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編者揭秘:三科高中新教材的亮點在哪裡?

2020-12-14 央視網

教材編者揭秘:三科高中新教材的亮點在哪裡?

原標題:

  新學年本周開啟,由教育部統編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教材與北京等地新高一學生首次見面。近日,記者獨家專訪教材編者,揭秘教材亮點及編寫過程。專家透露,語文教材以人文主題設置不同單元,並新添「整本書閱讀」單元,學生須閱讀《鄉土中國》和《紅樓夢》,入選作品文質兼美;思想政治教材立足新時代構建話語體系,充分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選材時突出貼近性;歷史教材堅持唯物史觀,涉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傳統教育內容豐富。

  語文

  亮點1

  《鄉土中國》《紅樓夢》須整本閱讀

  打開高一語文新教材,目錄上最直接的變化是課文以人文主題為主線,從「青春激揚」「勞動光榮」到「偉大的復興」,每個單元呈現不同主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語室副主任朱於國介紹,這些主題體現中華民族的基本價值觀念,既貼近生活,又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

  「整本書閱讀」自成單元,首次出現在高中統編語文教材中。朱於國透露,當前,碎片化閱讀盛行,設置此單元是為了強化經典閱讀,建構閱讀整本書的經驗,起到「厚底子」「磨性子」之用。

  整本書閱讀的書目共兩部,包括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和曹雪芹的《紅樓夢》。為何選擇這兩本書?他告訴記者,整本書的閱讀要突出方法和策略的培養,根據不同類型的書制定不同的閱讀策略,希望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一本掌握這一類書整本閱讀的方法,「作為社會學經典著作和古代白話小說的巔峰之作,這兩部書承載著知識分子對國家命運前途的關注和思考,承載著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有利於引導學生思考現實問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亮點2

  選篇「標配」文質兼美

  編寫教材,什麼樣的文章更適合入選?朱於國給出一個關鍵詞「文質兼美」。

  此次入選的毛澤東《沁園春·長沙》等5篇(首)文章,魯迅《拿來主義》等5篇文章,篇篇都是經典,就符合文質兼美、以文化人的標準。朱於國認為,讓學生感受革命領袖、革命志士的高遠理想、豪邁情懷、偉大抱負,激發愛國情懷和緬懷英雄的情感,毛澤東和魯迅的作品最富代表性,「毛主席的詩文格局闊大,胸懷高遠,語言極富創造力;魯迅的雜文,睿智幽默,充滿批判鋒芒。」

  另外,選文也須考慮典範性和時代性。比如,在「勞動光榮」單元,選取科技日報、北京日報和中國青年報的通訊,分別反映袁隆平、張秉貴、鍾揚三位有時代代表性的優秀勞動者的事跡。

  本次高中語文教材共選入古詩文67篇,要求背誦的古詩文約20篇。對此,有網友誤以為新教材不重視背誦。朱於國解釋,中國傳統的母語教育非常重視背誦。學習語文,尤其是學習古詩文,一定量的背誦非常有必要。除了要求背誦的篇目,也鼓勵學有餘力或感興趣的學生額外背誦一些喜歡的詩文。

  揭秘教材出爐

  圍繞深度閱讀寫作 優化設計分項任務

  新教材的出爐,經歷了反覆打磨。此前,語文教材在全國13個省份數百所學校開展試教,收集到一線教師的1000多條反饋意見建議,並據此做出部分修改。朱於國說,教師反饋較多的是「單元學習任務」設計有的過於寬泛,編寫組做出很大調整,通過凝練核心任務,圍繞深度閱讀和深度寫作設計分項任務,適當縮減任務量,減少過程性指令,增強分項任務之間的梯度,並優化分項任務呈現方式。

  對於網上掀起的「教材糾錯熱」,朱於國透露,語文教材編寫組很希望聽取各方意見,每年會安排編者聽課、回訪,聽取一線師生的意見,並設立多種反饋渠道。專家們也表示,編寫組的大門一直是打開的,對的意見就虛心接受、認真修改,有誤讀誤解的就及時澄清解釋,對於觀點有分歧的,也會認真溝通,但也反對無謂甚至惡意的炒作。

