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餐飲行業大多數都得關門,星巴克、麥當勞卻可以營業?

2020-12-18 知頓

近日,朋友圈和微博上的不少人紛紛號啕大哭:

想吃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海底撈…… 想喝星巴克一點點喜茶奈雪Coco……

然而,在海底撈目前仍在暫停業務情況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開門。

再比如西貝,截至 2 月 9 日,全國 367 家門店中,223 家閉店。5 家只開堂食(主要為機場店),29 家有堂食 + 外賣,110 家僅有外賣。

可以說,在疫情下,我們不僅不能出去外面吃東西,想點外賣也不容易。

但是,我們也發現了有一些餐飲店在「頑強」開業。

比如星巴克,全國超 4200 家門店中,有超過半數的門店暫停營業,但仍有 2000 左右家在營業。

比如麥當勞,截至 1 月 31 日,除了湖北地區、部分景區和交通樞紐餐廳,有近 3000 家餐廳在正常提供服務。

為什麼疫情下,海底撈不能開門,星巴克和麥當勞卻能夠開門營業呢?

同是餐飲店,星巴克們憑什麼能不關門?

很多餐廳都關門了,星巴克為什麼能不關門?這和星巴克的本質有關。

我們可以看一下,用戶去餐廳,最焦慮的問題是什麼?

一般來說就是兩點:一是擔心食物在處理的時候不得當,可能會有病毒(不過只要食物煮熟了沒關係);二是擔心店裡人多,會不小心被傳染。

例如,小編的一位朋友,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如果店裡超過 1 個人,他就不敢在店裡吃了。

星巴克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解決這兩個問題。

一,星巴克已經標準化了他們的產品。

例如,在星巴克,咖啡師幾乎不與原料接觸,只要是按照標準的生產過程,基本不會成為問題。同樣的,像麥當勞、肯德基也是如此。

此外,星巴克的食品生產只能在櫃檯上進行,對用戶來說,是相對透明的。在食品生產過程中,用戶基本上可以放心。

而像海底撈這樣的餐館,由於食品生產在後廚,用戶看不見摸不著,難免會有顧慮。

二,咖啡、漢堡等本身就是方便外帶的食物。

在生活中,我相信大家都有同樣的體驗,除非是去星巴克談事情或者工作、學習,不然都會選擇外帶,而非堂食。

而且,去年 5 月,星巴克上線的「啡快」,可以說是「無接觸配送」的「鼻祖」。

用戶只需要在小程序上下訂單,然後去店裡的「啡快」貨架拿貨就可以了,這樣的過程可以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

當然,這種操作並非星巴克首創,像麥當勞、肯德基都有提供手機自助點餐的服務。

而星巴克在這次疫情期間,還對「啡快」進行了升級。以前的「啡快」就是在咖啡櫃檯的一側,用戶需要進店走到櫃檯再拿。

而現在,星巴克特地在門店靠近出入口處設立了取餐檯,用戶們可以快速取餐,減少與人接觸的機會。

甚至,有些門店直接把取餐口安排在門口處,用戶直接在門口的小桌上掃碼下單、取走咖啡。這操作,不管對店員還是對用戶,其實都是比較保險的。

正如你所看到的,星巴克之所以能夠繼續營業,主要是因為產品本身的特殊性質,以及在疫情爆發期間服務的特殊要求。

星巴克們在疫情下,依舊營業的「小心機」

在疫情爆發期間,儘管該地區大部分地區的星巴克門店已經關閉,但啡快和外賣業務仍在繼續。同樣,麥當勞在疫情爆發期間幾乎沒有關門,堂食和外賣也都正常進行。

所以問題是,為什麼星巴克和麥當勞,在疫情爆發期間能夠開店經營?難道只是為了賺錢??

我們可以從成本和收益分析。

根據長江證券研究所測算的上海星巴克單店盈利模型。

無論星巴克是否開門營業,租金成本和一些原材料成本(如不易腐爛的咖啡豆和牛奶)已經作為固定成本。

但如果經營,能源成本,折舊和攤銷成本(機器損耗),以及人工成本,部分原材料(如沙拉和其他過期原材料),單店每天的成本「輕輕鬆鬆」上萬。

從星巴克的線下門店來看,即使是在最好的地點,也很少有看到顧客。

星巴克咖啡和外賣的數據看不到,但據統計,星巴克外賣收入佔到總收入的15%左右,在正常情況下,大概幾千快,流行期間有可能增加,但也不足以覆蓋成本。

所以星巴克是不怎麼賺錢的,即使有外賣和啡快加持。

再看麥當勞的數據,可以說更「不賺錢」。

據工作人員爆料,麥當勞開一家店需要10多個人,每天上下班,以及值班經理,餐廳還打開各種設備。麥當勞有更多的熟食,這意味著更多的原材料成本。

然而小編根據餓了麼 2 月的銷量情況計算了一下,截至 2 月 10 日,某店外賣收入大約是 7 萬左右,平均每天不到 1 萬。加上美團(該店銷量不到餓了麼的 1/10)和堂食,單店 1 天的收入大約就是 1 萬多,根本回不了本。

