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已經下叫了,來了碰牌還需不需要碰呢?如果要碰,又要考慮哪些影響因素呢?本期案例展示的就是一個寬叫的牌形下叫後選擇碰牌要考慮的因素。如果換作是你,你是否也有考慮這些因素呢?
【圖1】起手742的牌型,自己定缺條子;
對手依次定缺:萬、筒、筒(從下家開始);
兩家不要筒,自己的筒子只有四張,首先要提防下家是否在筒子上有大牌;
【圖2】剛到第兩巡,下家打缺一張萬子後,馬上捨出一張六筒;
技巧解析一:通過對手的舍張判斷他是否有做清
兩家不要筒,下家如此舍牌生張,只能說明他筒子上並不好,因為如果他要做清,6筒這種中間的生張進張很容易,肯定是要留著的,如果說已經斷張、絕張要舍還合理,如此舍牌,如果是做清,就是不合理的。故而我們基本可以解除下家做筒清大牌的可能;
【圖3】四巡打缺後,手牌如上,接著下家捨出8筒;我們選擇碰牌打出9筒,下家接著碰9筒捨出3筒;
下家先舍6,又舍8,進一步說明他沒有筒清的可能,且極有可能手上條子有五張以上;
【圖4】又過兩巡,手牌如上