  思想政治

  亮點

  用小故事講大道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總主編、南京大學教授張異賓指出,本次思政教材最大的亮點是立足新時代,充分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思想政治課是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關鍵課程,為了增強教材的可讀性,編寫組著實下了不少功夫:

  首先教材選擇的材料儘量貼近學生、貼近生活。例如,必修1第三課講述改革開放的進程時,在「探究與分享」環節,通過設計不同時期家庭中典型「三大件」,引導學生感受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的變化。

  另外,教材也注重選取經典案例等材料,以啟發學生思考。例如,必修3第二課「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在講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時,選取了毛澤東與周恩來離開西柏坡時關於「進京趕考」的對話。這段對話學生並不陌生,張異賓透露:「把這段話與解放思想,與中國共產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結合起來,還是第一次。」

  揭秘教材出爐

  標題接地氣 新聞講概念

  「很多人以為高中教材編寫很簡單,實則是責任重大、創造性極強、難度極大。」回憶兩年多的編寫歷程,很多專家感慨良多。為了圓滿完成任務,編寫組專家和人教社政治室的編輯們日夜奮戰,加班加點,經常集體奮戰到凌晨。有時為了寫出一段文字甚至一句話,爭論得面紅耳赤,為了保證一個詞的準確性,要查閱大量文獻。

  特別是落實審查意見和試教建議時,編寫組逐條研究,千方百計讓教材難易適度、重點突出,讓教材更接地氣。有的還擴大範圍徵求更多專家的意見。比如,專家提出保護公民勞動權的標題太抽象,希望生動一些。「的確,這節內容學理味很濃。編寫組根據專家意見,反覆琢磨,想使用更生活化的語言來表達讓學生學法、懂法。」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政治室副主任任海賓說,「那一次專家們討論了很長時間,先後提出了十幾個名稱,真是絞盡腦汁。最後,大家反覆比較後確定了『做個明白的勞動者』『立足職場有法寶』等標題,既容易理解,又緊扣教材內容和學習目標。」

  專家們透露,試教發揮了很大作用,特別是在材料使用上,一線教師給了很多啟發。編寫組認真吸取這些試教意見。例如,教材講述「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相結合」時,就將原來無數字、無事件、無時間的材料替換為港珠澳大橋建設者攻克島隧建設難題,創造「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的事例。

  歷史

  亮點

  刪史料增注釋 滲透唯物史觀

  普通高中歷史教材總主編、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徐藍認為,新版歷史教材最大的亮點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唯物史觀,滲透唯物史觀教育。

  她指出,與舊版教材分政治、經濟、文化三個主題講述歷史進程不同,本次新教材中,必修課是「通史加專題」,選擇性必修是「專題加時序」,更突出歷史演進的橫向聯繫和全球視野。

  徐藍透露,在試教試用過程中,老師們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建議。編寫組認真研究,加以吸收。針對「史料閱讀」欄目中部分史料過長,尤其是古文的史料較為晦澀難懂的問題,對教材進行刪減和改編;為一些古文史料增加了注釋;對地圖中的古今地名,也增加標註,使學生更能夠聯繫古今。

  徐藍說,今後培訓時,也會在教學思想和方法上給以指導,引導教師整合教學內容,開展單元和主題教學。比如,兩次世界大戰就可以整合講解,讓學生對比二者起源異同、對戰後國際秩序的影響等。

  揭秘教材出爐

  選入圖畫名言背後藏寓意

  100餘位歷史文化名人,各種著作80餘部,重大發明創造50多項,藝術作品40餘件……徐藍說,教材中涉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很多,且在選材上也頗有亮點。

  例如:必修上冊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專門配有西周早期的青銅器「何尊」及銘文的圖片,銘文當中的「宅茲中國」,是目前所見「中國」一詞最早的實物見證。專家建議,教師教學當中,不僅要講述圖片內容,還應該點出「何尊」的意義,幫助學生了解何尊的文物價值。

