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和麥當勞誰瘋了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投中網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連鎖餐飲行業的影響調研報告》顯示,從2020年3月1日起,5%的受訪企業帳上沒有現金支撐運營;79%的企業表示依靠自有現金無法支撐3個月;而僅16%的樣本企業表示現金流儲備豐厚,且能支撐6個月。

餐飲業迎來至暗時刻!

4月5號,微博網友曝出的一張海底撈漲價後的帳單:「人均220+,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作為「餐飲界保姆」的海底撈被推到輿論的風口,一時間疑問聲、指責聲紛至沓來。

與此同時,麥當勞在4月5日當天推出了半價全家桶優惠券,全家桶僅需39元,此舉引發用戶瘋狂搶購。

同處於餐飲業的至暗時刻,海底撈和麥當勞為何反應如此不同?

1.收入差異

餐廳經營是海底撈的主要收入來源,2019年餐廳營收為人民幣256億元,佔總收入的96.3%。疫情影響下餐廳閉門謝客,海底撈的業務必然受損。

根據中信建投研報,這次新冠疫情將造成海底撈2020年營收損失約50.4億元,歸母淨利潤損失約5.8億元,相當於減少了海底撈2019年近1/5的營收,近1/4的淨利潤。

而麥當勞的收入來源卻不同於海底撈。麥當勞財報顯示,2019年麥當勞營收210.77億美元,其中主要收入來源於經營餐館和特許餐館這兩個部分,營收分別為94.2億美元和116.6億美元,佔總營收的45%、55%。

(數據來自2019年麥當勞財報)

「經營餐館+特許餐館」是麥當勞採用的商業模式。

經營餐館由麥當勞負責管理,全部收入歸麥當勞所有。另一種是特許經營店,也就是類似於「加盟店」的存在。麥當勞買下商業區的土地開店,然後把店鋪「賣」給加盟者,麥當勞從中收取特許經營費和租金,這樣可以維持較為穩定的現金收入,而付出的成本卻很低。2019年報顯示,麥當勞在全球有38695家餐廳,其中有36059家是特許經營店。

這樣看來海底撈和麥當勞的收入根本就不在一個維度。疫情「黑天鵝」降臨,海底撈歇業但麥當勞的特許經營費和租金仍在收取。

疫情影響下,餐飲業堂食收入大幅度減少,外賣業就顯得極為重要。

海底撈外賣業務收入從2018年的人民幣3.2億元上升到2019年的人民幣4.5億元,但只佔營業收入的1.7%。並且由於火鍋的性質,火鍋外賣業務對食材新鮮度、品質控制以及標準化操作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海底撈想在短時間提升火鍋外賣業務去拯救營收266億的「龐然大物」還是有一定難度。

與海底撈的火鍋相比,麥當勞這類快餐品牌的堂食要求就會相對較少,因此受疫情影響也相對較小。除此之外,起源於1955年麥當勞,外賣服務相對於海底撈而言更為成熟。據麥當勞年報,全球外賣業務有40億美元,佔總營收的19%。麥當勞外賣平均每次下單價格遠高於堂食價格,但是重複購買率卻很高。

2.成本懸殊

人工成本在餐飲行業裡是第一筆巨大的支出。

悉數2015年-2019年近五年海底撈的員工成本,海底撈的員工成本分別為15.72億元、20.44億元、31.2億元,50.16億元和79.92億元,佔海底撈年度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7.3%、26.2%,29.3%、29.56%以及30.1%。海底撈的員工成本在節節攀升。

2019年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海底撈共有102793名員工。扣除董事薪酬後,員工成本共計79.04億,除各項福利外,員工拿到手的工資和津貼部分約有64.97億,平均個人年薪約為6.32萬元。

