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跨境理財,滙豐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與民生、光大有何不同?

2020-12-14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庭陽|北京報導

「跨境理財通」來了。

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投資便利化,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門金融管理局,6月29日發布聯合公告稱,決定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

「跨境理財通」分為「南向通」和「北向通」。

「南向通」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居民,通過在港澳銀行開立投資專戶,購買港澳地區銀行銷售的合資格投資產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包括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共9個城市。

「北向通」指港澳地區居民,通過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開立投資專戶,購買內地銀行銷售的合資格理財產品。

不管是「北向通」還是「南向通」,資金都是通過帳戶一一綁定,實現閉環匯劃和封閉管理,使用範圍僅限於購買合資格的投資產品。業內人士稱,閉環管理,資金流動既能滿足理財需求,又能防止資金外流。

香港金融管理局行政總裁餘偉文,在談到「跨境理財通」時指出,理財通的突破性在於提供一條正式和便捷的渠道,首次允許零售投資者直接跨境開設和操作投資戶口,有更大的自主度去選擇理財產品。在理財通的開始階段,三地監管機構會採取務實和審慎的態度去設計各個環節。這點體現在理財通的實施框架,包括產品範圍主要涵蓋風險較低、相對簡單的投資產品等;投資者在兩地銀行分別開設匯款和投資戶口、實施一對一綁定;人民幣跨境資金實施閉環匯劃和額度管理。

中信證券對此點評認為,此舉將會使粵港澳大灣區內財富管理產品多元化。目前國內理財產品以固收及「固收+」產品為主,開放試點後投資者可選擇多層次、多市場金融產品,投資範圍得到拓展。

一位分析師表示,相關部門後續還會有公布具體實施規則。「南向通」到底能買什麼?將來應該會有規則指引。按現在大眾的理解,理財產品收益率應高於貨幣基金、風險低於股票基金。香港市場上的權益類理財產品,可能對「南向通」客戶有吸引力。

權益類理財產品在內地並不新鮮。A股市場打新股曾一度穩賺不賠。2006年6月恢復新股發行時,部分商業銀行就率先發行了新股申購類理財產品。例如,招商銀行2006年9月推出的「金葵花」—新股申購人民幣理財計劃。

現在,內地也有權益類理財產品。例如,2019年9月開始銷售的華夏銀行龍盈權益G款1號(三個月定開-FOF),是「激進型」理財產品,風險級別最高,只銷售給風險評估為「激進型」的個人投資者。

風險級別高,收益率也比低風險理財產品高。截至今年6月30日,此款產品盈利16%,比華夏銀行同期銷售另一款風險稍低的理財產品多盈利10個百分點。如果在開始發行時,對兩隻產品各認購10萬元,到現在持有期都是9個月,高風險產品將比低風險產品多盈利1萬元。

上述分析師提醒,由於經營理念差異,內地銀行與外資銀行銷售理財產品的側重點也不同。

為了拓展市場,一些內地銀行對收益率比較重視。今年以來,民生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數量在全部銀行中位居亞軍。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民生銀行2020年銷售理財產品中,近九成的公布了預計最高年收益率,近五成預計最高年收益率超過4%。

民生銀行銷售年化收益率最高10款理財產品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終端

光大銀行和華夏銀行同期銷售的產品,也公布了部分理財產品的預計最高年收益率。

按照理財產品的風險收益從低到高的次序,依次可分為固定收益類(保本)、保本浮動收益類、非保本浮動收益三大類。

滙豐銀行對風險層級劃分比較清晰。同樣是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滙豐銀行2020年銷售的理財產品,對風險收益類型披露較全。理財產品中沒有固定收益類,超過2/3產品是「保本浮動收益」類,近1/3產品是「非保本浮動收益」類。沒有披露銷售產品的預期最高收益率。

編輯:張燕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誌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相關焦點

