆。
汪氏地產體系早期資金鍊偏緊。財務審計信息顯示,其需要不斷從郎酒系、寶光系中調轉資金。上市公司寶光藥業曾輸血萬華地產,後引入戰略投資方,則又因避免收益權衝突,上市公司疑利益受損。2009年後全力進入麓湖項目時,除與財政資金合作的土地整理外,還有本地中鐵信託10億單一信託計劃、民生銀行成都分行3.5億貸款等支撐。
對此汪俊林曾公開稱是其投資策略大膽,著眼生地區域潛質。而外界則認為若無官方支持,其難以承載合規性的考量。在本報記者描述上述問題後,汪俊林沒有否認汪俊剛在境外,但他言語不多,最後說「外面的都是瞎說」。
萬華將受何種衝擊還未可知。一位不願具名的萬華系高管稱其知悉汪俊林曾協助調查。「但目前還沒有有關部門正式到公司展開調查,公司經營沒有受到影響,做一個好公司不容易,我們的口碑業內應該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