麥當勞與海底撈相比,人力成本相對較少。麥當勞的人力成本佔據總費用支出的22%,遠低於海底撈。麥當勞安裝大量自助點餐機,在提升效率的同時又可以減少人工成本。

中餐的物業租賃費用普遍偏高,據東興證券研報顯示,餐飲行業的物業租金佔比普遍在20%左右。海底撈在這方面已經做得很不錯,2018年海底撈的物業租金佔比為4.0%,2019年則更低至0.9%。同為火鍋頭部品牌的呷哺呷哺物業租金佔比為12%。

關於麥當勞的定位,創始人雷.克洛克明確無誤地說過:「麥當勞不是做漢堡的,真正的業務是做房地產!」麥當勞,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房地產商。

麥當勞公司的收入分為房地產營運收入、從加盟店收取的服務費和直營店的盈餘三部分。麥當勞收入的1/3來自直營店,其餘來自加盟店,其中,房地產收入佔這部分收入的90%。

麥當勞做生意用自己的房子,海底撈租的房子,這種底氣能一樣嗎?

餐廳經營是海底撈營收的絕對支柱,受疫情影響,海底撈元氣大傷。面對原材料價格的飛漲,員工成本的持續走高,海底撈的生存之路只有一條,就是:漲價。但受輿論影響,4月10日海底撈出來道歉,並恢復原價。

