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都關了,為何星巴克、麥當勞還在營業?

2020-12-20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運營研究社公眾號(ID:U_quan),作者:套路編輯部,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最近,朋友圈和微博上很多人都在哀嚎:

想吃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海底撈……

想喝星巴克一點點喜茶奈雪Coco……

然而,目前海底撈依舊在暫停營業中,不知道哪天才能開門。

再比如西貝,截至 2 月 9 日,全國 367 家門店中,223 家閉店。5 家只開堂食(主要為機場店),29 家有堂食 + 外賣,110 家僅有外賣。

在回上海的路上,我也發現,沿街的小吃店、高鐵站的餐飲店基本上都處於閉門狀態。

可以說,疫情之下,我們不僅不能出門吃東西,想點個外賣也不容易。

但是,我們也發現了一些餐飲店在「頑強」開業。

比如星巴克,全國超 4200 家門店中,有超過半數的門店暫停營業,但仍有 2000 左右家在營業。

比如麥當勞,截至 1 月 31 日,除了湖北地區、部分景區和交通樞紐餐廳,有近 3000 家餐廳在正常提供服務。

為什麼疫情之下,海底撈開不了門,星巴克和麥當勞卻能正常營業呢?

同是餐飲店,星巴克們憑什麼能不關門?

在很多餐飲店都關門大吉的情況下,為什麼星巴克們可以不關門呢?這其實與星巴克的特性有關。

我們可以來看看,用戶到餐飲店就餐,最顧慮的問題是什麼?

一般來說就是 2 點,一是擔心食物在處理的時候不得當,可能會有病毒(不過只要食物煮熟了沒關係);二是擔心店裡人多,會不小心被傳染。

比如我這位朋友,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如果店裡超過 1 個人,他就不敢在店裡吃了。

而星巴克們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解決用戶這 2 個顧慮的。

第一,星巴克們的產品比較標準化。

就拿星巴克來說,咖啡師基本上不用跟食材有所接觸,只要按照標準流程生產就行,基本不會有差池。同樣的,像麥當勞、肯德基也是如此。

而且,星巴克的食物生產只需在櫃檯完成即可,對用戶來說,是相對比較透明。在食物生產環節,用戶基本上可以放心。

而像海底撈這類餐飲店,由於食物生產是在後廚,用戶看不見摸不著,難免會有顧慮。

第二,咖啡、漢堡等本身就是方便外帶的食物。

在生活中,你一定有這樣的體驗,除非是去星巴克談事情或者工作、學習,不然都會選擇外帶,而非堂食。

而且,去年 5 月,星巴克上線的「啡快」,可以說是「無接觸配送」的「鼻祖」。

用戶只需要在小程序下單,然後到店裡的「啡快」貨架拿貨就可以了,這樣的流程本來就能減少人員接觸。

當然,這種操作並非星巴克首創,像麥當勞、肯德基都有提供手機自助點餐的服務。

而星巴克在這次疫情期間,還對「啡快」進行了升級。以前的「啡快」就是在咖啡櫃檯的一側,用戶需要進店走到櫃檯再拿。

而現在,星巴克特地在門店靠近出入口處設立了取餐檯,用戶可以快速取餐,減少與人接觸的機會。

甚至,有些門店直接把取餐口安排在門口處,用戶直接在門口的小桌上掃碼下單、取走咖啡。這操作,不管對店員還是對用戶,其實都是比較保險的。

所以,可以看出,星巴克之所以能不關門,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產品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服務上能適應疫情期間的特殊要求。

星巴克們在疫情下,依舊營業的「小心機」

疫情期間,即便大部分地區的星巴克門店暫停營業了,啡快和外賣業務都一直沒有停掉。同樣的,麥當勞在疫情期間幾乎沒有停止營業,堂食和外賣都正常進行。

那麼問題來了,星巴克和麥當勞為什麼要在疫情期間「頂風」營業?難道只是為了賺錢?