  • 民生銀行推出保本型理財產品
    為滿足客戶對短期限、低風險理財產品的需求,民生銀行推出了保本浮動收益型系列理財新品——非凡財富「新幹線」。該產品主要包括以下特點:  一、本金保證。投資標的為央行票據、債券等穩健收益品種,運用穩健的投資理念和保本機制,保證投資者的本金不會遭受損失。  二、多種期限。
  • 光大推出手機銀行8.0,提供更明智財理財服務
    近年來,光大銀行堅持把技術創新作為整體發展的核心,加快數位化轉型,突出理財銀行定位,紮實服務民生和實體經濟發展。新財富版提供智能理財服務2004年,中國光大銀行發行了國內首隻理財產品,拉開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序幕,「陽光金融」品牌深入人心。今天,全民財富管理3.0時代已經開始。
  • 民生銀行推出首款保本型理財產品
    人民網太原7月29日電(張向斌 通訊員馬駿)為了滿足廣大穩健型投資者的理財需求,民生銀行日前推出了「安贏」系列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該款產品的推出,不僅填補了民生銀行理財產品線在「保本產品」領域的空白,還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兼顧安全與收益的投資選擇。
  • 2018年各大銀行理財能力和理財產品排行榜
    2018年各大銀行理財能力和理財產品排行2018年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綜合理財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  全國性銀行中,依次是興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和中國光大銀行信息披露規範性排名前五的銀行  全國性銀行中,全國性銀行依次為中國民生銀行、渤海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和中國光大銀行;信息披露規範性排名前五的城市商業銀行依次為南京銀行、江蘇銀行、河北銀行、寧波銀行和長沙銀行;農村金融機構中,依次為上海農村商業銀行、廣州農村商業銀行、廣東順德農村商業銀行、東莞農村商業銀行和廈門農村商業銀行。
  • 優惠多驚喜多 銀行「理財」迎新春|客戶|光大銀行|興業銀行_網易新聞
    m建行信用卡榮獲「最具人氣產品獎」近日,建行信用卡榮獲中國銀聯頒發的「2013年度最具人氣產品獎」,以表彰我行在金融與音樂跨界合作方面的成績。中國好聲音龍卡信用卡上市近四個月來,為廣大音樂愛好者提供量身定製明星卡面、首刷有禮、歡唱優惠、音樂盛宴等特色權益,市場反響良好,快速形成影響力。截至2013年底,中國好聲音龍卡新增發卡量已達20萬張。
  • 連在銀行買理財都會被騙 民生銀行套了投資者30億
    去年7月份開始,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理財經理李亞慧多次致電石磊,希望其購買該行推出的「轉讓型」理財產品。  「說是有其他客戶急需用錢要轉讓,既然是產品轉讓,把買產品的人的合同複印件或者原件拿給我看看,另外民生銀行也要擔保。但他們說轉讓人的資料質押的分行,」石磊一直不為所動,直到聽到已購買該轉讓的理財產品的朋友已收到本息。「購買產品的人本息都回來了,我就相信了。
  • 民生銀行保本浮動收益系列理財產品將發售
    中證網訊在國內理財產品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民生銀行成功開發了保本浮動收益型人民幣理財產品—「財富新幹線」系列產品,即將於4月16日左右正式面向社會發售。  非凡理財「財富新幹線」系列產品採用多種期限、滾動發行的產品發售模式,首批分別推出3個月、6個月、9個月產品,滿足了投資者對於不同期限理財產品的不同需求。
  • 民生銀行推出人民幣保本理財新產品
    民生銀行最新推出「黃金期貨、穩健投資」人民幣保本理財產品。該產品是期限1年、最高年收益率可達10.5%的保本型人民幣理財產品,由民生銀行自主研發推出,其最大特點是掛鈎國際黃金期貨價格,分散投資風險。  據悉,「黃金期貨、穩健投資」產品掛鈎標的為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價格。
  • 光大銀行理財產品「光銀現金A」零售規模突破600億元
    大眾網東營9月19日訊(記者 朱佳凱 通訊員 王臻)9月上旬,光大銀行理財產品
  • 滙豐銀行理財頻坑客戶 有人虧千萬有人虧500萬
    近期有媒體報導指出滙豐銀行杭州的一客戶在2007年花1000萬元購買滙豐銀行的QDII理財產品,然而到了今年,只剩下500萬元左右。因此該客戶大呼:"不要盲目相信洋品牌,境外投資的風險不可不防。"
  • 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來啦!使用人民幣結算 實行總額度和...
