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星巴克員工拿低薪幸福工作的秘密

2020-12-21 聯商網linkshop

  「前陣子去吃海底撈,跟朋友討論剛丟了iPad很是氣憤,結帳時服務員要了我的地址,說看我心情這麼不好郵寄個小禮物,然後今天竟然送來了iPad!這是要幹啥子?」

  好吧,我們嚴重懷疑這不過是一個段子,但等餐時有免費水果、可享受免費上網、擦鞋和美甲,提供撲克和跳棋打發時間,幫客人主動泊車,有時甚至免費擦車,都是不爭的事實。海底撈的服務之周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以至很多消費者不為火鍋,只為體驗一把服務。

  「人類已經不能阻止海底撈」這一營銷話題並不在今天的主要討論範疇,早在2006年就開始實地調研海底撈的百勝集團或其他餐飲企業,甚至擴大到整個服務行業和相關領域,各大公司更感興趣的或許是另一個管理話題———是什麼讓海底撈在餐飲業用工荒的背景下員工流失率僅僅10%,且與同行相差並不遠的工資待遇為何能讓員工實現如此之周到的服務?被業界命名為「傳銷式招工」的星巴克等同類公司能否憑藉此法獨步天下?

  親情管理得力,員工賣力

  所謂「海底撈體」的基本模板是,某天我在海底撈吃火鍋,席間無意間說了一句(包括但不限於願望,情緒,抱怨,看法),結帳時願望成真,安撫情緒(例如送親制玉米餅,送賀卡祝福,送禮物,免單等)。而其實我們關注的可能更在另一個層面,憑什麼可以讓海底撈的員工死心塌地為顧客著想?

  還有另一家餐飲企業也讓同行驚異。中國是星巴克最大的海外市場,星巴克的野心是2015年在華實現1500家門店,為了在如今570多家門店的基礎上快速複製成長,據稱其平均每天都有3家新門店開業,並招進300名員工。然而,在如雨後春筍般一家家豎立起的星巴克中,其員工的薪水只有2000-3000元,店長也不過5000元,但依然有相當一部分員工樂在其中,讓外人唏噓不已———莫非咖啡中自有魔法?

  「我堅信,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每個人都需要歸屬感。在星巴克,無論是CEO還是底層員工,每個人都被尊重。提醒那些想要成功的企業家,不要向你的僱員展示你懂什麼,而是告訴他們,你正時刻關注他們。」擁有13萬員工的星巴克執行長舒爾茨甚至在國內各大高校的招聘現場也大打親情牌。

  據說星巴克內部有個小細節———沒有所謂領導和同事的稱呼,大家你我皆是「夥伴」。也許有人對稱謂的改變不以為然,但贊者認為這在無形中傳遞了一種理念,彈者將之設定為「傳銷式招工」(圈子裡的人無比幸福,堅信萬眾一心其利斷金,圈子外的人看來卻是這撥人不清醒,拿著溫飽線以下的薪水,竟能如此幸福地工作)。

  想從60多家分店擴張到2000家的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微博)顯然也與舒爾茨所見略同,並且也名列非議者設定的這一概念之中。除了和星巴克一樣擁有以品牌名命名的大學,為員工提供細緻規範的培訓外,海底撈的親情牌可謂體現在方方面面,從普通員工的招聘啟事就可見一斑。免費提供宿舍、發放被褥,配有空調、電視、電腦、洗衣機、衣鞋櫃,更有專人打掃衛生。春運回家難?在海底撈工作滿三個月就可報銷回家車票。年輕人買房難?夫妻雙方任意一方在海底撈乾滿半年,可享受公司提供的夫妻房或夫妻住房補貼。也許不過杯水車薪,但誰能不為這一措施拍手叫好?留守兒童缺少關心?凡在海底撈工作滿三年,員工子女可享受2000-5000元/年不等的教育補貼。不光是福利,還有權力,據稱30萬以下的開支,各分店店長就可做主,就連來來回回穿梭的普通員工也可以決定贈送果盤或零食,一旦顧客提出不滿,甚至能直接打折、免單。