我們從成本和收入來簡單分析一下。

根據長江證券研究所測算的上海星巴克單店盈利模型。

不管星巴克是否營業,租金成本、部分原材料成本(比如不易過期的咖啡豆、牛奶)等是已經支出的,為固定成本。

但是如果營業,能耗成本、折舊與攤銷成本(機器損耗)、還有人工成本、部分原材料(比如沙拉等易過期的原材料),單店每天的成本「輕輕鬆鬆」上萬。

而從星巴克的線下門店來看,營業的星巴克很少有人,即便是地段最好的地方,也很少會看到顧客。

星巴克外賣和啡快的數據看不到,但是據統計,星巴克外賣收入約佔總收入 15%,正常情況下大概是幾千快,就算疫情期間增加,也並不夠覆蓋成本。

所以星巴克營業,雖然有外賣和啡快加持,也是不怎麼賺錢的。

再看麥當勞的數據,可以說更「不賺錢」。

根據員工爆料,麥當勞一個門店開業需要每天 10 多個人上班,還有輪班經理,餐廳的各種設備也要開啟。而且麥當勞的熟食較多,意味著原材料成本更多。

然而我根據餓了麼 2 月的銷量情況計算了一下,截至 2 月 10 日,某店外賣收入大約是 7 萬左右,平均每天不到 1 萬。加上美團(該店銷量不到餓了麼的 1/10)和堂食,單店 1 天的收入大約就是 1 萬多,根本回不了本。

左 餓了麼,右 美團

其實,這也是海底撈為什麼今年疫情期間,連外賣都不做的原因。

@老王必修課 根據財報算了一把,海底撈 19 年上半年單店每天收入才 1761 元,即使疫情期間點外賣的人會更多,也覆蓋不了為了做外賣多出來的原材料、人工等成本。

所以說,照常營業的星巴克、麥當勞真的並不賺錢。那麼「不賺錢」的星巴克們,營業背後到底有什麼秘密呢?

1)解決存貨問題

首先,星巴克們的這波操作,不是賺錢,是自救。

因為疫情的影響門店大批量閉店,星巴克們勢必會面臨過剩的存貨問題。比如星巴克的咖啡豆儲藏,星巴克應季款、特別款杯子的庫存積壓等。

這個時候保留一部分門店正常營業,配合線上點單到點取餐的啡快以及外賣業務,能夠幫助解決店內過剩的存貨問題。

除此之外,星巴克為降低存貨帶來的損失,大大減少了烘焙類產品的製作。可以看到的是,早上九點半,很多門店的烘焙類產品已經售罄了。

星巴克的存貨問題相對來說還好,和星巴克相比,麥當勞就沒那麼好命了。

麥當勞的原材料儲藏時間極短,如果堅持營業,就要持續進貨;如果臨時停業,會造成食材的極大浪費。

所以說,疫情下堅持營業的企業們,不是賺錢,而是自救。

2)讓用戶安心

其次,星巴客們的這波操作也是減少對用戶的影響,讓用戶安心。

星巴克、麥當勞等品牌已經深入人心,很多人對這些品牌已經產生依賴。停業對企業本身造成的影響毋庸置疑,同時對用戶也有很大的影響。

被品牌養成的習慣,用戶很難在短時間克服。比如有的小夥伴因為喝不到星巴克連著喝了一個多星期的速溶,期待早點上班;還有的小夥伴表示「今日份的希望來自星巴克……」。

堅持營業的門店,實在儘可能少地給用戶帶來影響,讓那些重度用戶在特殊時期也能享受到服務,讓用戶們安心。

一位 24 小時營業餐廳的員工提到,為什麼賺不到錢的麥當勞、星巴克依舊堅持著:

就好比他附近的麥當勞門店,開門一天其實並不賺錢,每天上班 10 多個人,營業額只有兩千多塊,餐廳的各種設備還要開啟,麥當勞在堅持什麼?

說實話,連麥當勞、星巴克都關閉了,大家不會恐慌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星巴克、麥當勞堅持營業,也是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一種體現。