  又如,選擇性必修3,講述中華文化的內涵時,選取北宋張載的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以體現家國情懷。(記者 任敏)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就普通高中三科教材統編工作答記者問
    編好三科教材 培育時代新人——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就普通高中三科教材統編工作答記者問根據中央要求,教育部組織編寫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教材,將於2019年9月率先在部分省市普通高中起始年級開始投入使用,其他省份也將陸續全面推開。
  • 6省市率先使用高中三科統編教材 語文:古詩文佔比近半
    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2019年秋季學期即將拉開帷幕,在新的學期,不少孩子們將拿到全新的教材。從新學期開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統編教材將在北京、天津、遼寧、上海、山東、海南6個省(市)率先使用,其他省份也將陸續全面推開。
  • 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2025年所有年級「全覆蓋」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24日從教育部了解到,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目前已覆蓋20個省(區、市),2022年前將實現所有省份「全覆蓋」,到2025年實現所有年級「全覆蓋」。
  • 喜提新教材!全國六省市高中語文、歷史、思政教材「大變身」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高中三科教材統編情況。目前,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統編工作已經完成,今年9月秋季開學,將率先在北京、天津、遼寧、上海、山東、海南等六省市高中起始年級使用,其他省份也將陸續全面推開。教材已經在東中西部13個省份的412所學校開展試教試用,通過課堂教學檢驗教材的適宜性。
  • 《登泰山記》入選高中語文新課本,六省高中新學期啟用統編新教材
    8月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高中語文、歷史、思想政治三科統編教材投入使用及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全覆蓋工作情況。據悉,高中三科統編教材9月將在北京、上海、天津、山東、海南、遼寧6省市普通高中起始年級率先使用。統編教材有哪些變化?28日,記者採訪了多名一線名師,對新教材進行解讀。
  • 新教材新課標修訂!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覆蓋20地
    此外,普通高中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統編教材已覆蓋20個省份,2022年前將實現所有省份「全覆蓋」,到2025年實現所有年級「全覆蓋」。
  • 6省啟用高中新教材,必背古詩文僅剩20篇,高考更簡單了?
    三、適應基礎教育發展新要求我國基礎教育已進入以質量為核心的新階段,要在鞏固提高普及水平的基礎上,聚焦抓質量、抓內涵。提高教育質量,抓好教材是基礎。近年來,社會各界對三科教材十分關注,人民群眾有很多期盼。統編高中三科教材更好地適應了時代要求,回應了各方關切。
  • 高中語文必修怎麼教——聽聽教材編者周小蓬老師怎麼說
    新教材儘管醞釀已久,出場方式卻是「橫空出世」,一時間,「學習任務群」「任務驅動」「整本書閱讀」「群文教學」……各種新名詞新提法撲面而來,師生應接不暇。儘管教材總主編溫儒敏一再表明:新教材變化大,但絕非對既往教材教法的顛覆,而更多是「守正創新」,是那種經過大家努力就跟得上的創新,但不少老師仍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我還能不能教好語文課?」新教材啟用已一年有餘,我們針對高中語文教師在新教材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做了一項調查,摘錄如下。
  • 數學教材習題有問題?三年級學生給教材編者寫信建議
    近日,西安高新第五小學三年級二班學生對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材中的一道練習題心存疑惑。為解開謎團,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建議下給教材編者寫了封信,信中詳細說明了發現的問題還給出自己的建議,請求編者指導。「疑問信」發出10天後,孩子們就收到了回信。
  • 今秋多省高一使用統編政治語文歷史教材,亮點多多
    2017年,教育部啟動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教材統編工作,經過兩年多努力,教材編審工作全部完成。今天上午,教育部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高中三科統編教材進行權威解讀,其中,思想政治教材中講述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的「紅船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語文教材中共選入古代詩文67篇(首),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改造我們的學習》等5篇(首)文章,魯迅《拿來主義》《紀念劉和珍君》等5篇文章以及《青蒿素:人類徵服疾病的一小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等作品,歷史教材中介紹了四大發明等重大發明創造