  改變監控方法籠絡人心

  1927年,人際關係理論創始人喬治·埃爾頓·梅奧接受邀請,組織了一批哈佛教授成立研究小組,致力於研究福利對於生產力影響的實驗,也正是這一實驗,打破了人們許多想當然的觀念。「福利實驗」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找到更有效控制和影響職工積極性的因素,經過對實驗結果的歸納,梅奧他們基本排除了以下四點:一是改進物質條件和工作方法,可導致產量增加,二是安排工間休息和縮短工作日,可解除或減輕疲勞,三是工間休息可減少工作的單調性,四是個人計件工資能促進產量的增加。結論是什麼?改變監督與控制的方法,能改善人際關係,改進工人的工作態度,促進產量提高。

  如此看來,早在八九十年前企業家們就不得不沮喪地承認,單純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資,採用競爭性的績效制度,甚至豐富業餘生活都不能使其與產量增加形成正相關關係。實驗者認為,企業中的人際關係才是一切的核心。

  這樣來解釋今日海底撈和星巴克的所作所為,似乎就有了久遠的理論基礎。少花錢多辦事的本事誰都想有,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明白了最核心道理的企業,其實就是在做那樁「巧婦巧為少米之炊」的買賣。

  「你對員工好,員工才對企業好,對顧客好。」張勇的理念非常之樸素。而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兩位教授對海底撈為時一年多的深入研究,甚至派人「臥底」之後,驚訝地發現:海底撈服務員對職業的認同感,竟遠高於他們所帶的MB A學生。萬名員工的流動率一直保持在1 0 %左右,遠低於國內餐飲業28 .6%的平均流動率。甚至在張勇做出那樣的公開承諾———「哪怕只做了一天店長就辭職的,都會送最高8萬的安置費,大區經理離開則送家火鍋店」之後,其管理層的流失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當然不僅僅是海底撈,如何調動員工積極性成為越來越多企業領導者關注的話題,箇中舉措也可謂是亂花漸欲迷人眼。谷歌的魔幻廚房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了,無論廚師的手藝還是菜式的搭配都可謂頗具匠心,更有人稱其水平堪比五星酒店。也許這一說法較為誇張,但員工免費用餐、菜系多元、食材新鮮原則都是別家公司望塵莫及的。儘管此後免費廚房不再免費,但畢竟造就了Facebook等眾多跟隨者,也可謂開風氣之先。

  寶潔作為眾多畢業生首選的外企,待遇雖然不及「五星」華貴,但也已相當不凡。除了內部提供的娛樂健身設施外,其醫療福利制度也頗為全面周到,相關福利部門的長期儲蓄計劃也給每個員工成為股東的機會。而歐萊雅則認為無論是好的日常福利還是薪水待遇都不及給年輕人施展自我的平臺來得更有價值,所以非常注重員工「勞」與「力」的結合。當員工以詩人的夢想與農民的實幹實現了一個又一個成就,歐萊雅的激勵機制都會給予公平、及時的肯定。歐萊雅中國總裁蓋保羅更是一名愛好賽車的義大利人,喜歡利用各種機會、各種場合與員工溝通,每一次新員工培訓都親自參加,激勵其在歐萊雅實現夢想。

  福利超預期效果顯著

  正略鈞策管理諮詢顧問李宏旭向南都記者分析稱,海底撈和星巴克等的員工待遇並非花錢最多,但卻是效果最好,主要是因為從需求而言,包括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等多種。「物質激勵主要在生理、安全這種較低層次的需求上起作用,這一點大多數合法企業都能做到。而如今的就業者更期望公司具有人性化的管理和社交、尊重、自我實現等較高層次的滿足。」

  李宏旭表示,近年來,兒童看護計劃、老人護理計劃、健康服務計劃、子女獎學金等新型福利項目的逐漸出現,滿足了獨生子女政策下的員工對個人、家庭等的特殊需求。「特別隨著90後進入職場,他們更在意良好的工作環境、個人自由支配的節假日時間、個性的尊重與愛好的釋放、人性化的工作氛圍等。」其認為,針對90後的特點,公司可重點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各種假期、節日慰問金、旅遊、健康服務計劃、諮詢服務(職工心理援助計劃、理財諮詢、婚姻諮詢、心理諮詢等)等。恰如張勇對屬下員工的成功把脈那樣,「也許他們不稀罕200元的獎勵,但需要一個有電腦可以和情侶網聊的宿舍。」