其實,這也是為什麼今年海底撈在疫情期間,連外賣都沒有。

根據財報算了一把,海底撈 19 年上半年單店每天收入才 1761 元,即使疫情期間點外賣的人會更多,也覆蓋不了為了做外賣多出來的原材料、人工等成本。

所以說,照常營業的星巴克、麥當勞真的並不賺錢。那麼「不賺錢」的星巴克們,營業背後到底有什麼秘密呢?

1)解決存貨問題

首先,星巴克們的這波操作,不是賺錢,是自救。

因為疫情的影響門店大批量閉店,星巴克們勢必會面臨過剩的存貨問題。比如星巴克的咖啡豆儲藏,星巴克應季款、特別款杯子的庫存積壓等。

這個時候要保持賣場的一部分開門營業,以點對點的單線拿咖啡快餐和外賣業務,可以幫助解決庫存過多店的問題。

此外,星巴克還大大減少了烘焙食品的生產,以減少庫存損失。可以看到,在上午9:30,許多商店都在賣的烘焙產品基本就已經售罄。

星巴克的庫存問題相對較好,麥當勞與星巴克相比就沒有那麼樂觀了。

麥當勞的原料儲存時間很短,如果堅持開門營業,就要持續進貨;如果臨時停業,會造成食材的極大浪費。

所以那些在疫情期間還在營業的企業,不是賺錢,而是自救。

2)讓用戶安心

其次,星巴克這一波運營也是為了減少對用戶的影響,讓用戶感到放心。

星巴克,麥當勞等品牌已經深入人心,很多人已經變得依賴於這些品牌。停業不單單對企業本身造成的影響是毋庸置疑,同時對用戶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被品牌養成的習慣,用戶在短時間內難以克服,比如有的小夥伴因為喝不到星巴克連著喝了一個多星期的速溶,期待早點上班;還有的小夥伴表示「今日份的希望來自星巴克……」。

堅持經營的門店,實在儘可能少地給用戶帶來影響,讓那些重度用戶在特殊時期也能享受到服務,讓用戶們安心。

一位24小時營業的餐廳員工提到了為什麼賺不到錢的麥當勞和星巴克會堅持這樣做:

就好比他附近的麥當勞門店,開一天真的賺不了什麼錢,每天還要安排工作10多人,營業額只有2000多元,餐廳還有各種設備要開,麥當勞到底在堅持什麼? 說實話,如果連麥當勞、星巴克都關閉了,大家真的不會感到恐慌嗎?

從某種意義上說,星巴克、麥當勞堅持經營,也是一種社會責任感的體現。

對於不暫停營業,麥當勞回應稱,麥當勞的每一餐都代表著一種正能量,也是對社會抗擊疫情的一種堅守。

3)給員工信心

除了讓用戶安心,同時也給員工的信心。疫情面前,餐飲業最大的公益是「活下去、不裁員」。

雖然疫情期間餐飲業受到重創,但一些品牌堅持不裁員,甚至會堅持全額支付員工工資。例如,星巴克在停業(部門門店)聲明中,強調停業期間排班的夥伴薪資照常。

結語

在微博上,有些網友「指控」說,這些還在營業的餐飲店就是為了賺錢。通過我們今天的分析,希望能夠幫這些餐飲店「正名」。

我們希望,大家能夠給予這些仍舊冒著風險,讓我們能吃上東西、能夠安心的企業一些尊重和理解;也希望這些企業能夠如他們所承諾的,做好防護措施,保證員工的安全、也保證顧客的安全。

當然,雖然星巴克、麥當勞有門店在正常營業,但還是建議大家少出門,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我們找到了目前外賣正常配送的商家清單(部分地區可能無法配送),大家想吃的吃起來!幫外賣小哥哥加點訂單。