對於不暫停營業,麥當勞回應道,麥當勞的每一份餐食都代表一份正能量,是對市民、對社會抗擊疫情實實在在的堅持。

3)給員工信心

除了讓用戶安心,還要給員工信心。疫情面前,餐飲業最大的公益是「活下去、不裁員」。

儘管疫情期間,餐飲業受到重創,一些品牌堅持不裁員,甚至會堅持給員工發全額的工資。比如星巴克在停業(部門門店)聲明中,強調停業期間排班的夥伴薪資照常。

還有的品牌在給員工的信心的同時,還會在心態上給予正向的引導。

比如 1 月 28 日,茶顏悅色在 2000 多名員工之間開啟了「茶顏雲大賽」,7 天不重樣的趣味比賽,讓員工們在線上也能感受到企業的關懷和溫暖。

這就好比 03 年非典時候的阿里,員工隔離在家辦公期間,馬雲做好了員工們的凝聚力建設。

他在淘寶網上線發布了這樣一句話:「紀念在非典時期辛勤工作的人們!」並在阿里解除隔離之後,把 5 月 10 日(淘寶上線)定為「阿里日」,將經歷過的困難沉澱成企業文化、形成節日,做成品牌。

結語

在微博上,有些網友「指控」說,這些還在營業的餐飲店就是為了賺錢。通過我們今天的分析,希望能夠幫這些餐飲店「正名」。

我們希望,大家能夠給予這些仍舊冒著風險,讓我們能吃上東西、能夠安心的企業一些尊重和理解;也希望這些企業能夠如他們所承諾的,做好防護措施,保證員工的安全、也保證顧客的安全。

當然,雖然星巴克、麥當勞有門店在正常營業,但還是建議大家少出門,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參考資料:《疫情面前,企業最大的公益是「活下去、不裁員」》,作者咖門