  在李宏旭看來,公司為員工待遇做出努力都是為了提高員工積極性,「公司的福利支出水平與行業水平相比大致可分為領先型(支出水平超過業內大多數企業)、跟隨型(接近行業平均水平)、滯後性(低於行業裡大多數企業)、混合型(針對不同職位採用不同的福利策略)。」《海底撈你學不會》的作者、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黃鐵鷹也指出,海底撈出現過的諸多情況,一些是源於其為員工提供了超越預期的激勵,包括妥善周到的衣食住行安排,以及完善的晉升體系。同樣,許多管理學者或自認為在管理實務很有一套的企業家無法理解的海底撈人治悖論,也並不違反管理科學,「因為管理科學除了廣為人知的科學原則外,還涉及心理學層面的互惠原理。」

  「海底撈的模式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成功模式,通過人性化和親情化管理好了民工出身的員工,通過滿含熱情的真誠服務感動了消費者,通過傳幫帶和有效授權管理好了職業經理人,通過現代化的配送體系和生產基地建設確保了一流的產品交付。」李宏旭稱,海底撈的經驗值得借鑑,但並不意味著可以照搬,且這一福利模式對於目前階段的海底撈是適合的。而隨著管理走向精細化,其福利模式還可以更優化,以更好的個性化滿足不同員工的需求。「過分注重福利會加劇公司負擔,應把握這樣一個平衡:福利增長的幅度低於公司人均銷售收入、人均利潤增長,就是良性的。」

  連結
  個性化福利套餐成新趨勢

  正略鈞策管理諮詢顧問李宏旭認為,公司一般應根據自身的財務支付能力、發展定位、行業薪酬與福利現狀、勞動力市場的供需態勢、國家的政策法規等因素綜合考慮福利規劃和實施,福利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能個性化滿足員工需求。對一般員工注重福利待遇的保障性,起到安慰作用,向核心人才等人群傾斜時,注重競爭力,多考慮住房補助、汽車補助、免息購房、免息購車、公費醫療、合法節稅、健康服務計劃、股權、期權、利潤分享、培訓等福利待遇。「員工待遇的策略就在於個性化滿足不同類型員工的需求,能夠提供涵蓋所有員工合理福利需求的完整菜單,並針對不同類型員工提供有針對性的福利組合———福利套餐。」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呂靜蓮 楊洋)