相關焦點

  • 海底撈都關了,為何星巴克、麥當勞還在營業?
    同是餐飲店,星巴克們憑什麼能不關門?在很多餐飲店都關門大吉的情況下,為什麼星巴克們可以不關門呢?這其實與星巴克的特性有關。這操作,不管對店員還是對用戶,其實都是比較保險的。所以,可以看出,星巴克之所以能不關門,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產品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服務上能適應疫情期間的特殊要求。
  • 連海底撈都關了!為何星巴克、麥當勞還在營業?
    在回上海的路上,我也發現,沿街的小吃店、高鐵站的餐飲店基本上都處於閉門狀態。可以說,疫情之下,我們不僅不能出門吃東西,想點個外賣也不容易。但是,我們也發現了有一些餐飲店在「頑強」開業。1同是餐飲店,星巴克們憑什麼能不關門?在很多餐飲店都關門大吉的情況下,為什麼星巴克們可以不關門呢?這其實與星巴克的特性有關。我們可以來看看,用戶到餐飲店就餐,最顧慮的問題是什麼?
  • 疫情當前,很多餐飲都停業了,為啥肯德基麥當勞還能繼續營業?
    從疫情開始爆發到現在,很多企業都延遲開工。而對於餐飲業來說,基本上都很少有店面營業。西貝莜麵村和海底撈等大企業餐廳都暫停營業,星巴克2千多家門店也關閉了,更別說微小型的餐飲店面了。面對疫情,很多餐飲企業都不得不採取外賣的決策,且外賣也只是少數餐飲企業可以做得到的。從無人機的視頻上可以看到,各地路邊的店鋪都幾乎是關門狀態,但唯獨麥當勞和肯德基,店內亮堂,仍在營業中,還不是只做外賣。有些人很好奇,這麼多餐飲都關了,為何肯德基麥當勞還在營業?
  • 餐飲「比慘」!吉野家、麥當勞、星巴克等「大牌」為何紛紛關店?
    國外疫情的影響還在持續,不只是吉野家關店自救,麥當勞關店200家,星巴克關店400家……曾經「開疆拓土」的國際餐飲知名品牌紛紛關店應對經營危機。吉野家經營急劇惡化全球將關店150家!多家日本餐飲連鎖店,近期紛紛宣布關閉旗下多家門店。據統計,日本主要連鎖餐飲企業6月銷售額同比下滑超過21%。困境下不少餐飲店也開始換菜單、推外賣來謀求轉型,甚至有店家將店內經典菜品做成冷凍食品出售,以此謀求自救。
  • 武漢消費正在復甦 星巴克、麥當勞相繼恢復營業
    原標題:星巴克、麥當勞相繼恢復營業,武漢消費正在復甦記者 | 牙韓翔閉店兩個月之後,星巴克在3月24日恢復了5家位於湖北省武漢市的門店。不過,目前只提供專星送服務,即星巴克的外賣服務,暫未開放堂食。在此之前,從3月18日起,星巴克已經陸續恢復了其在湖北十堰、荊州等城市的部分門店, 均以專星送或線上點單的「啡快」服務為主。星巴克中國方面對界面新聞確認,目前開放的門店首要考慮是顧客和夥伴的安全,因此都將按照最高標準的一級防護要求,提供無接觸式的星巴克體驗。
  • 星巴克、海底撈都關了,為何麥當勞還在營業?
    >海底撈內地所有門店暫停營業;星巴克中國目前也已臨時關閉 2000+門店…餐飲龍頭紛紛主動休市,不同的是,麥當勞和肯德基除了關閉湖北多地的門店外,並沒有像其他餐飲品牌一樣暫停所有門店業務,而是選擇打開門營業。
  • 星巴克、麥當勞相繼恢復營業,武漢消費正在復甦
    不過,目前只提供專星送服務,即星巴克的外賣服務,暫未開放堂食。在此之前,從3月18日起,星巴克已經陸續恢復了其在湖北十堰、荊州等城市的部分門店, 均以專星送或線上點單的「啡快」服務為主。星巴克中國方面對界面新聞確認,目前開放的門店首要考慮是顧客和夥伴的安全,因此都將按照最高標準的一級防護要求,提供無接觸式的星巴克體驗。
  • 連鎖餐飲品牌快扛不住了:吉野家步星巴克麥當勞後塵
    (原標題:連鎖餐飲品牌快扛不住了:吉野家步星巴克麥當勞後塵 將關閉150家門店 )
  • 關店200家,3季度巨虧48億...麥當勞、星巴克、吉野家都扛不住了?
    導讀:在疫情衝擊下,餐飲企業損失慘重,麥當勞和星巴克兩大細分領域巨頭紛紛交出了不容樂觀的財報。調查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美國已有超3600家企業在今年申請破產保護,同比增長26%。麥當勞和星巴克兩大餐飲龍頭整體營業額連續下滑,聞名中日的吉野家近日也宣布全球範圍內關店。麥當勞交出2005年以來最差業績美東時間7月28日早,麥當勞(MCD.US)正式發布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業績情況。截至今年6月末,麥當勞實現營業收入84.76億美元,同比下滑18.77%;淨利潤15.91億美元,同比減少減44.09%。
  • 關店200家,3季度巨虧48億……麥當勞、星巴克、吉野家都扛不住了?