相關焦點

  • 連海底撈都關了!為何星巴克、麥當勞還在營業?
    來源:創投內參作者:套路編輯部來源:運營研究社(ID:U_quan)最近,朋友圈和微博上很多人都在哀嚎:想吃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海底撈…想喝星巴克一點點喜茶奈雪Coco…然而,目前海底撈依舊在暫停營業中比如星巴克,全國超 4200 家門店中,有超過半數的門店暫停營業,但仍有 2000 左右家在營業。比如麥當勞,截至 1 月 31 日,除了湖北地區、部分景區和交通樞紐餐廳,有近 3000 家餐廳在正常提供服務。為什麼疫情之下,海底撈開不了門,星巴克和麥當勞卻能正常營業呢?
  • 星巴克、海底撈都關了,為何麥當勞還在營業?
    內地所有門店暫停營業;星巴克中國目前也已臨時關閉 2000+門店…餐飲龍頭紛紛主動休市,不同的是,麥當勞和肯德基除了關閉湖北多地的門店外,並沒有像其他餐飲品牌一樣暫停所有門店業務,而是選擇打開門營業。非常時期,大部分餐飲門市都被勸停,更真實的狀況是」即便敢開店,也沒有人敢去吃」。阿慕不禁想,為什麼幾乎所有餐廳都暫停營業的時候,麥當勞(以及肯德基)還在堅持營業?那些進到店裡的顧客,又是誰給他們的勇氣?我們不妨從品牌如何構築大眾信任感的角度剖析一下。
  • 為什麼餐飲行業大多數都得關門,星巴克、麥當勞卻可以營業?
    近日,朋友圈和微博上的不少人紛紛號啕大哭:想吃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海底撈…… 想喝星巴克一點點喜茶奈雪Coco……然而,在海底撈目前仍在暫停業務情況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開門。比如星巴克,全國超 4200 家門店中,有超過半數的門店暫停營業,但仍有 2000 左右家在營業。比如麥當勞,截至 1 月 31 日,除了湖北地區、部分景區和交通樞紐餐廳,有近 3000 家餐廳在正常提供服務。為什麼疫情下,海底撈不能開門,星巴克和麥當勞卻能夠開門營業呢?
  • 疫情當前,很多餐飲都停業了,為啥肯德基麥當勞還能繼續營業?
    從疫情開始爆發到現在,很多企業都延遲開工。而對於餐飲業來說,基本上都很少有店面營業。西貝莜麵村和海底撈等大企業餐廳都暫停營業,星巴克2千多家門店也關閉了,更別說微小型的餐飲店面了。面對疫情,很多餐飲企業都不得不採取外賣的決策,且外賣也只是少數餐飲企業可以做得到的。從無人機的視頻上可以看到,各地路邊的店鋪都幾乎是關門狀態,但唯獨麥當勞和肯德基,店內亮堂,仍在營業中,還不是只做外賣。有些人很好奇,這麼多餐飲都關了,為何肯德基麥當勞還在營業?
  • 西貝、海底撈暫停營業了,麥當勞還在開!現在轉電商還來得及!
    中國餐飲業領軍企業——海底撈的日子也不好過。目前,海底撈在國內有500多家門店,疫情發生後,海底抵的暫停營業時間再次延期,具體復工時間目前還沒有確定。這個春節,對整個餐飲行業而言,都是一道坎。就算按西貝創始人賈國龍所說的,他們還能撐三個月,問題是:三個月之後呢?三個月之後,疫情的後遺症還在,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會發生改變。
  • 海底撈都關門了,為何便利蜂一直在營業?
    最近很多朋友雲打招呼的第一句已經變成:哪天能出來,一起吃海底撈燒烤西北菜…….或者吃串便利蜂的雞肉串,喝杯星巴克也闊啊然而,儘管我們已經復工了,但海底撈還在遙遙無期的休市中。 當然,也還是在疫情期間堅持營業的餐飲店。比如星巴克,全國超 4200家門店中,儘管有超過半數的門店暫停營業,但仍有 2000左右家在營業。
  • 武漢消費正在復甦 星巴克、麥當勞相繼恢復營業
    原標題:星巴克、麥當勞相繼恢復營業,武漢消費正在復甦記者 | 牙韓翔閉店兩個月之後,星巴克在3月24日恢復了5家位於湖北省武漢市的門店。不過,目前只提供專星送服務,即星巴克的外賣服務,暫未開放堂食。在此之前,從3月18日起,星巴克已經陸續恢復了其在湖北十堰、荊州等城市的部分門店, 均以專星送或線上點單的「啡快」服務為主。星巴克中國方面對界面新聞確認,目前開放的門店首要考慮是顧客和夥伴的安全,因此都將按照最高標準的一級防護要求,提供無接觸式的星巴克體驗。
  • 星巴克、麥當勞相繼恢復營業,武漢消費正在復甦
    不過,目前只提供專星送服務,即星巴克的外賣服務,暫未開放堂食。在此之前,從3月18日起,星巴克已經陸續恢復了其在湖北十堰、荊州等城市的部分門店, 均以專星送或線上點單的「啡快」服務為主。星巴克中國方面對界面新聞確認,目前開放的門店首要考慮是顧客和夥伴的安全,因此都將按照最高標準的一級防護要求,提供無接觸式的星巴克體驗。
  • 吉野家、麥當勞、星巴克等「大牌」為何紛紛關店?
    國外疫情的影響還在持續,不只是吉野家關店自救,麥當勞關店200家,星巴克關店400家……曾經「開疆拓土」的國際餐飲知名品牌紛紛關店應對經營危機。吉野家經營急劇惡化全球將關店150家!吉野家此次大規模關店,主要是因為疫情下經營狀況急劇惡化。由於緊急狀態下日本國內上千家門店停業或縮短營業時間,導致今年3月到5月累計虧損已達40億日元,全財年預計將虧損9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億元)。
  • 疫情影響下,為何海底撈漲價而麥當勞降價?
    接下來,我們將根據海底撈與麥當勞2019年財務報表,從財務數據分析的角度觀察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營銷策略選擇背後的商業邏輯。 一、海底撈與麥當勞收入結構比較上圖顯示了2019年海底撈與麥當勞兩家公司的收入來源的分布情況。