相關焦點

  • 海底撈都關了,為何星巴克、麥當勞還在營業?
    最近,朋友圈和微博上很多人都在哀嚎:想吃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海底撈……想喝星巴克一點點喜茶奈雪Coco……然而,目前海底撈依舊在暫停營業中,不知道哪天才能開門。而像海底撈這類餐飲店,由於食物生產是在後廚,用戶看不見摸不著,難免會有顧慮。第二,咖啡、漢堡等本身就是方便外帶的食物。在生活中,你一定有這樣的體驗,除非是去星巴克談事情或者工作、學習,不然都會選擇外帶,而非堂食。而且,去年 5 月,星巴克上線的「啡快」,可以說是「無接觸配送」的「鼻祖」。
  • 連海底撈都關了!為何星巴克、麥當勞還在營業?
    來源:創投內參作者:套路編輯部來源:運營研究社(ID:U_quan)最近,朋友圈和微博上很多人都在哀嚎:想吃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海底撈…想喝星巴克一點點喜茶奈雪Coco…然而,目前海底撈依舊在暫停營業中而星巴克們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解決用戶這 2 個顧慮的。第一,星巴克們的產品比較標準化。就拿星巴克來說,咖啡師基本上不用跟食材有所接觸,只要按照標準流程生產就行,基本不會有差池。同樣的,像麥當勞、肯德基也是如此。
  • 除了海底撈,星巴克你也學不會!
    也就是說,不論多精細化的運營,再強的第三空間,再多的消費者,如果星巴克在中國不能便宜拿店鋪,成本上升10%,那麼就只有0.9%的利潤空間。對於一個做生意的人來說,不到1%的利潤,那就是虧損。當然,在中國商場中能有如此的議價權,也取決於星巴克品牌的號召力,而這是其他新品牌無法模仿的。因此,星巴克你確實學不會。
  • 海底撈薪酬福利制度大揭秘,這就是員工死心塌地的秘密!
    其實秘密就在於他的薪酬體系,和強大的激勵機制!下面我就為大家分享幾個海底撈具體的激勵制度。一、薪酬管理制度海底撈有科學合理的薪酬設計體系。員工的收入由基本工資、工齡工資、獎金、榮譽獎金等多層次構成。收入的分配充分具有激勵性,一名普通的服務員如果能被評為功勳員工,那麼他的收入會超過領班甚至大堂經理。
  • 海底撈的「熱情」為何輸給了星巴克的「冷漠」?
    作為一名freelancer,閒暇時間常來往於海底撈和星巴克這兩家常見的門店,久而久之,以「服務」聞名的餐飲雙雄也多少讓一些外行人摸出了些許門道。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海底撈的「熱情」為何輸給了星巴克的「冷漠」。
  • 星巴克創始人:「變員工為股東」 員工會服務好顧客
    夥伴,這是星巴克對員工們的稱呼。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在一本自述《將心注入》裡提到,星巴克如果沒有員工的投入和熱誠,要贏得源源不斷的客流是不可能的。稱呼背後,是星巴克的企業文化:夥伴們一起共享在星巴克的無限機會。星巴克的員工擁有咖啡豆股票的權益、助房津貼、咖啡星享假期等等。
  • 星巴克「傳銷式招工」惹爭議 薪水低靠打親情牌
    拿什麼留住你的員工?用事業、用願景激勵,還是大打溫情牌,用深情厚誼拴住他?  在業界,有一種招工方式備受質疑,它叫做「傳銷式招工」。圈子裡的人,無比幸福,他們堅信萬眾一心、其利斷金。但圈子外的人,卻覺得這撥人 不清醒,拿著溫飽線以下的薪水,還能如此幸福的工作。而「傳銷式招工」的代表企業 就是鼎鼎大名的星巴克和海底撈。  毫不意外,中國是星巴克最大的海外市場。
  • 中華日報:臺灣年輕人豈想拿低薪作賤自己
    中華日報:臺灣年輕人豈想拿低薪作賤自己 2016-05-12 15:41:20  文章摘編如下:  臺當局準「教育部政務次長」陳良基日前出席臺大創創周活動,有感而發說,許多年輕人擁有一身功夫,卻只能拿22K(指大專畢業生職場實習2.2萬新臺幣月薪方案),年輕人應該勇於創新、創業,才能找舞臺創造價值。這番話用意本極良好,卻因外傳他還批評「自己作賤自己,別人也救不了你」,引發輿論抨擊。
  • 餐飲周報:沙縣美國店「關門」 海底撈陷「員工偷拍」風波
    海底撈陷入「員工偷拍」的風波,市場對海底撈的內部管理大打問號;網紅「泰芒了」引發商標權糾紛;星巴克中杯事件兩年後生意和服務更好了嗎?星巴克中杯事件兩年後生意和服務更好了嗎?星巴克中杯事件兩周年,不同杯型推薦、體驗和銷售平衡還是問題嗎?