而「財大氣粗」又自帶房產的麥當勞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趁著海底撈、西貝等企業漲價搞一波優惠活動,既收穫了口碑,又促進銷售量增長,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海底撈漲價,麥當勞半價,餐廳的價格博弈,誰是贏家?
    4月初海底撈因為漲價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喜茶、西貝等多個餐飲品牌也被網友爆出來價格上漲。也有不少的企業走了反向路,就比如老鄉雞宣布降價,老闆束從軒說即使賣車買房都不會漲價;麥當勞也在4月6日推出了半價桶的活動,肯德基後來也跟了一波風。
  • 全面對比麥當勞和海底撈 看中國餐飲業如何在疫情後絕處逢生?
    國泰君安社服團隊曾經對麥當勞和海底撈都進行過深度研究,而我們將這兩家中西餐飲中的標準化巨頭放在一起比較,只為解答一個關鍵問題:標準化是否已經成為中國餐飲業的命門?  由於合營的模式較少,且特許經營和許可經營的模式相似,所以為了簡便,我們將模式縮減為兩種,也就是自營和非自營。海底撈全資擁有旗下所有門店,並在公司內部制定了「師徒制」來培養員工。每個員工在進入海底撈工作時都配有一名「師傅」,未來員工的晉升晉級都和師徒關係密不可分。
  • 疫情影響下,為何海底撈漲價而麥當勞降價?
    從圖表我們可以看出,海底撈的絕大部分收入都來源於餐廳門店的經營(佔據總體收入的96%),而一度成為「網紅」的外賣業務及火鍋底料等調味品和食材的銷售僅僅佔到總收入的2%;而麥當勞的公司經營(直營)收入和特許經營收入分別佔據總體收入的半壁江山(45%,55%)。
  • 全面對比麥當勞和海底撈,看中國餐飲業如何在疫情後絕處逢生?
    國泰君安社服團隊曾經對麥當勞和海底撈都進行過深度研究,而我們將這兩家中西餐飲中的標準化巨頭放在一起比較,只為解答一個關鍵問題: 標準化是否已經成為中國餐飲業的命門? 而在食材方面,雖然火鍋離不開生鮮二字,但能夠高度控制上下遊供應鏈的海底撈選擇入場自熱小火鍋和半成品料理包市場,於是順帶就將頤海國際也推上了五百億市值的位置。 不過,標準化雖然是餐飲行業的必修課,卻不是最優解。這一點,麥當勞也深有體會。 在2017年中信獲得麥當勞中國經營權之前,麥當勞的在華運營團隊在全球標準下亦步亦趨。
  • 直營VS加盟 海底撈和麥當勞為啥要走上截然相反的路?
    海底撈(需求面積:800-1500平方米)和麥當勞(需求面積:200-350平方米)都是餐飲界的標杆企業,品牌美譽度都屬於業內頂級。 但是他們選擇了截然不同的兩個發展方向:海底撈堅持直營,而麥當勞則在創立之初就是個加盟品牌。弄懂其中的原理,有非常有助於規劃自己的品牌的未來。
  • 海底撈漲價有技巧,麥當勞狂打折有底氣
    他們認為海底撈相比中小餐企來說,已經獲得了輸血——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銀行已給予海底撈信貸資金21億元。這些網友質疑:「一方面要政府補貼免租哭窮,一方面還漲價,難道不是應該降價促銷?」在海底撈漲價的同時,一則來自麥當勞的消息卻讓消費者心懷欣喜。原來,麥當勞推出了一款周一會員半價桶,原價81元,售價39元,這導致4月6日麥當勞小程序被消費者搶崩盤。
  • 海底撈、喜茶低調漲價,麥當勞高調降價:不懂共情,只會讓企業失敗的...
    作者 |小訢來源丨三茅網(ID:sanmaohr)近期,海底撈悄悄漲價,引發網友大規模吐槽,與此同時,麥當勞推出了「半價桶」,引起門店大排長隊搶購。在這場疫情後經濟復甦戰下,同樣是為了賺錢,一個漲價,一個降價,網友們褒貶不一,究竟誰輸誰贏?
  • 海底撈、喜茶低調漲價,麥當勞高調降價:不懂共情,只會讓企業死的更快
    在這場疫情後經濟復甦戰下,同樣是為了賺錢,一個漲價,一個降價,網友們褒貶不一,究竟誰輸誰贏,我們來好好分析下。 海底撈漲價6% 先來說說疫情期間,網友們最最想念的火鍋巨頭——海底撈吧。
  • 海底撈猛漲價,麥當勞狂打折!
    他們認為海底撈相比中小餐企來說,已經獲得了輸血——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銀行已給予海底撈信貸資金21億元。這些網友質疑:「一方面要政府補貼免租哭窮,一方面還漲價,難道不是應該降價促銷?」在海底撈漲價的同時,一則來自麥當勞的消息卻讓消費者心懷欣喜。原來,麥當勞推出了一款周一會員半價桶,原價81元,售價39元,這導致4月6日麥當勞小程序被消費者搶崩盤。
  • 海底撈的漲價,麥當勞的降價.如何一步步「作死」?
    海底撈漲價6% 先來說說疫情期間,網友們最最想念的火鍋巨頭——海底撈吧。 海底撈公共關系科回應多家媒體稱,由於疫情和成本上漲,公司調整了部分菜品價格,整體價格上漲幅度控制在6%,各城市可以實行差異化定價。