  • 星巴克、麥當勞、可口可樂、百事等都回來了,海底撈復工...
    (中華網)企業復工【復工後的海底撈:客流逐步恢復,顧客須保持一米間距】位於中山南路501號通服大廈的海底撈已恢復堂食營業,店長仲謙所在的中山南路店就在夫子廟附近,十裡秦淮河一衣帶水,是個得天獨厚的好位置。
  • 食品輿情:海底撈燒烤外送業務下線 星巴克聯手麥當勞研發環保紙杯
    可以看出,海底撈一直在不斷延展自己的能力模塊,這些都被視為建立大餐飲版圖的成功嘗試。在此趨勢的推動下,精品食品外賣行業有可能會迎來新一輪的洗牌,如何更好地契合外賣用戶的需求,提升用戶體驗,將是「海底撈們」未來要面臨的新挑戰。 星巴克和麥當勞聯手尋找可降解杯子 據美國著名商業媒體Fast Company報導,星巴克與麥當勞將在未來三年內共投1000萬美元開發一種可完全回收或降解的杯子。
  • 吉野家關店150家!麥當勞:跟不跟?星巴克:跟!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影響下,不只是吉野家關店自救,麥當勞關店200家,星巴克關店400家……曾經「開疆拓土」的國際餐飲知名品牌紛紛關店應對經營危機。麥當勞、星巴克等「大牌」紛紛關店不僅是吉野家,疫情下,麥當勞、星巴克、漢堡王等連鎖快餐品牌日子同樣不好過。麥當勞最新財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84.76億美元,同比下滑18.77%;淨利潤15.91億美元,同比減少44.09%。
  • 海底撈的「熱情」為何輸給了星巴克的「冷漠」?
    作為一名freelancer,閒暇時間常來往於海底撈和星巴克這兩家常見的門店,久而久之,以「服務」聞名的餐飲雙雄也多少讓一些外行人摸出了些許門道。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海底撈的「熱情」為何輸給了星巴克的「冷漠」。
  • 吉野家關店150家!麥當勞:跟不跟?星巴克:跟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影響下,不只是吉野家關店自救,麥當勞關店200家,星巴克關店400家……曾經「開疆拓土」的國際餐飲知名品牌紛紛關店應對經營危機。麥當勞、星巴克等「大牌」紛紛關店不僅是吉野家,疫情下,麥當勞、星巴克、漢堡王等連鎖快餐品牌日子同樣不好過。麥當勞最新財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84.76億美元,同比下滑18.77%;淨利潤15.91億美元,同比減少44.09%。
  • 星巴克、麥當勞、百勝、海底撈……餐飲巨頭新季度財報出爐
    近期,麥當勞、星巴克、Dunkin'等多家餐飲巨頭相繼公布了新季度財報。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眾巨頭均存在營收的明顯下降,具體請看下文。 星巴克 Starbucks 7月29日,星巴克公布第三季度財報。
  • 海底撈和麥當勞誰瘋了
    與此同時,麥當勞在4月5日當天推出了半價全家桶優惠券,全家桶僅需39元,此舉引發用戶瘋狂搶購。同處於餐飲業的至暗時刻,海底撈和麥當勞為何反應如此不同?麥當勞買下商業區的土地開店,然後把店鋪「賣」給加盟者,麥當勞從中收取特許經營費和租金,這樣可以維持較為穩定的現金收入,而付出的成本卻很低。2019年報顯示,麥當勞在全球有38695家餐廳,其中有36059家是特許經營店。這樣看來海底撈和麥當勞的收入根本就不在一個維度。疫情「黑天鵝」降臨,海底撈歇業但麥當勞的特許經營費和租金仍在收取。
  • 餐飲業加速復工:海底撈籌備運營 星巴克85%門店已運營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餐飲行業加速復工:海底撈籌備運營,星巴克85%門店已運營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向好態勢持續拓展,餐飲線下門店恢復營業正在加速。2月2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獲悉,國內知名火鍋品牌海底撈正在積極籌備門店復工營業,將根據各地復工的安排做相應準備。同一天,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星巴克CEO凱文·詹森說,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而暫時關閉的數百家中國門店已經重新開業,公司在中國的4200多家門店已有85%投入運營。
  • 除了海底撈,星巴克你也學不會!
    同樣在咖啡零售行業,星巴克,你也學不會。在中國,幾乎所有咖啡館都以星巴克為目標和模仿對象,然而,許多年過去了,卻並沒有中國的星巴克誕生。上島咖啡、咖啡之翼等一眾追隨者紛紛敗退,一地雞毛,以網際網路方式做咖啡的瑞幸咖啡在經營上算是比較成功,但是自身模式完全與星巴克南轅北轍。學我者生,像我者死,這是星巴克對模仿者最不可一世的註解。
  • 新開了一家海底撈一家星巴克!濟南這個地方!可以
    ▼ 濟南又雙叒有一家海底撈在籌備中! 是在萊蕪區文化南路的茂業天地四樓!! 感覺瞬間到處都是海底撈,就差濟南北邊和南邊沒有了(*/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