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訊網 報導】 12月5日,德科斯米爾中國區總部舉行媒體開放日活動,十餘家主流媒體記者現場體驗了豪車配件的生產過程。
作為德科斯米爾中國區的負責人, CEO蘇博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對未來頗具信心。他說,未來德科斯米爾將持續擴大在華投資,同時德科斯米爾將努力在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進行探索。
蘇博滔在向記者介紹德科斯米爾的業務布局
德科斯米爾是汽車定製線束系統的發明者,其在內飾、電氣、電子組件和存儲系統領域的核心技能,使得德科斯米爾在整個行業內獨樹一幟。2018 年,德科斯米爾集團銷售額達46 億歐元,作為全球百強汽車供應商,主要客戶有奧迪、寶馬、捷豹、路虎、瑪莎拉蒂、梅賽德斯 - 奔馳、MINI、保時捷和大眾。
目前,德科斯米爾中國區總部設在瀋陽,先後成立了五家生產工廠,位於瀋陽、本溪、廊坊和鞍山,分別供應不同的汽車配件產品。德科斯米爾在上海和蘇州還分別設立了客戶服務中心和亞洲採購中心,中國區員工人數超過8000人。
談競爭:最大的優勢是擁有優秀人才
記者:德科斯米爾合作夥伴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知名汽車企業,那麼在中國區的合作有什麼特點? 在中國車市目前的情況下,德科斯米爾如何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
蘇博滔: 2003年,德科斯米爾與寶馬一同進入中國市場,並在過去16年裡精誠合作。除寶馬外,德科斯米爾(中國)也在中國市場與其他一些高端汽車製造商合作。
作為一家家族企業,負責任的態度和長遠的目光是集團取得成功的基石。因此德科斯米爾的戰略核心是——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式生產產品、發展公司業務、設計生產流程,持續不斷地提高公司的競爭力。
作為客戶定製線束系統的發明者,德科斯米爾自主研發具有前瞻性的線束技術及電氣和電子組件,在產品、技術和服務商都具備競爭優勢。
在生產布局上,我們工廠的位置靠近客戶,以便為客戶提供準時配送。
在供應商合作上,我們以德國質量為標準,發展本地供應商,讓他們同我們在中國一起成長。
此外,我認為,德科斯米爾最大優勢在於我們擁有的優秀人才。他們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觀。我們非常了解客戶的需求,這一點也直接反映在了產品創新、概念研發、項目管理和產品質量等方面。
德科斯米爾瀋陽工廠內景
談服務:將不斷進行技術革新
記者:眾所周知,德科斯米爾在全球有著眾多的優秀夥伴,那麼德科斯米爾將如何為夥伴提供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
蘇博滔:當今世界,汽車行業經歷了重大變革。德科斯米爾將通過持續投資研發、繼續進行技術革新,為客戶提供創新的、面向未來的汽車解決方案。德科斯米爾每年申請多項新專利,尤其在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
此外,德科斯米爾位於全球的工廠都採用相同的高品質標準,例如生產、員工安全、工作環境設計和質量。
位於本溪小市的德科斯米爾線束工廠
記者:在德科斯米爾全球化戰略布局中,中國區域處於什麼樣的地位,重要性如何?
蘇博滔:中國汽車行業在過去的15年裡迅速發展,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全球市場,在德科斯米爾集團全球戰略裡有著重要的位置。
德科斯米爾中國致力於為汽車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我們目前在中國區設有5家生產工廠,員工超過8000人,其中99%的員工都是本土聘請。我們為生產線員工以及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才創造大量就業機會。除了將世界頂尖技術和先進的生產理念帶到中國市場外,德科斯米爾還將加強在中國的建設,培訓本土員工。
談未來:進一步加強在中國的投資和增長
記者:中國區未來發展布局如何?您未來有什麼計劃?產品線和工廠建設未來三年內將有怎樣的變化?
蘇博滔:我們已經在中國市場運營超過16年,中國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德科斯米爾在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最優條件。
德科斯米爾在中國設有採購中心,致力於從中國向全球市場提供汽車零部件和服務。作為一家紮根於瀋陽的外資企業,德科斯米爾中國將繼續踐行可持續發展的承諾,並進一步加強在中國的投資。
在業務增長之外,我們也致力於為中國的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德科斯米爾中國落地了企業社會責任項目,目前主要致力於文化、教育和青年能力建設方面。遵循基於德國模式的雙元制教育體系,我們在中國啟動了德科斯米爾中國雙元制教育項目,並於瀋陽及本溪的學校籤訂了合作協議,目前已有約30名學徒畢業並進入德科斯米爾工作。
談感受:我認為中國有能力應對外界影響
記者:在中國的生活您有什麼感受?對中國未來發展您是否充滿信心?
蘇博滔:中國這個國家和這裡的人們都深深吸引著我。
憑藉中國所有人的貢獻精神和積極發展經濟的意願,我相信中國將繼續發展並擴大其作為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地位。中國經濟儘管增速放緩,但仍在不斷發展。雖然中美關稅衝突和其它世界經濟議題對中國經濟有一定影響,但我認為中國足夠強大,有能力度過這一階段。
在德科斯米爾瀋陽工廠,工人正在進行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