    圖片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央行網站6月29日消息,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投資便利化,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門金融管理局決定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公告稱,「跨境理財通」正式啟動時間和實施細則將另行規定。
  • 民生銀行推出首款保本型理財產品 5萬元就可投資
    本報訊 (通訊員潘麗莉)為了滿足廣大穩健型投資者的理財需求,民生銀行日前推出了「安贏」系列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該款產品的推出,不僅填補了民生銀行理財產品線在「保本產品」領域的空白,還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兼顧安全與收益的投資選擇。
  • 建信、招銀、光大、平安四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大當家在想什麼
    在以「金融開放背景下資管行業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上,建信、招銀、光大、平安四家銀行理財子公司負責人/資管業務負責人聚首。這四家銀行,手握約5.6萬億表外理財餘額(截至2018年末,建行1.85萬億、招行1.96萬億、光大銀行1.24萬億、平安銀行約5378億)。
  • 理財產品是什麼?銀行的影子
    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作為資管行業的重要參與者,一直備受關注。在《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實施2年後,中國銀保監會發布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在延續銀行理財此前銷售要求的基礎上,對理財子公司的產品銷售做出進一步明確。
  • 民生銀行理財違規輿情:雙方各執一詞 錢款打水漂
    編者按:近日,民生銀行被曝出理財產品「變臉」,客戶近八千萬的資金蒸發,這讓民生銀行陷入一場 「違規銷售」的紛爭。據悉,盧春明與另外12位投資人出資近8000萬元在民生銀行武漢分行購買了一款理財產品,然而到期時卻發現這款產品是以個人定期存單質押給民生銀行,為永福公司在該行開具銀行承兌匯票提供全額質押擔保,如今永福公司負責人已跑路。
  • 投資有風險,包商銀行給儲戶上了一課!有什麼保本型理財產品?
    近期不僅僅是各種理財投資產品,甚至國企債務違約、商業銀行暴雷等等事件頻頻發生,讓銀行儲戶戶更加重要投資本金的安全性,而不再只盯著高額投資收益,更加渴望能夠方便地找到保證本金平平安安,收益穩穩噹噹的投資工具或理財產品。那麼普通老百姓們可以比較方便投資的保本理財產品究竟有哪些?一、商業銀行金融機構的儲蓄存款。
  •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代銷之困:大行接不上 小行上不了量
    從2018年12月,監管批設中銀理財、建信理財以來,目前已有24家銀行理財子獲批籌建,20家開業。在銷售渠道上,除了自營渠道,光大理財、興銀理財、信銀理財、交銀理財、杭銀理財、寧銀理財、建信理財等理財子公司均鋪設他行銷售渠道。不過,目前來看,銀行理財子公司更多是大中型銀行的盛宴,中小銀行如何分一杯羹?代銷業務又該如何發力?
  • 華僑城開賣門票期貨 銀行理財產品另類風行
    而浙江的金字火腿股份有限公司,也剛剛通過工商銀行發行了巴瑪典藏發酵火腿理財產品,火腿成了理財產品。  查閱近年來發行的理財產品,可以說另類理財產品五花八門,有以紅酒、白酒作為理財產品的,有以藝術品、鑽石、手錶為理財產品的,甚至還有以影視作為理財產品的,而且不少另類理財產品門檻不低。
  • 銀行理財產品主打節日概念
    記者日前從銀行了解到,許多銀行專門針對節日概念推出了一些理財產品和服務,多數節日概念理財產品在收益率上確實有所提高,但是業內人士指出,消費者還應當考慮資金募集時間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再做選擇,不宜盲目購買節日理財產品。
  • 銀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走俏
    具有流動性強:交易比較靈活,能夠快速贖回;風險低:投資領域根據產品不同存在差異,但都集中在風險低的領域;收益穩定。筆者走訪發現,省會大多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以及部分城商行都在積極發售這類產品,7日年化收益多在3.5%以上,最高可達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