  • 一流服務背後的秘密,海底撈員工為何如此拼命?
    所以起名字的關鍵點:(一)輕易被記住(二)在生活場景中隨時被喚醒3、海底撈的5個秘密產品現在市面上出現了很多這種關於「海底撈」的書,這些書都在剖析我們海底撈的管理,實際這些都和海底撈沒有任何的關係,這些作者都不是海底撈的員工,他們只是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海底撈的,到底我們是怎麼做的呢?
  • 星巴克的「秘密」在這!就算你有朋友是星巴克的員工也不會告訴你
    星巴克的「秘密」在這!就算你有朋友是星巴克的員工也不會告訴你注意啦!在星巴克其實可以點特調。就是菜單上沒有的,別人喝不到的,相當於私人訂製。因特耐神no吧?當然,特調點好了可能好喝驚豔,引人側目,但也可能是黑暗料理,花錢打臉。
  • 主題:餐飲周報:沙縣美國店「關門」 海底撈陷「員工偷拍」風波
    海底撈陷入「員工偷拍」的風波,市場對海底撈的內部管理大打問號;網紅「泰芒了」引發商標權糾紛;星巴克中杯事件兩年後生意和服務更好了嗎?星巴克中杯事件兩年後生意和服務更好了嗎?星巴克中杯事件兩周年,不同杯型推薦、體驗和銷售平衡還是問題嗎?
  • 海底撈的幸福成長模式:服務到讓你「煩」
    50萬,是海底撈一家店每年在員工住宿方面的成本;100萬,是海底撈每年用於治療員工和直系親屬重大疾病的專項經費;800萬,是海底撈為核心高層離開創業時的補貼資金。  這些數字是一家中國最傳統的火鍋店的素描,不過,人們記住這家火鍋店的原因卻不是這些數字,而是令所有到過這家店的顧客的超好口碑。它就是如今被上至高校商學院,下至不同行業的企業進行研究揣摩的海底撈餐飲連鎖公司。
  • 排隊的秘密:星巴克、迪士尼、海底撈告訴了我們這些...
    作者| 高雲鳳編輯| 達利為什麼海底撈光讓你吃東西還不過癮,有些門店還讓你疊千紙鶴?為什麼去星巴克排隊點餐之前,你必須要在盛滿杯子的貨架面前先繞一圈?痛也是快樂 去星巴克排隊,我們很少會覺得煩躁,因為總有的幹。
  • 排隊的秘密:星巴克、迪士尼、海底撈帶來什麼啟示?
    為什麼海底撈光讓你吃東西還不過癮,有些門店還讓你疊千紙鶴?為什麼去星巴克排隊點餐之前,你必須要在盛滿杯子的貨架面前先繞一圈?為什麼張亮麻辣燙會把排隊和點餐的動線放到一條線上?顧客之所以會去一家店排隊,除了產品過硬之外,還因為排隊本身也在無形的召喚著他們。
  • 星巴克的員工:我不是在工作,我是在幹一件很酷的事情
    —— 想每天開心的 TL編輯部 小正太 員工越幸福,企業越「發福」 「為什麼現在靠譜的員工越來越難招?」 CEB 公司(Corporate Executive Board)的調查顯示,通過尊重員工價值並提高員工投入度,企業績效能提升20%,員工跳槽的概率則能減少87%。 蓋洛普的調查也顯示, 幸福員工的高績效每年可以使美國企業避免損失3500億美元。
  • 星巴克高回報率的秘密 對員工的健康和教育投資
    原標題:星巴克高回報率的秘密,對員工的健康和教育投資    「星巴克
  • 海底撈員工:我們用「麻將精神」來工作!
    在海底撈火鍋店用餐,你會體驗到什麼才叫「像家」的服務。想像著,你遠離家鄉來到外地工作,生日到了,也沒有人等你下班,只能拖著工作一天疲憊的身軀在街頭走著,正好經過海底撈火鍋店,於是進去等候用餐。麻將掉牌我幫你→工作做錯我幫你難得的打麻將時間,負責洗牌的時候,就算東掉一塊,西掉一塊,也都還是有人不厭其煩地幫忙撿起來,因為早點開局就可以早點贏錢、早點開局就可以多打幾局。海底撈上海五店的夏鵬飛說:「海底撈是我們的家,一個做錯了,其實跟我們大家都有關係。」
  • 海底撈員工勞動強度這麼大,普通員工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海底撈服務好是眾人皆知的,很多人去海底撈並不是為了吃火鍋,而是感受服務體會那種被尊重被捧著的感覺,每次去他們家吃個火鍋還要排長隊,生意很是火爆,那作為店內的員工一個月能賺多少錢呢,海底撈的服務員可以做到你想要的東西都能給你送到你眼前。
  • 星巴克的秘密在這!就算你有朋友是星巴克的員工也不會告訴你
    星巴克的秘密在這!就算你有朋友是星巴克的員工也不會告訴你注意注意啦!在星巴克其實可以點特調。就是菜單上沒有的,別人喝不到的,相當於私人訂製。因特耐神no吧?當然,特調點好了可能好喝驚豔,引人側目,但也可能是黑暗料理,花錢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