    導讀:在疫情衝擊下,餐飲企業損失慘重,麥當勞和星巴克兩大細分領域巨頭紛紛交出了不容樂觀的財報。調查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美國已有超3600家企業在今年申請破產保護,同比增長26%。
  • 海底撈都關門了,為何便利蜂一直在營業?
    比如星巴克,全國超 4200家門店中,儘管有超過半數的門店暫停營業,但仍有 2000左右家在營業。比如有餐飲業務的便利蜂,為了保障消費者獲得基礎生活物資,幾乎所有的門店都維持正常運營。  為什麼疫情之下海底撈關門,而同樣有熱餐業務的便利蜂卻能堅挺如常呢?閉店潮中,憑什麼便利蜂還在營業?
  • 京滬首家星巴克均關門 洋餐飲議價能力漸喪失
    如今核心CBD商圈中的一樓鋪位,滿眼望去都是奢侈品店、形象展示店,一線品牌賺足了過客的眼球,卻賺不來他們的腰包。  直擊  京滬星巴克第一店均關門  6月底,曾讓小資們流連的星巴克中國第一店北京國貿店關門停業,接手該鋪位的品牌是法國老牌奢侈品箱包店GOYARD。
  • 為何星巴克成了印鈔機 下一個餐飲巨頭在哪裡?
    2009年到今天,星巴克漲幅達到了十倍。白馬生病+優秀的管理層=投資黃金機會。星巴克十倍機會第一波賺的是業績反轉的錢(2009年之後同店增速的恢復,公司的戰略調整)。星巴克十倍機會第二波賺的是行動支付科技創新的錢。好的商業模式+可複製性=高估值溢價。今天我們更多從商業模式角度去思考星巴克的特別之處,對於我們餐飲行業的研究也能有所啟發。
  • 麥當勞、星巴克等洋餐飲密集布子旗艦店 探索個性化新市場
    隨著消費升級,近年來洋餐飲巨頭都不約而同地開起了各種主題的旗艦店。   1月23日,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在華南地區的首家旗艦店落戶深圳,這是對上個月開業的星巴克上海烘焙工坊的延續。
  • 除了星巴克和麥當勞,這些食品飲料巨頭都回來了
    作為「九省通衢」的華中重鎮,武漢匯聚了眾多知名餐飲連鎖企業、食品飲料公司。今天,小食代在摸查了一輪餐飲及食企後了解到,日前,多家餐飲連鎖的武漢門店已開始恢復營業,包括星巴克、COSTA、奈雪的茶(下稱「奈雪」)及麥當勞。
  • 聯商餐飲周報:海底撈等恢復外賣 莫爾頓上海iapm店關門
    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2.10-2.16),海底撈、外婆家、爐魚等餐飲品牌宣布將恢復外賣服務;受疫情影響嚴重,美國莫爾頓牛排在上海iapm的門店宣布關門;漢堡王在疫情期間中國門店近半數暫時歇業,母公司CEO稱今年會在華繼續加大新店投入...
  • 未來三周這裡上萬家餐館或關門!麥當勞都...
    未來三周,這裡上萬家餐館或關門!麥當勞都扛不住... 摘要 【「前所未有的財務惡化」!未來三周這裡上萬家餐館或關門!麥當勞都扛不住】新冠肺炎疫情對美國餐飲業衝擊嚴重,美國全國餐館業協會近日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如果再得不到聯邦政府的新一輪救助,美國上萬家餐館可能在今後三周內關閉。
  • 星巴克、麥當勞、漢堡王殊途同歸:都迎來數位化轉型
    全球餐飲零售巨頭都在迎來一場數位化轉型。星巴克、麥當勞、漢堡王均是如此。這幾家公司的典型特點是連鎖店鋪數量龐大,有統一的供應鏈和生產標準。龐大的工業化食品生產流程使得這類公司對成本極為敏感。獲得數位化技術,規模化複製之後,可以使得企業迅速降低成本獲取利潤空間。
  • 未來三周,上萬餐館或關門!麥當勞都扛不住...
    未來三周,上萬餐館或關門!麥當勞都扛不住...△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達科·范在美國加州洛杉磯經營了一家餐廳,今年年初美國疫情暴發,餐廳關門歇業,期間他滿懷希望地購置了新的洗碗機,打算重新營業後能派上用場。
  • 連鎖餐飲品牌快扛不住了: 吉野家步星巴克麥當勞後塵 將關閉150家...
    繼星巴克、麥當勞被曝關閉門店後,全球連鎖餐飲品牌吉野家母集團吉野家控股(HD)也宣布將關閉150家門店,其中,日本本土關閉100家,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海外市場,將關閉50家門店。《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北京豐臺區吉野家(六裡橋店)時發現,該店在正常營業,開放堂食和外賣。記者通過電話諮詢吉野家天津、石家莊等地區多家門店時,均為可以堂食+外賣的正常營業狀態,未發現有門店關閉。儘管門店正常營業,但是7月28日,吉野家控股宣布關店消息當天,合興集團披露的中期盈利預警顯示,截至6月30日,該集團中期虧損不超過7000萬元,其去年同期的純利約為57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