  • 高中語文新教材古詩文佔比近半 溫儒敏:背誦量不是很多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8月27日,教育部召開發布會介紹高中三科統編教材投入使用情況,普通高中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介紹,普通高中《語文》全套教材共5冊,共選入古代詩文67篇(首),佔全部選文數(136篇/首)的49.3%。
  • 2022年前高中統編三科新教材全覆蓋 今年9月率先在北京等六省份...
    今年9月,我國普通高中語文、歷史、思想政治三科統編教材在北京等六省份投入使用。圍繞如何更好地開展教學,12月28日、29日兩天,首都師範大學舉辦「新課標、新教材、新教法、新高考」普通高中歷史教學研討會。
  • 教育部:2025年三科統編教材將覆蓋中小學所有年級
    「十三五」期間,1到12年級全部完成了三科教材的統編統審工作。到2022年全國所有省份都要啟動使用普通高中三科教材,到2025年實現所有年級的「全覆蓋」。 據介紹,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2017年秋季學期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秋季學期實現所有年級「全覆蓋」。
  • 中小學「部編版」教材來了,新在哪裡?
    根據教育部要求,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將統一使用「部編版」教材。這意味著三科「一綱多本」的時代將逐漸結束。記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省城小學一年級語文已經試用「部編版」教材,老師們對新教材紛紛點讚。相比「人教版」,「部編版」新教材究竟新在哪裡?據悉,新教材刪除了部分假大空的文章,大量增加了文言文和古詩的比例,讓學生加深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經典。
  • 溫儒敏:普通高中語文教材古代詩文佔49.3%
    中國教育報北京8月27日訊(記者 趙秀紅)今秋新學期,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將率先在部分省市普通高中起始年級開始投入使用。在今天舉行的教育部金秋系列發布會上,普通高中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教授 溫儒敏介紹,普通高中共選入古代詩文67篇(首),佔全部選文數(136篇/首)的49.3%。
  • 臺北一高中選用兩岸合編教材 遭綠營人士施壓
    臺北一高中選用兩岸合編教材 遭綠營人士施壓 2017-12-07 10:07:39來源:海外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 《登泰山記》入選語文教材!將讓更多高中生通過課本了解泰山
    今秋新學期起,我省開始使用高中統編思想政治、語文和歷史三科教材。27日上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高中三科教材統編情況,其中姚鼐所作的《登泰山記》入選語文教材。目前,新啟用的統編三科教材,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首批在北京、天津、遼寧、上海、山東、海南六省市高中起始年級使用,今後將有更多的高中生通過課本中的文章了解泰山,學習泰山、泰安文化。根據教育部此前發布的信息,教育部根據2017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組織編寫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教材統編從全國遴選140多位專家開展,三科對於學生三觀的形成至關重要。
  • 統編教材9月啟用 拼音晚學一個月
    編出教材只是第一步,教育部部長助理、教材局局長鄭富芝表示,要建立健全國家級、地市級、縣級三級培訓體系,計劃通過三年完成三科教師全員培訓。  此次由教育部統編的三科教材,將取代原「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等各個版本,過去由多家來編,相互之間有個借鑑創新。由國家統編以後,如何保證教材不斷地完善和提高?
  • 疫情之下,中小學教材「編印發」的雲南軌跡
    2020年秋季學期,雲南省普通高中一年級開始實施新課程,雲南將有幾十萬高一新生使用高中新教材。由於雲南出版集團嚴格執行「先培訓再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底線要求,今年高中新教材培訓規模空前,全省各州、市、縣、區約近4萬萬餘名學科教研員、任課教師要參加培訓。
  • 語文教材古詩文佔近一半課文數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高中三科教材統編情況。目前,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統編工作已經完成,今年9月秋季開學,將率先在北京、天津、遼寧、上海、山東、海南等六省市高中起始年級使用,其他省份也將陸續全面推開。教材已經在東中西部13個省份的412所學校開展試教試用,通過課堂教學檢驗教材的適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