  • 必讀周報:海底撈試行多元化;麥當勞CEO離職……
    2個中餐品牌11月5日晚,海底撈發布公告,公司與上海緣澍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好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就可能的收購訂立諒解備忘錄,欲收購「漢舍中國菜」和「Hao Noodles」兩個品牌的餐飲業務。
  • 麥當勞出新、肯德基促銷,「海底撈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一邊是傳統餐飲業,以海底撈、西貝莜麵村為首的漲價派紛紛道歉,表示要將價格恢復到1月26日前標準。另一邊則是快餐品牌麥當勞、肯德基等頻繁推出各項促銷活動,讓消費者享受到半價的快樂。同時,老鄉雞束從軒也公開發聲在特殊時期堅決不漲價,並考慮降價優惠。一漲一降之間,餐飲業呈現完全不同的兩個景象,而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們在疫情之中的策略,又是否值得海底撈們學習呢?
  • 海底撈都關了,為何星巴克、麥當勞還在營業?
    最近,朋友圈和微博上很多人都在哀嚎:想吃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海底撈……想喝星巴克一點點喜茶奈雪Coco……然而,目前海底撈依舊在暫停營業中,不知道哪天才能開門。為什麼疫情之下,海底撈開不了門,星巴克和麥當勞卻能正常營業呢?
  • 海底撈漲價,麥當勞降價,未來鹿死誰手?
    4月6日,清明節最後一天,麥當勞推出了半價桶活動,原價89元的麥當勞金桶,39元出售,由此引發了搶購狂潮。由於點單的人太多,麥當勞的管理系統徹底崩潰,有的地方甚至還派出了警察維持秩序。為何這個看似簡單的營銷策略,引爆了人們的狂熱追捧?
  • 海底撈漲價vs麥當勞打折,你看懂餐飲業的這波操作了嗎?
    海底撈宣布漲價的時候,麥當勞推出了「會員半價桶」漲價大軍代表:海底撈、西貝、喜茶上周,餐飲業兩大巨頭--海底撈和西貝門店菜品紛紛漲價,上漲後的價格比原來高出了不少,部分單品上漲了5%,部分單品的漲幅甚至超過了28%,引起了各地網友的強烈不滿和吐槽
  • 為啥全聚德、麥當勞、海底撈們才是網際網路餐飲公司
    據了解,目前麥當勞巨無霸套餐(漢堡+薯條+可樂)只需19元,而CYT套餐的起步價為49元,毛利遠超過其常規套餐。當年開發麥咖啡(McCafe)業務,被看作是麥當勞在挑戰星巴克,現在CYT則被解讀為麥當勞要挑戰賽百味。雖然麥當勞的CYT項目僅在三家門店落地,但針對麥當勞常規餐單的自動點餐機已悄然進入廣州等市場的部分門店。
  • 海底撈遍布全國,有誰還記得曾經的小肥羊火鍋,網友:劉邦和項羽
    現在說起火鍋,很多人隨口而出,就會說道海底撈,海底撈確實是現在穩坐全國火鍋行業的龍頭,營業額也超過了上百億,遠遠超過了其他對手,從服務特色上面來說,海底撈確實現在沒有人能超越它,海底撈的服務在餐飲行業處於頂尖地位,而且也給顧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很多人的喜歡,不過海底撈過度的服務
  • 海底撈上半年盈利下降20%;麥當勞外賣燙人
    海底撈也沒抗住!上半年盈利下降20%;麥當勞外賣燙人;老字號同慶樓登錄A股;上海一知名飯店紅燒肉裡竟吃出假牙!商家不管,商場更是粗暴阻攔記者;1919開了個「茶酒吧」,主攻中高端團購會員……海底撈也沒抗住!上半年盈利下降20%在疫情的無差別攻擊下,連餐飲大佬海底撈都沒能抗住。7月6日,海底撈發布了盈利警告!
  • 連海底撈都關了!為何星巴克、麥當勞還在營業?
    來源:創投內參作者:套路編輯部來源:運營研究社(ID:U_quan)最近,朋友圈和微博上很多人都在哀嚎:想吃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海底撈…想喝星巴克一點點喜茶奈雪Coco…然而,目前海底撈依舊在暫停營業中比如麥當勞,截至 1 月 31 日,除了湖北地區、部分景區和交通樞紐餐廳,有近 3000 家餐廳在正常提供服務。為什麼疫情之下,海底撈開不了門,星巴克和麥當勞卻能正常營業呢?PS:文末有特殊時期外賣清單,歡迎收藏!
  • 海底撈漲價,麥當勞降價,餐飲企業該如何突出重圍?
    日前,「海底撈漲價」的話題引發大量網友討論,並連續登上微博熱搜。不斷有網友在新浪微博、抖音等社交平臺上曬出消費菜單,無論是一片土豆1.5元,還是一碗7元的白米飯,都切實地體現著一個事實:海底撈真的漲價了。在海底撈漲價的同時,一則來自麥當勞降價的消息則讓消費者滿心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